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旅行日记【1】

慕山溪

<p>从荷兰到德国。</p> <h3>  2020年1-2月欧洲之行【1】。</h3><h3><br></h3><h3>【飞行】</h3><h3>&nbsp;&nbsp;&nbsp;&nbsp; 长沙的冬天湿冷难熬,春节长假前二十多天,我们计划假期去泰国等温暖处游泳逛吃散心,晒晒太阳去去湿气,这个时候收到定居荷兰的侄女的热情邀请,我们欣然改变了计划。于是准备资料,购买保险,办理签证,用了十五天把所有的手续办理妥当,21日,一年一度的春节长假如期而至,我们终于顺利启程了。</h3><h3>&nbsp;&nbsp;&nbsp; 长沙飞北京,正逢春运高峰,航班一再延误,又逢冠状病毒肆虐,各地新型肺炎感染者剧增,国家发布预警,医院紧急备战,小道消息满天飞,全民如临大敌,大有当年与“非典”决战的态势。我们一家是疫情报道前二十多天开始准备签证资料的,也是确定自己健康、没有接触任何疑似病患的前提下才决定出行的,为了防止被感染,也是全副武装,戴上医用级防护口罩,随时洗手消毒,但行程中依然是关注着国内疫情报道,旅途的愉悦夹杂着担心和不安。</h3> <h3>  从北京到阿姆斯特丹,没有飞直线,而是稍微向西北画了一个弧形。飞越二连浩特,乌兰巴托,拉多加湖,圣彼得堡;飞越波罗的海,赫尔辛基,哥本哈根,再到阿姆斯特丹,全程8000多公里。飞机在三万多英尺的高度飞行,穿越西伯利亚的上空,几乎没有看见云层,向下可以清晰的看见被冰雪覆盖的山川湖泊,地面呈现出各种各样被冰雪勾画的图案。天空的碧蓝又与地面的雪白互相辉映着,有一种地面即天空的错觉:陆地雪厚为“白”,湖面冰薄为“蓝”,咋一看就像天上的蓝天白云。</h3><h3>&nbsp;&nbsp;&nbsp;&nbsp;</h3> <h3>  我们中午十二点从北京向地球自转方向逆飞,追随太阳的脚步,飞行十小时,一路阳光明媚,黑夜不曾到来,到达阿姆斯特丹正好是下午三点。 原本对十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有些畏难情绪,但跟随模拟飞行地图,立体动态的了解整个航程,俯瞰沿途山川地貌,时间也就变得很快,也没感觉到疲劳。</h3> <h3>【入关】</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到达荷兰,入关比想象中顺利多了,不,是根本无任何障碍。我们从疫情形势严峻的中国大陆入关,不懂荷兰语,英语也很渣,原以为会查问我们的身体状况、携带行李和欧元数量,实际上蓝眼睛高鼻子的执检官只是面带笑容问了一个最简单的住址问题就放行了(后来才知道,荷兰政府和荷兰人民之所以能从容面对新冠疫情,缘于他们对本国人身体免疫力的强大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荷兰人从小培养抵御疾病的育儿观和全民健身系统)。于是暗暗后悔因考虑过关问题而放弃携带已经准备好的腊肉香肠等家乡食材,因为侄女想念家乡菜已好多时日了。初次登陆荷兰,从海关的态度感受到荷兰人对中国人是友好的。事实上,侄女婿接上我们后驱车四十分钟到达他们在鹿特丹的家,与他们在这里共同生活的日子里,能从邻居、路人、学校老师、饭店或超市服务员等各种身份的人对我们热情点头微笑聊天握手的诸多表现中,感受到并不像传说中的“欧洲人歧视和排斥华人”。可能也与荷兰人比较勤奋进取,喜欢做生意有关。做贸易要与四面八方的人沟通联系,自然形成了开放的心态。当然,最重要的是与中国经济发展、国民素质逐年提高有关。</h3> <h3>【鹿特丹】</h3><h3>&nbsp;&nbsp;&nbsp;&nbsp; 侄女一家定居在鹿特丹。夫妻一个是物流高管,一个做国际贸易。