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宋老师学写作之一:写好考场作文从这几点入手

教语文的王老师

<h3>王老师按:</h3><h3> 要想写好作文,不可能一蹴而就。老师的点拨指导,同学们的扎实训练,两者缺一不可。 此文是王老师根据太原市教科所宋晓民老师的《老宋讲作文》编辑整理的,不到之处请宋老师和各位同仁、学生及家长谅解,更希望大家能用心领悟、反复实践,相信能给大家提供有意的帮助。</h3><h3> 传播正确写作的思路,学习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与大家交流。作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对的技巧、重要的理念,能给同学们帮助。</h3><h3><br></h3><h3> <b>第一讲 写好考场作文从这几点入手 </b> </h3><h3> 作文的理念,大家可能稍微会觉得有一点点空洞的,但是这是基础,因为我们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理念的话,恐怕后面我们许多地方都会觉得不知所云。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后面的具体的观点、具体的做法、具体的例子才好理解。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可能是更重要的,那就是老师在每个讲座的后面都会给同学们准备一两个作文题,希望同学们下来之后能够主动地去练习,老师们将在下一节目就这几个作文题,给同学们做一点分析,帮助同学们梳理思路,看看我们的写作是在一个正确的思路上行进呢,还是误入歧途,或者说走人云亦云、大众化的、俗套的思路。希望同学们下来之后能够认真地做好落实。 </h3> <h3>  第一个部分:<b>理念。</b>首先要<b>树立正确的写作观。</b>这个理念老师要讲的非常的简单,它就是有<b>两个原则</b>。首先,写作一定要保证文章有<b>真情实感。</b>真情实感,在我们在作文中、课本上、许多教材都在讲这个词。那真情实感,这个东西怎么去理解呢?</h3><h3><b> 中考阅卷的标准或者尺度就是不要抄袭。</b>这个尺度就是如果一旦发现在写作当中有抄袭的现象,要打很低分。你抄袭很多,这个作文很有可能是不及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有的同学还是存在这样的问题。有的人是去<b>抄袭别的同学的</b>作文,有的呢,是把<b>某些报刊杂志、网络上的文章改头换面</b>当作自己的,还有同学抄<b>《满分作文》略做改变</b>,加工当成自己的作文,其实这都是非常不好的行为。从近处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文章被认定是抄袭,得分很低。从远的角度来说,养成这样一种靠弄虚作假靠抄袭他人的做法然后呢最终获取利益的习惯,对我们以后的发展真的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这种弄虚作假的习惯,养成靠抄袭靠弄虚,然后去谋取分数谋取利益,这个将来一定在生活当中会受挫折,因此而栽各种跟头。所以我们在学习,在写作当中注意,<b>真情实感的关键就是我们不要抄袭</b>,否则将来我们因此而受到惩罚,悔之晚矣,所以要树立正确的考场作文关。如果大家能够摆正理念,找准技巧,那么考场高分作文一点都不难,我们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是有获取高分的机会。老师是不是骗我们?考场高分作文实际上并不难,因为有时候我们只是理念不够,因此而造成这样的情况。</h3> <h3>第二个就<b>在作文中不要编造。</b>也就是说,我们作文中在编造这点上,其实是许多同学都有过。我曾经的在课堂上采访过很多的同学询问 ,编造的同学在90%以上,真实的不到10%。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呢,我们的写作要写出真情实感。</h3><h3>编造作文容易被老师识破。看一个同学的范文的片段。</h3><h3>片段内容:某一天下雨的时候,自己放学看到母亲站着等自己给自己送衣服。描写还是蛮生动的,最后他做了一个很简洁的抒情,说不经意间她正在变老,有意味的抒情句。这个确确实实也是。这个故事虽然很可能是真实的,有家长,都有过到校门口送书包、衣服的经历。