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旅行日记【3】~客居鹿特丹(上)

慕山溪

<h3>  2020年1-2月欧洲之行【3】</h3><h3> </h3><h3> 【客居鹿特丹(上)】</h3><h3><br></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由于国内疫情对世界交通的影响,我们无法按期回国,已做好签证延期的准备。侄女夫妇陪同我们十多天了,为了不影响他们上班和正常的生活,我们决定在她家附近租房或者入住酒店,继续客居鹿特丹,以每天运动休闲写作的方式持续避疫。</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 一段时间的相处,侄女的两个孩子与我们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两个孩子在侄女夫妇的科学喂养和入乡随俗的荷兰式教育下,非常健康,活泼可爱。就每天在鹿特丹街头所见,加上侄女夫妇的介绍,对荷兰乃至欧洲人的育儿观、生活观和环境保护有些粗浅的认识。</h3> <h3>  </h3><h3> 侄女夫妇说,欧洲人抵抗疾病的办法首选不是上医院,而是注重日常的户外有氧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所以医院是重大疾病才会去的地方,一般的小毛病,包括感冒,咽喉炎,腹泻,甚至有些传染病如水痘,细菌感染,都是靠自己的免疫力意志力,加上医师指导下的辅助治疗、充分休息等方法来战胜疾病。</h3> <h3>  侄女的孩子在幼儿园感染了轮状病毒,上吐下泻发烧好几天了,抱去医院看诊,医生不给开药,更不给打针,只叮嘱给孩子物理降温,注意观察,随时补充水分。后来侄女也跟着一起感染这个病毒,也是上吐下泻发烧,一家人手忙脚乱呜呼哀哉,侄女夫妇抱着孩子再次去医院,哭着求医生使用药物治疗,医生检查了患者的状态,认为没有必要,还是没答应,叮嘱注意清洁卫生,继续采用物理降温、多喝水的办法,防止电解质紊乱和脱水,实在不行,医院会给予相应治疗。于是按照医嘱又坚持了两天,喝水,排泄,终于症状开始变轻,病情开始好转,直到症状没有了,自愈了。而且,这种轮状病毒感染,一旦患过一次以后,身体对此病毒的免疫力会越来越强。</h3> <h3>  以上为侄女所述。接着是我亲眼所见。我们自驾游回到鹿特丹的第二天(2020年2月5日)晚上,侄女发现小儿子kola身上出现了水痘,一种在儿童中传染性比较强的疾病,她之所以能确定是这个病,是因为早很多天就知道幼儿园已经有小朋友出现了水痘,而幼儿园的做法是让孩子照常来幼儿园参加学习和生活活动,并没有要求孩子隔离。孩子有一些不舒服,老师会给予特别的照顾和安抚。不使用药物。</h3><h3>&nbsp;&nbsp;&nbsp;&nbsp; </h3><h3> 我百度了一下,这个毛病确实可以自愈的。更有意思的是,其他家长或邻居也不躲避,反而特意让没有被传染的孩子跟水痘患儿一起玩,让孩子接受和适应这种病毒,说是水痘早患比晚患更好,容易自愈,之后也就终身免疫了。当然,这种育儿观在中国估计是行不通的,大环境、观念以及每个家庭的想法都不一样,根本做不到让全身长满了水痘的孩子继续上幼儿园。孩子也会比较娇气一点。事实上,6日坚持上幼儿园的kola回来的时候,虽然没有之前那么调皮,但精神状态还是好的,侄女也只是给他涂了一点药膏,没上医院。他能克服身体的不适,不吵不闹,照常和哥哥summer一起玩耍。过了两三天,cola的水痘好转,精神也越来越好,和平常一样活泼调皮起来了。</h3> <h3>  侄女讲的这个案例结合我们看到的,真让人惊讶。这在国内是不可能这样处理的,腹泻感冒发烧肯定会吃退烧止泻消炎抗病毒的各种药和打吊针了。