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建筑群“由”来(疫情闭门谈)

方言信

<h3>上海大部分重要的历史建筑都位于前上海公共租界和上海法租界区域,而最集中展示的区域是位于公共租界的外滩。本文仅列出部分保存至今的历史建筑,捋为纪念。<br></h3><h3><br></h3><h3>一.<font color="#ed2308"><b>南京东路23号—</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远东第一楼《和平饭店》</b></font></h3><h3><br></h3><h3>上海滩标志性建筑,也是上海近代建筑史上第一幢现代派建筑;外滩万国建筑群代表;</h3> <h3>南楼:1854年(清咸丰四年),和平饭店南楼创办,名为“中央饭店”,是西侨在上海建造的第一家带餐饮业的旅社。<br></h3><h3>上海最早的卫生设备和最早的两部电梯,还有上海最早的屋顶花园。 北楼:1929年,犹太商人Victor Sassoon构思并创建了名为“华懋饭店”的酒店,这就是后来的和平饭店。</h3><h3>当时的造价超过白银248万两,被誉为“远东第一楼”;</h3><h3> 其闻名遐迩的九国特色套房记录了旧和平饭店的不朽传奇,成为无可厚非的“世界经典酒店”。</h3> <h3><font color="#010101"><b>演变史:<br></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新沙逊洋行、琼记洋行→沙逊大厦→和平饭店北楼→费尔蒙和平饭店</b></font></h3> <h3>二. <font color="#ed2308" style=""><b>中山东一路33号</b></font><font color="#010101" style="font-weight: bold;">—</font><b style=""><font color="#010101">外滩源33号</font></b></h3><h3><font color="#ed2308"><b></b></font>原:英国驻沪总领事馆主楼</h3><h3>现:外滩源1号(外滩源发展有限公司)</h3><h3>1996年入列“外滩建筑保护群”</h3> <h3>英国领事馆(1923年)</h3> <h3>三 .<font color="#010101"><b>中山东一路32号</b></font>—<font color="#ed2308"><b>(</b></font><font color="#ed2308"><b>外滩源32号)</b></font></h3><h3>原:英国驻沪领事馆苑庭</h3><h3>现:半岛酒店</h3> <h3>“<font color="#010101"><b>外滩源”实际上是一个区域,以原总领馆(1号楼),官邸(2号楼),原教会公寓(3号楼),原新天安堂(4号楼),原划船俱乐部(5号楼)及绿草坪庭院组成,</b></font>于黄浦江和苏州河交界处,“<font color="#010101"><b>外滩源”即外滩之源头</b></font>,空间上看,是外滩的起点,历史角度来说,1849年英国人最早在“外滩源”建馆设官邸,继而带动传教,航运,仓储码头等直至演变为新城区。因此,“外滩源”的溯源史也是外滩的发展史,名字本身的意思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摇篮,也<font color="#010101"><b>是上海开埠的起源点。</b></font></h3><h3><br></h3><h3>今天的上海半岛酒店也是外滩近70年来唯一的新建筑,愿半岛酒店的“远东贵妇”之称能续写百年老上海情缘。</h3><h3><br></h3><h3>“外滩源”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最古老的也是唯一一座19世纪建筑物。也是外滩老建筑的亮点。<br></h3> <h3><b style=""><font color="#010101">四 .</font></b><font color="#ed2308"><b>中山东一路17号</b></font>—<font color="#010101"><b>友邦大厦</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演变史:字林大楼—桂林大楼—内河航运公司—友邦保险公司</b></font></h3><h3><br></h3><h3>外滩17号原为字林大楼,是上海最大的新闻出版机构《字林西报》馆所在地,1921兴建,1924建成,当时是外滩最高的建筑,也是上海第一幢高层建筑。英商德和洋行设计、美商茂生洋行承建。</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字林西报</b></font>》在老上海有很大影响,《字林西报》前身《北华捷报》1850年8月30日创刊,是英国人办的一张英文日报,也是<font color="#ed2308"><b>在上海开设最大的新闻出版机构,还是中国第一份新闻报纸。</b></font>大楼建成时,它是外滩最高的建筑。</h3><h3><br></h3><h3>解放后曾改名为桂林大楼,同外滩的建筑及历史又不协调,虽是官方冠名,但知道桂林大楼这个名字的人却很少。<br></h3> <h3>1966年,上海市内河航运管理处成立,将上海市内河运输公司,上海市轮渡公司,上海市交通运输局船舶修理厂合并,成立“上海市内河航运公司”(上海交运集团前身),公司所在地就是中山东一路17号—桂林大厦。 (上海地方志) </h3> <h3>友邦大楼的名称,则是1998年5月友邦保险公司进驻后而取得的。</h3> <h3>五 .<font color="#ed2308"><b>外白渡桥</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3><h3>关于外白渡桥的由来说来有些话长,但很有趣,今天所看到的变换艳丽色彩的铁桥,在一百多年前的某天也一样演绎着洞察人间百态的剧本,从无趣到有趣的距离有时真的就是不经意的短,短到触手可及有若百年如一日,短到…从黑白…到绚丽。