但文章最大的问题是<b>缺乏真实性</b>。这个片段究竟假在哪里呢?我们不妨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片段中,假在首先是妈妈顶着风顶着雨在那儿站着摇晃着身体,仿佛下秒就会倾倒,那么这个<b>描写感受到不真实。</b>就算风雨再大,妈妈站在在这儿,就会摇晃、就会倾倒吗?这个片段还假在这个妈妈冒着雨,浑身都湿透了,身上没有一块儿干处湿漉漉,给我拿的衣服却没有湿,这个情节显然也是假的。还假在明明看到了妈妈都浑身湿透了,没有一块干处,而自己很感动,却没有把这个干衣服给妈妈穿上,却是自己把它穿上,然后再去看妈妈的眼角出现了点点的皱纹,妈妈的背不再那么直立,被岁月的负担硬生生地压弯了。<b>这样的描写怎么可能打动阅卷老师,怎么可能去获取高分?</b></h3> <h3>  再看范文《以自己为明灯》。这篇范文里,作者写自己夏日里经过一片种满向日葵的菜地。金灿灿的世界,大大的圆盘上结满了饱满的果实,让人垂涎欲滴。这个时候呢,作者注意到了一株似乎不太合群的向日葵独自在阴暗的角落里,垂头丧气地僵在那里,仿佛一株涂了油漆的柱子,无黝黑的色泽、淡雅的香味、饱满的身材,于是就对它产生的不屑的态度。没想到的是,几个月之后又一次经过这片向日葵地,那些曾经耀武扬威盛开的向日葵,个个都低下头,弯下腰,萎靡不振。而那个原来曾经在阴暗角落里存活着的皮包骨头的向日葵,却长满了果实精神饱满地站在那里。于是作者就感慨:以自己为明灯,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事实上,这个故事也是虚假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且不说原来曾经饱满丰硕的向日葵最后都要垂头丧气,而那棵干瘪瘦弱的向日葵最终却饱满丰盈这,这种东西怎么可能呢?要<b>遵循自然规律</b>。不用说原来三个月前就发育饱满的向日葵三个月以后还完全没有人采摘 ,依旧还在大片田地矗立,这肯定也不符合生活的实际。已经到了成熟季节,还长得干瘪无物的向日葵,三个月它就变得丰盈,就变得饱满,不符合植物学的常识,所以整件事儿都是编造的,都是自己想表达某种情感,然后去想象这样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漏洞百出,很容易被人看破。同学感到没有可写的东西,只能去编,其实有许多材料可写,只是自己考虑行不行啊。</h3><h3><br></h3><h3>范文三:我们的生活里一定是有素材。关键是我们,可能有些时候没有意识到,我们考虑这个不能写吧。事实上,生活中所有那些真情实感的东西都是可以写的。</h3> <h3>  看2017山西中考满分作文,题目:___一直都在。这个同学作文的题目是:<b>隔壁班的女王一直都在。</b>感觉内容、题目好新鲜、独特,写什么呢?文章采用一种大胆的倾诉的方式,精炼质朴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作者对隔壁班女王的关注、喜爱,充满了各种各样善意的调侃,然后<b>生动的细节描写、直白的情感的抒发,整齐醒目的表述性语言让文章个性鲜明、文采飞扬。</b>其实选材都是生活中那些最普通的、最简单的小事。隔壁班女王迟到、跑步时的裙角飞扬,迟到时表现的理直气壮,这个作者描述一会儿脸若桃花,一会儿脸若梨花。脸蛋发红就是开心,带泪,梨花落雨这些情绪的变化。另外呢,还写这个女王下课时玩疯了,很没淑女风度的这种大喊大叫。这些具体而独特的事例活灵活现地塑造大大咧咧、张力十足的女生形象。这个同学在文章中连续使用的,这个叫为隔壁班的女王。连续的排比。还有,后面这笨丫头,你每天都会给我惊喜呀,这样一些直抒胸臆的语言。自己的情感也表达的像水泄一样酣畅淋漓。所以我们看到这样的生活,这样的例子不都是我们日常在学校,当然其他的素材在家里,在生活中经常可见的吗?是我们自己没有关注到。或者说,没有把它当作是一个特别好的写作素材。所以老师给大家建议,我们<font color="#167efb">不要去编,不能去抄袭,而是在生活中去寻找真情实感的写作素材</font>,就会打开思路。这个是我们讲的第一个理念。</h3><h3>第二个理念就是我们的写作<font color="#ed2308">一定要追求个性。</font>那是什么个性呢?是我们在作文中写点儿什么稀奇古怪的话语吗?或者有时候我开玩笑,你在答卷上贴上一张100元的钞票吗?不是这样的。实际上我们说作文的个性无非就是四个方面的。