<h3>一</h3><h3><br></h3><h3>希望总在绝望中萌发!这是黎明前的黑暗!</h3><h3><br></h3><h3>非常时期,非常手段!</h3><h3><br></h3><h3>刚刚,武汉召开肺炎疫情全面排查动员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h3><h3><br></h3><h3>孙春兰强调:要全力抓好源头防控,武汉市要举全市之力入户上门排查“四类”人员,测体温、询问密切接触者,全面落实辖区、行业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强化网格化管理。要不落一户、不漏一人,要第一时间将“四类”人员送往隔离点和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实行首诊负责制、首访负责制。</h3><h3><br></h3><h3>这也就是说,武汉要动真格了!地毯式清查开始了。这一次铁命令,所有人都要查到,不能漏过一户,不能漏过一人!</h3><h3><br></h3><h3>根据《财经》杂志报道,武汉昨天还要求:各区在未来两天内,最晚至2月7日,完成武汉市所有疑似病例的核酸检测。除了疑似病例的检测,这次会议还提出争取在2月5日晚24时,收治所有确诊病人。</h3><h3><br></h3><h3>1、上门排查,不漏一人:逐一上门排查“四类人”,网格化管理,不落一户,不漏一人!</h3><h3><br></h3><h3>2、全面检测,加力完成:最晚至2月7日检测完所有疑似病例,完成所有的核酸检测。</h3><h3><br></h3><h3>3、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相关人群被确定,须第一时间送隔离点和定点医疗机构救治。</h3><h3><br></h3><h3>早发现、早检测、早治疗,避免一次又一次的人为交叉传染,这是当前武汉能够切断病毒传染的最好办法了。</h3> <h3>二</h3><h3><br></h3><h3>祖国就在身后,疫情严峻背水一战!</h3><h3><br></h3><h3>孙春兰副总理对此说得很明白:要以战时状态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各级领导干部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来抓!战时状态决不能当逃兵,否则就会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h3><h3><br></h3><h3>另一方面,是因为条件开始具备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条件具备了,才能吹响集结号,打响攻坚战!</h3><h3><br></h3><h3>现在,武汉已经建立起了四道防线,实施分级诊疗、网格化管理,开始具备集中收治确诊病人、集中隔离疑似病人的条件。</h3><h3><br></h3><h3>1、第一道防线:对于疑似病人,集中在社区医院筛查,尽快确诊分送相应医疗机构。轻症送方舱医院,重症的立即送火神山!</h3><h3><br></h3><h3>2、第二道防线:武汉已经建成11家“方舱医院”,对于轻症确诊患者,集中在“方舱医院”收治,实行隔离观察,患者症状一旦转重,及时转院治疗。</h3><h3><br></h3><h3>3、第三道防线:十天十夜,一座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医院从无到有,拔地而起。火神山医院,共设置19个病区单元,有1400名医护人员,床位2600张左右。对于重症患者,集中在火神山医院救治,对他们进行观察、照顾和治疗。</h3><h3><br></h3><h3>4、第四道防线:好钢用在刀刃上,最尖端的医疗资源,就是要用在最急需的地方、用于最危重的患者身上。对于危重症病人,集中在医疗水平最高的定点医院抢救,力争降低死亡率。</h3> <h3>三</h3><h3><br></h3><h3>这篇神奇的土地,总是有种神奇的力量!十天十夜,一座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医院从无到有,拔地而起。——这一切,根本不是“基建狂魔”那么简单。</h3><h3><br></h3><h3>无数企业、组织、个人,日以继夜、不眠不休建设这座“救命的医院”——火神山。</h3><h3><br></h3> <h3>1月23日下午5点,武汉召开应急医院施工筹备会,即刻筹备各项施工资源。</h3><h3> </h3><h3>很快整个武汉,甚至全国的相关行业动了起来。</h3><h3> </h3><h3>无数人的手机铃声响起,数万数千名建筑工人在除夕前夜离开家人,冒着寒风赶赴工地。</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除夕夜,火神山建设者的年夜饭</h3><h3> </h3><h3>长达两公里的工程车逆向而行,赶赴武汉调集物资。</h3> <h3> </h3><h3>5小时后,35台反铲、10台推土机、8台压路机从全市赶来通宵场平回填。</h3><h3>30小时后,“火神山医院“设计图纸出炉。 </h3><h3>37小时后,上百台挖掘机一夜集结完毕。</h3><h3>……疫情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这是火神山速度,更是中国速度。</h3><h3><br></h3><h3>1月25日 大年初一 第2天</h3><h3>火神山医院正式开工 </h3> <h3><br></h3><h3>1月26日 大年初二 第3天</h3><h3>第一间样板房建成</h3> <h3><br></h3><h3>1月27日 大年初三 第4天</h3><h3>场地整平、碎石黄沙回填全部完成</h3><h3>首批箱式集装箱板房吊装搭建</h3> <h3><br></h3><h3>1月28日 大年初四 第5天</h3><h3>双层病房区钢结构初具规模</h3> <h3>1月29日 大年初五 第6天</h3><h3>300多个箱式板房骨架安装完成</h3><h3>机电管线作业同步展开</h3> <h3><br></h3><h3>1月30日 大年初六 第7天</h3><h3>HDPE膜铺设全面完成</h3><h3>污水处理间设备吊装同步展开</h3> <h3>1月31日 大年初七 第8天</h3><h3>9成集装箱的拼装均已完成</h3><h3>活动板房骨架安装3000平方米</h3> <h3><br></h3><h3>2月1日 大年初八 第9天</h3><h3>全面展开医疗配套设备安装</h3> <h3><br></h3><h3>2月2日 大年初九 第10天</h3><h3>交!付!完!工!</h3><h3><br></h3><h3>10天时间,火神山的建设者们到底在上演怎样的奇迹,这幅图足以说明一切。</h3><h3> </h3> <h3><br></h3><h3>每天,全网上千万人通过视频直播软件观看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的不间断直播,最多的时候超过6000万人。