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参观记

解德辉~宁静致远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所中学培养了高君宇、贺昌、彭真等老一无产阶级革命家,成为山西革命的红色摇篮;一个支部点燃了山西革命的星星之火,建立了山西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一群先驱在此就读和从事革命活动,谱写了山西最早革命活动的光辉历史。</p><p class="ql-block"> 这一所中学,就是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校;这一个支部,就是中共太原支部;这一群先驱,就是以高君宇、贺昌、彭真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山西革命精神,牢刻在每一位党员的心里;山西红色基因,传输在每一位党员的血脉里。红色基因标注着信仰与方向、连接着过去和未来,传承于山西一代又一代追梦人的不懈奋斗中。</p><p class="ql-block"> —— 题 记</p><p class="ql-block"><br></p> <h3><br></h3><h3> 山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延生做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五四”运动后,山西是北方地区最早建立中共地方党组织的省份之一;大革命时期,山西是北方地区成功实践第一次国共合作并推进国民革命运动的重要省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山西是北方地区创建红军最早的省份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三大主力师开赴山西前线,开辟根据地并向华北敌后展开;八年抗战期间,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转战山西,长期驻扎太行山指挥华北敌后抗战,铸就了伟大的太行精神;解放战争时期,山西是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后方,数十万民工随军参战,为人民军队的内外线作战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数万党政军干部奔赴东北、中南、华南、华东、西北、西南等地,有力地支援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由此,山西成为红色革命的摇篮,在三晋大地上留下了许多红色革命遗址,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就是典型之一。</h3><h3> 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位于太原市文瀛公园文瀛湖南岸,这里曾是山西贡院、山西公立中学堂、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校。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太原地方执行委员会、山西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太原支部曾在此建立。省立一中为太原市暨山西省中共党团组织的诞生地,被誉为山西革命史上的“南湖”。高君宇、王振翼、贺昌、王瀛、张叔平、张友清、彭真等在此就读并从事革命活动。为纪念山西党组织的成立,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2010年4月,更名为“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如今,已成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西省国防教育基地、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h3><h3> 己亥之年,金秋时节,带着瞻仰之情,怀着缅怀之意,我走进风景秀丽、美伦美央的文瀛湖畔,走近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这里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5820平方米。主楼是一幢三层楼,建筑面积为3656平方米;古建筑平房2000平方米。这座纪念馆内共设有彭真生平业绩、彭真与山西,高君宇、贺昌生平业绩和中共山西历史以及开国领袖将帅在山西5个展馆。</h3><h3><br></h3> <h3><br></h3><h3> 走进文瀛湖南畔,走进纪念馆,文瀛湖畔首先看到的是“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一块巨大石碑,16个金黄色的大字熠熠生辉,令人瞩目。接续前行,就是“省立第一中学校”,大门前矗立着一尊彭真半身雕像,坐南向北,笑对文瀛湖,嫣然一副伟人形象。穿过石牌坊,但见有一幢三层新建大楼,灰色调楼面,门额一副长匾上书“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在馆之东侧还停放着一辆“吉姆”车,这是1949年毛泽东访苏时,斯大林回赠的,也是彭真当年乘坐过的车,由前苏联生产,最高时速90公里。后由彭真家属从收藏者手中购回后赠予纪念馆。</h3><h3><br></h3> <h3><br></h3><h3> 漫步各大展馆,我在观赏中回望,穿越历史时空,我感知中感悟。历史上这里是省城的重要政治活动中心,在此曾发生过不少对近现代山西政治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这里原是清朝山西贡院(1945-1905),1906年山西巡抚衙门创办了山西公立中学堂。辛亥革命后的1913年更名为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校(1934年改称山西省立太原中学),这里可谓山西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前哨阵地,也是中共早期党员、山西共产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高君宇、贺昌、彭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读与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1921年5月,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此成立,负责人是王振翼;1922年9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太原地方执行委员会(1925年1月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太原地方执行委员会)在此成立,贺昌、李毓堂(李淑荫)、蔡振德、潘恩溥(潘泽卿)、纪廷梓、彭真(傅懋恭)、王鸿钧、张培麟(张善田)等先后任书记;1924年春夏之交,高君宇受李大钊和中共北京区委委派,在这里组建了山西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太原支部,书记先后为李毓堂、张叔平、傅懋恭。