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旅游回忆

贺小洪

<p class="ql-block">2014年6月25日,带着家人与小孙子一起到山西旅游。旅游线路是太原—五台山风景区—悬空寺—云冈石窟—乔家大院—平遥古城—壶口瀑布—昔阳县大寨村。旅游时间7天。山西,简称“晋”,省会太原,位于中国华北,东与河北为邻,西与陕西相望,南与河南接壤,北与内蒙古毗连,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人口3718.34万(2018年常住人口)。</p><p class="ql-block">山西省地势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是典型的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0.1%。山西省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河流属于自产外流型水系。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p><p class="ql-block">山西省自古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并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p><p class="ql-block">考古表明,远古时代,山西南部是人类初曙的起源地。运城垣曲县“世纪曙猿”化石的发现,把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约在18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原始人群就在山西晋南地区繁衍生息,其中运城芮城县西侯度文化遗址发现的火烧骨,把中国范围内发现的人类用火历史向前推进了100万年;约在10—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在山西汾河两岸和大同、朔州一带,已经出现了比较集中的原始人群和村落。新石器时代晚期,山西南部已经成为当时诸多邦国的中心。对临汾襄汾县陶寺遗址发现和研究成果表明,这里是帝尧都城所在地,也是最早的中国所在区域。这使大致在距今4500年前后中国史前传说的尧舜禹时代由传说成为信史,中华5000年文明史由此得到证实。</p> <p class="ql-block">大禹去世后,其子启继位。夏朝早期的统治中心在今山西晋南夏县一带,今夏县东下冯遗址是重要的夏墟。</p><p class="ql-block">商朝时,山西南部在其“邦畿千里”之内,其余地方则散布着十几个方国部落。</p><p class="ql-block">西周初期大规模分封诸侯,山西中南部为十余个诸侯的领地,其中主要诸侯国是晋国。</p><p class="ql-block">春秋时期,晋国发展强大,逐步兼并了周边小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国极盛时期的疆域,大约包括今山西中南部、河北西南部、河南西北部和陕西东部,设置有50余县,其中山西境内有10余县。晋国是郡县制的起源地,后来秦将这种制度推广向全国。</p><p class="ql-block">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晋国卿族赵、魏、韩三家三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赵、魏、韩三分晋国,成为实际上的三家诸侯国。在山西,赵国辖中部、东北部、东南部少部,魏国辖西南部、东南部少部,韩国辖东南大部和西南少部。起初,赵国的都城在晋阳(今太原晋源区东北),韩国的都城在平阳(今临汾尧都区),魏国的都城在安邑(今运城夏县北),后来随着疆域的扩大移向河南、河北。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东周天子正式承认赵、魏、韩三家为诸侯,中国历史由此开始进入战国时期。山西分属赵、魏、韩三国领地。</p><p class="ql-block">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定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地方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分为36郡,后又不断增设到40余郡。今山西及周边河北、内蒙一带为河东、太原、上党、雁门、代、云中6郡分辖,其中代、云中2郡治所不在山西,山西境内置有70余县。</p><p class="ql-block">西汉基本沿袭秦代郡县制,地方实行州郡县制,全国划分为13州。今山西及周边陕西、河北、内蒙一带为并州、幽州、司隶州(京畿长安范围)3州领属,并归太原、上党、雁门、西河、代、河东6郡分辖,其中西河、代2郡治所不在山西,山西境内置有90余县。</p><p class="ql-block">东汉地方建制基本沿袭西汉。西汉末东汉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匈奴、羌、鲜卑逐步内迁进入山西,并发展强盛起来。到东汉中期,山西北部、中部、西部成为多民族聚居地区。</p><p class="ql-block">魏晋南北朝初期的三国时期,今山西全境属魏国。西晋永安元年(304年),匈奴酋长刘渊起兵左国城(今吕梁离石区)建国“汉”,不久迁都平阳(今临汾尧都区),建立北方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随后其子刘聪打下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灭西晋,由此开始中国历史上一百多年的“五胡十六国”割据一方的局面。在此期间,山西境域为刘渊族侄刘曜创建的前赵、羯族首领石勒创建的后赵、鲜卑族首领慕容皝创建的前燕、氐族首领苻洪创建的前秦、氐族贵族姚苌创建的后秦、鲜卑族首领慕容泓创建的西燕、鲜卑族首领慕容垂创建的后燕、匈奴部族首领赫连勃勃建立的夏国、鲜卑族首领拓跋珪创建的北魏等国的领地。</p><p class="ql-block">北魏太延五年(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四分五裂的局面,山西为北魏领地。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山西绝大部分为东魏领地,南部余部为西魏领地。后来,北齐取代了东魏,北周取代了西魏。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北周灭北齐,山西统一为北周领地。</p><p class="ql-block">隋朝建立后,起初在地方取消了郡一级建制,在要冲诸州设总管府,以州刺史兼总管,统领邻近数州。山西境内并、代、隰、朔4州设总管府。后来又改州为郡,地方实行郡县两级制,最多时全国置190郡。山西及周边河北、内蒙一带为太原、定襄、马邑、雁门、娄烦、西河、离石、上党、长平、临汾、龙泉、文城、河东、正平14郡分辖,其中14郡治所均在山西,山西境内置有90余县。</p><p class="ql-block">唐高祖李渊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山西被唐高祖认为是“龙兴”之地,封太原为唐王朝的“北都”、“北京”。</p> <p class="ql-block">宋代,山西是中国北方的主要发达地区。</p><p class="ql-block">元代,全国共11个行省,山西与山东、河北,并称为元朝“腹地”,大同、平阳(今临汾)、太原三城则成为黄河流域的著名都会。</p><p class="ql-block">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山西的经济、文化发展受到严重破坏。</p><p class="ql-block">山西作为革命老区,在民国十年(1921年),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高君宇在太原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展革命活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率领红军主力渡河东征,在晋西、晋中、晋南各地遍撒革命火种。</p><p class="ql-block">抗战爆发后,八路军三大主力挺进山西,创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十四年抗战中,山西是全国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山西地方党组织培养了15万名共产党员,根据地向八路军输送了60万热血青年。</p><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山西全省解放。9月,成立山西省人民政府。</p> <p class="ql-block">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省会太原市居山西省中部,其余10个市从北到南分别是:大同、朔州、忻州、阳泉、吕梁、晋中、长治、晋城、临汾、运城。山西省人民政府驻太原市小店区省府街3号。 </p><p class="ql-block">全省11个地级市中,辖区最大的是忻州市,最小的是阳泉市;117个县级行政单位中,辖区面积最大的是吕梁兴县、忻州原平市、朔州平鲁区,最小的是临汾曲沃县、临汾侯马市、阳泉矿区。共辖1398个镇、乡、街道(564个镇、632个乡、202个街道),建制村28079个。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山西被称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境内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占中国的70%以上。至2013年底,山西省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2处。忻州五台山为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大同云冈石窟是三大佛教石窟之一;大同北岳恒山为中国五岳之一;悬空寺为国内仅存的“儒、释、道”三教合一寺庙;晋中平遥古城是现存三座古城之一;运城解州关帝庙是规模最大的武庙。皇城相府、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王家大院、李家大院、太谷三多堂、常家庄园、申家大院、孟门古镇、孔祥熙故居等为山西的民居代表。</span></p> <p class="ql-block">2014年6月26日早上9点钟来到五台山风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中华十大名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世界五大佛教圣地。</p><p class="ql-block">五台山地处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东北部,位于北纬38°50'~39°05'、东经113°29'~113°44',方圆250公里,总面积2837平方公里。以台怀镇为中心,周围屹立着东、西、南、北、中五个山峰,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如垒土之台,称作五台。最高点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被称为“华北屋脊”。</p><p class="ql-block">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黄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现存寺院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p><p class="ql-block">五台山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世界五大佛教圣地。</p><p class="ql-block">五台山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建艺术、佛教文化、民谷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东北部五台县境内,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点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被称为“华北屋脊”。五台山方圆约30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 巍然矗立,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span></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佛寺之始,以大孚灵鹫寺(今显通寺)为最早,初建于公元68年(东汉永平十一年),为汉明帝刘庄邀请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东来传法时诏令兴建,成为“释源宗祖”之一。北齐时五台山有200余座寺庙,唐代最多达360余座,“会昌灭佛”之后,宋代还有72座,明时回升到104座,清末民初达到112座。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存有唐代以来7个朝代的寺庙68座,其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p><p class="ql-block">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以山地为主,为土石山区,山峦绵亘,沟壑纵横,地形极为复杂。