</h3><h3><br></h3><h3>&nbsp;&nbsp;&nbsp;&nbsp; 当然,国内外环境不一样,这边整体大环境是卫生的,有序的,全体社会爱护自然环境,倡导运动健身和日常保健(比如控制血脂血糖的运动和保健品),倡导孩子接受阳光雨露和风吹雨打,提高免疫力。尽量避免使用药品。</h3><h3><br></h3><h3> 荷兰也是高度重视少年儿童成长和权益保护的国家。荷兰少年儿童的幸福指数位居世界第一。侄女介绍,两个孩子在家的语言环境是汉语,到了学校要面临荷兰语和英语的切换,语言学习有较大困难,政府教育机构就会免费给予“语言纠正师”的配置,孩子有一段时间胃口不好消化不良,也会免费配置营养师上门指导。侄女怀孕生子期间,也会有心理医师保健医师等专业人员定期上门服务,给予相关指导培训和帮助。让孕产期哺乳期的妇女能够正确喂养孩子,同时让妇女的身心尽快恢复正常。</h3> <p>  2020年1月22日我们到达荷兰那天正好是阴雨天气,我说记性真差,忘记带雨伞了,侄女说,没关系,学学荷兰人不打伞,你或许不会因为淋了一两次雨就生病,试试看。她说,这边的人从来不打伞,一是这边一天可以有很多种天气,本来阳光灿烂,一会又绵绵细雨,打伞太麻烦。就算是狂风大雨,荷兰人也极少打伞,大人小孩都一样,让风吹,任雨淋。他们就是在这种司空见惯的风吹雨打中长大的。</p><p>&nbsp;&nbsp;&nbsp;&nbsp;&nbsp; </p><p> 他们出行大都选择骑自行车,跑步,行走。幼儿园开始,体育教学就普及,是主课。小小年纪就开始学习游泳、骑车、球类、健身等运动。大部分人都是牛高马大身强体壮的,很少吃药看病。</p> <h3>  在鹿特丹生活的这些天,我们每天都出去跑步、徒步,路线包括了城市主干道,社区辅路,花园小径,城市森林的人行道等等,所见确如侄女夫妇所言,没看见下雨打伞的人。在夏天,如果在荷兰街头出现阳光下的撑伞人,他们会行集体注目礼,表达他们的惊讶和不解。因为他们以晒太阳为荣。</h3><h3>&nbsp;&nbsp;&nbsp;&nbsp; 城市设置有专门的暗红色的自行车道。荷兰人身型高大,自行车都很高,适合他们的大长腿骑行。</h3> <h3>  荷兰的环境保护得很好。鹿特丹市是荷兰第三大城市,市内有运河,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圆形和长条型的水塘,还有一片一片的城市小森林。我们虽然是冬季过来的,看不到满眼的绿色,但也能看到碧绿的草地,还有一排排高大的古树,古树的枝干造型很美,张幅很大,你可以从繁密的树枝想像出春夏季节满城的绿海。</h3> <h3>我们跑步到了这里,随手一拍。</h3> <h3>随拍一幅画。</h3> <h3>鹿特丹城市一景。</h3> <p>  由于地处高纬,阳光的斜射,使冬季的欧洲风景独好。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即便是正午,太阳斜射的角度也挺大的。你可以透过造型如画的各种树枝看到蓝天白云,看到飞翔在天空的小鸟和飞机,透过树枝丫看到别致的房屋,但在夏天,枝繁叶茂的,你在观赏绿海的同时,则失去了这个观赏的角度。四季景致不同的美。</p> <p>鹿特丹郊外,阳光下划舟骑行漫步休闲的人们。</p> <h3>彩色又安静的原野。</h3> <p>斜射的阳光把我们的身影拉得很长。</p> <h3>踏着夕阳归去。</h3> <p>一望无际的原野,造型独特的树木。其实都有人剪枝、打理。原生态和人工造型相结合,打造自然美丽的风景。</p> <h3>童话故事里的场景。</h3> <h3>  无论什么季节,不变的是栖息在</h3><h3>城市运河、树林、水塘的野鸭子、鸽子、海鸟和天鹅,以及水里野生的鱼。它们自由的在水里游荡,在草地觅食。没有专门的人去管它,喂养它,更没有人去抓捕它,伤害它。