</h3><h3><br></h3><h3>很多外国的网友也看了,他们彻底被“中国速度”惊呆了,直接拿自己国家的“效率”对比。</h3><h3><br></h3><h3>“如果在巴西,永远也盖不完,成本还得比预算高3倍。”</h3><h3><br></h3><h3>“上帝造宇宙就用了7天。我觉得上帝是个中国人。”</h3><h3><br></h3><h3>“在多伦多啊,得花4年!中国人6天就能干完?”</h3><h3><br></h3><h3>“在印度,我们都忙着讨论,哪有功夫开工。”</h3><h3><br></h3><h3>“澳大利亚政府得花25年做决定,再花20年盖完。”</h3><h3><br></h3><h3>“1000个床位,也就中国有能力7天建完。在英国光是审批就得7年。”</h3> <h3><br></h3><h3>真得感谢发达的网络时代,让外国人更好地认识中国。如果说“中国速度”是国家的力量,那么“中国质量”就是国家的底气与决心。</h3><h3><br></h3><h3>四</h3><h3><br></h3><h3>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h3><h3><br></h3><h3>无论情况多糟糕,无论我们有时表现得有多么不堪,但是我们之中,总有那么一群最勇敢最担当的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h3><h3><br></h3><h3>总有一种力量,让人热泪盈眶!</h3><h3><br></h3><h3>“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武汉疫情严峻,人人自危84岁的钟南山院士,告诫大家:“没有什么事,最好别去武汉”但随后,他自己就坐上了去往武汉的高铁!</h3> <h3> 这是一位90后男护士的手,脱下厚厚的防护服,摘下手套“汗水浸久了,我和同事的手基本上都是这样。”</h3> <h3><br></h3><h3>还有为了节约时间,连续四五个小时不喝水不上厕,防护面罩压下印记的疼痛</h3> <h3>更有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也为了节约穿脱防护衣帽时间,自己动手剃光一头长发</h3> <h3><br></h3><h3>有人说2003年非典,全世界守护90后,如今2020年,来换90后守护这个世界,武汉病了,可它终究会好,无数人“放弃”自己,只愿换取城内人的平安</h3> <h3>“24小时加油干,多救一人是一人”为了应对疫情,国家也开始争分夺秒采取政策,建立火神山“小汤山”医院,为绝望中的人撑起希望,正值春节,机器声代替了欢笑,车灯取代了万家灯火!</h3><h3><br></h3><h3>又准备建立“雷神山”,很多工人自愿赶来“不要钱也行,义务也无所谓,为国家做点贡献。”<br></h3><h3><br></h3><h3>昨天国家领导人实地前往武汉,在火神山问及施工人员户籍地,一句“全国人民都是你的后盾”让人泪奔<br></h3> <h3>一间病房终于建成哪有什么“基建狂魔”,不过是朴实善良的逆行者!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人民就在身后!</h3> <h3>五</h3><h3><br></h3><h3>为有牺牲多壮志!</h3><h3><br></h3><h3>说实话,武汉的同胞们正在忍受煎熬,尤其是那些面临隔离的武汉同胞们,他们的生活可能没有家里舒适,条件可能会很艰苦,但是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我们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全力一战!</h3><h3><br></h3><h3>正如钟南山哽咽着说的那样: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在武汉封城的时刻,楼宇间大妈们高唱国歌彼此鼓励,这一幕让很多人都热泪盈眶。</h3> <h3>14亿人过年不串门、千万人封城和全部自我隔离,6000多名医者赶赴武汉;20多亿防疫资金迅速到位;20多个省支援武汉,医用物资从四面八方源源调来!</h3> <h3>试问哪个国家有这种执行力?美国、日本、欧洲谁能?同是金砖国家的印度,巴西试试看,老百姓只有烧香拜佛,自生自灭了!</h3><h3><br></h3><h3>唯有中国,唯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中国,才能上下齐心、军民团结、众志成城、科学施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确保国泰民安!</h3><h3><br></h3><h3>战争已经打响,硝烟正在弥漫,让我们用全部的力量,筑起2020年这座抵御肺炎病魔的钢铁长城!</h3><h3><br></h3><h3>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我们的祖先一直跟各种灾害搏斗,一个民族总有些东西是不能亵渎的。山挡住,就移了他,愚公移山,天破了,自己炼石来补,女娲补天;洪水来了,不问先知,自己挖河渠疏通,大禹治水;在东海淹死了就把东海填平,被太阳暴晒的就把太阳射下来;中国人的祖先用这样的故事告诉后代:可以输,但不能屈服!</h3><h3><br></h3><h3>我们听着这样的神话故事长大,勇于抗争的精神已经成为遗传基因,这就是中国屹立至今的原因!</h3><h3><br></h3><h3>这种敢抗争、不怕输、不服气的性格,才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也是我们的信仰!每当遇到灾难,就会瞬间拧成一股绳,每次灾害过后,我们不仅没有被打趴,反而会变的更加强大。</h3><h3><br></h3><h3>就像有人所说:98年洪水没能打倒它、03年非典没能打倒它,08年汶川地震也没能打倒它,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同样不能打倒它!</h3><h3><br></h3><h3>不要忘记,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惟一文明从未中断过的民族!<br></h3><h3><br></h3><h3>这一次,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只要我们万众一心,疫情一定会控制住的!</h3> <h3>创始人饼圣李连贵铜像</h3> <h3>中国烹饪协会小吃委副主席、李连贵熏肉大饼掌门人、四平李连贵饮食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温亚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