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阅读 对比阅读】 高新一小三年级八班小书虫赵彦淞《伊索寓言》阅读汇报

高新一小六8班

<h3>  在这个特别的寒假里,阅读好书成为我这个小书虫每天里最重要的活动。三本寓言故事更是我爱不释手的读本!</h3> <h3>  关于《伊索寓言》这本最古老的寓言故事,我有太多感受想分享给大家,我们一起来探讨学习。</h3> <h3>  伊索,公元前六世纪,也就是2500多年前出生在希腊,是希腊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传说伊索童年时是一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达他的意思;而且他长得丑陋无比,没有人喜欢他。但他的母亲非常爱他,常常讲故事给他听。母亲去世后,他辗转各地,听到了许多关于动物的故事。 有一天,伊索梦见了幸运之神向他微笑,并把手指放进他的嘴里,放松他的舌头。醒来后,他发现自己可以说话了。大家都喜欢听他讲故事,也敬佩他无穷的智慧。他并没有写下他的寓言故事,完全凭自己的记忆口授。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们口口相传,编订成传抄本。后经拜占庭僧侣普拉努德斯整理成书。 可以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智慧结晶。<br></h3> <h3>  有价值的人生从价值阅读开始。怎么读?我认为通过解读《伊索寓言》中一个个富含哲理的短小精悍的故事,从这本生活的教科书中树立真善美、假丑恶的朴素道德观,唤醒天性、唤醒心灵、点燃我们的智慧之灯,获得蓬勃的成长之力,这就是价值阅读。</h3><h3> 下面,我就以《伊索寓言》中《穷人和钱包》一文为大家进行解读。<br></h3> <h3>  首先关于知足:穷人得到了一个神奇的钱包,从中取走一块金币,钱包里会再出现一块金币。本来只要他取了足够他过上富足生活的金币就应该把钱包扔到河里去。可他却贪婪无度,这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钱包却让他幻想着更加奢侈的生活,一直不停地从钱包里取金币攒起来。最终因为他自己的贪婪在破茅草屋中衰老死去。</h3><h3> 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他认为天下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不知道珍惜现有的,沉沦于无止境的欲望,势必招来灾祸和不幸。知道满足的平和心态,才是永远的富足。 “梅妻鹤子”林逋也在《省心录》中说道:“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意思是说知道满足的人,即使贫贱也是快乐的;不知足的人,即使富贵也是忧愁的。<br></h3> <h3>  其次,关于善良:穷人曾经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望:如果他有了钱,就痛痛快快的用,用不完的钱就全部送给那些穷人。由此可见,他此时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善良、洒脱的人。但当他得到神秘人送个他的钱包后,他的愿望就发生了变化,他开始设想更奢侈的生活,从此每天只是幻想着未来的生活,不停地从钱包中取金币。这样的他充满了对金钱的贪婪,完全丢失了原有的善良,变成了一个活在欲望和虚无中的真正的“穷人”。</h3><h3> 当初正是因为他的善良,神秘人才被他感动,送给他神奇的钱包,而他却因为无止境的贪婪最终依然死于破茅草屋。正应了曾子《春秋》中所言:“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人而不好善,祸虽未至,福其远矣。”</h3> <h3>  最后,关于初心:穷人的最初的愿望是有大爱的,他有着一颗善良的同情心,他想在自己富足有余力的时候能够帮助像自己一样穷困的人,这是他非常难能可贵的“初心”。然而得到钱包后,他却忘记了初心,心里只有满满的贪欲,以至于迷失了自己。</h3><h3>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能忘记最初自己坚守的信念,坚持到底,最终一定会获得成功和圆满!否则,就会在中途遇到困难时迷惑,看不清原本坚持的目标,从而失去自我,一事无成或步入歧途。<br></h3> <h3>  寒假里,同学们和我都阅读了三本寓言故事,我想这样的对比阅读更能让我们体会到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艺术魅力。 首先,《伊索寓言》中主要以动物为主人公,也有不少神话人物,故事常以鲜活生动的拟人手法表达,情节简单明了,以叙述故事引导人们崇尚生活中的真善美,享受与动物的和谐与欢乐。它的读者与听众以劳动人民居多。寓意直白,通常在文末点出,读者容易理解故事想要阐明的道理。</h3><h3> 《克雷洛夫寓言》深受《伊索寓言》的影响,其中有不少故事都改编自《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多用诗歌表达,把寓言变成了现实主义的讽刺文学。除了体现生活中的哲学智慧,更多的故事则描写了统治阶级的虚伪本质和丑恶嘴脸,表达作者对于人民的同情与赞美,因此,克雷洛夫也被普希金称为“最有人民性的诗人”。</h3><h3>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非常明显的体现出我们长期封建社会制度下,想象力不够丰富,但是长于思考。大多数寓言故事都是从历史真实事件中演化而来,现在的成语大多数也出自这些寓言故事。我国的寓言故事寓意含蓄深刻,情节更为复杂,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而多数中国古代寓言也不像外国寓言故事一样是单篇的,而是作者文中说理的其中一部分,是作者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更加能够为人接受而加入的部分,用生动的寓言故事说服读者。因此,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更为突出的政治意味。而其读者大多为上层统治阶级。 </h3><h3><br></h3> <h3>  从相似的一些寓言故事中,更容易体会得到这种区别。 《伊索寓言》中有很多故事都是劝诫人们不要贪婪的,比如《穷人和钱包 》,《叼着肉的狗》,《宙斯与骆驼》,《生金蛋的鸡》。这些故事里,主人公因为某种美德获得了神或魔鬼的帮助,但最终因为自己的贪婪美梦破灭。 《克雷洛夫寓言》中显然劝诫人们知足的故事少了,而且有《伊索寓言》中故事的痕迹。比如:《命运女神和乞丐》《穷苦的富人》。 而我国古代的寓言中没有单纯劝诫控制欲望,不要贪婪的故事,比如《大鼠》中,老鼠因贪婪吃的肥硕无比行动不便,最终被败军之将的猫给吃掉了。《越人溺鼠》中越人利用老鼠的贪婪,将老鼠全部消灭。这两个故事中,老鼠都是靠自己的力量饱餐,作者除了点明老鼠的贪得无厌外,也突出了老鼠的自以为是,更是肯定胜者的智慧,强烈的正反两面的对比使得读者对于故事中蕴含的寓意体会更加深刻。<br></h3> <h3>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希望我们都能成长为善读之人!</h3>

寓言

伊索

寓言故事

钱包

故事

贪婪

克雷洛夫

穷人

阅读

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