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林徽因一个旷世美丽的女人,一个才华绝代的女人,一个创造了沙龙又走出了沙龙的女人,她因自己生活中优秀的男性而更加优秀,她的精神风采里了悟今人的苍白。</h3><h3> 细阅张清平版的《林徽因传》,最令人折服的是她一生能将"三爱"即爱国,爱事业,爱情把握的那么精准,将拥有的卓越才华发挥到极致,留下了精彩的历史印记。</h3> <h3> 一 欧洲之旅</h3><h3> 一九二0年初夏,林长民带着他最衷爱的女儿林徽因赴欧洲长达一年半之旅,历经欧洲多个国家最终落地在英国伦敦。在那里她认识了建筑师的房东,并经常与她在一起写生作画,领略了各种建筑和景致。在与女房东的交流中懂得了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从这时起徽因萌生出了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并为以后的选择铺垫了基石,最终将一生奉献于建筑专业,为我国的建筑业创造出不朽的作品。</h3><h3> 入秋后伦敦就进入了湿漉漉的雨季,父亲总在外面忙碌着,十六岁徽因的生活中除了下雨还是下雨。一天有两个年轻人来拜访父亲,在他们亲热寒暄交谈时,徽因照例是端上茶点,在一旁听他们说话。她没想到,这个肤色白皙,戴一副圆眼镜的青年男子,从此会闯入自己的生活,他就是杰出诗人徐志摩。</h3><h3>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徐志摩发现自己来林寓不仅仅是为了找林长民,而是想见徽因。徽因读书很多,他感到徽因的可爱不仅在她的外貌,更在她活泼跳跃的思维,明澈清新的识见。他喜欢徽因淡淡春山般的双眉,喜欢徽因盈盈秋水般的眼睛,他已被徽因所吸引,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怎么会在感情上如此迷恋这个姑娘。</h3><h3> 冬天的伦敦雨雾连绵阴霾潮湿,圣诞节、新年紧挨着,徽因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徐志摩总是撑着一把湿漉漉的伞来到林宅,为徽因带来无穷无尽的有趣话题,从拜伦到雪莱,从华兹华斯到济慈的《夜莺颂》,他们的话题跳跃性变幻,甚至忘记了窗外绵绵细雨,忘记了壁炉火苗在渐渐弱下去......</h3><h3> 徐志摩生平第一次深深体会到爱恋一个人的痛苦和甜蜜,尽管他与妻子张幼仪已结婚六年。面对徐志摩热烈而率真的感情追求,林徽因不知所措了。年仅十六岁的徽因由最初的慌乱过去后冷静下来,她喜欢志摩纯粹的性格、追求、才华和感情的热烈,但面对自己的心灵,面对自己真实的向往,幻象消退了,愿望清晰了,她沮丧地对自己说:这怎么可能呢?她正是清楚知道他是有家室的男人才可能无顾忌的和他交往,自己怎么可能去做破坏别人家庭的事情?</h3><h3> 十六七岁的林徽因在面临人生重大抉择时理性的选择使自己的人生沉静而完満。她郑重地珍藏了徐志摩的情感,对这份美好的情感她永远报以深情的凝视,在以后的岁月里,徽因始终与志摩保持着朋友间真诚而纯洁的情谊,理解和尊重志摩的感情,使她永远拥有徐志摩的敬重和挚爱,直至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林志摩在由上海飞往北京的途中经济南上空失事文星陨落之时。</h3> <h3> 二 爱的归宿</h3><h3> 结束了人生启蒙及浪漫之旅,转眼林徽因已十八岁了,北京培华女中的下课玲声响了,这天是周末,徽因同一群白衫黑裙的姑娘翩翩地飞出校园,她们叽叽呱呱的英语夾杂着好听的卷舌北京话,从周一回到学校就开始盼,盼望中心被希望和幸福涨的有些轻微的疼痛,盼望着和梁思成相见。</h3><h3> 梁思成是梁启超的长公子,长徽因3岁,在父辈的安排下,他们相识相爱了。徽因喜欢和思成在一起,他们无论是出身教养还是文化构成都有太多的相似,性情趣味的相投使他们交流十分默契,常常是徽因在笑谈之中看到思成眼里闪烁着调皮火花,就知道思成已完全理解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很多时候,思成对徽因讲述着什么,徽因会感到惊异,这正是自己想说的话怎么让他说出来了呢?</h3><h3> 思成除了学业优异,兴趣也十分广泛,音乐体育样样精通。清华学堂八年的学习生活和徽因的相爱更让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在思成眼里,徽因简直是完美的化身,徽因的秀美,灵动,气质,见识无一不让思成倾心,他对徽因不仅是情爱,更是欣赏,是珍爱。</h3><h3> 徽因沉浸在爱的幸福之中,她第一次知道真正的爱可以让心变的像白云一样轻柔。</h3><h3> 一九二四年六月初,林徽因与梁思成赴美留学,这一年徽因二十岁,思成二十三岁,他们准备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糸注册,与他们同行的还有清华同窗好友陈植。林志摩仍然深爱着徽因,但他以英国式的绅士风度接受现实,在为徽因赴美送行时,他只觉得五内俱焚,直到胡适一声低低的呼唤“志摩,你怎么哭了?”他才意识到自己已泪流满面。(待续)</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