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战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湘潭县退役军人在防控一线再续军人使命。隔离城市,隔离不了爱。武汉加油,中国加油!</font></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o392jw5?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0℃】疫情防控,我们在行动</a><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疫病无情,人间有爱</b></font></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谭家山镇退役军人捐款支援武汉抗疫一线</h5> (通讯员 胡冬香)“为坚决阻止疫情传播扩散,作为退役军人,我们退役不褪色,离队不离党,充分发扬中华民族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倡议全镇退役军人积极捐款,为国家和人民贡献一份力量,同时对战斗在疫情一线的白衣天使、科研人员、志愿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2月19日,谭家山镇退役军人段福初、陈志强、陈子冬、唐铁兵等人,向全镇退役老兵发出募捐倡议书。<div>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形势严峻!不辞辛劳,昼夜坚守在防疫第一线的工作人员,牵动着退役老兵们的心。谭家山镇退役老兵们坚决响应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众志成城,一起加入到阻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爱心行动中来,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捐款捐物,贡献力量。<br>目前,自发捐款支援武汉抗疫一线的爱心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谭家山镇党委副书记尹呈祥同志代表党委、政府对自发捐款的退役老兵代表进行了慰问,对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出退役军人的本色表示了最诚挚的感谢。<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退役老兵段福初执笔的募捐倡议书</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倡议发起人与谭家山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合影</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谭家山镇党委副书记尹呈祥慰问感谢捐款发起人</font></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青山桥镇:退役军人捐物资 助力家乡战疫情</font></b></h1> 2月17日上午,退役军人刘俊杰捐赠2000斤消毒液到青山桥镇人民政府,为家乡疫情防控献出一份爱心。“国家有难,军人有情。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虽然上不了疫情防控一线,但还是可以出一份力。”刘俊杰激动地说。<br>据悉,刘俊杰是青山桥镇松柏村村民,他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退役后从事消防用品销售多年,致富不忘乡亲,多次为村里捐款捐物。<br>疫情当前,刘俊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离军不离党、退役不退色”军人的本色,什么是“关键时刻显身手”的退役军人精神,他彰显的是退役军人的本色和担当。该镇负责人表示,将把这批物资进行妥善分配、安排,全部用于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充分发挥最大作用,干群同心必定能打赢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刘俊杰捐赠2000斤消毒液</font></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排头乡:抗击疫情,退役军人展风采</font></b></h1> <h3><font color="#010101">军民一心,阻击病魔。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排头乡的转业干部、复员军人发扬了人民军队吃苦耐劳、敢打硬仗、作风严谨和听从指挥、服从命令的光荣传统,他们冲锋在前,为全乡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岗位虽不同,本色永不变。一位位可爱可敬的退伍军人、一件件温暖人心的“小事”,他们的身影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成为了最美的风景线。</font></h3> ▼2月7日,排头乡一管区书记付新河接到来自身在广州战友雍武的电话:“喂,老班长,虽然不能跟你一起并肩作战,我联系了一些爱心人士购买了点物资,望老班长帮我转交给家乡政府,希望能够为基层干部在抗击疫情贡献一点爱心。”物资中包含Dr.Mask越南3D国际医用口罩500个,普通口罩1000个。雍武的电话里说的轻松,但是在一“罩”难求的今天,这1500个口罩是他想尽办法寻找口罩购买渠道,辗转于多个劳保用品店、批发城才买到的。