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走进西藏(收尾篇)穿越喀喇昆仑山——行走新藏公路219.

墨梅

<h3>摄影/文字:墨梅</h3><h3>拍摄时间:2019.9.12.--13.</h3><h3>拍摄地:219国道新藏线日土至叶城</h3><h3>美篇制作时间:2020.2.5</h3><h3> </h3> <h3>新藏公路,北起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的零公里石碑,在此与315国道交汇,南至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查务乡的2140公里石碑附近,在此与318国道的中尼公路段交汇。它又称叶拉公路。</h3> <h3>我们计划用两天的时间穿越“死亡天路”西藏日土至新疆叶城,距离1000多公里。新藏线之所以被称为'死亡天路',指的就是新疆叶城到阿里的行政中心狮泉河这1100公里。</h3> <h3>日土县城,以前叫日土镇。县城小而干净,是阿里地区最西边的一个县城,它被湿地围绕,以高原第一湖班公措而闻名与天下。在219国道K934处。日土县政府说自己:东距拉萨1800公里,南距阿里地区首府狮泉河镇120公里。</h3> <h3>清晨,从日土沿219国道出发,路经班公措。</h3> <h3>班公措在219国道K895处,湛蓝的湖面,碧波荡漾,由于错过了观鸟的季节,偶然还可以看见些许水鸟从湖面掠过。</h3> <h3>湖面大部在我国境内,少部分属印控克什米尔。有意思的是,班公措在中国境内是淡水湖而在印度境内则是咸水湖。班公措以高原鸟岛而著名。</h3> <h3>著名的高原鸟岛就在该湖之中,每年5-9月份,班公湖鸟岛成为西藏最佳的观鸟旅游地点,吸引着大量游客特别是外国游客来此观光旅游。</h3> <h3>多玛乡</h3> <h3>多玛乡(K829 海拔4600),多玛乡是一个半农半牧乡。地处低洼处,是西藏境内一个村,与死人沟差不多。再往前开,海拔又再攀高起来。</h3> <h3>从多玛乡到松西村,101公里,一路爬坡而行到达红土达坂,养路部门写:红土达坂(K743 海拔5380米),离多玛86公里。它是叶拉公路最高的垭口。</h3> <h3>此图来自网络</h3> <h3>松西达坂,海拔5248米。有玛尼堆,彩色经幡在风中飞扬,这里原来是界山,由于松西村居民点就在向前不远的地方,因为除了守边战士就是藏民在此生活,所以界山就向新疆方向移了些许。</h3> <h3>经过K705公里处,离开了西藏区域,路上有标志性建筑表示欢迎再来西藏阿里。</h3> <h3>界山达坂是新疆与西藏的界山,705公里处,海拔5347米。它是新藏公路海拔较高的垭口。</h3> <h3>此图来自网络</h3> <h3>界山达坂的海拔高度一直是说法颇多。对于是否用“最”高来形容此垭口,众口不一。一直以来,公路养护及管理部门多次在界山达坂立碑,碑文都写明此处为新疆与西藏的区界、海拔6700米。界山达坂山口处的公路北侧立有一块三米高、一米七宽的黑色大理石碑,碑的正面上方为彩色武警警徽;中央有“区界碑”三个红色大字,下面一行字:“海拔6700M”;最下边两行字:“武警交通八支队”。</h3> <h3>继续前行,眼前出现了一个清澈湛蓝的湖,这就是著名的龙木措。一望无际的戈壁上,突然出现了一汪蓝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漂亮至极!</h3> <h3>从界山达坂向前到甜水海,就进入了百里无人区。要经过阿克塞钦盆地,也许是军事要地,百余里的路段都有铁丝网拦着,看上去很神圣。戈壁滩上不时能看见野生动物在奔跑。