全境山势呈东北——西南走向,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其地形大致可分为:山区(约占总面积的13%)、丘陵(约占总面积的10%)。其最高峰北台顶海拔3061米,最低处清水河与滹沱河交汇处——坪上村,海拔624米,相对高差达2434米。</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属于暖温带气候,但由于山地高大,且东西山脉的阻隔和境内地形崎岖,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除具有一些地带性的气候特征外, 还具有一些非地带性的、垂直地带性的气候特征表现。形成许多特殊的、区域性气候、气象特征。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腰风雪雷电,山下阳光灿烂,山顶碧空高云”等。也形成了极具观赏、开发的气象气候景观旅游资源。</p><p class="ql-block">大陆性气候的普遍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降水集中,春秋两季气候变化较快等特点。五台山景区,因距离沿海较远,平均海拔较高,四周又被高山阻隔,所以大陆性比同纬其他内陆区更加显著。</p><p class="ql-block">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平均海拔较高,所以整个旅游区,年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都较同纬度低。如夏季月平均气温为9.8°,而近纬度的代县夏季月平均气温是23°。冬季严寒、漫长,远远超过其它纬度地区。严寒期达300~340天,峰顶有“千年雪”、“万年冰”。</p><p class="ql-block">由于山体高大,东南湿润气流顺势爬升,形成一定的地形雨,五台山的降水雨量又较同纬度地区多,五台山年平均降水量为500~600mm,多雨区在800mm以上,北台顶最高平均降水量达1000mm以上。周边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在500mm以下,最少地区仅为372mm。</p> <p class="ql-block">大文殊殿是一显通寺中轴线上的第二座殿宇。该殿深宽各五间,单檐歇山顶,背面加抱厦三间。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按老百姓的话说,五台山就是文殊的家。因此,五台山的寺院中大都以供奉文殊菩萨为主。</p><p class="ql-block">五台山从前叫五峰山,寸草不生,赤地千里,炎热难挡。据传说,一日,文殊菩萨乘祥云路经五峰山,按正云头,细加观看,见这里五峰擎天,万山簪拥,实乃风水宝地,只可惜炎热难挡,众生受难,于足,她便选五峰山为道场,要凭自己的智慧,借东海龙王之水来浇灭五峰之炎热,好让方圆几百里之内的芸芸众生有一个清净舒适的生存环境。她正这么想的时候,不料东海龙王正好前来请她去龙宫讲经。于是她暂入龙宫,在讲经数日之后,想方设法向东海龙王借来一块歇龙石,一下子,五峰山炎热顿消,气候变得清凉宜人了,五峰山遂取名为清凉山。为保清凉永存、百姓安居乐业,文殊菩萨便将这块歇龙石安放在了现在中台顶后面的清凉寺中。她原以为东海龙王宝贝多的是,少了这一宝如失九牛一毛,实在也算不了什么损失。不想,五位龙子布雨归来,不见了供他们休息的歇龙石,一怒之下腾云而来,只用龙尾一扫,就把离高的五峰山的五座山顶扫成了五座平台,清凉山也从此更名为五台山。东海龙王的第五龙子受文殊菩萨的教化,说服了几位兄长,不仅没取走那块歇龙石,而且从此皈依佛门,协助文殊菩萨护卫这方佛国净土,成了受人分外尊重的龙王菩萨。那歇龙石改名为清凉石,一直保留至今。从此,文殊菩萨就长住于五台山,自然这里也就成了她的道场。</p> 文殊菩萨,梵文音译文殊师利,略称文殊,意译为“妙吉祥”、“妙德”。五台山僧众习惯称其为文殊菩萨。佛教典籍中对于文殊的身世有多种说法。《小乘经》说:“妙庄王生三女,长文殊,次普贤,再次观音,一子为地藏。”《悲华经》则说:“有转轮圣王,王有千子,第一王子名‘不目旬’,即观世音菩萨;第二王子名尼摩,即大势至菩萨;第三王子名王象,即文殊菩萨;第八王子名泯图,即普贤菩萨。”较为普遍的说法是,文殊师利是古印度舍卫国中一个婆罗门贵族家庭的公子,后离家皈道,投在释迦牟尼门下,拜师学习佛经,功德圆满后,修成了菩萨身,并被尊为众菩萨之首领。在中国佛教中,随着菩萨信仰的兴盛与发展,文殊不仅成了五台山佛教的教主,而且又获得诸多殊荣。其身份也有多种说法,说他本是佛,为了渡化众生,弘扬佛法,也显化成菩萨身份。有的说他是七佛之老师,甚至是九佛之老师。<div>有的说他曾是释迦牟尼的祖师,等等。总之,在佛教界,他是特别被景仰的一位偶像。因为他特别聪明富有智慧,而且对个人名利毫无一点牵挂,为开启人间智慧,他可以幻化成各种身份,丝毫不顾自身的苦乐与尊卑。因此,在五台山殿宇之内,他有时被塑于佛坛正中间,显示身份的威仪;有时又被塑于释迦牟尼佛的左侧,被称为左胁侍,专司智慧,所以又被称做大智文殊菩萨。<br></div> <p class="ql-block">在这座大文殊殿内,正中塑的就是大智文殊,其坐骑为形如威猛的一头雄狮。他的坐骑,原是截教通大教主的部下,名叫虬首仙,为青毛狮子成精,战败后恢复原形,随了文殊。也有的地方说,虬首仙,原为一头狻猊,长相类似狮子。所以在五台山的个别寺庙中,文殊的坐骑为狻猊。在大智文殊的左方、右方和前方,供有五方文殊,即大智文殊的五尊分身像。其顺序为:西台顶的狮子吼文殊,南台顶的智慧文殊,中台顶的孺童文殊,北台顶的无垢文殊,东台顶的聪明文殊。其两侧为十二圆觉,均为菩萨胁侍。存大智文殊的背后,还有一尊文殊铜像,手拿甘露瓶,故又称甘露文殊。就在这座殿,你也可以感觉到文殊的名字是很多的。而且每一尊塑像(除了那种铜像)均高雅而美丽,虽表情不一,但目光中所闪现的都像是开启人们心扉的聪明与智慧之光。</p><p class="ql-block">相传,佛教从印度传人中国时,文殊、观肯、普贤均为男相。在我国北魏时,大有作为的魏孝文帝曾亲临五台山朝觐拜佛,开历代皇帝朝山拜佛之先河。北魏灵太后笃信佛教,太子遵循母意,打破“女身不能成佛”的清规,让文、观音、普贤均成了女性。所以自南北朝之后,文殊雕塑多显女像。唐朝武则天更是尊崇菩萨为女身之说。1988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西游记》中,观音菩萨就是让女演员扮演的女性形象。历史上经过这三次女性化“改革”,文殊为女性便基本成“定论”了。其实,菩萨能随境而变,本无性别之分的,因为,他们早已超凡脱俗而进入另一个境界之中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五台山塔院寺内的高耸入云的尼泊尔式的大白塔始建于元大德五年(西元1301年),是除了北京妙应寺白塔之外,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建造的又一杰作。塔院寺,因此塔而得名。在历史上,塔院寺和它旁边的显通寺原为一座寺庙,这里就是原寺庙的塔院。明朝万历七年到十年(西元1579──1582年),对寺院的殿宇进行了改建,让它和显通寺分开,成为一座独立的寺院,并取名为塔院寺。因寺院中有释迦牟尼舍利塔、佛足迹图碑和五台山教主文殊菩萨的发塔,被佛教信徒视为圣地。因释迦牟尼舍利塔,即这座古尼泊尔式大白塔,造型优美,加之处于五台山的中心台怀镇,四周分布着众多寺庙,所以它便成了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首──五台山的标志。</span></p> 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塔颈依旧粗壮,塔座和塔身相对瘦长,更显巍峨。大白塔通高五十六点四米。塔基为正方形,砖缝全用米浆、石灰搅拌砌筑。全塔各部粗细相间,造型优美。塔面为白色,形如藻瓶,塔盘、宝珠有铜饰品,塔上,风磨铜宝瓶高5米,覆盘两米多,悬铜铃,252个铜铃风吹作响,声音悦耳。白塔中层,建塔殿3间,内有三大士铜像。<br>基座呈八角形,即: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八面,南面(即正面)紧对着大慈延寿宝殿的后墙,墙上有三个很浅的石洞,中间的石洞设有一小的半浮雕佛像,右边的石洞立有刻有释迦牟尼双足迹象碑,左边的石洞有清康熙年间修塔的记事碑。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在临死前将脚形印在石上,并对弟子说:“我最后留此足迹,以示众生,谁能见到这足印,瞻礼供养,就能免罪消灾。”唐僧玄奘到西域取经时把佛足印拓下带了回来。唐太宗敕令将佛足刻在石上,立于祖庙。明万历壬午秋,寺僧又按图刻石,供奉在大白塔下。于是,这里就成了众僧向往的地方。到五台山游览的凡夫俗子也要凑热闹,顶礼膜拜,人多为求财消灾,而非修炼向善。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塔基四角建有四个小亭,在小亭的衬托下,使大白塔显得更加壮丽美观。环绕塔基造有可避风雨的长廊,大白塔的下层是个殿,俗称塔殿,殿内供奉着文殊、观世音、普贤、地藏四菩萨和一尊释迦佛像。在大白塔的围廊里还置放着喇嘛寺庙内祈祷、诵经所不可缺少的法物──115个法轮,它被又称为转经筒。法轮呈园桶形,转动自如,在每一个法轮上都有“唵、嘛、呢、叭、咪、吽”六个梵文字,这叫做“六字真言”,也被称为“六字大明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导游小哥兴高采烈带着两位小朋友一起游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层层叠叠,几进几出,寻得就是这样的一方天地。老旧的牌楼更有层次感。又有一种通往三十三层天的错觉。大乘门内没有大乘经,上乘美景却有大好一片。</span></p> <p class="ql-block">说起五台山香火最盛的几座寺庙,一定少不了五爷庙。其实,五爷庙还有正式的名称,就是万佛阁。</p><p class="ql-block">塔院寺山门的石台阶东侧,紧接着就是万佛阁的入口。万佛阁是塔院寺的属庙,占地面积为两千平方米,计有殿堂楼房二十三间。这里主要建筑有三座,一是文殊殿,二是五龙王殿,三是古戏台。</p><p class="ql-block">万佛阁创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现时殿宇多为清代所建。坐东向西的文殊殿系明万历四十四年创建,面宽三间,分上下两层,三檐歇山顶,檐建繁复,上下左右勾连,坚固牢实,装饰性很强,在五台山殿建中别具一格。殿内下层供文殊、观音、普贤三菩萨,文殊骑狮,观音骑“朝天吼”,普贤骑象,塑像高大。塑工传神,着彩鲜艳。殿内下层左、右、后三壁,立有木制方格,格内或两排或三排放满三寸高的泥塑贴金小佛像。二层楼上正中悬有明万历年间铸的铜钟一口,较显通寺铜钟略小。殿台正中供地藏王菩萨,左侧立地藏王菩萨的弟子道明和尚,右侧立道明和尚的父亲,塑为员外的装束打扮。神话传说地藏王菩萨开创九华山道场,当地的一名员外不卖予地片,后来员外的儿子把地片奉献出来,并出家当了和尚,取法名为道明。放在塑像排列中,道明和尚立于上首,他的父亲立于下首。地藏王菩萨的左右外侧,各排列五尊塑像,称为“十殿阎王”。楼上左、右、后三壁同样立有木制方格,内放小佛像,就连楼顶横梁上,也排放着小佛像,上下两层有泥塑小佛像万余尊,故文殊殿又名万佛阁。该寺即以这座佛像众多的万佛阁命名。</p> <h3><font color="#010101">香火盛旺</font></h3> <p class="ql-block">坐北向南的五龙王殿创建于清代,重修于民国年间。重建时,在殿外又加建了一个前庭,改变了原殿模样,在结构样式上显得雍容丰满,殿正面的檐台也显得阔做多了,殿内供金脸五龙王,俗称五爷。五龙王是五台山特有的神像。传说老早以前,五台山是荒凉的不毛之地。一次,文殊菩萨受请到东海龙宫去讲经传法,临走时,把改变五台山气候,造福百姓僧众的想法告诉老龙王,老龙王割爱陪送了歇龙石。“不想,老龙王的五个儿子外出回海,见没了歇龙石,打问到是文殊菩萨带走了,大怒,便腾云驾雾直冲五台山来。五个龙王没讨得歇龙石,反而被文殊菩萨收伏,答应愿为弟子,听从驱使。这样,五龙王就上了北台顶,专管五台山的播雨。殿内五龙王居于正中,左侧有大龙王、二龙王、龙母,右侧有雨司、三龙王、四龙王。龙王弟兄五个中,五龙王塑成了金脸。以前,五龙王塑像是黑脸,佛家传言,说五爷性子暴烈,伺奉稍有不慎,就要发脾气动怒。险由黑色变为金色,就使五爷的脾气变温和了。</p><p class="ql-block">古戏台在五龙王殿对面,是专为给五龙王唱戏而设置的。传说佛、菩萨是超尘脱世,一心去情真如之境,而五龙王却对尘世生活感兴趣,很爱看戏。过去每年六月大会,都要大开殿门,让五爷居高居中观赏。通过唱戏敬神,求得五爷欢心,恩赐及时雨,给百姓降丰年。如今这些只是人们传谈的趣话了,古戏台成了五台山群众文化娱乐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显通寺,又称大显通寺、大孚灵鹫寺、花园寺、大华严寺、大吉祥显通寺、大护国圣光永明寺、永明寺,位于山西五台山中心区的台怀镇北侧。显通寺是五台山第一大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初名大孚灵鹫寺,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改名为大显通寺,它是中国最早的佛寺之一。</p><p class="ql-block">显通寺现存建筑为清代规模,寺宇占地约8万平方米,各种建筑400余间,且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殿堂、厢房布局严整,中轴线分明,配殿左右对称,中轴线上排列着水陆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和后高殿等7座殿宇。铜殿铸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共用铜10万斤,是中国国内保存最好的铜殿之一。</p><p class="ql-block">1982年,国务院将显通寺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显通寺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年-公元75年),相传白马寺建成以后,两位天竺高僧迩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五台山,建起了这座寺院,取名大孚灵鹭寺,世称“中国第二古寺” ,它与洛阳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庙之一;</p><p class="ql-block">在全寺中轴线上,寺前铜塔耸立,七重殿宇布从南到北,依次为观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藏经楼,此外,还有钟楼、僧舍和各种配殿。