雍武送的虽然是“小口罩”,但却给排头乡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带来“大温暖”。 <h3><br></h3> ▼排头乡仓冲村带病退伍的党支部书记陈锋,是村民拍手称赞的好干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陈锋仔细摸排着全村的湖北返乡人员的情况,不断向他们宣传居家隔离的必要性,每天都要核实一遍他们的居家情况后才会去村口值守,连续一周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br>过了几天,其中一位武汉返乡人员的父母认为已经没事了,外出采买必要物资时并不立即离开,反而逗留在了村里的商店内。都是乡里乡亲,周边群众一边担心一边又不敢上前劝阻,便立刻向陈锋打了电话。接到电话后的陈锋立刻赶至现场,将武汉返乡人员亲属劝离,同时再次对全村的武汉返乡人员家中进行了走访,强调湖北返乡人员亲属居家隔离的必要性。<br>摸排到仓冲村的湖北返乡人员中还有两户是贫困户,陈锋牢记在心,每天至少要去这两户家中走访一次,询问是否有生活的困难,并送去口罩等必要的防护物资。 <h3>▼<font color="#010101">“若有战,召必回”。在全面开展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华宇村退伍军人尹伊主动请缨,不计得失、不计报酬,自愿参加抗疫战斗队伍。他是一名“监督员”,每天定时到岗到位,对外来人员和车辆进行排查;他是一名“宣传员”劝导从湖北返乡回来的邻居自觉隔离;他是一名“快递员”,帮助隔离的村民们代买生活用品……他以实际行动体现出了退役军人党员退役不褪色、为民奉献的精神品质。他说:“疫情当前虽然不能像医务人员一样在医疗前线战斗,但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要力所能及地出点力帮点忙,才对得起曾经穿过的军装,对得起党的培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9年排头乡政府新进的公务员、退役军人熊明珠,主动承担起了乡政府的消毒任务,每天分早、中、晚三次对办公楼及办公场所喷洒酒精进行消毒,因为长时间的消毒工作,口罩勒红了她的脸,汗水浸湿了她的背,仅仅是在办公楼中的走动就让她的微信步数每天都突破一万步,但她却没表现出一丝不满,没说一句抱怨的话。熊明珠表示,“同事们都在为抗击疫情而付出努力,我所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这更是我应该做的,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战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岗位虽不同,本色永不变。一位位可爱可敬的退伍军人、一件件温暖人心的“小事”,他们的身影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成为了最美的风景线。</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退伍不褪色!</b></font></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33333">——排头乡严冲村退役军人主动当起“抗疫”志愿者</font></h5>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刻不容缓。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严冲村退役军人勇于担当,敢于冲锋,全身心投入防控疫情攻坚战中,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应有力量。退役军人易放军、李理、周泉、赵立志、周泽文自告奋勇报名积极投身抗疫第一线,担当志愿者,在村里设卡路口坚守志愿者值守岗位,对每个路口进出车辆进行详细的登记,对外出居民耐心讲解疫情形势,规劝减少出行,严格做到应查尽查,应报尽报,将人员流动风险及疫情扩散风险降到最低。<div>这就是退役军人!虽然已不在部队,但他们的身影仍活跃在各个“战场”,英勇地冲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的军人品质,展现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风采。<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退伍军人易放军、李理、周泉、赵立志、周泽文</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退伍军人邓建端、易放军、赵立志在寺仙塘路口执勤点</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退伍军人李理在严冲村部路口执勤点盘查过往车辆</font></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易俗河镇:社区书记兼职“代购员”,关爱从未隔离</font></b></h1> 拎着纸巾、塑料广口杯、浴巾等,2月6日上午9点,易俗河镇赵家洲社区书记楚友余来到了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把东西放在护士站,请医务人员转达给社区确诊患者杨佩。<br>前天晚上医院联系杨佩家属,要送相应生活物资。由于杨佩的妻子在居家隔离,社区知晓杨佩的具体要求后,连夜买好并第一时间送达。杨佩的妻子说:“只要提出需求,楚书记都会在半小时内送货上门。这些都帮助我们消除了与世隔绝的无助感,感受到了来自社区中的温暖。”