</h3> <h3>前行一百多公里后,就来到了甜水海(死人沟),甜水海没有甜水,是苦水海,饮用水要到几十公里的地方拉。这里经常有狼出没,狼吃人的事件真的在2016年发生过。藏野驴和野牦牛很多。有人的说:九十年代初,曾先后有五六家来自内地的民工到这里依傍兵站开饭馆做生意,可没有一家能坚持到两天以上,现在兵站周围仍然没人做生意。</h3> <h3>前行不远外就是奇台达坂。这里含氧量只有沿海平原的四分之一,许多人由于强烈的高原反应在此长眠。</h3> <h3>“达坂”在维族语言中就是“山口”的意思。奇台达坂是奇台县的西昆仑山山口。路况还不错,没那么多剪刀弯,道路缓平。海拔5170米。</h3> <h3>车再往前行,就到了大红柳滩,这里是叶拉219国道上除三十里营房之外的又一个驿站,多数骑行人会在此地落脚。少有的几间房条件也很差。</h3> <h3>大红柳滩(K487 海拔4200左右),两边高山相对,尽是风化岩石,河谷满滩砂砾,中间一线流水(属于喀什喀尔河的小支流)。</h3> <h3></h3><h3> <br></h3> <h3>我们的车行进于此时,正赶上一阵大风刮来,瞬间飞沙扬起,狼烟动地,看不清了东南西北。看来,这里的确条件恶劣。</h3> <h3>大红柳滩以前有很多大红柳,在没有煤烧的年代,都砍了当劈柴烧了,所以就成了现在“大红柳滩无红柳”的现状。</h3> <h3>河谷中,偶尔会有一棵红柳的树苗,孤独地顽强地长着,给人信心,传递希望。离开公路的远处才有较多红柳。将来可以恢复那种植被。</h3> <h3>大红柳滩一天经历四季也是常有的事儿。大红柳滩兵站向东200公里就是7284米的慕士塔格山。我们没有在此停留,我们计划是在前方三十里营房留宿的。</h3> <h3>这里有两条河流,一个是远近闻名的玉龙喀什河,流向和田;一个就是墨玉河,是叶尔羌河的源头之一。<br></h3> <h3>车行于此,两山之间河流潺潺,苍茫伸向远方,隐约间好像进入了一幅画卷,我们就是画中的主角。</h3> <h3>云瀑,没错,就是云瀑,排山倒海,壮观到极致,隔窗速拍,留下了这美丽一瞬。</h3> <h3>康西瓦达坂(K425 海拔4269米),从大红柳滩到三十里营房的谢衣拉,公路大多是在喀什喀尔河边走,当然,高山口(达坂)路段不同,风景也就各异。</h3> <h3>康西瓦,维语的意思是“有矿的地方”。垭口位于昆仑山与喀喇昆仑山交会点的正北方向。康西瓦是一片茫茫的大戈壁滩,夹在喀喇昆仑山的群山之中,是个交通要道。中印边界距离此地仅有一百公里左右,从这里可以直通中印边界的几个重要的边防哨所。这里还是阿克赛钦区域。<br></h3> <h3>从界山达坂到康西瓦,有盆地,有山地。一路过来的数百里无人区大体都在阿克赛钦区域。阿克塞钦(突厥语,意为“中国的白石滩”),属新疆和田地区、西藏阿里地区。阿克塞钦地区位于昆仑山与喀喇昆仑山之间,面积有3万多平方公里,是半封闭性的山间盆地,海拔几乎都在4000米以上。<br></h3><h3>阿克赛钦地区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本无争议,但印度不服,二十世纪60年代的那场中印战争就在此地区爆发的。现在阿克赛钦地区有小部分为印度控制,大部分为中国管辖。</h3> <h3>这里是康西瓦烈士陵园,下219国道右拐不到2公里上坡就到,是为在1962年中印战争中牺牲的战士修建的,这里长眠着为祖国的和平而牺牲的烈士们,其中包括中印战争中牺牲的78位战士和以后在雪域高原为国防建设牺牲和病故的27位战士。</h3> <h3>它座落在昆仑山下,面向喀喇昆仑山,巍峨雄伟。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为保护阿克赛钦区域,一场战役打响。