</p><p class="ql-block">显通寺的大雄宝殿为举行佛事活动主要场所,是显通寺的第三重大殿,殿内供着三尊佛像:中是释迦牟尼佛,西是阿弥陀佛,东是药师佛;两旁有十八罗汉像背后有观音、文殊、普贤三尊菩萨像。观音殿殿内,中间供着观音菩萨像,左右供着文殊和普贤菩萨像。大文殊殿,是显通寺的第二重大殿。大文殊殿内,供着七尊文殊菩萨像:正中的为大智文殊;前面的五位,从左至右,依次为西台狮子文殊,南台智慧文殊,中台孺者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东台聪明文殊;大智文殊后面是甘露文殊。文殊像前有护法神韦驮像,两侧有十八罗汉像。</p> <h3><font color="#010101">显通寺是五台山建立的第一座佛教寺院,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其发展历史不仅见证了中国佛教发展的历程,而且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缩影,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北方佛教文化的活标本。寺内除文物建筑本体外,还保存有丰富的佛教艺术珍品,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font></h3> <p class="ql-block">2014年6月27日早上从五台山驱车前往悬空寺(304公里)。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原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建成于公元491年,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建筑极具特色,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p><p class="ql-block">悬空寺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恒山十八景中“第一胜景” 。2010年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筑。</p> <p class="ql-block">北魏天兴元年(公元398年),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北魏天师道长寇谦之(公元365-448)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之后天师弟子们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悬空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建成。</p><p class="ql-block">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李白游览悬空寺后,在岩壁上书写了“壮观”二字。悬空寺现存建筑是明清两代修缮的遗物。</p><p class="ql-block">2010年,悬空寺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筑。</p><p class="ql-block">2019年4月,悬空寺完成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的建立工作,使其变成真正能传承万年的数字资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南楼内高三层,长约8米,宽约4米,有纯阳宫、三官殿、三教殿和雷音殿。纯阳宫也称吕祖庙,主要供奉的是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三宫殿是悬空寺整个建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殿,殿内塑像为明代的泥塑珍品;三官指赐福于人的天官,赦罪于人的地官,为民解厄的水官。泥塑最高约2米,是悬空寺最大的塑像,下面左右均为侍女和老少臣子,天蓬元帅,龟蛇二将。雷音殿是佛教殿堂,位于南楼最高处,佛教认为佛祖释迦牟尼弘扬佛法时,声音如雷鸣般响亮,所以称雷音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北楼高三层,长约为7米,宽约为4米,分别为五佛殿、观音殿、三教殿。五佛殿位于最低层,供奉五方佛而得名。观音殿在楼中层;三教殿是体现“三教合一”的典型殿阁,位于悬空寺第三部分的最上层。三位教主共聚一堂,中间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左边为儒家创始人孔子,右边为道家鼻祖老子,三教供于一殿,在全国各地寺庙建筑中极为罕见。悬空寺的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民族共融,世界大同的崇高境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长线桥位于南楼和北楼之间,长约10米,桥上建楼,楼内建殿,殿内供佛 。长线桥将佛庙、楼宇等景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奇幻、奇险、奇巧的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恒山悬空寺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在陡崖上凿洞插悬梁为基,楼阁间以栈道相通,背倚陡峭的绝壁,下临深谷,寺不大,但巧夺天工,也颇为壮观。</p><p class="ql-block">殿楼的分布都对称中有变化,分散中有联络,曲折回环,虚实相生,小巧玲珑,空间丰富,层次多变,小中见大,不觉为弹丸之地,布局紧凑,错落相依。悬空寺不仅外貌惊险,奇特、壮观,建筑构造也颇具特色,形式丰富多彩,屋檐有单檐、重檐、三层檐,结构有抬梁结构、平顶结构、斗拱结构,屋顶有正脊、垂脊、戗脊、贫脊。总体外观,巧构宏制,重重叠叠,造成一种窟中有楼,楼中有穴,半壁楼殿半壁窟,窟连殿,殿连楼的独特风格,它既融合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又不失中国传统建筑的格局。悬空寺内现存的各种铜铸、铁铸、泥塑,石刻造像中,不少风格,体例具有早时期的特点,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的选址之险,建筑之奇,结构之巧,丰富的内涵,堪称世界一绝。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的国宝,也是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英国的一位建筑学家写道:“中国的悬空寺把力学、美学和宗教融合为一体,做到尽善尽美,这样奇特的艺术,在世界上是罕见的,通过这次参观游览,才真正看到这个古老民族的灿烂文化艺术和文明历史。悬空寺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p><p class="ql-block">意大利威尼斯考古专家尼诺认为:悬空寺及它象征的一切,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成就,是中国人民智慧的杰出体现,仅仅是为了这座奇特的寺庙,就值得到中国来一趟。</p> <p class="ql-block">相传很多年前,悬空寺对面山上,有一座寺庙。寺庙不大,山高坡陡,除了一些家中有重病的香客外,很少有人来。寺里有个和尚,名叫白马法师,寺院也叫白马寺。白马法师不守佛规,每当看到悬空寺的香客来来往往就很嫉妒。</p><p class="ql-block">一天,白马法师决心要和静悟道人见个高低,他用拂尘向南一指,唐峪河发起大水,水势很凶,很吓人;再用手一指,大水向悬空寺冲来。静悟道人正在寺里打坐,听见水声,知道是白马法师作怪。他不慌不忙,口中念念有词,冲来的水慢慢退下去了。一连七次,水离悬空寺只有五尺远,但一点儿水也上不去。白马法师没法子,又用手一指,水顺流而下,把浑源城刮掉一角。</p><p class="ql-block">静悟道人见白马法师寻事,也火了,向空中大喊:“黑鹰,你在哪里?”话音刚落,从山洞里飞出一只大黑鹰,落在悬空寺角楼上。静悟道人说:“黑鹰,白马行为不正,是佛门的败类,如果不管教,百姓将不得安宁,你去教训教训他,不要伤了性命。”黑鹰啪啦啦,展开翅膀飞起来。白马法师不知静悟道人的道行有多大,更不知大弟子的神通,只见黑鹰飞来白马</p><p class="ql-block">寺,用翅膀一扇,呼啦一声,眨眼间大火熊熊。白马法师闪在一边,好险啊,一座寺院很快化为灰烬。白马法师怕了,忙骑了一把扫帚,向空中逃去。临走时,一甩拂尘,把大水抽出一股,朝黑鹰窝冲去,怎奈他法力有限,只把黑鹰洞口的碎石、泥渣冲洗了个干净。</p><p class="ql-block">人们到悬空寺,走进唐峪口半里地,抬头仰望,就能看到半山上有一个洞。再往里走,与悬空寺相对的恒山山峰上,有一块平地,隐约可见一些残垣断壁,这就是黑鹰洞和白马寺的遗址。</p> <p class="ql-block">五岳之中古北岳恒山,从春秋战国到明代中期一直在河北境内,即今天河北省保定市的大茂山。明末清初时才被定为山西浑源天峰岭(玄武山)。古籍记载一般为曲阳恒山(后行政区域变更,位于阜平县、唐县、涞源三县交界处),曲阳恒山改称大茂山,又称神尖山,阜平人、涞源人称之为神仙山。</p><p class="ql-block">自中华文明有信史以来,春秋战国至明代,北岳恒山一直在曲阳(后来行政区划有所变更),直到如今曲阳县还保留有北岳庙,历朝也都在此祭祀北岳。我国名山五岳之中的北岳是明末清初时才被定为山西浑源天峰岭的,而古北岳恒山则从春秋战国到明代中期一直在河北境内,也就是河北省保定市的阜平县大茂山。 从秦代到清初1700多年的历史中,历朝皇帝祭祀的恒山都在河北省的大茂山,这些都有史书记载。自秦代至明代,北岳恒山一直在曲阳(后来行政区划有所变更),直到如今曲阳县还保留有北岳庙,历朝也都在此祭祀北岳。直到明朝后期才把北岳恒山“易地安置”到山西浑源,清代才开始在山西的恒山祭祀北岳。</p> <p class="ql-block">北魏郦道元所作《水经注》载“又东南过中山上曲阳县北,恒水从西来注。之滱水自倒马关南流与大岭水合,水出山西南大岭下,东北流出峡,峡右山侧,有祗洹精庐,飞陆陵山,丹盘虹梁,长津泛澜,萦带其下。东北流注于滱”。通过滱水和恒水可以确定古恒山位置。(滱水即今唐河,恒水即今横河)</p><p class="ql-block">北宋沈括所作《梦溪笔谈》载“北岳恒山,今谓之大茂山者是也。半属契丹,以大茂山分脊为界。岳祠旧在山下,石晋之后,稍迁近里”。</p><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地图集》载明,自春秋时期起到明朝早期,北岳恒山一直在河北曲阳和涞源之间,也曾称常山、大茂山;明朝后期和清朝,恒山才标注在山西浑源。</p><p class="ql-block">《辞海》、《辞源》、《中国大百科全书》等指出,北岳恒山在曲阳西北,也名常山,自虞舜帝以下历代王朝皆祀北岳于曲阳,明代始以山西浑源的玄岳为北岳恒山,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移祀北岳于浑源。</p> <p class="ql-block">古恒山山上林木苍翠,鲜花遍野。在宽阔的跑马梁上,芳草萋萋,莺飞草长,百花争艳,将山的雄奇与草原的辽阔和谐地融为一体。狭谷和峭壁之上,横空着古老的松柏和那飞流直下的瀑布,特别是那万丈崖之上的跑马梁,更增加了山的豁达和险远之后的安详。</p><p class="ql-block">春天,阳光明媚,数不尽的山花斗艳争芳,品不够的花香在空气中迂回弥散。由山泉形成的小瀑布一个接一个顺着山沟往下跳。端午节时,山上仍有冰棍倒挂。夏日,云雾缭绕,半山中的小山村时隐时现,堪称“白云生处有人家”。山下赤日炎炎,山上凉风习习,一日之内冷暖不均。山上草木茂密苍翠,十分旺盛,盘根错节,行人只好披荆斩棘方可行走。登上跑马梁,穿过松树林,攀到奶奶尖上,举目远眺,连绵不断的山峦、葱葱郁郁的树林、星罗棋布的村庄、定州塔、窦王殿、西大洋水库、王快水库等尽收眼底。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天空的云彩千变万化,气象万千,身临其境好似腾云驾雾一般。秋天,天高云淡,如有兴致可在山顶小住几日。晚上,观周围各县夜景,万家灯火,美妙绝伦,有登峰造极之感;白天,望秀丽山川,层峦叠嶂,连绵起伏,怪石嶙峋,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冬季,奇形怪状的冰瀑,搔首弄姿,绝美呈现,迎接登山的客人;狍子、野兔则跑步上山为游人领路;若是大雪纷飞,漫山遍野,银装素裹,崇山峻岭更让人赏心悦目。</p><p class="ql-block">古恒山是东南暖湿气流横跨华北平原通向西北山地的第一座屏障,由于海拔的猛然抬高,暖湿气流释热而降雨,又由于西北部太行环绕,海拔2000米以上的大山从涞源到阜平成半环状排列,形成天然屏障,阻挡了冬季来自西北的寒流,所以在山周围形成了一个夏天多雨湿凉,冬季出现逆温,空气流动滞迟,温度相对较高的特殊山地小气侯。在山中凭空生云,有云即雨,这就是民间为什么将神仙山跑马梁说成是王母娘娘的后花园,一年72场浇花雨的真正原因。这里的空气是被雾霭过滤过的,清新、湿润、没有尘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下午2点半钟游览完悬空寺,又驱车前往云冈石窟(98公里),4点钟抵达云冈石窟。</span></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p><p class="ql-block">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h3>团队人员合影留念</h3> <p class="ql-block">北魏,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此后的东魏、北齐、隋及初唐,平城改为云中郡恒安镇治。