它们在这里自由繁殖,优胜劣汰,维持着自己的生态平衡。</h3> <h3>在草地休憩、自由觅食的大白鹅。没有人去追逐它,伤害它。</h3>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城市小区到处是这样的小动物,不知是鸭子是鹅还是鸟,能游泳能飞。还没到二月呢,花儿都开了。</p> <h3>每天清晨,从我们居住的NH酒店窗口看到的景象。这酒店名为四星级,也就国内三星级的样子,价格还不便宜。</h3> <p>  在国内,或许这些小动物早就成了餐桌上的菜肴(尽管这些现象越来越少)。新冠肺炎期间,常看到朋友和网络刷屏,说国人吃野味的境界(生吃蝙蝠、刺猬等),令人毛骨悚然。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爬的,洞里藏的,只要是野味,都被奉为补品、上品、珍品,都搞来吃。国家政府下达禁令,总还是有人违反法规,为了“补”身体、饱口福,继续涂炭生灵。</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还是2020年开年就肆虐的新冠肺炎,其病毒的来源都与野生动物的生态世界被人类破坏有关。这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惩罚。或许只有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生命代价和被剥夺自由的代价,才会敬畏自然,敬畏规则,懂得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荷兰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从小就教育孩子认识周围的各种植物和小动物,培养爱心,发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2月7日,我们带侄女的大儿子summer一起去郊外散步,顺便去鹿特丹郊外的一个小农场参观休闲,那是一个由个人和企业捐建的小农场,环境优美、绿草如茵,一群毛色华丽的山羊在草地上漫步,大白鹅在草地觅食,鸟儿盘旋在树梢,鸭子在池塘游泳,小马驹跟着马妈妈伫立在微风中,鬃毛随风飘起。小溪流环绕着小农场,如童话故事里的画面。孩子们可以进入动物的家,近距离认识它们。相对应的小动物的家门口还放置了可以日晒雨淋的科普读物,供家长和孩子翻阅。在农场,小动物都不喂饲料,全是自然的天然食材。在荷兰乃至整个欧洲,牛羊猪都吃天然食材,所以肉类和奶类以及奶制品都非常的健康纯正。</p> <p>小农场的外围。</p> <p>  冬季里的绿野仙踪~鹿特丹郊外的小农场。感觉这个视频拍出了3D效果,很想为自己点个赞😊</p> <h3>有着漂亮外衣的山羊们。</h3> <h3>孩子们和小动物的幸福生活。</h3> <h3>  总算明白欧洲这边为什么乡野都是大面积草地。干草都被包装好运往各大农场,用来喂养牛羊。这边的牛羊猪肉牛奶海鲜全部是天然喂养,不使用饲料和激素。人们吃的食品都非常的自然纯正健康。</h3> <h3>农场的马驹。</h3> <h3>  每个社区都有幼儿体能、足球训练中心(室内和户外,四岁开始)。由家长陪同参与的每周一次的竞技比赛是孩子们特别期待和喜爱的。</h3> <h3>哥哥summer在每周一次的足球训练中表现得积极主动勇敢,像只小老虎🐯。</h3> <h3>元宵节,自己动手的家宴。</h3> <p> </p><p> 除了幼儿园学校等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每个区的医疗、商业、停车场、体育健身机构等配置也很齐全。