(屏显)<font color="#ed2308">: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立意和选材是属于文章去写什么的问题,立意就是文章的中心、主题、主旨、情</font><font color="#ed2308">感基本都可以概括到立意这个范畴。</font></h3><h3>那第二个是<font color="#39b54a">选材</font>,用什么材料来表现内容?比如说文章的立意是歌颂母爱。写妈妈特别好,用什么材料呢?选材可能俗套,比如说妈妈给我端水、到学校门口去接我、给我送衣服啊,这个选材就不太好。想想有没有更新颖更独特更与众不同富有新意的材料呢?今天不展开讲。具体的分析什么样的素材好什么样材料不好呢?这两个东西合起来叫做写什么。</h3> <h3><font color="#167efb">  文章的结构,</font>也就是怎样去设计这个文章,用一个怎样的框架去组合材料。<font color="#167efb">语言</font>,那就是具体的去表达。这两个是属于怎么写。所以,我们对于作文的建议,就是我们的<font color="#ed2308">文章一定要脱颖而出,一定要写出个性,一定要写出叫什么飞扬的文采</font>,这些东西不都是我们所强调的个性吗?因为毕竟在考场上得高分的作文是少数,大多数的作文打分还是相对比较普通,均分上下。所以我们想脱颖而出,想鹤立鸡群,想出类拔萃,那我们一定要写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这个不一样就出在这四个词语里。要么立意颖别致,要么选材与众不同,要么标新立异,要么神采飞扬。如果说这四个点里有两个、三个,甚至四个全都非常好,那当然就更好了。但事实上,从考场经验来说,高分的作文不一定这四者都写出个性,可能有一个两个与众不同、出类拔萃了,这个作文的高分其实就比较容易得到。所以我们说<font color="#b04fbb">文章要想写出高分,也就是这两个前提,一个写真情实感,一个写个性。</font>追问一下,<font color="#ed2308">怎么能够写出更好的个性?</font>先简单的整体上说一下,后面的我们还会具体得一点一点去分析它。文章的立意,其实说穿了也就是三个层次。</h3><h3> <font color="#167efb">写作文首先是立意在先,</font>一定先想清楚作文到底要表现什么。比如说,我们将歌颂母爱,或者要赞美友谊,或者我要表达对师恩的一份感激。所有文章的写作一定是立意在先,我们很多时候大家可以扪心自问,我们很多的时候呢,在写作文的时候经常的,有的同学写了200字了,写了300字,其实还根本没想清楚自己究竟写些什么,也就是说写着写着往后再看啊,至于前面写什么后面什么联系,根本没想好,老师说肯定是错的。所以想写高分作文,一定对文章的立意、构思要提前完整构思。比如说我们的文章有三个层面。我们的<font color="#167efb">作文一定先要立意明确,知道自己要写什么,不能稀里糊涂写下去。</font></h3><h3> <font color="#ed2308">第二个层次,立意要正确,先明确再正确。</font>正确指什么呢?当然不否认我们生活中的可能有些同学确实三观不正,不符合常规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极少、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对我们绝大多数的同学来说,可能在立意上出错,通常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的,就是我写的文章,宋老师不是说了吗?文章要追求个性,我就追求个性,我立意就与众不同,结果呢,有时候想多了,因为要追求与众不同,所以有时候叫剑走偏锋。老师经常说,<font color="#167efb">剑走偏锋很好,能出奇制胜,事实上它有副作用,副作用就叫走火入魔</font>。所以我们有时候是分不清楚这个立意在新颖和怪诞之间,这个度没掌握好,出现了不正确的见解,这些在作文里其实是比较多见。<br></h3><h3><font color="#39b54a"> 立意的第三个层面:新颖别致。</font>不仅是七、八年级的同学,也包括九年级,准备要备考应试的同学。初中作文主要还是记叙文,我们的初中作文,老师对立意这方面的建议,一定先要保证前两个,即立意的明确、正确。立意的明确、正确,也跟题目有关,题目偏了,立意自然不会好。至于立意的新颖,初中生,初中生比较难做到。如果有这样的思路,能写出这样的作文当然非常好,如果说写不出来,也没关系。<font color="#ff8a00">绝大多数的作文,立意都是很普通的。