两个人勤奋进取,靠自己的双手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小窝,日子经营得有声有色。住房是一套联体小别墅,虽然小巧,但也有前庭后院,侄女蕙质兰心,女婿稳重爱家。他俩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刷墙漆、铺地板。我很惊讶两个年轻的知识分子怎么能完成这种在中国由农民工去做的专业活。他们说这边的装修材料都是真正的环保材料,而且都是细节设计到位的,只要做好前期设计和测量,做这些就像小孩子堆积木一样简单,只是需要一些耐心和热情罢了。想想他们也就三十岁出头,已经能撑起一个家,跟某些早已成年却还在啃老、整天沉迷电游、连自己的吃喝拉撒都乱成一锅粥的年轻人相比,真是他们的父母之福,更是他们的孩子之福。没有保姆,父母无法长期提供帮助,每天除了上班,还要接送孩子,买菜做饭洗衣,但这对年轻人分工合作,把日子过得有条不紊又充满情趣,他们对工作和生活充满了热爱,把小别墅打理成了一座温馨漂亮的童话城堡,两个孩子每天在里边玩耍学习生活,快乐得像两个小精灵。由衷的为他们点赞和祝福。</h3> <h3>可爱的兄弟俩,哥哥Summer和弟弟cola</h3> <h3>侄女兰心蕙质,家里布置得温馨舒适。</h3> <h3>【待客之道】</h3><h3> 我们启程之前,侄女和侄女婿就做好了我们在欧洲半个月旅行的详尽计划,并打印出来随身携带。包括租车、各地的活动安排、住宿预订和就餐。年轻人对旅行的想法和我们这一辈人不一样,往往别出心裁。我们自己驾车,方便的时候自己买菜做饭,参与本地人的生活;避开旅游区餐厅,选择当地人喜欢的餐厅就餐,这种安排所带来的亮点和感受是与参加旅行社完全不一样的。可以真正了解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和生活美学。</h3> <p>  到达荷兰的当晚,侄女准备了三份礼物,由两个baby送给我们。他们尊敬长辈,把主卧让出来给我们住,还给床铺换上了崭新的被单。(我们按照他们的安排住了一晚领了心意,考虑到他们带孩子辛苦,第二天推让了好一阵才答应我们住客房的要求。)</p><p> 放置好行李后,我们老老小小七人热热闹闹的开车出门,去鹿特丹一家本地人开的餐厅吃饭。服务员都是当地的年轻人,个个健康阳光,充满朝气,和我们2017年在日本旅行时,目光所到之处,的士司机、餐馆服务员、超市售货员很多都是六七十岁的老者所带来的气氛很不一样,感觉到荷兰是一个有活力的国家。一打听果然如此。</p> <p>  荷兰人热衷于做生意,也很注重对后代的教育和陪伴。我和侄女第二天送孩子入学的时候,天还没完全亮,街道上就一群群的家长用自行车送孩子到学校。自行车的设计是三个轮子,非常环保、实用、安全、时尚。大都是爸爸送孩子。进入学校,家长有十多分钟的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和老师交流。</p><p>&nbsp;&nbsp;&nbsp;&nbsp; 荷兰城市学校遍布,教育资源均匀配置,能保证每个社区在不开车,骑自行车或步行就能在十分钟之内到达学校。这里没有学区房和学位房的概念,而在国内,优质教育资源一般都集中在大城市,生活在地县一级的家长们为了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不惜花大钱到大城市买房陪读。催生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特有的“风景”。</p> <p>  把孩子送到学校后,我们在鹿特丹城内和郊外闲逛。虽然是冬季,从到处密布的树林可以想见到春夏秋三季植物的繁茂缤纷。没有什么高楼大厦,到处是独栋或联排的别墅,静静长在地里、藏在小片森林、立于河畔。