</p><p class="ql-block">唐代,据金皇统七年(1147年)曹衍撰《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记》载:"贞观十五年(641年),守臣重建";唐慧祥撰《古清凉传》卷上(古今胜迹三)记载,当时有一位俨禅师"每在恒安修理孝文石窟故像……以咸亨四年(673年)终于石室"。初唐以后,平城呈现萧条景象,云冈石窟的建设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未有大项工程。</p><p class="ql-block">辽金,辽兴宗、道宗时期,辽皇室曾对武州山石窟寺进行过延续十年之久的大规模修整。修建了石窟前接木构窟檐的通乐、灵岩、鲸崇、镇国、护国、天宫、崇福、童子、华严、兜率十座大寺,并对一千余尊佛像进行了整修。辽保大二年(1122年)金兵攻占大同,"寺遭焚劫,灵岩栋宇,扫地无遗"(《大金西京重修华严寺碑》)。金皇统三年至六年(1143-1146年),住持法师禀慧重修"灵岩大阁"(今第三窟外的阁楼),"自是,山门气象,翕然复完矣。"(《金碑》)。</p> <p class="ql-block">元代,武州山石窟寺庙院尚存。</p><p class="ql-block">明代,大同云冈再度荒废。云冈之称始于明嘉靖年间,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路经大同,留部将张天琳驻守后清军入关攻占大同,云冈寺院再遭兵燹,沦为灰烬。</p><p class="ql-block">清代,清顺治八年(1651年)云冈寺院得以重修。现存第5、6窟的木构窟檐和寺院即为此时重建。1696年,康熙皇帝于冬日回銮巡幸云冈寺并御书匾额"庄严法相"。清乾隆年间云冈石窟亦曾有修葺。</p><p class="ql-block">近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云冈石窟的主要洞窟和窟前木结构建筑(第5、6、7窟)均保存完好。1952年设置专门保护机构,石窟文物得以妥善保护,并对公众开放。</p> <h3><font color="#010101">小朋友举旗微笑</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小朋友在大步流星地行走,也是我们团队的开心果。</span></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佛教艺术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p><p class="ql-block">早期石窟:即今第16~20窟,亦称为昙曜五窟。根据《魏书·释老志》(卷114)记载:“和平初,师贤卒。昙曜代之,更名沙门统。初,昙曜于复法之明年,自中山被命赴京,值帝出,见于路,御马前衔曜衣,时人以为马识善人,帝后奉以师礼。昙曜白帝,於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文中记述的开窟五所,就是当时著名的高僧昙曜就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开凿了雄伟壮观的昙曜五窟,揭开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序幕。第16~20窟即帝王象征的昙曜五窟。平面为马蹄形,穹隆顶,外壁满雕千佛。主要造像为三世佛,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劲健、浑厚、质朴的造像作风。其雕刻技艺继承并发展了汉代的优秀传统,吸收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精华,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中期石窟:是云冈石窟雕凿的鼎盛阶段,主要有第1、2窟,第5、6窟,第7、8窟,第9、10窟,第11、12、13窟以及未完工的第3窟。这一时期(471-494年),是北魏迁洛以前的孝文时期,是北魏最稳定、最兴盛的时期,云冈石窟是集中了全国的优秀人才,以其国力为保证,进而雕凿出更为繁华精美的云冈石窟大窟大像。到孝文帝迁都前,皇家经营的所有大窟大像均已完成,历时40余年。中期洞窟平面多呈方形或长方形,有的洞窟雕中心塔柱,或具前后室,壁面布局上下重层,左右分段,窟顶多有平棊藻井。造像题材内容多样化,突出了释迦、弥勒佛的地位,流行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出现了护法天神、伎乐天、供养人行列以及佛本行、本生、因缘和维摩诘故事等。佛像面相丰圆适中,特别是褒衣博带式的佛像盛行,出现了许多新的题材和造像组合,侧重于护法形象和各种装饰。中期石窟也是积极于改革创新的时期,掀起了佛教石窟艺术中国化的过程。这多种因素的综合,也就产生了所谓富丽堂皇的太和风格,主要特点是汉化趋势发展迅速,石窟艺术中国化在这一时期起步并完成,这个时期即云冈中期石窟,它所呈现的内容繁复、雕饰精美的雕刻艺术特点大异于早期石窟,雕刻造型追求工整华丽,从洞窟形制到雕刻内容和风格均有明显的汉化特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晚期石窟:北魏迁都洛阳后(494年),云冈石窟大规模的开凿活动虽然停止了,但凿窟造像之风在中下层阶层蔓延起来,亲贵、中下层官吏以及邑人信众充分利用平城旧有的技艺在云冈开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这种小窟小龛的镌建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平城作为北都仍是北魏佛教要地。这时大窟减少,中、小型窟龛从东往西布满崖面。主要分布在第20窟以西,还包括第4窟、14窟、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的小龛,约有200余座中小型洞窟。洞窟大多以单窟形式出现,不再成组。造像题材多为释迦多宝或上为弥勒,下为释迦。佛像和菩萨面形消瘦、长颈、肩窄且下削,这种造像为北魏晚期推行“汉化”改革,出现的一种清新典雅“秀骨清像”的艺术形象,成为北魏后期佛教造像显著特点。这一特征和风格在龙门石窟北魏窟亦有表现,对中国石窟寺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span></p> <p class="ql-block">第一窟、第二窟两窟为双窟,位于云冈石窟东端。一窟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后壁立像为弥勒,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窟门两侧雕维摩、文殊,东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较完整;二窟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p><p class="ql-block">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约10米,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从这三像的风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纪)时雕刻的。</p><p class="ql-block">第四窟,窟的中央雕一长方形立柱,南北两面各雕六佛像,东西各雕三佛像。南壁窟门上方有北魏正光纪年(公元520~525年)铭记,这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晚的铭记。</p> <p class="ql-block">第五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已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现存建筑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面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西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p><p class="ql-block">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窟内分前后两室。后室正壁上层刻有菩萨坐于狮子座上。东、西、南三面壁上,布满雕刻的佛龛造像,南壁门拱上的六个供养菩萨,形象优美逼真。窟顶浮雕飞天,生动活泼,各以莲花为中心, 盘旋飞舞,舞姿动人。</p><p class="ql-block">第八窟,窟内两侧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三头八臂骑牛的摩醯首罗天,这种雕像在云冈极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第九窟,分前后两室,前室门拱两柱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龛、乐伎、舞伎,造像生动,动感强。</p><p class="ql-block">第十窟,与九窟同期开凿,分前后两室。前室有飞天,体态优美,比例协调。明窗上部,石雕群佛构图繁杂,玲珑精巧,引人注目。</p><p class="ql-block">第十一窟,窟中共有直达窟顶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正面,菩萨像保存完好。窟周壁上佛龛上满刻造像和小佛。</p><p class="ql-block">第十二窟,正壁上端刻有伎乐天人,手执弦管、打击乐器,神情迥异,形象生动。他们手中的排箫,箜篌等古典乐器十分珍贵,是研究中国音乐的重要资料。</p><p class="ql-block">第十三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脚弥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与腿之间雕有一托臂力士像,这是云冈石窟仅有的一例。南壁门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饰精美,姿态飘逸。</p><p class="ql-block">第十四窟,雕像多分化,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东侧存有方形佛柱。</p><p class="ql-block">第十五窟,雕有一万余尊小佛坐像,人称万佛洞。</p> <p class="ql-block">第十六窟,第十六至二十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业凿的五个洞窟,通称“昙曜五窟。”十六窟为平面呈椭圆形。正中主像释迦像,高13.5米,立于莲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龛。第十七窟,主像是三世佛,正中为交弥勒坐像,高15.6米。东、西两壁各雕龛,东为坐像,西为立像。明窗东侧的北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佛龛,是以后补刻的。</p><p class="ql-block">第十八窟,正中立像高达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画细腻,生动感人。</p><p class="ql-block">第十九窟,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释迦坐像,高16.8米,是云冈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窟外东西凿出两个耳洞,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p><p class="ql-block">第二十窟,窟前带大约在辽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释迦坐像,高13.7米,这尊佛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p><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 </p><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云冈石窟历经1500年的沧桑,由于石窟区所处的地质及环境条件的变化,不同程度地经历了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致使洞窟及雕像有不同程度的损毁。历史上云冈石窟也经历过不同方式的保护与修复,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云冈石窟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维修保护,使得石窟得到了妥善的保护。</span></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是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第一次大规模兴造的皇家石窟寺,在历史上掀起了各地石窟寺的营建运动,影响远及中原、河北、河西及西域地区。其造像制式被佛教考古界称为“云冈模式”,代表了公元5世纪世界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世界上享有盛誉。</p><p class="ql-block">20世纪上半叶,云冈石窟的研究以日本学者为主。新中国成立后,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宿白从历史学与考古学角度,对云冈历史和艺术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本厘清了云冈石窟开凿分期脉络和历史沿革。然而,一千五百年来风蚀水泐,石窟部分造像残损严重,这一人类文明的瑰宝正面临着逐渐消逝的危险。