</font>如歌颂母爱、表达友谊、表达初中离别校园的忧伤怀念,都是最普通的、最质朴的情感。升高中,写议论文,可在文章立意的新颖上多下功夫。初中有最好,没有也没关系。</h3> <h3>  <font color="#167efb"><b>第二个关键词:选材。</b></font>材料是有不同档次的,<font color="#ed2308">选材最低端的就是抄袭的、编造的,一定摒弃不用;</font>一些人云亦云的、大众化的、众所周知的,如妈妈到学校送衣服、送雨伞、书包、作业的,林林林总总太多。内容的选择上更像小学生作文,不像初中生作文。<font color="#39b54a">俗套的材料也是老师提倡的,尽量不要写。</font>再高的就是老师推荐的作文。这两档是什么呢?再高一点就是人无我有,很独特、与众不同。我的妈妈是宇航员、外交官,别人没有。我没有啊,我是一切生活都循规蹈矩都没有特殊之处。<font color="#ed2308">最好的素材是人人都有而人人没写。</font>写作的素材是生活中人人都可能有的、看到的,但所有人都把它忽略不计了,比如说刚才举的范文“隔壁班的女孩”。这种性格的同学生活中还是很常见的吧,就算不是这个性格,总还有其他性格的同学吧?为什么不去描写一个人?<font color="#ed2308"><b>用多件事写出这些人的某一个性格特征</b></font>,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不是很新颖、很独特吗?干嘛还要去找那些非要叫新颖别致、与众不同的呢?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说,<font color="#167efb">好素材比比皆是,只是你没注意到,谁注意到,抓住了,就得高分,作文的差距也就拉大了。所以我们要找个性化的素材。</font></h3><h3>&nbsp; <b><font color="#167efb">第三个关键词:结构。</font></b><font color="#ed2308">低档次的,首先应该在结构上,要结构匀称、比例合理。</font>同学们问题出现的比较多的,<font color="#167efb">往往就是开头太啰嗦,开头太臃肿,也有些在结尾处有大量的、低端的抒情。</font>高端要求:如果你的结构特别新颖、特别的巧妙,文章的结构式是可以加分的。怎么个性吗?那立意普通,歌颂母爱,材料好像也一般。也有些平时不大注意的技巧、方法。</h3><h3>&nbsp;</h3><h3> <font color="#167efb"><b>第四个关键词:语言。有书面语和口语两种,口语很多同学不重视。</b></font>口语其实非常重要,日常会话大多用口语,口语表达再提升一下,放到某一个层面上来说。我们常说的演讲、电视上看到一些节目辩论等都是口语。书面语和口语都分为两种,一种是平时的简介的书面语、简洁的口语,还有一种就是生动的书面语、生动的口语。平时的写作当中,我们肯定是<font color="#39b54a">一定要保证简洁准确朴实,这是底线,</font>然后在这个基础上,<font color="#ff8a00">也应该追求生动、追求有魅力、有内涵、典雅。</font>文章语言好,那肯定得分也会上升。<b><font color="#b04fbb">真正的写作在保证有真情实感的前提之下,让文章具有个性,追求个性。</font></b><b><font color="#167efb">个性,就是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这是一个基本的理念。</font></b>我们写作先把这个理念建立起来,然后再逐一突破,或者说要寻找自己的最佳的切入点,最佳的个性展现点,这个作文不就升格了吗,不就分数提升吗?所以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也就是最重要的,<b><font color="#167efb">真情实感是基础,个性是高分的关键。</font></b></h3> <h3> <font color="#167efb"><b>  文体。</b></font><font color="#ed2308">所有的考场作文有对文体的要求。</font>有时候会比较具体,比如说要求我们写一个记叙文或议论文。在外省市,有些中考作文的要求会更突出,比如说有地方会要求写故事。故事已经不是记叙文,而属于小说的类型,去编一个故事;还有地方直接要求写童话。他们属于少数小众的活动,暂时可以暂时不谈。从更多的角度来说,要求都会写一个文体不限,通常要加四个字,诗歌除外。