为了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社区书记楚友余当起了兼职的“代购员”,及时为居民送到生活物资。<br>楚友余作为社区第一责任人,除了每日要看望隔离期居民,已经解除隔离的居民也要定期上门回访,时刻掌握情况。特殊时期,他没有犹豫、更没有后退,而是坚定表示务必紧随镇党委、政府统一调度和安排,做实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实现疫情防控严把关、社区平安民心安。<br>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已打响,疫情之下,给不计个人安危、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的楚友余书记点赞!<div>楚友余书记1981年入伍,在部队表现优异,担任班长1年半,并于1984年火线入党,1984年4月参加对越炮火还击战争,1984年12月退伍。退伍后致力于家乡建设各项工作,自2000年1月起任赵家洲村(社区)支部书记至今。<br>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楚书记突发结石病,在医院进行必要的治疗后,忍着余痛坚守岗位,白天带领赵家洲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涉湖涉武人员排查、进行抗疫宣传、指导辖区小区业委会和物业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晚上还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及社区志愿者在各小区和门店巡逻,劝散、劝导麻将馆和饭店等,更大限度遏制了疫情的传播。<br></div>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白石镇:抗疫前线最忙碌的身影</font></b></h1><h3></h3> <h3>2020年,面对肆虐的新冠病毒,虽这个春节没有往年的欢歌笑语,但人们的心却相聚更紧,因为有无数勇士为大“家”奋战不停歇,无数人们固守小“家”, 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力量打响了一场防控疫情的战争,也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事迹。<br><font color="#ff8a00"><b>“地毯式摸排”筑牢疫情防控信息网</b></font><br>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1月22日收到通知起,胡岭就开始到各组排查,对可能在外上学、工作的人员,一一实地确认,真正做到对每一个有外出史的居民都记录在案。<br>"你好,我是胡岭,家里有从湖北打工回来的或者最近有接触过湖北来的人吗?体温正常吗?……”每敲开一户居民家门,都要复述一遍需要和居民沟通解释的内容,有群众不理解,他都一一耐心解释,仅仅用了两天时间,完成居委会全部650余户住户的摸排工作,排查出涉鄂人员7人,均严格要求其居家隔离,至今未出现异常。<br></h3><div><font color="#ff8a00"><b>坚守防疫宣传第一线</b></font><br>朋友们都揶揄胡岭,别人过春节都是天天吃喝玩乐,他却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驴多。因为责任和使命,身兼数职的他不但做监督员、宣传员,还要兼职卫生员、巡察员。每天一大早他都要戴着红袖章、开着私车义务流动宣传防疫工作,逢赶集日六点半之前还要配合政府禁止镇区赶集,为阻断病毒传播,还主动带队安装围档封闭农贸市场。晚上还要去网吧、歌厅、麻将馆、饭店等场所去检查,防止人群聚集。<br></div><div><font color="#ff8a00"><b>平凡退役军人的坚守</b></font><br>“我是共产党员,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一个普通的居委会干部,我觉得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这是胡岭这个春节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自2004年3月入党后,他于2014、2015、2018、2019年多次被评为全镇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度被评为湘潭县优秀群众工作协调员,2017年被评为湘谭市先进民兵,2018年度被评为湘潭县十佳人民调解能手。疫情防控期,依然不忘自己协调员的身份,多次义务冒雨疏导镇区国道交通,并成功调解一起拖了三年之久的邻里建房三角纠纷。<br></div><div>无论是在军队勤勤恳恳为部队兢兢业业干工作,还是退伍后依然坚持退伍不褪色,为乡亲父老奉献后半生的普通人——哪一个胡岭,都不平凡。<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排查涉鄂人员</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市场防疫</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胡岭等居委会干部巡逻宣传</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带队做清洁工作</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冒雨疏导交通</font></h5>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石鼓镇:退役不褪色,防疫当先锋</font></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p><h3></h3> <h3>“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身体素质好,我主动请战,放弃休假,请求参加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面对疫情,赵润发向组织提交了请战书,赵润发是一名退役军人,2012年退伍后,安排在石鼓镇政府工作,现任石鼓镇武装部副部长,同时也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为抗击疫情,石鼓镇组成了抗疫党员志愿服务队,赵润发和其他8名退役军人主动请缨,积极参加疫情防控阻击战。