</p><p class="ql-block">为了给这些造像留下一份完备的视觉档案,并对濒危艺术杰作进行一次抢救性的系统记录,将历史上、国内外对云冈石窟所有的研究成果予以梳理、总结,及时公布最新考古成果,2013年,以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为主编的编纂团队秉承图像学理念,启动了《云冈石窟全集》编辑工作。历时7年,终于编纂完成,经由青岛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用图12710张,收录造像59265身,编号洞窟45个,前19卷全景式展现了石窟群的所有雕刻内容,第20卷则总结概述了历次考古发掘成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2014年6月28日早上从云冈石窟驱车前往乔家大院(378公里)。</span></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文物先进单位,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p><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陈展有5000多件珍贵文物,集中反映了以山西晋中一带为主的民情风俗;陈列有农俗、人生仪礼、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商俗、民间工艺;还设立有乔家史料、乔家珍宝、影视专题等的陈列。</p><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2018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乔家大院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清乾隆年间,乔全美和他的两个兄长分家后,买下了十字口东北角的几处宅地,起建楼房。主楼为硬山顶砖瓦房,砖木结构,有窗棂而无门户,在室内筑楼梯上楼。特点是墙壁厚,窗户小,坚实牢固,为里五外三院。主楼的东面是原先的宅院,也进行了翻修,作为偏院。还把偏院中的二进门改建为书塾,这是乔家大院最早的院落,也就是老院。传说偏院外原来有个五道祠,祠前有两株槐树,长得离奇古怪,被称为“神树”。主院与侧院间有一大型砖雕土地祠,雕有石山及口衔灵芝的鹿等。土地祠额有四个砖雕狮子和一柄如意,隐喻“四时如意”。祠壁上还有梧桐和松树,六对鹿双双合在一起,喻意“六合通顺”。</span></p> <p class="ql-block">乔致庸当家后,为光大门庭,继续大兴土木。他在老院西侧隔小巷置买了一大片宅基地,又盖了一座楼房院,也是里五外三,形成两楼对峙,主楼为悬山顶露明柱结构。</p><p class="ql-block">明楼竣工后,乔致庸又在与两楼隔街相望的地方建筑了两个横五竖五的四合斗院,使四座院落正好位于街巷交叉的四角,奠定了后来连成一体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光绪中晚期,地方治安不稳,乔家的景仪、景俨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危,花费了不少周折和银两,买下了当时街巷的占用权。乔家取得占用权后,把巷口堵了,小巷建成西北院和西南院的侧院;东面堵了街口,修建了大门;西面建了祠堂;北面两楼院外又扩建成两个外跨院,新建两个芜廊大门。跨院间有栅栏通过,并以拱形大门顶为过桥,把南北院互相连接起来,形成城堡式的建筑群。</span></p> <p class="ql-block">民国初年,乔家人口增多,住房显得不足,因而又购买地皮,向西扩张延伸。民国十年后,乔映霞、乔映奎又在紧靠西南院建起新院,格局和东南院相似。窗户全部刻上大格玻璃,西洋式装饰,采光效果很好,在式样上有了改观。就是院内迎门掩壁雕刻也十分细致。与此同时,西北院也由乔映霞设计改建,把和老院相通的外院之敞廊堵塞,连同原来的灶房,改建为客厅。还在客厅旁建了浴室,修了“洋茅厕”。靠西北院,原来有一小院,为乔家的家塾,故把此院叫做书房院。分家后,乔健打算建内花园,从太谷县一个破落大户家买回了全套假山。正待兴建时,“七七事变”爆发,日军侵华,工程停止。日军侵占时期,全家外逃,剩下空院一处,只留部分家人看护。</p><p class="ql-block">1985年,祁县人民政府利用这所古老的宅院成立了祁县民俗博物馆。</p><p class="ql-block">1986年1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陈展5000多件珍贵文物,集中反映了以山西晋中一带为主的民情风俗,陈列内容有:农俗、人生仪礼、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商俗、民间工艺,还专门设立了乔家史料、乔家珍宝、影视专题等的陈列。2014年11月28日,乔家大院入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正房牌匾为“静宜”,寓意凡事以平静的心态去应对为宜。3号院是三宝院,展示着乔家的三件宝物:犀牛望月镜、万人球和九龙灯。游览时并没有细看这三件宝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一个挂在天花板上的水银玻璃球,据说为乔家从美国进购来。会按一定比例缩小所挂屋中人的影像在球上。当年乔家会客谈生意时挂房上以用来监视屋中人,可称为世界上第一个监视探头,为当时极罕见之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犀牛望月镜是一面直径有一米左右的镜子,镜架镜框为木质最坚硬的珍稀树木铁力木所制。雕刻有祥云犀牛,祥云缭绕在圆镜下方如彩云烘月,祥云下方的犀牛回顾上瞥,似在痴望明月。在乔家的三号院有一个犀牛望月镜,它高两米重一吨,采用东南亚的铁梨木雕刻而成,是国家的一级文物,同时也是乔家的镇宅之宝,整个宝贝由三部分组成,上面是镜子代表圆圆的月亮,中间是祥云,底座是犀牛,因此叫“犀牛望月镜”。犀牛望月镜造型独特,样式美观,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堪称为稀世之珍品。镜子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上面镜子呈圆形,代表月亮,中间祥云,底座是一只犀牛,“犀牛”的谐音是“喜牛”,是大吉大利、喜从天降的吉祥物。当年的晋商巨族——乔家大院的主人闻此传说后,便尊奉“犀牛望月”为生财镇宅之宝。从此“明月高照祥云绕,安居乐业鸿运来”。今乔家仍供奉其宅地内。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祁县特有“犀牛望月镜”系国家一级文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九龙灯是山西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藏精品之一,清代,红木。昔日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侵华而逃向西安时,乔家捐赠30万两银子与太后以解燃眉之急。后慈禧太后为感谢其忠诚而赏赐了两盏九龙灯。全国至今未发现第三盏。灯之主体上下通轴,共分3层。上层为葫芦形挂钮,其下有4条龙,龙首高昂,龙身盘曲;中层为八棱八面形灯身,其中四面为玻璃风景画,四面为水银玻璃;下层有5条龙,其中4条龙首向上,龙身呈“卍”字形,并能转动、伸屈;另有一条龙首向下,能四面转动,龙身盘于主轴。在下层的4条龙头上均有灯台、蜡签。综观全器,制作工艺精雕细刻,巧夺天工,结构造型独具匠心,动静结合,是一件既豪华繁缛,又实用美观的木雕工艺精品。经考证,在中国尚未发现有类似的第三件。</span></p> <p class="ql-block">省分箴照壁文字四周雕有边框,饰以各种传统吉祥图案。顶部雕蝙蝠,下端雕流云,取意“万福流云”;四周雕古代传说中八仙所执器物,也称“暗八仙”。这些神奇的物件也成为民间传统装饰纹样,有吉祥之意,常与仙桃图案结合寓意“八仙祝寿。照壁两侧雕有内插三戟的喜瓶图案,“瓶”与“平”、“戟”与“级”同音,有“平升三级”之寓;戟的下方有磬和鱼,寓“吉庆有余”。此外壁周还雕有麒麟、仙鹤、鹿、凤凰等祥禽瑞兽图案。照壁下方两侧插屏底座立柱外侧各雕饰两只狮子,上下对戏绣球,常言道:“狮子滚绣球,好的在后头。”这四只狮子也称喜狮,表示“喜事临门”、“四时如意”。</p><p class="ql-block">整组砖雕集高浮雕、浅浮雕、圆雕手法于一炉,层次丰富,意境深远,寓意吉祥,人文气息浓郁,是一座典型的集书法、雕塑、民俗于一体的砖雕艺术精品。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的水乳交融,有很高的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从始建到建成的格局,中间经过近两个世纪。虽然时间跨度很大,但后来的扩建和增修都能按原先的构思进行,使整个大院风格一致,浑然一体。</p><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综观全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建筑考究,砖瓦磨合,精工细做,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石木雕,工艺精湛,从高空俯视院落布局,很似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双“喜”字。大院形如城堡,三面临街,四周全是封闭式砖墙,高三丈有余,上边有掩身女儿墙和瞭望探口。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专家学者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因此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进入乔家院大门是一条长80米笔直的石铺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坡。西尽头处是乔家祠堂,与大门遥相对应。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各院房顶上有走道相通,用于巡更护院,显示了中国北方封建大家庭的居住格调。不但有整体美感,而且在局部建筑上各有特色,即使是房顶上的140余个烟囱也都各有特异。全院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堆金立粉。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p><p class="ql-block">三大开间,可同时出入三辆车轿出入,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筑上偏院较为低矮,房顶结构也大不相同,正院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顶的平房,既表现了伦理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层次感。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各院房顶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在中堂”南面的三个院,从东往西依次为东南院、西南院、新院,现在按照游览顺序编为2至4号院。三个院落都是硬山顶门楼,二进双通四合院。所谓“二进双通四合院”,就是第一进院分别通往内部的两个院子,西院为正院,东院为偏院。</p><p class="ql-block">正院和偏院都是坐南朝北,正房连接着南院墙,都是平顶。偏院中的房子,大都也是平顶。正院的东西厢房和北房都是单坡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大门坐西向东,为拱形门洞,上有高大的顶楼,顶楼正中悬挂着山西巡抚受慈禧太后面喻而赠送的匾额,上书“福种琅环”四个大字。黑漆大门扇上装有一对椒图兽街大铜环,并镶嵌着铜底板对联一付:“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字里行间透露着乔在中堂主人的希望和追求,也许正是遵循这样的治家之道,乔在中堂经过连续几代人的努力,达到了后来人丁兴旺、家资万贯的辉煌。大门顶端正中嵌青石一块,上书“古风”。大门对面的掩壁上,刻有砖雕“百寿图”,一字一个样,字字有风采。百寿图为“在中堂”主人乔致庸的孙婿、近代著名学者、篆书家常赞春书写。掩壁两旁是清朝大臣左宗棠题赠的一付意味深长的篆体楹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楹额是“履和”。甬道的西尽头处是雕龙画栋的乔氏祠堂,与大门遥相对应。祠堂装点得十分讲究,三级台阶,庙宇结构,以狮子头柱,汉白玉石雕,寿字扶栏,通天棂门木雕夹扇。出檐以四条柱子承顶,柱头有玉树交荣、兰馨桂馥、藤罗绕松的镂空木雕。额头有匾,上书“仁周义溥”四字,李鸿章所题。祠堂里原陈列着木刻精雕的三层祖先牌位。</span></p> <p class="ql-block">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北面三个大院均为开间暗棂柱走廊出檐大门,便于车、轿出入。大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一、二院为三进五联环套院,是祁县一带典型的里五外三穿心楼院,里外有穿心过厅相连。里院北面为主房,二层楼,和外院门道楼相对应,宏伟壮观。从进正院门到上面正房,需连登三次台阶,它不但寓示着“连升三级”和“平步青云”的吉祥之意,也是建筑层次结构的科学安排。</p><p class="ql-block">南面三院为二进双通四合斗院,硬山顶阶进式门楼,西跨为正,东跨为偏。中间和其它两院略有不同,正面为主院,主厅风道处有一旁门和侧院相通。整个一排南院,正院为族人所住,偏院为花庭和佣人宿舍。南院每个主院的房顶上盖有更楼,并配置修建有相应的更道,把整个大院连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中的石雕工艺虽比较少见,却是十分精细。现有几对石狮,石狮形态各异,憨态可掬。有的石狮为踱步前行状,刀纹如新,锋芒犹在,表现得机警、威武、活跃。其顾盼自豪的头部,提起全身的神气,表现狮子的雄壮、英武而不失真,给人以健康、活跃,富有生命力的感觉。