侄女说这都是普通民居,品质更高的房屋在海牙附近。但在我看来,这种普通民居已然很有设计品位了。</p><p><br></p><p> 良好的暖气和热水供应系统、充足的教育资源,这些基本民生的人性化配置,让当地人生活得很从容很舒适。而当地的孕妇产妇和新生儿也可以得到的免费福利性医疗护理、免费的育儿教育培训和上门指导服务。年轻的妈妈只要勤快一些,基本上不需要请保姆就能有条不紊的把家务打理好,把孩子喂养好。</p> <p>  这里没有城乡差别。鹿特丹的郊外小河流淌,森林遍布,绿草如茵。动物栖息,人们热爱骑行、划船、跑步等户外有氧运动。临河的房屋更具诗情画意,乡村更美丽,居民生活品质更高。</p> <p>  除夕这天,侄女夫妇陪我们先去海牙和皇宫游玩了半天,下午我们去中国超市购买食材,年夜饭我们自己动手,做了一大桌丰盛的年夜饭:雪梨肉丸,莴笋片炒牛肉,金枪鱼、海虾、配料丰富的火锅.水果……吃着火锅看着春晚,和侄女一家天南海北唠家常,看两个baby人来疯的兴奋热闹,在异国他乡营造出了浓浓的中国年味。</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是我们在国外过的第二个除夕,2017年,我们曾在日本箱根町,一个安静优美的小镇上,品味另一种“年味”。</p> <p>  海牙一瞥。</p> <p>  从地砖缝里透出来的古老气息。</p> <h3>  【阿姆斯特丹】</h3><h3> 大年初一,我们驱车四十分钟来到阿姆斯特丹,用一天的时间浏览荷兰首都的风情。</h3> <h3>  先去寺庙拜佛(千手观音佛。据说这寺庙香火很旺,前来祈福的外国人也很多),寺庙所使用的香很简单,每人发一根很细很小的檀香,点燃后置于香炉,然后跪拜。祭拜流程都也比国内简单,也允许放鞭炮,寺庙门口地面满堂红,香雾缭绕。没有国内的寺庙门口那种被追着买各种东西的现象。当然也没有被骗掉许多钱的现象发生。<br></h3> <h3>  沿着运河在阿姆斯特丹街头闲逛,感受这座城市的色彩与繁华。这边的传统建筑很有特色,都是坡屋顶,窗户都以白、红、蓝等各种颜色勾勒,屋顶也融进了哥特式建筑元素:向上的尖顶。外墙到处是涂鸦,鲜艳的墙漆涂抹着人体艺术和其他时尚图案。颜色缤纷的自行车到处停放着,像一件件摆放在客厅的艺术品。游轮在运河中悠闲慢行。</h3> <h3>街头一瞥</h3> <h3>  各种肤色的行人穿行在大街上,空气中飘荡着阵阵大麻的味道,红灯区橱窗里的“性工作”身材劲爆,面容姣好,穿着情趣内衣,搔首弄姿展示自己的“魅力”招徕顾客。一旦看到有人举起相机就会抗议,甚至开门骂人,一些不明就里拍建筑和街景的游客也免不了被她们误解而挨骂。</h3> <h3>  荷兰是一个自由的国度,卖淫嫖娼和赌博吸毒在这里是合法的,大街上大麻店赫然入目,空气中时不时飘来大麻的味道,妓女也是有营业执照的,需要达到政府给的各项指标才能营业,而且也是纳税人,享受纳税人该有的社会福利和权益,健卫机构对她们的身体健康考核也非常严格,对这个行业的管控也是很到位的。</h3> <h3>  人在越自由的地方,越要懂得自律。在荷兰,如果你没有上进心,如果你不懂得自律,或者交友不慎,很容易让自己迷失,甚至毁灭自己。</h3> <h3>  阿姆斯特丹是一座时尚热闹开放自由的城市,在政府市政广场,我们还见到了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等国的民众在广场的自由集会,各国民众圈地为界,打着本国国旗,高唱自己的歌曲,地上摆满了画册和传单,宣扬自己的主张。本地政府对这些行为不加干涉,警察骑着自行车穿梭其中,也只是为了防止出现过激的不安全的状况。</h3><h3> 但自由开放也是有规定尺度的,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乱来。