“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我宣誓:……”作为一个军人,永远不会忘记军人誓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石鼓镇的退役军人志愿者义无反顾,立足岗位,主动作为,深入战“疫”第一线,在各自岗位上冲锋在前,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宣传、通过大数据对武汉返乡人员进行逐一核实、对进出车辆登记消毒清理、人员登记体温监测、农户红白喜事劝解等工作。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惧风险地冲锋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充分发扬着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用自己在疫情防控前线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退役军人的本色,为人民的生命健康提供着有力保障。践行着“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铮铮誓言,履行一名军人的使命与担当,他们坚信,这场战“疫”,我们必将取胜!</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不同的战场,同样的英雄”</font></b></h1><h3></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分水乡退役军人争当防疫先锋</h5> <h3></h3><h3></h3><h3>疫情防控阻击战已经进入关键节点,为及时遏止“新冠肺炎”蔓延,连日来,分水乡大冲垅村退役军人在防疫一线的岗位上发扬军人先锋精神,用实际行动体现出退役军人的担当本色。今年58岁的彭正球是大冲垅村的一名村专职干部,同时也是一名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的退役军人。疫情发生以来,他一直坚守在防疫第一线。彭正球说:“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上过真正的战场,现在的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我要时刻做到党能召,召必应。”</h3><h3>他每天背着消毒撒药机在村部周围、主要干道路口喷洒消毒液。桶里装的消毒液重好几十斤,他每天都要背上好几桶,走遍村部周围、公共区域的每一个角落。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他却说:“只是出点汗,坏几件衣服,跟前线的医护人员相比,这根本算不了什么……”从去年农历到现在,他已经连续多日奋战在防疫一线,没有休息过。从上门为武汉返乡人员发放疫情防控宣传资料、为居家隔离人员送生活物资上门,到积极报名参加志愿者,在本村辖区内主要路卡消毒、登记摸排车辆人员信息,从骑着摩托车,自带音响深入村组队疫情防控进行流动宣传,到积极参与并发动村民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到处都有他的身影。虽然工作任务繁重,并有被感染的风险,但是彭正球选择遵循内心的本能:“虽然我已经退役,但还要保持军人本色,不能拈轻怕重,战场不同,但信念是一样的,哪里有需要,我就永远是人民的‘子弟兵’!”</h3><h3></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彭正球背着喷雾器给村部消毒</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骑着摩托车深入村组进行疫情防控宣传</font></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青山桥:奉献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最美退役老兵——符建红</b></font></h1><h3></h3> <h3>“不串门来不聚会,三朋四友不撺堆。大家彻底不办酒,多喝水来勤洗手”“摸排工作有点难,希望大家莫嫌烦。群防群控很简单,亲朋好友莫聚餐”……在青山桥镇高山村,61岁退役老兵担任青山桥镇高山村支部书记符建红,自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顺口溜”,接地气的顺口溜被广播后,立刻起到了效果。村里的群众纷纷侧耳倾听,连夸“这种顺口溜听起来很亲切,更容易被大家接受”。时间回到年前,1月22日,符建红赶到镇政府参加全镇疫情防控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会议一结束,符建红立即组织村支两委干部和辅警商讨防疫重点,兵分两组进村入户排查涉武人员。经过近2个小时的全村摸底排查,13点30分,符建红了解到该村赵聚坤1月20日从武汉坐高铁到长沙。