什么文体都能写,但是不能够写诗歌。我觉得<font color="#167efb">摒除诗歌是一种错误的做法。</font>文体不限,诗歌加分是宋老师的意见。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我们中国是一个悠久诗歌传统文化的大国,诗歌确确实实是影响中国久远、厚重的文化的基石,今天摒除诗歌,总觉得太可惜了。为什么就要摒除?因为是中考命题吗?很多时候,人们想的是不好阅卷。原来我们参加中考阅卷,我们的命题是没有诗歌除外的。事实上也出现过多年的诗歌的满分作文。有的同学有这样的爱好、天分,我觉得应该呵护鼓励。毕竟<font color="#ed2308">诗歌代表着浪漫,代表一种激情</font>,而这些东西在今天的生活里其实是很可贵的,为什么不去呵护、鼓励?</h3><h3> 既然是文体不限,说明我们写什么都可以,事实上在同学们的作文当中,我们出现的比较多的问题是文体不清。所以说<font color="#167efb"><b>在写作当中,首先要强调作文的文体,文体一定要清晰。</b></font></h3><h3> <font color="#ed2308"><i>文体不清存在的问题:记叙文与小说混淆;</i></font>写记叙文没问题,老师也感兴趣,这孩子写的是记叙,记叙文是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小说是虚构的,如果你写小说,老师说,也好,正常打分。记叙文写作过程中,先写记叙文,后写小说,老师会说,这孩子写的是<b><font color="#39b54a">既像记叙文,又像小说,文体不清。(四不像文)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最不好的一种行为。</font></b>常见现象。</h3><h3> 比如说刚才那个同学,妈妈在风雨之中东摇西晃,然后浑身湿透,把衣服给我拿来穿上,这种情况就是造假。同学们在作文中有许多这样的事例,靠编造。宋老师给的建议,首先一点,你要<font color="#167efb">学写记叙文就一定要杜绝编造。</font>如果你要写小说,但事实上<font color="#ed2308"><b>老师不是太提倡同学们在中考和平时考试中写小说。</b></font>绝大多数同学没有小说基本功的训练,所以我们写的东西不成熟,毕竟小说家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训练,他有比较明显的技巧性,不是那么简简单单的说编个故事就可以变成小说,所以老师不是太提倡。那如果不写小说儿,那么就写记叙文。记叙文的基本原则是不要去编造,写真情实感。这就是文体关于清晰容易犯的错误。</h3><h3> <b><font color="#ed2308">第二种</font></b>在文体上所出的错误,觉得就是<font color="#167efb"><b>文体容易混淆的事</b></font>: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什么会说议论文和记叙文混淆,这个写法最常见的就是有些同学去叙述一件事儿,结果呢,这个写的太快了,可能一篇要求600字,但事实上老师的建议,初一的要求是不少于500字作文,初二初三的要求都是不少于600字,中考要求也是不少于600字。中考的时候应该是不少于700字。当然这个是老师的要求,因为我们从经验的情况来看,考场上的高分作文字数不会太少,也就是说,真正会写作文的同学,作文能力比较强的同学,他的写作往往有点儿收不住的感觉,字数不够用,所以如果你写600字或者刚过600,反而会显得比较单薄。写作的时候,如果你最终写了700字,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文章写了300多,400字结束,或者说刚到500结束。故事讲完了,那怎么办呢?那很明显字数还不够啊,于是有的同学就在后面加很多的议论,甚至在议论当中还要举举古人的例子、名人的例子,这样,记叙文和议论文不就混淆了吗?记叙文就是叙述身边的事情,讲故事重描写,而议论文是通过各种论据要去论证某些观点。而我们有时候呢,就把这两个搅浑在一起,所以老师对同学们的建议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在写事的时候,如果你把描写作为重点,那我们的写作就不会到最后出现了:哎呀,还有好多字啊,我还得再去编点儿什么。描写就把这个文章的字数就支撑起来了,这是第一个建议。