从此,山西的无产阶级有了以先进理论为指导的政党组织,山西的革命事业有了领路人。特别是中共太原支部的建立,开辟了三晋大地的新纪元。同时,相继成立了中共太原特别支部,中共太原地委、中共太原特别党支部和中共山西省委,先后发动和领导了一系列重大革命斗争,在我党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从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至1925年,中共太原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省立一中成为太原革命活动的中心和太原团地委机关驻地。全体团员大会在此召开,团地委及各基层团支部负责人会议在此举行。中共北方区委选派的中共太原地委第一任书记崔锄人及第二任书记、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任书记颜昌杰,曾在此居住并直接领导了太原及全省党的工作。</h3><h3> 在解说员的引领下,我走进各展馆进行了实地参观。</h3><h3><br></h3> <h3><br></h3><h3> (一)彭真生平业绩陈列馆:位于主楼二层展厅,由1个序厅,2个展厅组成,共分6大部分:追求真理、投身革命;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站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最前线;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奠基人;为了世界和平和人类的进步事业;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共产主义奋斗到最后。每部分又根据时间顺序分为几个小单元,展出彭真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图片260余幅、实物100余件、文献手稿200余份,并配有展板文字介绍,辅以雕塑、场景复原、半景模型、绘画、影视等手段,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彭真的生平业绩和崇高品德,反映了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nbsp;</h3><h3> 彭真(1902-1997),原名傅懋恭。山西曲沃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国务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1922年考入太原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参加进步组织青年学会,接受马克思主义。1923年加入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山西省共产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大革命时期,任中共太原支部委员、书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太原地委书记等,在太原、石家庄、天津、唐山等地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学生运动。解放后曾任北京市市长,中共第七、第八、第十一、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第二至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h3><h3><br></h3> <h3><br></h3><h3> (二)彭真与山西陈列馆:位于主楼一层西展厅,共分7大部分:从母亲河畔走来、创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第一次回乡、第二次回乡、第三次回乡、亲切的关怀巨大的鼓舞、深切缅怀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辅以半景模型、绘画等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示彭真同志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贡献及对家乡的亲切关怀。彭真同志是从山西黄土地里走出来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国务活动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在他一生75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也无论是在身处逆境的艰难岁月,还是在日理万机的国务活动中,始终眷恋着养育他的这片热土,一直惦念着家乡的发展与繁荣。</h3><h3><br></h3> <h3><br></h3><h3> (三)高君宇生平业陈列馆:位于主楼一东展厅,共分5大部分布展:立志报国、追求真理、驰骋南北、播火三晋、光照千秋。通过120余幅历史图片和20余件文物,20余份文献手稿,辅以雕塑等,系统地介绍了高君宇“彗星之迅忽”的短暂人生和光辉业绩。</h3><h3> 高君宇(1896年—1925年),原名高尚德,字锡三。山西静乐人。1920年与邓中夏共同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12年考入山西省第一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因才华出众,以“十八学士登瀛州”而享誉省城。五四运动时为北京大学学生会负责人。1922年当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二、三届中央委员。1925年在北京病逝。