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遵守则、优学风》

崔广伟

<h3><font color="#ed2308"> </font>为了使学生知敬畏,心中有规矩、行中有准则,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校学习生活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景晓副校长、廖荣副校长的指导下,高中部德育主任陈富民和德育副主任崔广伟细心部署安排了 </h3><h3><br></h3> <h3><font color="#ed2308">一、设计思路:</font></h3><h3>1.教材分析:</h3><h3>这节课是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五《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三节课。本课的标题是《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其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是曲折的、复杂的以及社会主义改革的任务是艰巨,因此它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根据新课程标准,学生还应该能够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从而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提供经验和教训。</h3><h3>2.学情分析: </h3><h3>关于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苏联解体,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有所了解,并且掌握了苏联解体的基本史实。高中学生的求知欲是非常强的,他们分析事物的能力也有提高,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鼓励。</h3><h3> 基于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构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是通过任务驱动法和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实现目标。</h3><h3><font color="#ed2308">二、教学目标: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1.情感与态度价值观:</font></h3><h3><font color="#010101">(1)学生体会到社会主义改革的曲折性、复杂性和艰巨性。</font></h3><h3><font color="#010101">(2)学生通过苏联社会主义改革,认识到苏联解体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道路的失败。树立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心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责任感。</font></h3><h3><font color="#010101"></fon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2.知识与能力:</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史实。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3.过程与方法:</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时间和内容。</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2) 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理解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和教训。</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3) 通过创设情境,学生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span></h3><h3><font color="#ed2308">三、教学手段:</font></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多媒体</span></h3><h3><font color="#ed2308">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font></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教学重点:</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和教训。</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2.教学难点:</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苏联解体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道路的失败。</span></h3><h3><font color="#ed2308">五、教学准备:</font></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在以往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我认真阅读了教材、课标、教师用书,同时完成了相关的练习题。不断搜集和补充新的材料用于说明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我本着板书为主,课件为辅的原则,选用了十页多媒体课件,主要是总结改革内容,出示材料说明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关于当堂检测,原本打算采用传统式的习题来完成,但是考虑到高一学生的兴趣,我采用了情境对话这一形式,增强课堂气氛。</span></h3><h3><font color="#ed2308">六、教学过程:</font></h3><h3><font color="#39b54a">第一部分:【导入】</font></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多媒体展示俄罗斯世界杯的吉祥物。</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一个事物产生兴趣,才会想要深入地了解它。</span></h3><h3><font color="#39b54a">第二部分:【自主学习】</font></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学生快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时间分别是什么?他们改革的背景分别是什么?</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设计意图】:这两个问题的设置可以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主治内容,以及培养他们的时空观。</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2.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内容,分别找出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 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置可以使学生快速掌握三次改革的内容,从而实现知识目标。</span></h3><h3><font color="#39b54a">第三部分:【合作探究】</font></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分组讨论: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以及为社会主义改革留下怎样的启示?</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置,可以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使他们认识到苏联解体不是社会主义道路的失败,斯大林模式不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唯一模式,增强他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建设的自信心。从而达成情感目标。</span></h3><h3><font color="#39b54a">第四部分:【当堂检测】</font></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当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四人相遇,会发什么呢?请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演绎。</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设计意图】: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增强课堂气氛,也可以使学生在分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他们的改革内容以及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span></h3><h3><font color="#39b54a">第五部分:【课堂总结】</font></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教师多媒体展示习近平主席讲话时的照片,引用习主席“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并出示三个填空题并与学生集体诵读:</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我</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们</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 </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公民;我们坚信 社会主义 </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道路;我们愿为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努力学习。</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置是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社会主义改革的曲折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以及更加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span></h3><h3><font color="#39b54a">第六部分:【作业设计】</font></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在学习了本节课内容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我有话说......(要求:观点要明确,能够联系所学知识,120左右。)</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设计意图</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个家庭作业是开放式的,既可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又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能力。</span></h3><h3><br></h3>

改革

学生

社会主义

戈尔巴乔夫

赫鲁晓夫

列日涅夫

苏联

教学

解体

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