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今天是庚子年元宵节。可是今年的元宵节注定是没有了“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热闹,更休言“宝马雕车香满路”的繁华。至于欧阳修笔下那“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风情就更别幻想啦。有个段子挺幽默:现在,下床就是周边游,客厅就是省内游,进厨房、洗手间、阳台就是国内游,出小区都要办签证,已经是出国游了!</h3> <h3> 自从赋闲,就常写一些休闲的文字聊以自娱。比如今年春节来得早,以至个个都急急火忙地被卷进了过年的节奏中。于是,我在年前写了篇短文叫《年味》。其中有一句,“连汽车尾气中喷出的,都是一股呛人的年味”。</h3><h3></h3><h3> 果然,这年味把人给呛了。一直手忙脚乱的人们,还没来得及从乱如麻丝的生活中挣脱出来,万万没想到,大千世界,已风云突变——新型冠状病毒与咱们开战了!</h3> <h3> 于是,先是武汉封城,然后全国防疫。这势头,远的说,不亚于抗日战争,那是“人自为战,村自为战,各自为战”。近的说,有点像“严打”,你看那商场上的两位女士,因为没戴口罩,还敢与管理人员顶牛、动粗,“啪”,就被铐走了。也是活该,这情形,你逞啥能?你得瑟个啥?你以为你有多牛?以八十四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白衣天使们,冒着生命危险,在第一线阻击病毒,救死扶伤。有的医护人员已经英勇殉职。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尊重科学常识,不响应政府号召,老老实实地呆在家中呢?随便乱串,就是添乱。不服从管理,还撤野,那就只能自食其果了。</h3><h3><br></h3> <h3> 我们这些上了岁把年纪的人,又不是医护人员,上一线嫌老,见阎王嫌早。面对重大疫情又能做些啥呢?一是管好自己,二是照顾老小。如何管好自己,关键是不要乱跑,非得要跑,必须戴上口罩!!!如何照顾好老小?一是伙食上管饱,二是心理上疏导。伙食管饱不难,这心理疏导,那绝对是个高智商加高情商的活儿。你想啊,我那九十岁的老爸,身板硬朗,腿脚灵便,是在农村散养了近百年之久的汉子。老了,好不容易把他弄到城里来安居,但他“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一遇上这么个剧情,让他成天安稳地在呆家中当角色,那是相当的困难!他一直振振有词:“三一年大水、六零年灾荒、文革动乱、分田到户,我啥没经历过?小小病毒,不就是个感冒吗”?后来我急了,说了句“要是你感染上病毒,被120带走了,那就直到骨灰捧回来我才能见到你呀”!咦,这句话把他给吓懵了,果然行动上规矩了很多。</h3><h3><br></h3><h3></h3> <h3> 其实,“我虽然劝他们,自己的心潮也难平”,我也是个“活雀子”哎!整天在外头飞惯了的,这十几天闷在家中,真是“安能闷头呆脑过大年,使我不得开心颜?”但是为了自己,更为了大局,我得死命地捺着自己的性子,坚决宅在家中。</h3><h3> 人虽“宅”家,可心还在外面啊!尤其是疫情控制的进展,时刻牵挂着。但微弱的我们,又能何为?只有响应政府号召,努力管好自己,不流串、不添乱;不瞎跑、不传谣。刚刚又有权威专家说了:“我们每天接触关于武汉新冠肺炎的信息量,不要超过每天接受外界信息总量的40%,这样既有助于随时了解疫情的发展变化,又不至于产生过分的焦虑恐惧,其他的时间和精力,大可自由分配,该追星追星,想追剧追剧,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该玩玩(在家玩)。丰富多彩的日常,才是最好的应对状态”。</h3><h3></h3> <h3>于是,我有打油诗曰:<br></h3><h3>今年春节,特别省钱。</h3><h3>没人串门,无需设宴。</h3><h3>一瓶小酒,喝了三天。</h3><h3>还剩二两,煮鱼烹鲜。</h3><h3>吃了就睡,夜间白天。</h3><h3>常刷手机,关注疫情。</h3><h3>最是武汉,令人挂牵。</h3><h3>科学防控,坚定信念。</h3><h3>恐慌之辞,不要瞎编。</h3><h3>春风一吹,万山绿遍。</h3><h3>锦绣中华,舜地尧天!</h3><h3><br></h3><h3></h3> <h3> 古人对元宵节是十分看重的,因为它是春节期间的最后一节日,所以文学史上留下了大量的关于元宵节的诗词。在众多关于元宵节的古诗词中,我最喜欢辛弃疾的这首《元夕》。录以自娱,并同祝朋友们元宵节快乐!</h3><h3><b>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b></h3><h3><b>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b></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