比如横马路,比如扔垃圾,比如上公厕,诸多细节不仅体现个人素质,也看到了素质背后的管理。</h3><h3> 每天行走在鹿特丹,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人行道,设置宽敞美观,大家各行其道,非常安全。没有看见不给行人让路的汽车,也没有看见乱扔垃圾乱吐痰的行人。</h3> <h3>  中餐选择了一家川菜馆。五个大人两个孩子一共点了六个普通的菜,不含酒水花了一千多元,物价比国内还是高了不少。本来想买些朋友推荐的名牌护肤品,一瓶滋润霜就四百多欧,也就用两三个月的样子,一套下来估计得几万块钱,侄女说哪怕你很有钱也没有必要消费这种高值易耗品,其实很多中端品牌效果也很好很安全,推荐我买她常年使用的品牌。看她皮肤那么好,又试用了她的护肤品,确实很好,决定给自己一个更自然更舒服的选择。</h3><h3>&nbsp;&nbsp; 下午六点多我们从阿姆斯特丹返回鹿特丹家里。晚餐我们在当地找了一家由香港人开的24小时营业的港味餐厅,里面生意火爆,消费者绝大部分为本地人。可见中国菜还是很受欢迎的。</h3> <p>【羊角村】</p><p>&nbsp;&nbsp;&nbsp;&nbsp;&nbsp; 按照侄女制订的旅行计划,我们租了一部七人座的商务车,大年初二离开鹿特丹,开始了前往羊角村、德国、瑞士、卢森堡的自由行。</p><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们驱车奔驰在荷兰北部乡野,阳光明媚,鸟儿飞翔,连续几天都是蓝天白云相伴而行(荷兰的气候也是常年多雾阴晴不定的)。大片的麦田草地在视野中推移。我们很惊讶这隆冬季节,这里的乡野依然是碧绿色的。只有一棵棵掉光了叶子的大树展示着她婀娜多姿的枝丫,提示你这是冬天。</p> <h3>  荷兰农村依然保持了农耕时代的模样,不像中国的农村,除了脱贫样板,基本都是空心的了。留守的老人小孩都少了。这里的乡村没有村镇概念,一般是一户农家管辖一大片的麦田草地。大片麦田草地上,看见一位高大帅气的年轻农场主骑着高头大马奔驰在原野,像一幅油画。</h3> <h3>到达羊角村。</h3> <h3>  我们游览羊角村的时间是下午。到达的时候本来下着小雨,过了一会儿太阳就出来了,有蓝天白云阳光的照顾,我们倍加欢喜。</h3> <h3>  据说这里以前是富人养老的地方,现在成为了网红景点。不过,环境和生态保持得很好,依然是野鸭子白天鹅和海鸥的天堂。房子大都是芦苇做屋顶,冬暖夏凉,童话城堡一样的房子现在大部分是客栈,在这里住一晚,清晨绕村庄跑一跑还是很舒服的。虽然是网红景点,但并未像国内的乌镇周庄那样被严重商业化,这里只有一两家商店,和一些品质较高的咖啡馆餐馆。昨晚我们在住宿的66号栋附近的一家意大利餐厅吃饭,披萨、意大利面、牛肉和薯条的味道都特别好。</h3> <h3>  </h3> <h3>  出去旅行,不喜欢“网红、打卡”之类的字眼。哪里人多就往哪里扎堆,走马观花,到此一游,并非真正的旅行。正因“打卡”者多,羊角村这个原本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也变成了旅游线上的一个“景点”,到了春夏旺季,未免也会有些浮躁。我们选择淡季来此,虽然眼睛里镜头里少了一点色彩,但却多了一份从容、沉静,和一些老欧洲的意味。</h3> <h3>  在羊角村度过了一个温馨的夜晚。我们住的这幢别墅有上下两层,一楼有地暖,一进门,大家都脱了鞋子,两个小家伙光着脚在房里跑来跑去。房子的内饰保留着这个地方民居的特色,客房的布置也很温馨。晚上,两个小家伙洗澡后争着跟舅爷爷舅奶奶睡,我把他俩抱上床说,给你们十分钟比赛,谁先睡着谁就留下来。十分钟后进卧室一看,两个小家伙都乖乖的睡着了,侄女夫妇把熟睡的孩子抱回了他们的床上。内心感叹:这两个孩子真是太单纯太可爱了,哈哈😄</h3><h3> 第二天早上,房屋的主人为我们提供了丰盛的早餐。