经过第一时间劝说,一家人表示愿意配合,在家中待满观察期,符建红马上与镇卫生院联系安排医生过来对其全家进行体温测量和各项指标测量并全程陪同,直到检查完毕。在得知赵聚坤家一切都还正常后,他才放心地走出其家门,又向下一个村民家中走去……17时30分,“符建红召集两组成员在村会议室碰头,总结白天排查和防疫宣传工作,汇总排查出来涉武人员5人,并安排专人负责“村村响”防疫宣传的滚动播出,制定防疫期间值班表等后续工作。18点50分,在吃过晚饭后,符建红又与村支两委干部急匆匆地赶往村民家中......“每时每刻,我们都要掌握到最新最全的信息,防患于未然。”据符建红介绍,疫情发生以来,高山村村支两委、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等纷纷行动起来,以战斗姿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截止到2月3日,青山桥镇高山村完成了全村538户2280人的入户宣传工作,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关停麻将馆7家,劝导7户取消婚丧宴席;排查武汉返乡人员18名,湖北其他城市返乡人员7名。“再苦再累我也要守住高山村,保护好全村人民的生命健康,这是我的使命和职责。”眼睛里布满血丝的符建红神情严肃,言语坚定。“他总是以身作则、冲在一线,所以工作落实很快。”高山村村主任符一顺说。据了解,61岁的符建红患有长期的哮喘病,近期高强度的防疫工作远远超过其身体负荷,但符建红始终坚持到一线值守,做好了表率,精准地摸排了各项数据,高质量的完成了该镇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防疫工作任务。</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谭家山镇:退役军人在一线 “流动喇叭”防疫情</b></font></h1> “若要防止人传人,就要少聚少串门”。一支由退役军人组成的各种载有扩音喇叭的宣传车队伍,充分利用好小喇叭进行循环播放疫情防控知识,沿着镇村主要干道为村民讲解疫情防控知识,成为防控疫情的一道风景线。<br>据了解,该镇针对农村春节返乡人员较多、村民防控意识相对薄弱等特点,利用“流动喇叭”,这种接地气、入耳入心的疫情防控宣教方式,加强农村全域防疫防控信息宣传,确保防疫信息家喻户晓。<div>为确保宣传效果,让辖区每个居民和村民都能及时了解疫情防控相关信息,该镇及时录制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等宣传音频,十多名退役军人志愿者组织成“小喇叭”车队和村村响农村广播,走街串巷、走村入户进行巡回宣传,在不扰民的前提下,村村响在居民小区、村组定点不间断播放,大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增强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确保宣传全覆盖、无死角。</div><div>在宣传防疫知识的同时,针对群众集中购买口罩、大米等生活物资的情况,发动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和村(社区)干部在全镇范围内走访宣传,告知疫情基本情况、口罩购买点、注意事项和物资储备情况,提醒广大群众理性购买。</div><div>除“流动喇叭外”,连日来,该镇组织镇村党员干部、退役军人志愿者进村入巷、悬挂横幅、张贴公告、通知、发放倡议书等,用乡音传达最新疫情信息及防疫知识。</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谭家山镇退役军人志愿者组成的“流动小喇叭”车队</font></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font><b style=""><font color="#ed2308">逆风而行的钢铁战士</font></b></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记河口镇卫健办副主任杨军</h5> <div>他曾是一名军人,奉献青春,保家卫国。现在,他是一名基层干部,逆风而行,守护人民。在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中,他没有退缩,而是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坚决当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守护人。</div><div><font color="#ff8a00"><b>疫情防控的宣传员。</b></font>每天他都开着自己的车,挂着小喇叭不断宣传普及新型冠状病毒防护知识,到各村发放张贴《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调度令》和《致河口镇人民的一封信》,以正确的舆论来稳定大局,引导人民群众客观的对待各种信息,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并做好不聚集、不走访、讲卫生的宣传氛围。<br></div><div><font color="#ff8a00"><b>疫情防控的勤务员。</b></font>在当前防控物资非常紧俏的情况下,他积极与上级部门衔接,四处采购口罩、酒精、消毒液、体温表等物资,保证了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所需物资的正常储备。<br></div><div><font color="#ff8a00"><b>疫情防控的排查员。