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抗击疫情,别让谣言混淆视听!</b></h1><h3></h3><h3><br></h3><h3><br></h3><h3>缺乏有效辟谣机制怎么破?人工智能狙击网络谣言</h3><h3>针对微信群和朋友圈出现的各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传言,专家解读这些均属谣言,希望大家不信谣、不传谣。</h3> <h3>谣言一:钟南山院士建议“全中国人民在家隔离两周”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钟南山院士从未提出“全中国人民在家隔离两周”的建议。但钟南山院士强调注意防护,早发现、早隔离,尽可能减少传播,减少出现“超级传播者”的概率。重视防护,但也不必恐慌。尽量减少走亲访友,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出门戴口罩,在室内注意通风,勤洗手,多运动,少熬夜。</h3> <h3>谣言二:钟南山院士已被传染新型冠状病毒<br></h3><h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5日早上,钟南山院士就已回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工作。</h3> <h3>谣言三:用淡盐水漱口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网传“钟南山院士建议盐水漱口防病毒”。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钟南山院士团队辟谣:盐水漱口有利于清洁口腔和咽喉,对于咽喉炎有帮助。但是新型冠状病毒侵犯的部位在呼吸道,漱口没有办法清洁呼吸道。其次,目前尚无任何研究结果提示盐水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杀灭作用。</h3> <h3>谣言四:喝酒可杀病毒<br></h3><h3>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阎锡新说,新型冠状病毒确实对酒精是不耐受的,酒精具有不错的消毒作用。但是人喝酒以后,酒精经过胃肠进入到血流当中,经过肝脏代谢排除掉。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病毒进入呼吸道,引起气道和肺的病变。“人喝酒以后,酒精在气道里面的含量,远远不足以杀死病毒,所以不存在喝酒来预防或者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能性。相反,过量饮酒降低机体抵抗力,容易招致更严重的感染。”阎锡新说。</h3> <h3>谣言五:武汉三口之家迪士尼游玩确诊新型肺炎
2020年1月22日,一则“武汉一家三口到迪士尼游玩,目前一家三口已被确诊为新型肺炎,被送入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的消息在互联网上传播,由于上海迪士尼客流量巨大,该消息引发了社会关注。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方面表示,“该消息是谣传信息,截止目前没有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任何游客中发现疑似或确认病例,目前度假区正常运营,欢迎游客的到访。”</h3> <h3>谣言六:阿里武汉籍员工不回家可享万元补贴<br></h3><h3>22日,社交媒体账号名为赵雨润,认证为“天使投资人,原盛大影视CEO”发布一张截图被外界关注。截图通知上写明,上海地区的武汉籍员工若取消原定反乡探亲计划,一次性给予10000元的额外补贴。赵雨润透露,“阿里是个好公司!武汉籍员工,不回家享受1万补贴,改道费用公司全包。”
据中新经纬,阿里方面表示,“消息是假的。”对于为何阿里官方不做回复,对方表示,“这不值得占用公共资源”。该员工强调,“希望能多关注疫情,多宣导大众关注的信息。”</h3> <h3>谣言七:网传武汉“小汤山”因地址接近武汉取水地,或将停工重新选址。<br></h3><h3>武汉市城建局有关负责人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这座医院继续建,能建多大就建多大,不会换地方。24日上午记者实地探访,各路建设大军冒雨进行场地平整。晚上8时许,现场施工人员告诉记者,仍在加紧施工,“没有听说要换地方。”</h3> <h3>谣言八:协和医院患者出逃<br></h3><h3>有网传称,一名从湖北武汉回北京的发热患者到协和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从医院逃跑并失联。
对此,北京协和医院官方微博通报称:经过多方调查核实,该患者并未失联。因病例确诊或疑似病例的排除,需要经过多次复核复验。该病例后经北京市CDC复核检验为阴性。</h3> <h3>谣言九:吸烟能预防病毒感染<br></h3><h3>有谣言称,抽烟对抵抗2003年的SARS起了作用,对这一次抵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也有用。但这个谣言很快就被辟谣。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支修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科学的角度看,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有的老烟民抽烟时间长,患有慢性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本身就抵抗力较差,肺部对外在的能力较差,得任何疾病的几率都要明显高于非烟民。科普类微信公众号“果壳”也辟谣称,吸烟不仅不能预防病毒感染,还会降低身体抵抗力;吸烟时,手会反复触碰口鼻,病毒反而可能因此进入身体;吸烟时不能带口罩,会因此降低对自己的保护。</h3> <h3>谣言十:有可防肺炎的中药配方<br></h3><h3>近日一份“广东省中医院预防****方”在微信群里流传。
21日下午,广东省中医院在官方微信发布声明辟谣,称此方非广东省中医院制定。声明还称,目前,医院专家已经按照上级部门安排,正在讨论中医药防治「2019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感染的方案。</h3> <h1><b>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谣言?</b></h1><h3></h3><h3> 比起疫情本身,“未知”和“不确定性”更让人恐慌,因为那意味着我们完全无法控制它,这种失控感更让人焦虑。康涅狄格大学的肯尼斯•拉克伦说,“对于那些我们不知道原因的灾难,我们总有一种基本的冲动,那就是想要去看、去打听,直到我们觉得对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都了然于胸了。这可能是一种解决威胁的方式:了解威胁,把未知的威胁纳入到我们对周围世界原本的理性理解里。”
正因为人们的失控,想尽快找回安全感和控制权,才会让这些治病防病的谣言有市场,被需求。甚至是和谁关系好才转告,不够亲密不说。所以,普通民众要做的不是亲自去消灭谣言,更不是去消灭恐惧。因为凭一己之力是不能消除谣言的,恐惧更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压抑和否认并不会让你比现在的状态更好。我们需要学习甄别信息,识别那些假消息和谣言,再固定看几个你信任的信息源,避免被大量信息吞没产生“耗竭感”。</h3><h3> 面对这次严峻的疫情,我们大家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要明白每个人都会感到紧张和恐惧,只是过度恐慌会影响我们理性判断,要重新拿回掌控自己情绪的钥匙。</h3><h3> </h3><h3>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防止被疫情感染,防护好自己。做好我们该做的,应做的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鼠年托鼠福,囤好“鼠粮”,不信谣不传谣。加油,武汉!加油,中国🇨🇳!<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