说来也奇怪,在国内很少吃面包、咖啡,总觉得腻人,不消化,记得有一次在星巴克喝了一杯咖啡,就是表面用奶油造型的那种,一整天都感觉胸口发闷,恶心想吐,一点胃口也没有,估计国内星巴克使用的是人造奶油吧?星巴克作为一个品牌店尚且如此,别的小店就更难保证使用天然材料了,特别是奶茶,使用的基本上是反式脂肪酸、化学香料,是典型的垃圾食品了。来欧洲半个月,天天咖啡面包牛肉果酱黄油奶酪,搭配生的蔬菜水果,也没觉得腻人,侄女夫妇介绍这边的黄油奶酪全部是真正天然的牛奶制作的,不会用人造的。难怪吃了这么多天,肠胃不好的我竟然也没有出状况。而且发现西餐厅里的品类也并非我们印象中的单调划一。连续吃了好多天的西餐,能坚持下去,并没有特别渴望家乡菜。看来之前是低估了自己的适应能力。</h3> <h3>【德国乡村】</h3><h3>&nbsp;&nbsp;&nbsp; 从荷兰一路向南,进入德国境内。这边人口显然比荷兰更密集,森林遍布,民居风格也都是坡屋顶,外墙都以木板做造型。荷兰是以低于海平面的平原为主,道路宽敞平直,绿野一望无际,德国除了平原,靠近阿尔卑斯群山,公路也开始曲折多变,河流是山涧汇聚而成,一幢幢坡屋顶的民居静静卧于河畔或坡地,在蓝天白云下就像一幅画卷。相比荷兰,德国乡村的房屋更密集,人口更多,风景更丰富多姿。</h3> <p>【德国蒙绍小镇】</p><p>&nbsp;&nbsp; 当地时间下午四点,我们到达德国的蒙绍,一个古朴安静的山谷小镇,因为没有受到二战的轰炸,这里的民居和环境保留了它原来的样子。一条山涧穿过小镇,有的地方湍急,有的地方平缓,日夜奔流不息……</p><p> </p> <p>  我们到来的这一天下着小雨,趁着天还没黑,我们在古镇漫步。走在雨巷,偶见对面走过来的人,个头高大的男士,手牵手的夫妻……和着这小镇笼罩在细雨暮色中,别样的静谧安详。</p> <p>  暮色细雨中的蒙绍。自己最满意的一张手机拍图。</p> <p>  </p> <p>  当夜幕降临在寂静的山谷,我们来到预订的一家德国餐厅吃晚饭。餐厅就在溪流边,古朴精致的窗外就是奔流不息的山溪。屋内大量使用整木来装饰屋顶和墙面,散发着柔柔的温暖的光。很喜欢木质的地板楼梯和家私,温馨自然,让人感到放松和温暖。</p> <p>  溪边餐厅。窗外溪流叮咚,屋内谈笑风生,在冬日里倍感温暖亲切。</p><p> 德国的物价低于荷兰。德国人的生活很接地气。</p> <p>  暮色中的蒙绍古镇。</p> <h3>  当地人好像数学都比较渣,口算不行,也不愿意使用计算器,吃完饭买单的时候,服务员用歪歪斜斜的字,书算了半天😄这种感觉倒是很应景。想起一句话: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爱一个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没有录音机电视机,没有电脑和计算器的时代。</h3> <h3>第二天清晨,推开窗户,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扬扬的飘进屋来。雪花带来一股仙气,内心变得安静而柔软。再一次观赏眼前的古朴精致的乡村民居,看溪流奔腾而去。</h3> <h3>这是一幢古老的民居客栈,我们在这里枕溪入眠一晚,临别合影留念。</h3> <h3>蒙邵小镇留影</h3> <h3> 我们把客栈的被褥整理好,来到预订好的另一个酒店吃早餐。欧洲人注重仪式感,对早餐特别重视。对餐台的布置,对器皿和餐具的讲究,哪怕是面对一个简单食物,也会郑重其事。餐桌上永远摆放着成套的不锈钢餐具、烛台、餐布、鲜花或其他饰物,来表达对天地赐物的尊重和珍爱。</h3> <h3>summer配合我的镜头帮我完成了一张满意的照片。不得不说,这孩子非常有表现力。