</b></font>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地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他联合派出所、市场监管所对河口镇所有的饭店进行了关停,耐心细致做好劝导工作,逐户排查近期从武汉返乡人员及与之密切接触者,并第一时间上报排查信息。<br>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始终冲锋在前,退伍不褪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军人的忠诚与担当,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br></div><div><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font><b><font color="#ed2308">退役不褪色,战“疫”当先锋</font></b></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记花石镇花石社区工作人员胡志坚</h5> “今年这个年过得匆匆忙忙,没得时间陪父母妻儿,还是感觉愧疚的。但疫情就是命令,虽然我已经退役,但仍有责任去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花石镇花石社区工作人员胡志坚说道。胡志坚于1995年11月从部队退役,面对疫情,第一时间选择挺身而出。虽然就住在花石镇,但胡志坚除大年初一与家人匆匆吃了一顿饭外,其他时间都扑在战“疫”的前沿阵地。<br>“老板,你屋里有从湖北回来的冒?”<br>“那冒得,我屋里一屋人都常年在家滴。”<br>“那就好,你要如实告诉我们勒,这种东西开不得玩笑,现在这个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恼火得很,你们也不要到街上溜达,好好在家呆着。”<br>花石社区划分为七个片区,自疫情爆发以来,胡志坚在其负责的辖区内一家一户地走、仔仔细细地问,对社区范围内涉鄂、涉汉人员的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我们排查是根据三个‘三’的原则,对重点人员抓‘三到’:对社区范围内的所有家庭进行逐户逐人的排查,一旦发现有涉疫源地返乡人员和相关群体,第一时间向社区进行上报并采取相关措施,要求其居家隔离,每日向社区上报身体状况并协同医护人员上门测量体温等;对重点范围抓‘三圈’:对涉疫源地返乡人员和相关群体的共同生活者的核心圈、密切接触者的紧密圈、相关活动范围的半紧密圈进行严密防护,对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严密防护;对重点工作抓‘三式’:实行清单式管理、网格式排查、地毯式摸排。只有这样扎扎实实的工作,才能够做到排查不留死角。”胡志坚士气满满地说道。<div>除了一天两三次的巡逻排查,胡志坚还利用空隙时间在社区街上发宣传单,大家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重视。同时,代表社区向社区居民免费发放消毒水,对聚众群众进行劝导。<br>“我们整个社区1200余户,4000余人,全部进行了摸排,社区内暂无一例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涉疫源地返乡人员和相关群体居家隔离状况良好。”胡志坚高兴地说起花石社区近期的工作成果。<br>“自己虽然已经退伍多年,但是当年的入伍誓词始终牢记于心,为了保卫祖国,不惜牺牲一切,希望能够早日平息疫情!”虽然很疲惫,胡志坚仍牢记入伍誓言。<br><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胡志坚对酒店、早餐店进行疫情宣传摸排情况</font></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font><b><font color="#ed2308">云湖桥镇:退役军人在防控一线再续军人使命</font></b></h1>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保护群众生命安全是军人的使命。自疫情发生以来,云湖桥镇的退役军人奔赴抗疫一线,再续军人使命。<br>该镇一管区的主任周超是一名退役军人,自疫情防控以来,他每天都骑着自己的电动车,在所负责管区的9个村里奔走。为每个村送去政府配发的防疫物资和宣传资料,及时传达和落实各项防疫工作要求,和村干部一道摸排武汉返村人员,做好“七包一”、“六包一”工作,确保武汉返村人员监测到位、隔离到位,确保防疫宣传响彻村里的每个角落,确保群众不聚集。他说:我是一名退伍军人,是一名党员,虽已退伍,但永不褪色,战‘疫’一线,怎么能少了我!<br>据悉,该镇目前共有镇、村干部退役军人80余人。他们也像周超一样,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他们有的负责高速路口24小时的值守工作,对往来人员的体温进行监测;有的负责发放防疫物资,为基层防疫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有的负责下村摸排,配合村上确保武汉返村人员居家隔离;有的负责宣传防疫知识,提高村民的防护意识;有的负责做好婚丧喜庆事宜的劝导和麻将馆的关停工作,确保村内人员少聚集、不聚集……每个人都用行动彰显着军人本色和军人使命,捍卫着人民的利益和生命安全。