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琼山第三小学六年级语文“线上课堂”系列之《在柏林》

hxm

<h1><font color="#010101">14、《在柏林》</font></h1><h1>作者:奥莱尔</h1><h1><font color="#ed2308">一</font><font color="#ed2308">、</font><font color="#ed2308">生</font><font color="#ed2308">字</font><font color="#010101">(关注考点的字如特殊笔画、音节、音序等)</font></h1><h1><font color="#ed2308">1.读片段,记生字</font></h1><h1>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bó)林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战时后备役(yì)老兵,坐在他旁边的是个老妇人,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kā chā)咔嚓声。两个小姑娘看到了这奇特的举动,不假(jiǎ)思索地嗤(chī)笑起来。 </h1> <h1><font color="#ed2308">2、多音字</font></h1><h1>柏(bó) (柏林) </h1><h1> (bǎi) (柏树 )</h1><h1> (bò ) (黄柏 )</h1><h1>尽(jǐn) (尽量)</h1><h1> (jìn) (尽头)</h1><h1>数(shǔ) (数一数)</h1><h1> (shù) ( 数学) </h1><h1>假(jiǎ) (不假思索 )</h1><h1> (jià) (度假)</h1><h1><font color="#010101"> </font><font color="#ed2308">二、需要归类积累的词句</font><font color="#010101">(根据课文内容和主题积累)</font></h1><h1><font color="#ed2308">1. 描写战争的词语</font></h1><h1>家破人亡 妻离子散 </h1><h1>战火硝烟 尸横遍野</h1><h1>血流成河 颠沛流离</h1><h1>枪林弹雨 草木皆兵</h1><h1>炮火连天 </h1><h1><font color="#ed2308">2. 与战争有关的名言</font></h1><h1>如果我们不结束战争,战争会结束我们。(威尔斯)</h1><h1> 我从不主张战争,除非为了和平。(格兰特) </h1><h1> 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富兰克林)</h1><h1><font color="#ed2308">3.与战争有关的诗句</font></h1><h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h1><h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h1><h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h1><h1>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h1><h1>——《春望》(唐)杜甫 </h1><h1><br></h1> <h1><font color="#ed2308">三、重点句子解析</font><font color="#010101">(包括课文中</font><font color="#010101">重点句子和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八种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font></h1><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1>1.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h1><h1>这一环境描写渲染了战争带来的悲凉气氛,德国弥漫这失败的情绪;也是暗写战争的惨烈,战死者众多,下文老兵夫妇的遭遇与这处伏笔照应 。</h1><h3><br></h3><h1>2、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h1><h1>这句话采用反衬的写法,暗示健壮的男子都已上前线战死,反映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h1><h3><br></h3><h1>3、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 “嗤笑”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讥笑”。结合后文来看,这个词以笑衬悲,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性。</h1><h3><br></h3><h1>4、“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h1><h1>联系全文看,这句中的“一、二、三”是指老妇人在战争中死去的三个儿子。</h1><h3><br></h3><h1>5、老兵的话讲完后,为何“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样结尾有何好处?</h1><h1>这句环境描写,一方面以“ 静得可怕”写出了老兵的话引起了人们深深的反思,反思战争的罪恶,反思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可怕灾难。另一方面渲染了人们极其沉重的心情与车厢内悲哀的气氛,也激发读者去思考。</h1><h1>6、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h1><h1>句中的“几乎”一词不能去掉,“几乎”一词意思是“差不多”,车厢里的健壮男子极少极少,去掉就变成“一个也没有”,与原文不符。 </h1><h1><br></h1><h1><br></h1><h1><br></h1><h1><br></h1><h1><br></h1><h3></h3> <h1><font color="#ed2308">四、课文主题</font><font color="#010101">(注意语文要素)</font><font color="#010101">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font></h1><h1><font color="#010101"></font>《在柏林》这篇微型小说,叙述了在一列火车上,两个小姑娘嗤笑一位重复数数的老妇人,后来老兵说出原因,引发人们深思的故事。 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h1><h3><br></h3><h1><font color="#010101">2、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font></h1><h1>作者将小说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以想见,遭受到残酷战争的不仅仅是列车后备役老兵一家,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普通民众家庭的缩影。</h1><h3><br></h3><h1><font color="#010101">3、从全文看,本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通过一个家庭在战争中的遭遇反映了战争的残酷,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font></h1><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1><font color="#010101">4、《在柏林》一文的环境描写一共有三处。</font></h1><h1>一是第1自然段的开头交待了车厢的环境(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健壮的男子都去哪里了?引起读者的思考。</h1><h1>二是第1自然段的末尾(随即车厢里平静了)与小说的结尾相呼应,为小说的高潮蓄势。</h1><h1>三是小说的结尾(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是小说的点睛之笔,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h1><h3><br></h3><h1><font color="#ed2308">五、课后练习</font></h1><h1>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h1><h1>答:(1)这是一篇微型小说,作者截取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为小说情节的核心,隐去所有背景、过程的交待,而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的面前,深刻地反映了战争这个人类永恒而又沉痛的话题。</h1><h1>(2)意想不到的结局,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h1><h1>(3)情节上层层铺垫,为小说的结局蓄势。前文写车厢里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老妇人的奇特举动、小姑娘的嗤笑,都是在为出乎意料的结局蓄势,到结尾处才揭示出老妇人奇特举动的原因。正是有了前文的蓄势和铺垫,小说的结尾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h1><h1>(4)老兵那平静不动声色的叙述里包含了一股巨大的悲愤,但始终没有爆发出来,反而更有感染力。</h1><h3></h3>

战争

车厢

柏林

健壮

老兵

小说

老妇人

嗤笑

男子

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