</h3> <h3>  早餐后,我们收拾行李继续驾车向德国南部行进,前往德国本地人喜欢去的莫泽尔河畔的科赫姆小镇。</h3><h3> </h3> <p>  去往科赫姆小镇沿途。发现地面已轻轻覆盖了一层白雪,太阳刚好也出来了,映照在山峦层林和道路两旁的草地上,淡雅洁白的美好世界。没有被雪覆盖的地方,则是大片碧绿的草地,这一直是我十分惊讶和喜欢的一个地理现象,因为在亚洲,在我们湖南,冬天的主色调是灰暗的,即便天晴,也不会看到漫山遍野的碧绿。而欧洲,是可以看到雪白与碧草并存的😊</p> <h3>  沿途最美好的一刻是我们在公路上看到了一只美丽的狐狸。棕黄色的毛在阳光下熠熠闪光,看上去有十多斤的样子,非常可爱的望着向它行驶过来的汽车,我们放慢速度靠近它,急忙掏出相机想拍它,却不料它倏忽一下跑进了旁边的树林。</h3> <h3>【科赫姆小镇】</h3><h3>&nbsp;&nbsp; 三个小时后我们到达德国莫泽尔河畔的科赫姆镇,莫泽尔河是莱茵河的支流,呈U型静卧在群山中,科赫姆小镇就座落在河畔。唯美而浪漫。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漫山遍野的葡萄园,侄女婿告诉我们,这里的白葡萄酒非常好喝,也非常有名。基本不喝酒的我决定要品尝一下这里的白葡萄酒。国内市场上很多“进口”葡萄酒都是假的,到了葡萄酒著名原产地,不品尝一下简直否定了旅程的意义😊</h3> <h3>  我们登上科赫姆城堡,俯瞰美丽的莫泽尔河,以及两岸民居。河水映着蓝天呈蓝色,白云从蓝天飘过,在阳光照射下投下云影,从密集的坡屋顶掠过。我用延时拍摄模式收录下了小镇此刻的美景。(可惜美篇无法使用延时摄影图片)</h3> <h3>  中午在一家越南人开的餐馆用餐,之后在这里游玩了三个多小时,然后沿着莫泽耳河畔驱车一个小时,来到了我们预订酒店的柴耳根廷小镇。</h3> <h3>【柴耳根廷小镇】</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小镇依偎在莫泽耳河畔,我们进入酒店,房间的客厅正好面对着小河,从静音玻璃窗望出去,可以看到静静流淌的河流以及不时驶过几辆小车的马路。五点多,夜幕开始降临,小镇愈发的静谧了。</h3> <h3>柴耳根廷小镇一瞥。</h3> <p>  我们下榻的酒店就在莫泽尔河边。房间非常温馨,除了观景的客厅和露台,两个带窗户的卧室都可以看到窗外的蓝天白云和民居。德国木材丰富,无论民居还是酒店,都把木材这种居家感极好的资源利用到极致,除了外墙使用木条装饰,里面的地板甚至浴室都是使用各种木纹和颜色的木材,倍感温馨和放松。</p> <h3>  晚餐就在一楼的餐厅吃饭。菜单簿大到可以遮住上半身,全是德文,我们装模作样看了一阵,一头雾水,只好交给三位年轻人去完成。</h3> <h3>  晚餐后,年轻人又跑出去买了白葡萄酒和当地的熏肉、香瓜,推荐给我们一种新的吃法:熏肉卷香瓜。尝了一下,味道还真不错。不过,看到熏肉是生的,还是觉得喉咙有点发硬,不敢多吃😊。</h3> <p>  此次旅行,我们特意避开了城市、商场、热门景点,因为中外大城市基本上是互相克隆复制,大同小异。而类似于世界闻名的哥特式建筑~科隆大教堂之类,早已在教科书、纪录片、旅游杂志、互联网以及别人的游记中耳熟能详。</p><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又因为,若要比大城市繁荣,欧洲早已比不上中国,中国和欧洲的差距在乡村。相比中国,欧洲的乡村洁净优美,无论自然环境还是村镇的生活,都已达到高品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浮躁,不激进,与世无争。想不明白的是:这里的人们每天工作时间那么少,每个月休息日那么多,除了餐厅热闹一点,商店也看不到几个人买东西,他们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哪里来的那么多钱呢?