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什么要好好读书?</h3><h3>各位同学:</h3><h3> 你们好!</h3><h3> 昨夜无眠,给你们写下这封信!写下这封信时,我不想再称呼你们为孩子,因为我希望17岁的你们,不要再如幼儿稚子一般只享受岁月静好的安稳。而要在这场疫情的教训之下,学着像成人一样观察、应对、思考:关于真相的复杂,关于人性的崇高,关于敬畏的紧迫,关于读书的重要……</h3><h3> 新型病毒给我们上了残酷而生动的一课。锦泽说生活是一所大课堂,她看到了效率和责任的重要;硕田说她知道了克制贪欲,心存敬畏的珍贵。我看到,在这堂课当中,有人被狠狠的教训,有人被无情的鄙视,有人被殷殷的告诫,有人被饱含真情的赞誉,有人被致以崇高的敬意……而我希望,你们在这堂课当中,不仅仅是以孩童心态做一个合格的看客,而是以少年的期望,青年的热诚,在这堂人生大课堂中做一个快速成长的学习者。</h3><h3> 我希望你能懂得,即使明白再刻苦读书,我们也做不到全知全能;即使再努力,生活当中总是有一些领域,对于我们来说是未知莫测的。可是啊,那些文字当中记载的历史智慧,数字推理当中练就的逻辑推断,万千题海的摸爬滚打中磨砺出的坚韧,会让我们学会去伪存真的分析,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独立判断的清醒。也许我们,仍然做不到奉命于危难之间,可至少我们面对那么多经不起任何推敲的谣言时,不会愚蠢的推波助澜,给严峻的疫情雪上加霜;至少我们在举国抗疫时,看到那些哗众取宠的恶搞视频,不会无知肤浅,只剩哈哈傻笑而不自知;至少在这共渡时艰的时光里,我们不会成为愚昧的蠢货和无聊的看客。远离了无知和愚蠢,你就离文明近了一步,而这需要依靠好好读书!</h3><h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疫情面前,各尽其力。国世无双的老英雄钟南山,大力呼吁“闷死”病毒的医学学霸张文宏,一路苦读完成人生蜕变的李兰娟院士,还有那逆向而行风暴中心和始终坚守在一线的无数白衣战士。每一个都让我们敬佩!感激!为他们的勇敢无畏!为他们的临危不惧!可是我想提醒同学们,支撑他们这份勇敢坚定的,除了挚诚热烈的爱国情怀,更有一份对自己专业知识、能力的笃定。而这份危难时刻,能够救人民于水火的专业知识、能力,来自于他们十年寒窗,日日苦读的厚重积累啊!所以正处于功力修炼期的你们,一定要记住:爱国的热情我们很多人都有,可是爱国的能力却不一定是人人都能有啊!尤其面对新型病毒这样艰涩复杂的专业问题,惟有强大而丰厚的知识背景、知识能力的支撑,才有攻克他的希望。</h3><h3> 2003年非典的阴霾尚未完全散尽,新的病毒又突袭而至。我们又怎么能够保证未来10年20年之后不会再有新的病毒来袭呢?想想那时,你们的年龄不正是如今一线众多工作者的年华吗!“国有召,召必至”绝不能只是一句空喊的口号!没有依靠好好读书积累起来的诸般专业技能,空有爱国之心,而无上阵杀敌之力,召你前来,又有何用?</h3><h3> 空谈爱国,却不修炼爱国之能,不是虚伪,就是愚蠢!危难时刻,不仅不能爱国,还容易误国害民!当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疫情“吹哨人”李文亮危重救治的消息在各个自媒体平台出了又删,删了又登,频繁交替。“为众人抱薪者,怎能使其冻毙于风雪之中!”这不是问句,也不仅仅是感慨,这是无数人巨大的悲愤和呼喊!这样不可遏止的滔滔民意是社会文明的进步,却也映射出不可回避的问题。</h3><h3> “在早晨上班的时候准时来了一辆公交车,车上人不多,每个人都有座位。”这是当年上海评选“文明小姐”决赛加试题目“对上海的明天,你最想看到的一幕是什么?”冠军选手的回答。而我想说,我希望,有一天即使与天灾不期而遇,我们的抵御救治可以少一点如这般的苦痛!这需要文明的更进一步,而你们就是文明更进一步的承担者啊!</h3><h3> 我想告诉你们:苦读也许不一定能够成就伟岸,可是每一个伟岸的身影背后都无一例外的走了一条苦读之路!在这次疫情突袭的大课堂里,除了保护好自己,你们更要用眼睛观察,用心灵感受,用大脑思考,读书、学习到底有多么重要!</h3><h3> ——你们的班主任:杨春倩</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