</h3><h3><br></h3><h3>回头看看,也不那么遥远,故事不是传说,唯认真不能忘,所以有趣……😄</h3> <h3> </h3> <h3>桥的由来……</h3><h3><br></h3><h3>原叫「外摆渡桥」,后改为(外白渡桥),既然并不一向都有,到底几时才造起来的呢? 自从吴淞江南北两岸先后划作英美租界以后,到一八五三年(咸丰三年),小刀会占据上海县城,当初只把自已当作充军似的來到上海的一個英國人叫威尔司的,组建一个{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到一八五六年,在「外摆渡」这个地方,建了一座桥,名字就叫「威尔司桥」。</h3><h3><br></h3><h3>桥拱宽四百五十英尺,中有吊桥,船过时开放。建筑费据说有一万二千元。 凡是过桥的人都得纳费,后来有人发现中国人过桥每次要付费二文,而外国人却不必付,大为不平。一八七一年(同治十年),工部局也许因为中国人方面的不平之鸣,以及私人添设义渡和渡船,仿佛觉得不大妥当,终于在一八七二年于「威尔司桥」西数十步之处,另造浮桥一座,往来无需纳费。</h3><h3> 可是那「威尔司桥」只是一座木桥。一八八九年(光绪十五年)工部局工务处主任换了新人,叫梅恩,他一上任,便想着手几件惊人的大事,其一便是改建「外摆渡桥」为钢桥。</h3><h3><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r></b></h3><h3><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为了计算桥面的載重力起见,特地在那年六月十四、十五、十六那三天,统计过桥</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车辆及人马之数。这是一个很有趣味的统计。据说那</b><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三</font><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天之内,从上午八点钟起到下午八点钟为止。</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过桥的有: 马車 1633辆 黃包車 20958輛 貨車 22輛 小車 2759輛 轎子 27乘 馬 38匹 步行西人 1645名 步行华人 33666名</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br></b></font></h3><h3>当时还没汽车电车, 然而改建钢桥,直到一九〇六年(光绪三十二年)才开工,次年才完成的。桥的钢骨是英国克兰佛兰桥梁公司所制造。 这便是我们现在所见的《外白渡桥》<br></h3><h3><br></h3><h3>话说......如果有谁愿意花三整天的时间,到桥头去统计一下过桥的各种车辆行人,拿来和一百多年前的比较一下下,那会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对照吧。</h3> <h3> 2007年,该桥百岁。有意思的是,英国的设计公司特致函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称该桥“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现已到期,请注意维修”,并提出维修建议。英国人严谨的态度令国人汗颜!上海市政府充分考虑了人们的外白渡桥情结,没有拆旧造新,采用修旧如旧(整桥悬浮搬迁维缮)的方法,于2008年4月对该桥进行了大修,当时新闻天天在播生怕英国同仁不晓得……。缮后据说可再延长50年寿命。 </h3><h3><br></h3> <h3>六 .<font color="#ed2308" style=""><b>北苏州路20号</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原:上海百老汇大厦</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现:上海大厦</b></font></h3> <h3>由英商业广地产公司投资建设,弗雷泽设计,新仁记等六家营造厂承建,1934年竣工。百老汇大厦坐北朝南,平面呈 X 形,双层铝钢框架结构22层,地下二层,故俗称“廿四层楼” </h3><h3>因在百老汇路(今大名路)顶端,故取名百老汇大厦。<br></h3> <h3>1937年上海沦陷后,被日本军政府强占 直至1949年5月,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并由上海市首任市长陈毅命名,自此更名为“上海大厦”。<br></h3><h3>1996年入列外滩保护群建筑。</h3><h3><br></h3><h3>本人曾于2000年6月入住过一回,当时住宿费很便宜,好像是每人十元/床位(青年旅舍的房型,上下铺每房八铺),入住者多是各国来沪旅游的年轻人,在他们拿来的中国旅游资料上,意外的知名度让我当时很为吃惊。印象深刻的还有这酒店里的电梯,是手摇式的和老电影里的一个味道。</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 style=""><b>七 .黄浦路15号</b></font></h3><h3>原:礼查饭店</h3><h3>现:<font color="#010101"><b>浦江饭店</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br></b></font></h3><h3>始建于一八四六年(清.道光二十六年)由英商阿斯脱豪夫.礼查创建,是上海开埠后全国首家西商饭店。被誉为“上海著名的里程碑建筑”。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众多的“第一”,为中国及远东当时最著名的饭店。</h3> <h3>在礼查饭店的历史上,美国总统格兰特,相对论创立者爱因斯坦,,喜剧大师卓别林,哲学家勃兰特.罗素都有有多位世界著名人物入住。</h3><h3><br></h3><h3>也是上海最早放映有声电影的地方,第一个导入自来水,第一个使用煤气,中国第一盏电灯,第一部电话也是在这里接通的。