</p><p class="ql-block">还有阴纹线刻,如五院门蹲石狮底座为“金狮白象”,中为“马上封猴(侯)”、“燕山教子”、“辈辈封侯”。南房柱石底垫为“渔樵耕读”、“麻姑献寿”等。六院门蹲石狮石础上有“出将入相”、“神荼郁垒”(相传古代以神荼、郁垒为门神,可以御凶邪避鬼魅)、“得胜返朝”等线刻,图像清晰,线条流畅,形象逼真。 </p> <p class="ql-block">砖雕工艺更是到处可见,题材非常广泛。有壁雕、脊雕、屏雕、扶栏雕。如一院大门上雕有四个狮子,即四狮(时)吐云。马头上雕有“和合二仙”,抬着金银财宝。卡圆上雕有兰花。掩壁上为“龟背翰锦”,是传统的装饰纹样,为六边形骨架组成的连续几何图形。因它像龟的背纹而得名。古时以龟甲作为占卜的工具,视能兆吉凶。古书《述异记》云:“龟千年生毛,寿五千年谓之神龟,万年为灵龟。”以龟为长寿的一种灵物,用作图案,以示吉祥延年。进了一院大门对面有一大型砖雕土地祠,雕有松树、桐树和蹬于太湖石山上的九鹿,喻示九路通顺。立柱上有四个狮子滚绣球。一院偏院南房墙上有五个扶栏雕,中间为葡萄百子图,表示蔓长多子和富贵不断头,其余四个格子为“博古图”。一院正院马头上雕有四季花卉。二进院马头上为四果及“暗八仙”。因只采用八仙所执器物,不画仙人,故称“暗八仙”,含有吉祥之意,明、清时采用较多。</p><p class="ql-block">二院大门的马头正面为犀牛贺喜,侧面四季花卉。二院正房前面走廊的扶栏雕,从东往西数,一是喜鹊登梅,二是奎龙腾空,三是葡萄百子,四是鹭丝戏莲,五是麻雀戏菊。东偏院过门雕有四季花卉、四果,加琴棋书画,亦取吉祥之意。</p><p class="ql-block">三院大长廊,马头正面麒麟送子,侧面松竹梅兰,又梅兰竹菊。</p><p class="ql-block">四院门楼中为香炉,侧为琴棋书画。院内“梯云筛月”亨有四狮(时)如意、梅根龙头、四季花卉、花开富贵。并有掩壁,赵铁山书写题字。右边为暗八仙,狮子滚绣球,表示平安如意。还有凤凰戏牡、鹿鹤同春。左边为双鱼、戟罄,属吉祥如意图,是传统的装饰纹样之一,指以古代兵器中的戟,乐器中的罄和鱼纹组成的画面,取戟与吉、罄与庆、鱼和余的同音,表示吉庆有余。西跨院正房门楼有葡萄与菊花百子,上面扶栏为琴棋书画及博古图。四个马头正面为四个狮子,侧面为四季花卉。特别是《省分箴》雕和前面提到过的《百寿图》雕一样,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p><p class="ql-block">五院门楼马头为麒麟送子,院内四个马头为鹿鹤桐松。南正房门楼为菊花百子,中为文武七星,回文乞巧,又叫“七夕乞巧图”。</p><p class="ql-block">六院东院进门两侧为喜鹊登梅,背面为青竹和“福禄寿”三字。四个马头为暗八仙。正房扶栏中为葡萄,东为莲花,西为牡丹。前院内有“福德祠“,八宝图上有两个活灵活现的狮子和喻为吉庆有余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大院还有更迷人处,那就是随处可见的精致的板绘工艺和巧夺天工的木雕艺术,雕刻品个个都有其民俗寓意。每个院的正门上都雕有各种不同的人物。如一院正门为滚檩门楼,有垂柱麻叶,垂柱上月梁斗子,卡风云子,十三个头的旱斗子,当中有柱斗子,角斗子,混斗子,还有九只乌鸦,可称一等的好工艺。二进门和一门一样,为菊花卡口,窗上有旱纹,中间为草龙旋板。三门的木雕卡口为葡萄百子图。</p><p class="ql-block">二院正门木雕有八骏马及福禄寿三星图,又叫三星高照图。二院二进门木雕有:花博古和财神喜神。这花博古是杂画的一种,北宋大观宋徽宗命人编绘宣和殿所藏古物,成定为“博古图”。后人将图画在器物上,形成装饰的工艺品,泛称“博古”。如“博古图”加上花卉、果品作为点缀而完成画幅的叫“花博古”。正房门楼为南极仙骑鹿和百子图。其它木雕还有天官赐福、日升月垣、麒麟送子、招财进宝、福禄寿三星及和合二仙等。和合二仙亦称“和合二圣”,是一种民间神话故事画题。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宋随杭城以腊月祀万回哥哥,其像蓬头笑面,身穿绿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云是‘和合之神’。祀之可使人在万里之外亦能回家,故曰万回。”后分为二神,称“和合二仙”。二仙亦蓬头笑面,一持荷花,一捧圆合,取“和谐合好”之意。旧时一般在婚礼时悬挂厅堂,以示吉利。</p><p class="ql-block">此外,柱头上的木雕也是多种多样。如八骏、松竹、葡萄,表示蔓长多子、挺拔、健壮;芙蓉、桂花、万年青,表示万年富贵;过厅的木夹扇上刻有大型浮雕“四季花卉”、“八仙献寿”,即传统装饰纹之一。“八仙献寿”,是传说中的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李铁拐、吕洞宾、曹国舅、蓝彩和、何仙姑八仙赴会瑶池,为西王母祝寿,以此组成的画面纹样,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全院现存有木雕艺术品三百余件。</p> <h3>门楣上的木雕</h3>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各个门庭所悬的牌匾很多,内有四块最有价值。其中有三块牌匾是乔家的,也是值得乔家自豪和感到荣幸的。那就是光绪四年由李鸿章亲自书写的“仁周义溥”和山西巡抚丁宝铨受慈禧太后面谕送的“福种琅环”及民国十六年祁县昌源河东三十六村送给乔映奎的“身备六行”。前两块表明乔家在某个时期对官府的捐助,又经朝廷大员题词推崇,因此倍加荣耀光彩。后一块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乔家的一些善举和对人处事的方法。另外一块价值更高,那就是傅山亲笔题写的“丹枫阁”匾(现存展于乔家第四院的东房内)。“丹枫阁”建成后,傅山为其亲笔题了匾,同时,戴廷式写了“丹枫阁记”,傅山又在后面加了跋。</p><p class="ql-block">此外,还有各院的门匾,例如“彤云绕”、“慎俭德”、“书田历世”、“读书滋味长”、“百年树人”、“惟怀永图”、“为善最乐”、“居之安”、“治福多”、“建乃家”、“静观轩”、“梯云筛月”等都有其一定的具体寓意。</p> <p class="ql-block">老院大门悬挂着蓝底金字匾额,上书“大夫第”。清朝高级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则称将军。“大夫第”一般是指文职官员的私宅,就是士大夫的门第,不是平民百姓的草庐,如同“进士第”、“翰林第”一样,都是一种身份的标榜、一个家庭的显赫。</p><p class="ql-block">进入大门,是外跨院,迎面是砖雕照壁。“门迎百寿,院纳福德”,传统民宅中都有照壁,它的用途,一是起装饰作用,二是镇宅避嫌。这里的照壁叫福德祠,是用来供奉土地爷的。照壁下面有一个小龛,是摆放土地爷的。</p> <p class="ql-block">照壁中间的砖雕,有九只鹿蹬在镶嵌上去的寿山石上,鹿取谐音为“禄”,旁边还雕有芙蓉树,合起来就是“福禄寿”。九只鹿还寓意九路通顺。福德祠三字下面的两边,各有一对狮子,那它的谐音就是“四时平安”,中间有几件法器戟、磬、如意,寓意为“吉庆如意”。两边的楹联是:职司土府神明远,位到中宫德泽长。</p> <p class="ql-block">2号院即东南院,门楼上悬挂着“敦品第”牌匾,又称敦品第院。敦的意思是厚道、笃厚。“敦品第”可以理解为处事厚道、品行高雅人家。</p> <p class="ql-block">在敦品第门内西边,有个小门楼,上书“建乃家”,大概是创建家产,树立家风的意思。过了这个小门楼,就到了正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整个大院所有房间的屋檐下部都有真金彩绘,内容以人物故事为主,除“燕山教子”、“麻姑献寿”、“满床笏”、“渔樵耕读”外,还有花草虫鸟,以及铁道、火车、车站、钟表等多种多样图案。立粉工艺十分细致,须一层干后再上一层,这样层层堆制,直到把一件饰物逼真的浮雕制成为止,最后涂金。其它还有线条勾金、敷底上色,都是天然石色,因此,可保持经久不褪,色泽鲜艳。</span></p> <p class="ql-block">龟背翰锦:乔家大院甬道北三个府门两侧有六处龟背纹照壁,壁心以几十个六边形连续组成几何图形的龟背纹样的砖雕砌饰,以示延年益寿,外观简洁大方。东南院和新院里偏院门两侧也有小型的龟背锦花墙照壁。</p><p class="ql-block">二气生辉:乔家大院新院正院门对面山墙上有“二气生辉”照壁,整个画面由两部分组成,北半边顶部云中挂一轮弯月,其下有莲花、莲子和一对鸳鸯,意为连生贵子,寓“二气交辉”;南半边顶部悬一轮圆日,其下有牡丹和一对凤凰,“牡丹”是花中之王,富贵一品,“凤”为鸟中之王,吉祥之兆,寓“二气生辉”。这组砖雕采用高浮雕技法,莲花、牡丹的花瓣向上层叠突出,细腻逼真,立体感很强。</p><p class="ql-block">喜鹊登梅:乔家大院新院偏院门西侧的花墙上有喜鹊登梅壁雕,喜鹊登梅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梅花是春天的使者,喜鹊是报喜鸟,是好运与福气的象征,喜鹊登梅寓意吉祥、喜庆、好运的到来。“梅”取谐音“眉”,喜鹊落在梅枝上寓意“喜上眉梢”;图中有一对喜鹊,也有双喜临门之意。</p><p class="ql-block">猫蝶戏菊:乔家大院新院偏院门东侧花墙壁上图案由猫、蝴蝶、菊花构成,猫取谐音“耄”,蝶取谐音“耋”,人常讲“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九十岁老人叫耄耋之年”。菊花不畏秋寒开放,深受中国古代文人的喜爱,亦有高寿之意,整幅图有希冀健康长寿之寓意。</p><p class="ql-block">梅竹双清:乔家大院东南院偏院二进院门花墙上两侧壁雕图案皆为梅树,叶茂花繁;其相对应的背面两侧花墙砖雕图案皆为修竹,枝挺叶秀。这两处壁雕画面疏密有致,别具一格。</p> <h3>内百寿图照壁</h3> <p class="ql-block">晋商之宅照壁,福德祠东边的门楼上悬挂着“敦睦”牌匾,寓意家人忠厚和睦。</p> <h3>百寿图照壁</h3> <h3>泰山石敢当照壁,以镇压不祥,避免邪气。</h3> <h3>4号院即新院,门楼上悬挂着“承启第”牌匾,又称承启第院。承启第是由乔致庸的孙子乔映霞建的,承启就是承前启后,蕴含着发扬光大之意。<br></h3> <p class="ql-block">走进4号院,迎面是“知足阁”,阁内是砖雕照壁,上书《省分箴》。“省”是觉省,“分”是分寸、本分,“箴”是一种规劝告诫文体。《省分箴》由乔家女婿、现代著名书法家“南吴(昌硕)北赵”的赵铁山(字昌燮,1877-1945)所书。书写内容出自出自南宁哲学家、文学家吕祖兼编著的《宋文鉴》一文:</p><p class="ql-block">夕晦昼名,乾动坤静。物秉乎性,人赋于命。贵贱贤愚,寿夭衰盛。谅夫自然,冥数潜定。蕙生数寸,松高百尺,水润火炎,轮曲辕直,或金或锡,或玉或石,荼苦荠甘,鸟黔鹭白,性不可易,体不可移,揠苗则悴,续凫乃悲,巢者网穴,泳者宁驰,竹柏寒茂,桐柳秋衰,阕里泣麟,傅岩肖象,冯衍空归,千秋骤相,健羡无用,止足可尚,处顺安时,吉禄长昌。</p><p class="ql-block">文章通过列举自然界动物、植物金属等各种物质的自然属性,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盛衰等现象,阐明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出于自然的,引而劝诫人们要遵从各种自然规律,要知足,不要贪得无厌,这样才有好的结局和归宿。</p> <p class="ql-block">“汇通天下”是乔致庸一生最大的愿望,也让他为此付出得太多太多,几次身陷囹圄都因此而起。在“汇通天下”这件事上,乔致庸却没将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他的本意就是要构建金融体系,方便天下客商,解决商人大宗运送的苦恼,因为他早年就吃过大宗运送的苦,车马劳顿不说,还要雇用保镖押运。这里,一方面有他感同身受的原因,一方面有他作为一个读书人的报国意愿。他的岳父陆老东家在临死前也说:“一辈子做了那么多事,挣了那么多银子,合在一起也没有我那傻女婿‘汇通天下’这一件事有意义。”全剧最后,由于捐银子护驾有功,慈禧太后终于下令解除了各地商号禁止汇兑官银的禁令,“汇通天下”终于成为现实。</p> <p class="ql-block">乔家创业始祖乔贵发虽出身贫寒,是在苦难中长大的孤儿,但他自尊自信,为了改变命运步入商海。在从商生涯中,他不畏艰险,重义守信,一跃成为包头商界的领军人物。为使自己创立的基业能有更大发展,他非常重视对后辈的教育和培养。他经常教育儿孙要正直淳厚、勤劳俭朴,切不可坐享其成、追求奢华;待人要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切不可为富不仁,欺压穷人……这些家训也成为乔家辈辈传承的祖训。</p><p class="ql-block">在中堂第一代先祖乔致庸不仅是当时商界赫赫有名的大财东,而且他治家也非常严谨。为了防止子孙习染富家子弟的诸多不良风气,制定了六条家规:一不准纳妾,二不准虐仆,三不准嫖妓,四不准吸毒,五不准赌博,六不准酗酒,要求乔家在中堂的子弟严格执行。当时处于封建社会,豪门富贾多妻妾成群,而乔家却定了“不准纳妾”的家规,可见乔致庸治家之独特。乔致庸一生共娶过六位夫人,皆为续弦。</p> <p class="ql-block">乔家族人众多,日常事务繁杂,雇佣有很多仆人。乔家对待仆人很宽容,不仅保证佣人吃得饱、穿得暖,还很尊重佣人,遇有过失,也不恶语相加,更不打骂虐待,违者会受到家规追究处罚。乔在中堂女仆都雇佣已婚妇女,不用小姑娘。乔家的小伙计来乔家后,也让他们在空余时间与少爷们共同学习,很多伙计在乔家干上几年活,还学到了很多知识,出色的还被派往包头字号当伙计。</p><p class="ql-block">乔家按年付给仆人工资,高低不等,女佣中奶妈最高,每年在80两左右,男佣中大厨师最高,每年约100两左右,其余的40~60两不等,最低还有20元两。教师、拳师、账房总管薪金都很高,估计在200~500两之间。仆人不仅能按时领到薪金,而且在逢年过节还另有赏赐,把面、肉、柴、煤等按时送到各个佣人家中。</p><p class="ql-block">乔致庸告诫儿孙注重勤俭节约,不能贪图享受祖辈留下的财富。他常说:“有钱不能浪费,浪费则对钱不敬,不敬则得罪钱,得罪钱则受穷。”还亲自撰写了对联,挂在内宅门上用以教育后人,内容为:“求名求利莫求人,须求己。惜衣惜食非惜财,缘惜福。”他认为经商处事要以“信”为重,其次是“义”,最后才是“利”。他教育儿孙要以诚信服人,在与相与及其他店铺合作中,注重义气,不欺骗、不哄骗,不挣昧良心的钱。</p><p class="ql-block">他把《朱子治家格言》刻在明楼院的屏门上,作为在中堂的治家准则。