</h3> <h3><b><font color="#167efb">第二个建议</font></b>,就是老师比较<b><font color="#167efb">提倡同学们不要只写一件事</font></b>。只写一件事的作文是属于比较低端的,是属于小学生的写法,老师更提倡同学们<font color="#ed2308">去写多件事的作文,</font>那多件事就比较好避免写作到最后还有大面积空白的问题。多件事一排列,这个字数也就支撑起来了,文章也就饱满了,所以提倡写作的时候去写多件事。还有一个理念一定要建立:<font color="#39b54a">记叙文中不要有太多的抒情。</font>记叙文中的抒情,我的建议就是在700字的文章中,抒情大概占1/7,也就是说100字,包括开头,包括中间,也包括结尾就够了,剩下的绝大多数的篇幅,600字的篇幅,建议留给叙述,留给描写,这样写下来的记叙文内容饱满,论说、抒情精巧,这样的记叙文读起来比较舒服。</h3><h3><b><font color="#ed2308"> 文章开头,总的原则就是最好开门见山。</font></b>开门见山是作文中最好的开头,所以我们把这些理念树立起来了,对文体的理解、文体的意识这个观念树立起来,那我们写作文就可以在文体上更清晰一点,这就是<font color="#b04fbb">两个同学们特别容易出现的问题。一个就是记叙文和小说混淆主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混</font><font color="#b04fbb">淆,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叙述太少,事实上体现出来是描写太少。</font>描写太少,然后造成最后篇幅太少,结果就是字数不够了,于是就用议论抒情来凑,搞成了半篇记叙文半篇议论文的问题,那我们需要把这些东西尽可能都解决掉、杜绝掉,那我们的写作就可以让文体更清晰一点,毕竟我们绝大多数同学在考场上写的还是记叙文。</h3><h3> <i><font color="#167efb">文体的第二个建议就是一定要写熟悉的文体。</font></i>我们有时候容易被文章的文体带跑。为什么这么说呢?看例子,2019年山西省模考题,“我们都是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这是习近平主席的寄语。心怀梦想,不负年华,努力奔跑,不负此生。要求以“努力奔跑”为题目”,有习主席的新年寄语和提示语。从考场同学的写作的情况看,很多同学就被这个题目带偏、带跑了。看这个题目,我们为什么要心怀梦想?我们如何心怀梦想?我们怎样能做到心怀梦想?这不都奔议论文去了吗?但是我翻过头来想,如果没有多少人是擅长议论文的。我想很多同学其实并不擅长议论,而我们平时毕竟写的最多的,我们从小学到初一到初二,最多写的还是记叙文。面对这个题目,为什么我要去写自己不擅长的议论文?为什么不去写自己擅长的记叙文,对吧。这就是老师给的建议,就是很多时候我们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文体,毕竟熟悉的东西写起来才得心应手。很多文章的文体包括我们之前在课堂上我跟同学们讲过的一些例子,就是有的文体看上去先呈现某一个具体的事件。某同学说,一位同学说,还有一位同学说什么什么好,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的经验和感受来写篇作文。提示语里说,某同学说,某同学说,不就是观点吗?生活的经验和感受,与此话题相关的事例,不就是回到记叙文了吗。中考90%以上是记叙文。</h3><h3></h3> <h3>  所以在考场上我们面对作文题的时候,一定先树立一个这样的理念:<b><font color="#ed2308">我不能被题目带跑,写自己熟悉的文体。</font></b>把这个理念树立起来,我们的写作首先保证不走偏,是自己擅长的,然后我们再寻找长分点,寻找生发点。今天就交流这两个核心的话题。</h3><h3> <b><font color="#ed2308">练习:以“兴趣”话题来构思一个作文。</font></b>这是一个很普通的问题,但事实上,它在很多考试中还是很容易出现的,你会怎么来构想这个作文呢?同学们,如果有时间可以写写,如果没有时间的话,大家可以把这个题目好好的考虑考虑阿,用三言两语把你的思路理一理。</h3><h3>&nbsp;</h3>

作文

同学

记叙文

我们

立意

文体

文章

写作

老师

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