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退役军人负责分发消毒物资</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退役军人参与村上防疫工作部署</font></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石潭镇:退伍不褪色,防疫心连心</b></font></h1> <h3>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石潭镇联盟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立马组建了由驻村工作队,支村两委,网格指导员,村级后备干部、村医生及党员组长骨干三十多人的应急防疫小分队,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及爱心人士的参与积极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守岗位,构筑起严密的防疫战线。</h3><h3>党员志愿者和驻村防疫点的同志,积极投身新冠疫情防控宣传劝导,严格防护好自已的同时对外来人员及车辆认真登记和消毒。来自党员队伍的退伍军人代表、驻村网格指导员谭帅军坚守阵地,退伍军人罗俊文和冯友红两人身体不好,但一句“轻伤不下火线”,“退伍不褪色”,主动承担了晚上的防疫守点任务,把党群防疫决胜之信心紧紧联结在了一起。</h3><h3>石潭镇联盟村新冠肺炎防疫战场上,广大党员、复转军人和爱心人士众志成城、不惧安危,冲锋在防疫一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甘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精神,深受群众的赞誉。通过他们的努力让广大群众树立了群防群控,共战疫魔的信心和意识,坚定了大家的决胜信心。</h3><div><h3></h3></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中路铺镇:抗击疫情,退伍军人在行动</b></font></h1> 2020年的战“疫”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危急时刻,中路铺镇有着这样一群可爱的退伍军人,他们闻风而动,默默地、马不停蹄的奔赴各地“战场”。<br>左恋波中路铺镇退伍军人,家住中路铺镇响鼓村太坝组,家中父母都年近六十。听闻本次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急需水电安装工人,当即联系中建三局项目部主动报名,毅然决定奔赴灾区。这次赴火神山援助,家人及亲属都极力劝阻。你还没有结婚,我和你老爸都老了,你这一去武汉,万一被感染了怎么办!母亲偷偷抹泪说道。他红了眼眶,却道:“我是一名退伍老兵,国家有难时,我必须尽绵薄之力,这是我的本分。正月初六左恋波奔赴武汉支援。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在得知情况第一时间到左恋波家对其父母进行慰问,同时通过与左恋波视频通话表达了敬意和感激,告诉他一定要注意安全,平安归来。<br>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中路镇各村都采取了对村上的各个交通要道进行设卡,对来往车辆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及外来车辆管控,但由于村上干部人员有限,村级路口较多,人员不够安排。各村在各网格群发倡议书,倡议书一发,各村的退伍老兵都踊跃报名,都主动服从村上的安排到村上路口执勤。中路铺镇20个村1个社区的设卡路口处几乎都能看到退伍老兵的身影。<br>脱下军装仍战斗,抗击疫情有我在。中路镇广大退役军人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无私奉献,主动担当,团结一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的忠臣与担当。(通讯员:文湘蜀)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退伍军人左恋波家属</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在防控检测点工作的退伍军人们</font></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退役军人:疫情防控一线依旧最可爱的人</font></b></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茶恩寺镇执法大队工作人员齐幸</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p> <h3>“我是退役军人齐幸,我自愿加入茶恩寺镇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后,看到电视等网络媒体中全国疫情防控的报道就想:“我不是医护人员,但我是党员、是退役军人,我有责任、有义务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于是,他主动向镇疫情防控指挥部请战。</h3><h3>齐幸在部队服役了12年,于2016年11月退出现役,现在在镇执法大队工作,疫情防控期间他积极参与了镇区农贸市场限时交易秩序维护、对镇区商户进行入户宣传、对辖区内四个赶集场所取消赶集进行劝返等工作。齐幸说:我是一名退伍军人,部队教育我们“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离队不离党”。如今国家遭遇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愿意无偿为国家做点事,我是一名公民、是一名军人,更是一名党员。谈起军人精神,军人就是要在国家、人民需要的时候能挺身而出;在个人与国家利益衡量之间能舍小取大,为社会稳定、和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h3> <h3>素材来源:湘潭县各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