当年阵亡的官兵,一部分安葬在狮泉河,一部分安葬在叶城,还有一部分就安葬在了康西瓦。走到这里,是一定要进来祭奠一下这些为国捐躯的英灵的。司机们经过这里都习惯鸣笛致哀,以表崇敬之情。</h3> <h3>再往前行,就是三十里营房了,也是我们要留宿的地方。(海拔3660)三十里营房相对于公路上几个乡镇来说,还算繁华,有较大点的超市。这里兵营多,叫三十里营房真够贴切的。从康西瓦到三十里营房有75公里。是军事管辖区,这地方有营房,所以拍照只能拍普通的画面,不能随意乱拍,否则可能被没收相机。</h3> <h3>此照片来自网路,因为我们到时天已经黑了,夜宿昼行,什么也没拍到,只好下载图片来做补充。</h3> <h3>那是一个让人终生难忘的夜晚,条件差,价位也不便宜,而且是全体出动花费了将近三个小时才找到的,哎,的确够悲催的。好在没有露宿街头。</h3> <h3>三十里营房,三十里营房属于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处于喀拉昆仑高原的腹地,是219国道线上的一个标志性的地名,距叶城县330多公里,已经是新藏公路上比较繁荣的小小的镇,现已改称赛图拉镇,水从喀什喀尔河里取,电靠柴油发。常年在此驻守有边防团并有医疗站,医疗站的护士曾获南丁格尔奖。</h3> <h3>第二天晨起,天气还不错,路过“八一桥”时,拍下了几张满意的照片。</h3> <h3>从三十里营房到叶城,路程三百多公里,也是219国道最险峻的一段,途径三个达坂,翻越好几座大山,这里就是人们常说的“死亡之路”。</h3> <h3>前方就是黑卡子达坂,也是此公路最险的达坂。</h3> <h3>柯克阿特(黑卡子)达坂有大约6公里的烂路,尽管是下坡,当你看见一辆辆大货车像是从头顶上开过。尘土飞扬的连道路都看不清的时候,心里的那种忐忑无语言表。此处是冻土融沉试验观测路段,经常发生山体滑坡和塌方,成为219国道唯一未能铺沥青的路面。</h3> <h3>我们在此还看见了骑行者,对于骑行者来说,晴天只能跟着货车后面吃灰,要是下雨天,自行车陷在泥里,推都推不动,那困难可想而知了。真的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h3> <h3>黑卡子达坂,山体呈黑色,海拔近5000米,道路弯多,路况差。对面的山上能看到规模不小的冰川。</h3><h3><br></h3> <h3>黑卡子达坂的盘山路,连续的回头弯其实坡度并不是特别大,但路是松软的,可以看见靠近山体的道路有修护墙,可是当你看见那护墙的钢筋裸露在外只有大拇指粗细时,你一定会惊出一身冷汗。豆腐渣工程,大家齐声共鸣。至今想起来那段路,还仍心有余悸。</h3> <h3>这里是叶尔羌河谷,黑卡沿叶尔羌河谷到麻扎。叶尔羌河谷是塔里木河的正源。</h3> <h3>滔滔的塔里木河就发源于喀喇昆仑山的北麓,汇集了涓涓的雪水后顺流而下,最后变成了湍急的塔里木河。</h3> <h3>接下来就要翻越麻扎达坂了。一路走来,路况还不错。</h3> <h3>麻扎达坂高山陡峭,直入云天,'麻扎'是'坟墓'的意思,因此地原有两座维吾尔人的坟墓而得名。</h3> <h3>这里我在网上下载了几张部队官兵修路的照片,看着这些照片,我的眼眶湿润了,心里感激之情不由而生,感谢他们风里雨里的辛勤付出,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平坦道路可走,谢谢了。</h3> <h3>新藏公路K217处是麻扎达坂,也叫赛力克达坂,是第二个高山垭口,是新藏线最长的达坂。海拔4950米(或说海拔5100米),与库地达坂相比,其凶险更胜一筹。“麻扎达坂尖,陡升五千三”。