在儿孙们犯错后,乔致庸会严加训教,令他们跪地背诵,直到其对所犯错误真正明白悔悟,方可离开。他经常提醒子孙要戒骄、戒贪、戒懒;做人要“气忌燥、言忌浮、才忌露、学忌满、胆欲大、心欲小、知欲圆、行欲方。”“为人做事怪人休深,望人休过,待人要丰,自奉要约,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紧后松。”这些教诲对子孙的立身处事有很大影响,也使乔家商业走向辉煌。</p> <p class="ql-block">乔映霞主持在中堂家务时,曾给兄弟11人各立斋名,以期勉励警示,如“不泥古斋”、“知不是斋”、“日新斋”、“昨非今是斋”、“不得不免斋”、“时代斋”、“习勤斋”等,并要求“映”字辈的弟兄团结起来,守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家业并能不断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乔家其他堂也皆有各自的治家之道,如保和堂要求子孙先学会做人再讲做事,做人要正派正直,载德厚人,做事要讲求诚信,刻苦努力。</p><p class="ql-block">保元堂第一代先祖乔超五,不像在中堂一样精于经商,但更注重读书求仕,期望能通过仕途为国效力,光宗耀祖。受其影响,保元堂很多子弟致力读书,步入仕途。当时社会上对乔家曾有这样的评论:“在中堂有钱,保元堂出人。” 保元堂也注重家教家风的树立,保元堂的家风决定了家中的藏书十分丰厚,据家人回忆曾藏有《永乐大典》全书,还有万明伞、朝服、官冒、名人字画、天文钟、瓷器、古玩等物。保元堂要求晚辈对长辈重孝道,长辈对晚辈重开导。乔氏家族的子女们在良好的家规家风熏陶下,大多正直诚信,乐善好施,进步开明,备受外界赞誉。</p><p class="ql-block">尊师重教</p><p class="ql-block">乔家之所以人才辈出,生意兴旺发达,与其尊师重教是分不开的。旧时一些文人在家或选某个地方设立私塾或书院,招收富家子弟来读书。有的富贵人家干脆把私塾的老师请到家里来专门教育自己的子孙,这种教学方式也称家塾。乔贵发因家贫识字不多,故他发迹之后非常重视子弟的文化教育,他的儿子乔全义曾考中秀才,其他子孙也多送往私塾读书。他的孙子乔致庸自幼读书勤勉,他的曾孙乔超五也酷爱读书,因俩人年龄相仿,长辈们曾送他们一起去平遥书院读书。后来乔超五在清咸丰己未年(1859年)中举,曾任知县。他在保元堂家里设了家塾,让乔家子弟在此读书,他的外孙渠本翘也在此读书。保元堂一些子弟多致力于科考入仕,曾先后有四人中举,有父子、叔侄、爷孙、兄弟、甥舅同举的佳话。而乔在中堂子弟无意追求功名,更重经商。</p><p class="ql-block">乔在中堂的家塾请塔寺村的名儒刘奋熙执教,当时刘奋熙还没有中进士,但在祁县一带也是个出类拔萃的人。他性格耿直而且派头十足,一般人家很难相请。乔家为了让子孙受到良好教育,对他百依百顺,盛情款待,并暗中给刘先生家中予以资助。</p><p class="ql-block">乔家对这些先生的待遇也很优厚,每位教师有两个书童伺候,伙食和主人相同。先生除了有较高的年薪外,逢年过节设专宴款待,还另有红包、糖果、点心、月饼等福利,书桌上糖果罐内的零食也是每日品种翻新。同时,乔家待先生为上宾,宴席中要请先生坐正席。先生平常回家时,乔家派轿车接送,主人们一字排开送到门外,等先生的轿车离开,乔家的主人才回来。乔家如此尊师重教,一方面培养了子弟们尊敬长辈的好品德,让他们学到丰富的知识;另一方面先生皆感恩乔家,全心全意地授课育人。</p><p class="ql-block">乔家祖上传下的家规家训,都是正心、正身、正人的基本原则。家规正了人,才会形成风清气正的家风。家风好,就有了百年基业,乔家兴旺延续了两百多年,一是家规正人,二是家风兴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下午游览完乔家大院,已经是下午3点钟,然后又驱车前往平遥古城(42公里)。抵达平遥古城已经是下午4点多钟。</span></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p><p class="ql-block">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 平遥古城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平遥古城被世界纪录协会评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2015年7月13日,平遥古城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点。2017年11月19日,获得年度旅游目的地声誉奖。 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中心描述称: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p><p class="ql-block">春秋时属晋国,战国属赵国。秦置平陶县,汉置中都县,为宗亲代王的都城。北魏改名为平遥县。</p><p class="ql-block">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p><p class="ql-block">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p><p class="ql-block">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p><p class="ql-block">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21届大会决定将平遥古城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是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宗教发展的实物标本。</p><p class="ql-block">“马面”是城墙中向外突出的附着墩台,因为它形体修长,如同马的脸面,故称。“马面”之设,既增强了墙体的牢固性,又在城池守卫战中得以消除战场的死角:一旦敌人兵临城下,相邻的马面上的守夫可组织成交叉射击网,让来犯者左右受敌而一败涂地。平遥城墙每隔60米-100米即有马面一个,马面上筑有瞭望敌情的楼橹,称“敌楼”。</p> <p class="ql-block">县城东北距首都北京616公里,北至省城太原90公里,西到古都西安543公里,东达天津港口758公里,南及广州海岸2390公里。平遥县总面积1260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是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一年中7月份最热,一月份最冷,降水量年际相差悬殊,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六、七、八、九这4个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平遥县衙坐落于平遥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建于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平遥县衙作为中国现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县衙整个建筑群主从有序,错落有致,结构合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004年5月19日,第十一世班禅莅临县衙考察时欣然提词:“平遥县衙古衙之最”。</span></p> <h3><font color="#010101">城墙是一个方形的平面,这是明清时期经过多次翻修才得到的成果,它的总周长大概有600米,每一面墙都非常的坚实,外面都用青色的砖包裹着,非常的精致。城墙上的一些建筑更加精致,有将台四座角楼,在内部还有女儿墙,都是平遥古城的特色,值得我们好好看一看。在城顶部还有绝佳的观景平台可以俯视全城,非常大气壮观,视觉体验极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平遥古城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以后,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平遥城内的重点民居,系建于公元1840~1911年之间。民居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深深。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集中体现了公元14至19世纪前后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对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军事防御、宗教信仰、传统思想、伦理道德的人类居住形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迄今汉民族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font></h3> 瓮城,指建在城门外的小城,又叫月城,用以增强城池的防御能力。平遥古城的瓮城城门与大城门的朝向多数呈90°夹角(南门和下东门除外),即便敌军攻破了瓮城城门,还有主城门防御,由于翁城内地方狭窄不易于展开大规模兵力进攻,延缓了敌军的进攻速度,而城墙顶部的守军则可居高临下四面射击,给敌人以致命打击,正所谓关门打狗、瓮中捉鳖。<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修筑于城池的城门顶,古代有时称“谯楼”。平遥城墙的城楼共有六座,创修于明代,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补修重筑,城楼高16.14米,宽五间13.72米,进深四间10.04米。造型古朴、典雅,结构端庄稳健。城楼是城墙顶精致美观的高层建筑,平常登高瞭望,战时主将坐镇指挥,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御设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南大街为平遥古城的中轴线,北起东、西大街衔接处,南到大南门(迎熏门),以古市楼贯穿南北,街道两旁,老字号与传统名店铺林立,是最为繁盛的传统商业街,清朝时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西大街,西起下西门(凤仪门)、东和南大街北端相交,与东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著名的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就诞生于古城西大街,被誉为“大清金融第一街”。东大街,东起下东门(亲翰门)、西和南大街北端相交,与西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北大街,北起北门(拱极门)、南通西大街中部。</font></h3> 建于城墙四角上的角楼,主要用以弥补守城死角即城墙拐角处的防御薄弱环节,从而增强整座城墙的防御能力。角楼分别指西北角的“霞叠”楼,东北角的“栖月楼”。西南角的“瑞霭楼”,东南角的“凝秀楼”。<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点将台位于上东门和下东门之间城墙顶上,现为砖砌高台。相传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即位后,派大将尹吉甫率兵北伐猃狁,连战连捷,后奉命屯兵今之平遥,增筑城墙,并在此训练士卒,点将练武。明代中叶,人们为纪念尹吉甫功绩,在尹曾点将阅兵的地方修筑了高真庙。明清维修城墙时一并将“高真庙”连成一体,是城顶宽阔的高台,登高远眺,心旷神怡,诗曰:“层台百尺县城连,吉甫勋名雉堞前。塞草久消征战垒,龙旗怯意出车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平遥城墙,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为夯土城垣。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筑,由原“九里十八步”扩为“十二里八分四厘”(6.4公里),变夯土城垣为砖石城墙。明清两代先后有二十五次维修,城墙平面呈方形,周长6162.7米,高10米,垛堞高2米,顶宽3—5米,墙身素土夯实,外包青砖,内墙砖砌排水槽77个。墙顶外筑2米高的垛口墙(又称挡马墙)取孔子弟子、贤人之数,设垛口3000个,敌楼72座,内砌女儿墙。四隅角楼四座,东城墙上有点将台,东南角城顶上筑奎星楼和文昌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平遥城有古城门六道,东西各二。鸟瞰平遥古城,形同一只欲行未动的乌龟,“龟”头南尾北,东西四门比拟为龟之四足,民间故有“龟城”之说。南门之外,古有中都河水蜿蜒而过,从而引发了古代文人“龟前戏水,山水朝阳,城之攸建,以此为用”的感慨。乌龟是吉祥、长寿的象征,“龟城”之说源于古人对“四灵”的崇拜,“龟城”寓意固着金汤,长治久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镇国寺位于平遥县城东北12公里的郝洞村,原名京城寺,明嘉靖十九年改为镇国寺。它始建于五代北汉时期,距同蒲铁路洪善车站仅1公里。寺院分为前后两部分,从南到北依次有天王殿、万佛殿、三佛楼等。万佛殿是前院的主要建筑,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该殿规模虽然不大,但造型雄伟,气势非凡。殿内共有彩塑14尊,殿内佛坛正中供有释迦牟尼像,迦叶、阿难两大弟子侍立左右,佛祖造型高大、面相端庄,具有浓厚的中唐风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双林寺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坐北朝南,庙群占地面积约为一万五千平方米,内分东西两大部分。