每个社区都有规模较大的超市和商业步行街,买东西吃东西都很方便,而且东西都非常新鲜,不是只有在大商场才有正品。不会有注水的牛肉,不会有过多添加(反式脂肪酸)的面包,更不会有假的黄油和奶酪。牛肉和牛奶、护肤品都是过得硬的优质品。还有海鲜很新鲜丰富,肉类和海鲜价格都比国内便宜。</p><p> </p><p> 除了社区商业街,侄女家附近有每周还有两次的自由集市,有非常新鲜的农村过来肉类海鲜和青菜。还有中国超市。如果你想吃中国菜,原材料都能买到。</p><p> </p><p> 这边的公共卫生做得极好,无论你在宾馆,餐馆,还是加油站,车站,所有的公共卫生间都非常干净,配置齐全,纸巾一般会配三四卷,至少有两卷,纸巾很厚实质量很好,洗手液风干机,或者擦手巾,以及装擦手巾的垃圾桶,都配置齐全非常干净。</p> <h3>  鹿特丹高楼大厦不多,若比城市的繁华,真比不上中国,这里的民居大都是一二层,写字楼虽然有一些高楼,但看上去都有些年头了。整个城市没有压抑感,楼栋互相遮阳的现象极少。外观看起来都比较简单,但建筑的品质都体现在内部了,我们看到的超市、步行街、健身会所,外观真的很一般,但里面的结构和布置却很精致,通风,实用,功能配置很全。</h3> <h3>社区超市</h3> <h3>在社区每周两次的自由集市,海鲜和农产品新鲜又便宜。</h3> <h3>外观简单内部配置齐全的亚力山大室内步行街。</h3> <h3>热闹的亚力山大商业街,卖唱的老帅哥估计有七十多岁了,身材还像年轻人。一头的花辫子。</h3> <h3><font color="#010101"><p>  最值得称道的是荷兰人很注重室内空气流通,冬天暖气很足,但家家户户会留通风口,机关就隐藏在门窗的顶端,可以自由调节通风口的大小。家里温度智能控制,健康舒适。夏天则无需空调,气温一般不会超过30度,室内外都凉爽舒适。</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位于门窗顶部的通风口。可调节叶片控制风向和大小。</p></font></h3> <p>  每天行走在鹿特丹街头,亲眼所见再次证实了侄女的介绍。无论多大的风雨,荷兰人确实都不打伞,闲庭信步一如往常。常有跑步的男女老幼从身边跑过,骑行更是风一样的潇洒。荷兰妇女一点也不矫情,勤快,霸蛮。常看见妈妈用自行车接送孩子,前一个后一个,甚至带三个的。</p><p> </p><p> 跑步骑行划舟滑雪曲棍球是荷兰人热爱且擅长的运动。因为热爱户外运动,这边很多年轻人包括中老年人身材都非常好,不是那种块头很大很笨重的体型,而是线条型肌肉,健康结实挺拔,也有一些肥胖大肚子的,估计都是不爱运动的。</p><p> </p><p> 受他们影响,我们竟然也学会了在大风雨雪中闲庭信步。今天跑步到了鹿特丹郊外的农场,正好碰上刮大风,还下了三阵雪粒子,我们没有停止脚步,这边的气候很奇怪,往往下雨不会持续太久,就算下雪也不冷,一会儿又阳光灿烂了。也就明白当地人为什么不打伞了。下雨往往伴随大风,伞也打不稳,而且又不会湿冷,所以干脆不打了。不过,这在家乡那边是不行的,毕竟气候不一样,家乡太湿冷,如果淋雨的话很大几率是会感冒生病的。</p><p><br></p><p> 每天出来徒步,跑步,总是被蓝天白云和周围的风景,野鸭子水鸟鸽子等吸引,忍不住拍照。</p> <h3>最喜欢的一片森林区。夏天应该是一片绿海吧。</h3> <p>  又是阳光灿烂的一天,我们驱车行进在美丽的树林里。</p> <h3>在鹿特丹郊外跑步,空气干净到甜。</h3> <p>一阵雨雪过后,又是金色阳光普照。特别享受阳光斜射在树林的景致。放大观看视频,这不就是大自然自制的3D立体图画吗?😊</p> <p>  在荷兰,环境好,空气好,后代的教育好,社会福利好,运动健身的观念好。但物价高,生活成本高。不过这边工资也高,房价也比国内一线城市低。如果有一份工作,收入稳定,生活在这里还是很有品质的。