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七,这一带仅外国领事馆就有:德,美,日,俄,奥,丹麦等国,礼查饭店在中国乃至远东都是声名鹊起,独一无二的。</h3> <h3>八 . <font color="#ed2308"><b>黄浦路106号</b></font></h3><h3>原:日本驻沪领事馆</h3><h3>现:<font color="#010101"><b>黄埔饭店</b></font></h3> <h3>外滩公园(1923年)</h3><h3>背景是德国和俄国领事馆,也就是现在的黄浦路,和日本领事馆呈斜三角</h3> <h3>九 . <font color="#ed2308"><b>黄浦路60号</b></font></h3><h3>原:英国总会,海员俱乐部</h3><h3>现:<font color="#010101"><b>海鸥饭店</b></font></h3> <h3>原英国总会门前(1886年)</h3> <h3>十 . <font color="#ed2308"><b>九江路663号</b></font></h3><h3>原:大舞台,荣记大舞台</h3><h3>现:<font color="#010101"><b>人民大舞台</b></font></h3> <h3>九江路外滩(1923年)</h3> <h3>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当时任上海英租界巡捕房包探头目的童子卿,携旧货商吴占清和商务印书馆合资以承造新式剧场。</h3><h3>1909年12月30日(宣统元年11月18日)落成开业。取名文明大舞台,人们惯称大舞台。<br></h3><h3>1919年,由上海大亨黄金荣接办,易名荣记大舞台。</h3><h3> 1933年大舞台重建,后正门改在二马路(今九江路663号),请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仿照纽约最新式舞台建造。1934年9月开幕,邀请梅兰芳、马连良两大剧团在此演出。</h3><h3>此后多次转换,但都是黄金荣的徒子徒孙经营。大舞台成为海派京剧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见证地。</h3><h3> 1951年1月26日,大舞台由上海市文化事业管理局戏曲处购买接管,2月底改为国营人民大舞台。1966年曾改名人民大剧场,兼映电影。1976年翻修后恢复人民大舞台原名。</h3> <h3><font color="#ed2308"><b>尾篇</b>《外滩的由来》</font></h3><h3><br></h3><h3>1880年的外滩,当第一船外国人来到上海时,他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很普通的渔村,当时的外滩也只是一条便于纤夫行走的小道。1842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野,这里的黄浦江岸也没有任何防护设施,属于黄浦江泛滥时的淤泥地带。<br></h3><h3><br></h3><h3>1842年的夏天,参加鸦片战争的英国舰队,终于开到了上海。由于《南京条约》的签订,从此,上海跟中国另外四个口岸,被迫开放。</h3><h3>因当时住在上海的洋人常去<font color="#010101"><b>这条纤夫行走的小道上散步,特意铺上了煤渣,取名为黄浦滩路。</b></font><br></h3><h3><br></h3><h3>1843年11月,一艘名叫“水怪”的三桅船驶入上海,甲板上站着英军上尉巴富尔和几名随员。英军上尉巴富尔作为英国派往上海的第一任领事,来到上海。</h3><h3><br></h3><h3>时有“小苏州”之称的上海县城有27万人口,大小街道60多条。巴富尔先是在城区一口气租下了52间的房子,然后紧紧抓住《南京条约》中'寄居……贸易通商无碍'等字眼,不断对上海道台宫慕久施加压力,要他划定一块专供外国人居住的居留地,并选定了黄浦江边的这块泥泞地作为租借地,<br></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这块泥泞地便是今日的外滩。</b></font></h3> <h3>1845年11月29日,在历时两年谈判之后,宫道台与巴富尔签订《上海土地章程》,它规定:英商居留地,北以李家场、东以黄浦江、南以洋泾浜、西以河南路为界限,<font color="#010101"><b>这项居留地面积为830亩</b></font>。这个章程曾被侵华外国人视为上海的根本大法。 <br></h3> <h3>上海租界的历史从此拉开帷幕。上海外滩成为了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务和文化中心,当年各国的领事馆大多集中在此,《土地章程》签订当年,外滩建起11所房屋,开设23家洋行。<br></h3> <h3>上海外滩是上海租界区历史最老的部分之一。1845年起今天的外滩地带被划为英国租界,英国人使用这块地区作为码头,并在这里铺设了马路和加固了江岸。英国商人的房子也得到了英军的保护。因为有了这么一块租界,无数的探险家、商人纷纷踏上了这块海滩。洋人喜欢在泥滩上跑马,跑出了一条500米长的小道,当时上海人称它为'马路'。<font color="#010101"><b>英国人管这条马路叫外滩(Bund)。</b></font><br></h3> <h3>百余年来,外滩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作为滨海的港口,外滩是这座城市的门户,相当长的时间里,很多人就是从这里进入上海的,正如当时自由女神像意味着新大陆的到来。今天,坐拥中西合璧式等52座风格迥异的建筑,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的外滩毫无疑问也成为了的上海地标。 <font color="#010101"><b>到上海去,请从外滩步入上海。了解上海,请从外滩开始…</b></font><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