他们总是自信的主动跟人打招呼问好,从他们的表情上看不到压力和焦虑,看到的是内心的阳光和富足。他们享受着大西洋东岸冬暖夏凉的舒适气候、北纬五十度阳光斜射带来的美景,以及人文世界里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与呵护。</p><p>&nbsp;&nbsp;&nbsp; </p><p>&nbsp;&nbsp;&nbsp;&nbsp;&nbsp;并非崇洋媚外,私下感觉欧洲人在自然美学和生活美学方面的修养更胜一筹。侄女说,荷兰人(广而至整个欧洲)都喜欢种植花草,每年到了四月份的时候,可以看到家家户户都在打理自家的前庭后院,将花草摆弄出自己喜欢的造型。暮春初夏,气温回升,大地变得愈发的青绿,所有的植物都呈现出生命的新绿,我想,荷兰人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他们对夏季最真挚的渴望和热爱吧。毕竟这里的夏天实在太舒服了(气温达到30度就会报警了)而且除了满城的绿海,还有美丽的郁金香和各种艳丽的花朵。他们在生活美学方面的修养,至少有一半是大自然所赐吧😄。</p><p>&nbsp;&nbsp;&nbsp;&nbsp;&nbsp;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规划和保护,比如河岸堤坝也好,沼泽水塘也罢,堤岸的设计绝不轻易使用水泥做出生硬的直线,而是保留泥土石头等自然堤岸,即便要加固或者修缮,也是使用类似材料配合植物做出自然的模样。还有房屋民居,同样是乡村,我国除了江浙一带民居有一些艺术美感,东北和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很大地区的乡村民居都是千篇一律的结构,欧洲这边的房屋设计和装饰,室内柜子和物件的摆放,花草的培植,墙画以及画框的选择甚至于餐具的造型和种类,都能体现一种艺术感。</p><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不过发展到今天,随着信息时代的潮流,地球越来越像一个村,中外文化交流,美的东西都成为共享。中国的建筑艺术也有了欧洲所仰视的高度。</p> <p>【从柴耳根廷小镇到巴登巴登沿途】</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次日,我们离开柴耳根廷小镇,前往巴登巴登温泉小镇,计划泡泡温泉解解旅途劳顿。刚开车出来不到十几公里,眼前突然出现一片雪景,好大的一片雪景。这气候界线到底在哪里?太令人惊喜了。我们把车停在路边,跑向雪原。一大片白云移过去,阳光随之铺过来,我们早已忘记了年龄,在雪地奔跑打滚。</p> <p>  更奇怪的是,几公里过去,雪景不见了,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或金色的原野。正午时分,阳光斜斜的照耀,发电的风车在蓝天白云阳光下悠然的旋转着,构成的画面就像电脑开机时的屏保图。</p> <p>  中欧属高纬地区,特别是靠近北欧的荷兰德国,阳光都是斜射的,被阳光照射到的地方全部镶上一层金色,华丽无比。大地森林房屋河流,组成一幅巨大的油画,静静散发着华丽和却又安静的气息。由于阳光始终与地面构成了一个角度,在白天的任何一个时间点照相,形成的画面都富有层次感,不像在低纬度地区,拍照时如果不避开阳光直射,拍出来的风景没有层次,人像也全都是阴阳脸。</p><p> </p><p> 【续:欧洲旅行日记2】</p><p> </p><p> 2020年1--2月</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