荷兰也不像别的国家,你有钱就可以随便过来投资移民。他们注重实干,要真正有实业,参与这个国家的建设。这里的生育率和男女比例也正常,所以相比有些国家,荷兰是充满生机的。</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当然,相比高速发展的中国,在这里生活肯定不如国内方便。比如商店很早关门,就是餐馆,每周也有法定休息日,不是你哪天想吃哪个店的菜就能吃到。人们把工作之余的时间都用在与家人团聚和运动休闲之上。对劳动者个人权益保护得很好,做企业的压力会比较大一些,因为人工成本和休息时间,都是企业的成本。但不影响这里成为众多世界500强品牌的集聚地。</p><p>&nbsp;&nbsp;&nbsp;&nbsp;&nbsp;另一个不方便就是语言。如果身边没有亲朋好友或者导游,初次来这边基本是寸步难行的。虽然英语普及率很高,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比如荷兰,一般都使用荷兰语,只有对外地人使用英语。中国人来这里,至少要英语过关才能生活得随心自由。</p><p> 还有一个更值得关注的,就是中西方在生活习俗观念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到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态度和行为。比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戴口罩的认识。中国早早就科普口罩对预防传染病的必要和重要性,科普戴口罩的正确方法。但在荷兰,无论是官方宣传还是民间意识,都认为只有患了病的人才会戴口罩(不传染别人),健康人是不需要戴口罩的。他们崇尚户外有氧运动,从小吃原生态健康牛羊肉和奶制品长大,身体大都健壮骜实。他们对自己的免疫力过份自信,加上政府也没有及时做正确的科普引导,来纠正某些观念,所以在疫情刚开始在欧洲出现的时候仍然一切照旧,并且普遍认为那些戴了口罩的人就是已经被感染的,生病了不好好在家呆着还跑出来逛街买东西,那不是对自己对别人不负责吗?健康人仍然拒绝戴口罩。我们隐隐担忧,崇尚自由又对戴口罩有偏见的欧美人民,万一烈性传染病疫情爆发,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惨烈?</p><p>&nbsp;&nbsp;&nbsp;&nbsp;&nbsp;还有个小问题就如厕。加油站的公厕都要收钱,过路人必须准备零钱硬币,这点很不人性化,也麻烦。另外这边的人都太高了,除了自行车高,公共卫生间的马桶也很高,对于个头矮小的人来说真有些尴尬。</p> <p>  记日记是学生时代养成的习惯。人到中年,大部分精力放在工作生活当中,快餐文化时代,也很难再静心写日记了。只有在旅行的时候,有兴趣和时间静下来沉淀和思考。</p><p><br></p><p> 出门方知读书少,记录见闻,行行摄摄,也算是一种学习和补充吧。而分享也是一种快乐,在分享中得到共鸣,或者由于自己的孤陋寡闻、学识浅薄,日记中可能会出现理解错误或者思考的偏颇,如果有人能纠正和指点,何尝不是一件乐事呢。</p><p><br></p><p> 当然更重要的,是想为将来年老的自己留下点什么。若干年以后,翻阅这些文字、图片、视频,再现当年目光所至、心之所感,和谁在一起,经历了哪些事,可能也不会嫌弃这属于自己的、事无巨细的流水账吧。看着这些细节,不知不觉的笑出了声音😄。</p><p> </p><p> 2020年2月12日</p><p> 于鹿特丹</p><p><br></p><p>【以下续:欧洲旅行日记3(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