这句当地的方言说的正是如此。从叶城过来的人到此处就有了严重的高山反应。</h3> <h3>麻扎路口有一块牌子指着前面的方向是“普兰”,两边的景象极其的荒凉。到处是望不尽的岩石山,寸草不生,满山敷满褐色砾石。那是一种极其寂寞的景象,荒坡尘土,白色的山顶,没有一丝生命的迹象,只有偶尔经过的货车才能提醒我们这里还是地球。</h3> <h3>站在高坡上,有种摸到天的感觉,此时,真正的放飞心情,就想大声呼唤!</h3> <h3>翻过麻扎达坂,就跌入了谷底,一上一下的落差,瞬间让你的思绪起伏跌宕,看着湛蓝的塔里木河水在山间流淌不息,你不禁感叹的一定是这高山大川之间的神奇,太神奇了!</h3> <h3>这里有一个兵站,凡是过往车辆都要仔细检查,在此我们就耽误了将近一个小时。</h3> <h3>有人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长”,这也许就是“山高水长”这个词的发源地吧!</h3> <h3>塔里木河有三条源地,即天山的阿克苏河、喀喇昆仑山的叶尔羌河以及和田河,最后流入台特马湖。塔里木河是中国第一大内流河,全长2179公里。就是这条塔里木河,养育了新疆的各族儿女啊!</h3> <h3>库地达坂:又名阿卡孜达坂。海拔3150米,位于新疆线118公里处,是新疆线第一个冰雪达坂,它因地势险要而得名,维吾尔语意为“连猴子都爬不上去的雪山”,坡长27公里,人到这里高原反映不太明显,但气压反差大,初次上山如不注意容易引起耳膜鼓胀,严重者会造成耳膜破裂。</h3> <h3>眼前的库地达坂,正是大雾弥漫,能见度不足100米,给我们初次翻越此达坂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一路过来,我们翻越了很多个达坂,这最后一个达坂安全通过是最最重要的。</h3> <h3>我这里从网上下载了两张图片,是由高空拍摄的,由此图看,弯弯曲曲的盘山道,如金蛇般盘踞山涧,非常险峻。我们的车慢行于山间,丝毫不敢大意。</h3> <h3>在云雾缭绕的山间,想要拍到好照片本就是件难事,何况是车拍,所以拍的照片不少,能展示的却不多,多半模糊不清,很是遗憾!</h3> <h3>车开到半山腰时,回头向山顶望去,那惊那险足足可以吓你一身冷汗。</h3> <h3>当地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行车新藏线,不亚蜀道难。库地大坂险,犹似鬼门关;麻扎大坂尖,陡升五千三;黑卡大坂旋,九十九道湾;界山大坂弯,伸手可摸天……”,这是新藏线艰险的真实写照。</h3> <h3>盘山而下,终有了人烟,还看见了久违了的羊群。</h3> <h3>翻越了喀喇昆仑,途经六个达坂,翻越了六座高山,体会了千辛万苦的滋味,“感悟”二字用到此地最为恰当。当你站在谷底仰望天空时,你会感到天地之间,人是如此的渺小,当你站在高高的达坂之上,眺望远方,万韧之间你又会感悟点儿什么呢?</h3> <h3>进入叶城,当“零”公里的标志映入眼帘的时候,兴奋、激动、有种劫后重生的感觉。</h3> <h3>路径:日土—班公措—多玛乡—红土达坂—松西达坂—界山达坂(龙木错)—甜水海—奇台达坂—大红柳滩—三十里营房(住宿)—康瓦西达坂—黑卡子达坂—麻扎达坂—库地达坂—新疆叶城</h3> <h3>说明:路途险峻,很少停歇,故90%照片都是车拍片,尽管后期很努力的修片,但片子还是不尽人意。敬请见谅。制作此美篇,不为别的,只为留下这次终生难忘的经历,把它刻在长长的记忆里。有朝一日,当我老去的时候,还能把它从记忆里捡起,用来回忆。(部分资料型文字来自网络,多谢网络平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