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有一枚厂徽, 圆形的上部白底铸有上海金山热电厂字样,下部图案在蔚蓝色的大海边,有一排高大的厂房和一座巍峨的烟囱,旁边耸立的铁塔顶端,有几根高压电线伸向远方。这枚厂徽我已珍藏了四十余年,每当看着它,眼前就会浮现出我十九岁那年参加金山工程建设,第一天报到时难忘的情景。<br></h3> <h3>那是在1974年4月14日 那天,我身背着用塑料布包裹的被褥,手提着网线袋里装的脸盆热水瓶,乘上一辆车顶上盖着帆布的解放牌卡车,一路颠簸经闵行西渡摆渡,穿过奉贤南桥,沿着海边最早的沪杭公路,行驶了二个多小时后,终于在一片长着芦苇,没有海水的泥泞海滩上,到达了筹建中的目的地热电厂工地。<br></h3> <h3>这座当年由毛主席亲自圈阅,周总理亲自指挥为解决全国人民穿衣问题,而建造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由1972年开始填海向大海要土地,经过一年多时间,十万建设者在“潮来一片水汪汪,潮退遍地烂泥浆”的滩涂上,在我报到前,已筑起了十里长堤。<br></h3> <h3>那天跳下卡车,在筹建组师傅的指点下,我找到八个人中有我名字的宿舍。宿舍非常简陋,露出红砖的屋顶上盖着芦席瓦片,门口用碎石铺路。推门进入只见四张上下铺的铁架单人床,除了床没有东西的房间显得有点空旷,但随着陆续七人大包小包的到来,又显得拥挤和热闹起来。</h3><h3>
待安顿好后,我拿着毛巾到离宿舍二十米开外的一个水笼头下洗脸,忽然看见有一群快速蠕动的影子 ,仔细一看,哈哈,原来是小螃蟹,它们见到陌生的我,正在惊慌地四处逃窜,在不远处还见到了滩涂上特有的“跳跳鱼”。</h3><h3>
稍作休息后,就去刚建成的食堂,在靠墙边用毛竹芦席搭建的办公室里,领取整套的劳防用品。这些劳防用品中印象最深的是一双高帮套鞋,那时虽有碎石铺的路,但繁忙的卡車来回穿梭,早已是高低不平面目全非,有的地面看似干躁平整,但脚一踩,便会陷入泥浆之中。但有了这双高帮套鞋后,便可畅行无忧了,在建厂初期,这双套鞋我从早穿到晚,星期一穿到星期七,(当时是两个星期返回市区休息一天)成了我每天必穿的宝贝。<br></h3> <h3>随后参观了正在建设的工地现场,看到了这片沉睡的海滩,一派沸腾的景象。电力建设者们用冲天的劳动热情和创造力,在这里打下了金山石化工程第一桩,又仅在七十四天里,用滑模顶升法建成了当年上海最高的建筑,一座150米高耸入云的大烟囱。<br></h3><h3><br></h3><h3>当晚坐在用一条条方型原木代替桌椅的食堂里,吃上了我在这里的第一顿晚餐。夜幕降临,四处漆黑,只看得见工地上有星星点点的灯光,一片寂静,只听得见海堤外潮水拍岸,海风一路呼啸的声音。</h3> <h3>从那天报到后,我在这里工作生活了二十年,见证了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翻天覆地的变化,亲眼看见了1975年5月,为迎接邓小平副总理来视察,而修建的第一条水泥马路;在百里浦江上,建造的第一座金山大桥(如今的松浦大桥)。在只有芦苇野草的荒滩上,一座管道纵横,炼塔林立,设备先进,拥有六万余名职工的现代化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的崛起;一座拥有众多工人新村,医院、公园、影剧院、文化宫、宾馆、从幼儿园直到大学,设施一应俱全的滨海新城,在杭州湾畔的诞生。</h3> <h3>记得离开金山那年,曾与创作《白毛女》音乐的作曲家张鸿翔老师合作,写过一首女高音独唱的歌“浪花的回忆”,在上海广播电台播出,表达了我的眷恋之情。历经四十余年的厂徽外表虽已斑驳,但我的记忆却从未褪色。当年激情岁月的往事,永远和厂徽一起,留在我的记忆里。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