</h3><h3><br></h3> <h3><br></h3><h3> (四)贺昌生平业绩陈列馆:位于主楼一层东展厅,共分3大部分:少年壮志,贺名播三晋;四方求索,寸心报家邦;血洒南疆,精神昭日月。通过110余幅图片,20余件文物,30余件文献手稿,辅以雕塑,并配有声光电技术,系统地介绍了贺昌短暂而光辉的一生。</h3><h3> 贺昌(1906-1835)原名贺颖,又名贺其颖,字伯聪。1906年月9日生于山西省柳林县羊道口村。1920年春考入太原山西省立一中。1921年与高君宇等共同创建了山西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随后任青年团太原地执委书记。1922年冬由团转党。之后先后担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1927年当选为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1929年夏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1930年春任中共顺直省委书记。1932年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34年任中央苏区中央分局委员,不久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中区分会委员、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1935年3月10日在江西会昌与国民党军队作战时壮烈牺牲,时年29岁,实现了他“寸心久欲报家邦”的崇高誓言。</h3><h3><br></h3> <h3><br></h3><h3> (五)中共太原支部历史陈列馆:共分4大部分:山西近代新兴工业和新式教育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山西的传播、山西党组织的建立、山西党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以珍贵的历史图片和翔实的党史资料,辅以实物、雕塑、影视资料等多种形式,展示中共太原支部成立的历史背景和领导山西工人、学生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追忆了彭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此展览一举填补了山西早期党组织历史陈列之空白,有些珍贵资料在全省属第一次面世。</h3><h3>&nbsp; &nbsp;&nbsp;&nbsp;1924年2月和5月,担任中共北京区委执行委员的高君宇,根据中共北京区委的指示,先后两次回到山西,着手进行中共山西党组织的建立和筹划山西国共合作事宜。高君宇回到太原后,即介绍太原团地委负责人潘恩溥、团地委委员张叔平、青年团法政专门学校支部书记候士敏入党,与早期党员李毓棠等成立了中共太原小组。随后,又有一批青年团员转为共产党员,太原地区的党员数量明显增加。在此基础上,1924年夏,经中共北京区委批准,建立了中共太原支部,书记先后为李毓棠、张叔平、傅懋恭,这是山西建立最早的党的组织,也是我国北方地区建立较早的党组织。高君宇在帮助建立太原党组织时,带来一份《中共旅莫支部会议记录》,由李毓棠保管。新成立的太原党支部就以旅莫支部为榜样,召开会议,严格组织生活,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组织党员、团员到工厂中参加工人运动,在革命斗争中经受锻炼和考验。山西党组织的建立,点燃了山西革命的星星之火,在山西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山西人民的革命斗争找到了正确的坐标和向导,揭开了山西历史的薪新篇章。</h3><h3><br></h3> <h3><br></h3><h3> (五)中共山西历史陈列馆:共分5大部分:强渡黄河,东征山西;抗战八年,转战山西;风卷残云,解放山西;情系老区,关怀山西;地灵人杰,红色山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开国领袖、将帅等老一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而在山西进行革命斗争的光历程。开国领袖、将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建立新中国而在山西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是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西历史特别厚重和光辉的一部分。它所承载和积累的浓厚历史信息和丰富历史经验,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山西人民特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山西人民为有着这样光的历史而骄做和自豪。在195年至1965年授衔的开国将帅中,共有1002位将帅在山西战斗过,有的甚至长期战斗在山西。其中,元帅10位、大将9位、上将42位、中将103位、少将838位。他们的事迹惊天地、泣鬼神,他们的英雄气概与日月同辉,永照三晋大地。</h3><h3><br></h3> <h3><br></h3><h3> 宁静致远曰:每一个红色纪念馆,每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是一处思想高地、精神殿堂;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记载了山西革命最早活动的光辉历史,再现了高君宇、贺昌、彭真等老一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建立新中国在山西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是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西历史特别厚重和光辉的一部分。它所承载和积累的浓厚历史信息和丰富历史经验,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山西人民特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山西人民为有着这样光的历史而骄做和自豪。</h3><h3><h3> 【本文参考资料】《太原市志》《山西通志》《太原府志》以及散见于网络中有关彭真、高君宇、贺昌和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等一些图文资料。</h3><h3><br></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