西部为庙院,沿中轴线坐落着三进院落,由十座殿堂组成。前院为释迦殿、罗汉殿、武圣殿、土地殿、阎罗殿和天王殿;中院为大雄宝殿和两厢的千佛殿、菩萨殿;后院为娘娘殿和贞义祠。东部为禅院、经房等。寺内十座大殿内保存有元代至明代(公元13~17世纪)的彩塑造像2000余尊,被人们誉为“彩塑艺术的宝库”。</font></h3> 中国1300多年科举史上硕果仅存的平遥文庙有“小故宫”之称,规模宏大,规制齐全,也有一条类似的中轴线。魁星楼却在文庙外城墙上的东南角,她小巧玲珑,却直指天空。登上此楼,有“手可摘星辰”之感,平遥古城尽收眼底。据说,当年凡中状元者要从东门城楼登上云路,然后再登魁星楼、文昌阁,经过云路坊(凌空而架,像云中虹桥),再跨进棂星门,经过拌桥(也称状元桥),再到大成殿祭拜孔子。这些,只是形式上的表演而已,其实,从隋朝确立科举制度以来,那科举路上的七百多名状元,十多万进士,以及难以计数的举人,在经历过“十年寒窗无人问”的苦难历程之后,今日登云梯,上星楼,跨云桥,进棂门,在世人面前风风光光地招摇展示一番,为“一朝成名天下闻”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div>如果我们把平遥古城看作一个完整而丰富的生命体,那么,平遥文庙就是她的灵魂;如果我们把平遥文庙看作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体,那么,大成殿无疑是她的心脏部位。明伦堂,又称彝伦堂,在大成殿后,是强化孔子儒教中的君臣、父子、尊卑等人伦关系的殿堂,是向人们灌输儒教伦理道德的讲堂,是学官中的主要学习场所。文庙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城内东南隅,云路街北侧,主体建筑大成殿是全国现存文庙中罕见的宋金时期建筑。<br></div> <p class="ql-block">文庙坐北向南。总面积35811平方米,庙区占地8649.6平方米,建筑面积3472.3平方米。现存四进院落,中轴线上排列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藏经阁等建筑。</p><p class="ql-block">大成殿为文庙主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建在高1米的砖砌台基上,前有宽广的月台,周围施以石栏板。前檐明次间用隔扇门,稍间置窗。檐下斗栱七铺作,双抄双下昂重栱偷心造。昂为批竹昂,耍头蚂蚱形。梁架分草栿和明栿两种,草栿隐在天花之下,天花板下露明处用明栿。梁架结构为十架椽,前后槽用搭牵乳栿联接,内柱之间,以复梁拼成的草栿承重,草栿以上,用四椽栿、平梁、叉手、侏儒柱、驼峰等层层支叠,梁枋断面高宽之比大多为三比二,基本采用了宋金时期作法。中央置藻井,用小型斗栱叠架而成,形制规整,工艺精巧。</p><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文庙即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平遥文庙位于平遥县城内东南隅,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其大成殿为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至今保持原貌,是我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平遥文庙坐北向南,规模宏大,规制齐全,2004年正式向游人开放,成为平遥古城的主要文物旅游景点之一。</span></p> <h3><font color="#010101">平遥文庙历来为县学所在,直至清光绪末年废除科举后,县学才停,改办为“平遥县实业学校”,开始了新学。到1923年,一些商贾财东捐资在文庙办起了“平遥励志中学校”,县长郭学谦还题写了校名门额,后改为官办平遥中学校,迁址到察院街。1950年,太岳中学同平遥中学合并,校址又设在文庙,其建筑基本保存着原貌,只拆除了棂星门、西学、省畜所。20世纪50年代末,修建平遥中学教学楼时,拆除了超山书院、敬一亭、尊经阁。</font></h3> <p class="ql-block">平遥清虚观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城内东大街东段路北,坐北向南,前后三进院落,总占地面积5890.9平方米,是平遥古城内最大的道观,按照道东佛西的传统布局安排,坐落于东大街东段路北。</p><p class="ql-block">原名太平观,始建于唐高宗年间,几经易名,至清代复称“清虚观”至今。1989年,平遥县文物局进驻清虚观。1996年1月1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清虚观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清虚观被开辟为平遥县综合博物馆。2006年05月25日,清虚观作为元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清虚观是古城内最大的道观。按照道东佛西的传统布局安排,坐落于东大街东段路北。清虚观始建于唐显庆二年(657年),原名太平观,宋治平元年(1064年)改为清虚观。元初改名为太平兴国观,后又易名“太平崇圣宫”,清代时复称清虚观。历史沧桑,人世变迁,岁月的流逝使这里的许多道教偶像所剩无几。1998年,清虚观被开辟为平遥县综合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要进衙暑,需先通过衙暑大门,衙门东侧置有登闻鼓,俗称叫冤大鼓,是供百姓申诉冤屈的。衙门对面有一道砖砌照壁,是根据汉族道教习俗修建大桥,主要是辟邪。照壁北面的怪兽因贪婪藏身的壁画用于告诫知县引以为戒,不要贪赃枉法。</p> <p class="ql-block">平遥衙暑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现存早的建筑为元至正六年(1346年)所建,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衙暑位于古城中心,坐朝南,对称轴布局,南北长200多米,东西宽100多米,占地26000多平方米。县衙尊封建礼制,前朝后寝,中心线上有六进院落,是中国现存的明清时期县衙的典型建筑。</p><p class="ql-block">平遥县衙作为中国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县衙整个建筑群主从有序,错落有致,结构合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从建筑布局,还是职能设置,都堪称皇宫缩影。</p> <h3>平遥古城城隍庙钟楼。钟,是寺庙必备的法器,一般用生铁或铜铸成,钟楼设在寺庙之左。在古代,钟楼既是报时器,也是礼器和乐器。钟,一般呈喇叭形,悬钮为鸣龙状,钟身铸有突起的花纹或布施功德主花名,为精美的艺术品。</h3><h3><br></h3> <p class="ql-block">观风楼,位于山西平遥古城县衙署门外,属于县衙建筑群的一部分。衙门外,左翼有观风楼,右翼有乐楼。史载,观风楼建于明朝,后屡有增修。观风楼处于城中的制高点,登上楼就可俯视全城。</p> <h3><font color="#010101">日升昌票号成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山西省平遥县西达蒲村富商李大金出资与总经理雷履泰共同创办。总号设于山西省平遥县城内繁华街市的西大街路南,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是中国民族银行业的先河,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其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font></h3> <h3>随著要求拨兑的人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红火,西裕成颜料庄遂改为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票号,名“日升昌记”。作为汇兑制度和专营汇兑之信用机构,至此开始形成。日升昌先后于汉口、天津、济南、西安、开封、南京等地设票号分号40多处,几乎覆盖整个中国,各地分号挂招牌“京都日升昌汇通天下”。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5代皇帝和中华民国,延续至1923年,长达一个世纪。<br></h3> <h3>日升昌记南面临河,北面临街,门侧为门市房,亦称柜房,是从事汇兑业务的主要场所。这两侧的房间分别是伙计的休息室和二掌柜的会客室,楼上是办公室和存放账目的房间。正堂是东家、大掌柜与客商洽谈业务的场所。正堂的侧间是银库。 日升昌记占地997 平方米,建筑面积650 平方米,设计功能为票号文化展示。主要通过实物、图片陈列,多媒体场景再现等手法,用货币、契约、商标、印鉴、戥(deng )秤、税单、股票等商业实物、资料,展示明清到民国时期的台儿庄商贸文化,讲述台儿庄的商业文化变迁,特别是票号发展的历程,从不同角度折射台儿庄商业文化的流金岁月。 日升昌的大门和这条西大街上上百家的清式民居没有任何不同之处:只有门口书有“日升昌记”的黑色匾额和“中国票号博物馆”的石碑提醒人们,这里就是当年号称“汇通天下”的日升昌。   </h3><h3>这是个典型的明清时期的院落,比起名扬天下的乔家、渠家大院来,这里似乎过于简朴。但她在历史上的地位却让这个普通的院落熠熠生辉。清道光初年,也就是1823年左右,平遥城里消失了一家实力最雄厚的颜料庄“西裕成”,同时诞生了这里的第一家票号“日升昌”。这似乎是一个很传奇的故事,故事的导演却是一个目光跨越了这个时代的老人。票号的主人是李大全,这是一个精明的颜料商人。而真正让世人怀念敬佩的却是他手下的老掌柜——雷履泰。后世人们尊称这位雷大掌柜为“金融泰斗”。这位老人辅佐了两代东家,在他53岁那一年,他终于说服东家投资白银30万两,把如日中天或利丰厚的颜料庄改为第一家票号。<br></h3> <h3>巨大的地下金库以及金库正中那跟盘龙柱,实际上她几乎成了平遥的代名词,是走过路过不可错过的一个所在。 让我们在协同庆钱庄博物馆来一个真正的穿越之旅吧。 先由账房先生领着去买一张银票。然后由大掌柜送去金库。走过一条叫做财路的小道,仔细看,墙上有铜钱的。看看就好了,千万不要挖啊。<br></h3> <h3>走到底,拐个小弯,就是平遥城风水之保护神:神盘龙柱。千万别小看了它,它可是定位在平遥古城的心脏之上。<br></h3> <h3>感受下这个平遥城里最大的地下金库,当年这里是真的塞满了金银。<br></h3><h3>山西的商人是辉煌过的,但伴随着跟政治紧密关联的“汇通天下”的山西票号屡次错失改革机会并最终伴随着清王朝的落幕而退出历史舞台之后,平遥也就渐渐地隐退江湖,并最终恢复了其最初的样子:贫穷落后,没钱拆。 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没钱拆”成就了平遥,让她最终成为诺大一个中国保存得最完美的明清建筑的一个所在,成为我们怀古的目的地,是感受旧时建筑魅力的好去处,可以抚摸着每一块历史久远的青砖,与历史去对话。<br></h3><h3>如今,日升昌是国有的,而协同庆却在90年代时被一个颇有眼光的乔姓古玩商人买下。据说最初,因为金额巨大,只好找来数人合伙购之,奈何久不见效益,其余众人挨个退出,独留乔老板一人苦撑,并最终等来了如今的拨开云雾见天日之大好境况。</h3> <h3><font color="#010101">平遥古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也有着许多民俗传统活动,比如划旱船、踩高跷,抬阁和观龙灯等等,都十分有趣,意义颇深。每逢节假日来到古城或许都可以见到。来平遥古城走一走,感受这里历史上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颇深造诣,相信你会更加的了解平遥的历史,对它更加青睐!</font></h3> <p class="ql-block">2014年6月29日早上从平遥古城驱车前往山西临汾壶口瀑布(283公里)。是黄河上唯一的黄色大瀑布,山西临汾壶口瀑布也是中国的第二大瀑布,号称“黄河奇观”。以壶口瀑布为中心的风景区,集黄河峡谷、黄土高原、古塬村寨为一体,展现了黄河流域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p><p class="ql-block">1988年被确定为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2002年,晋升为国家地质公园。</p> <p class="ql-block">滚滚黄河水至此,500余米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所束缚,上宽</p><p class="ql-block">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故名“壶口瀑布”。</p><p class="ql-block">中国古籍《书·禹贡》曰“盖河漩涡,如一壶然”。</p><p class="ql-block">两大著名奇景“旱地行船”和“水里冒烟”,更是罕见。</p><p class="ql-block">亚洲飞人柯受良和吉县飞人朱朝晖先后驾驶汽车和摩托车成功飞越黄河壶口瀑布景区。</p><p class="ql-block">2006年9月5日,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正式揭碑开园。</p> <p class="ql-block">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晋陕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p><p class="ql-block">西濒陕西省宜川县,东临山西省吉县,距山西吉县城西南约25公里。</p><p class="ql-block">瀑布宽达30米,深约50米,最大瀑面3万平方米。与中越边界的德天瀑布、贵州省黄果树瀑布同为中国三大瀑布。</p> <h3><font color="#010101">壶口处倒海翻江。</font></h3> 西侧可观看壶口瀑布侧面,也可下到瀑布下近距离观赏瀑布和黄河,山岩多,视角好。<br>景区内有观瀑洞(龙洞),是一个天然石洞,在瀑布的下方,从下往上看瀑布,瀑布壮观无比。<br>飞流直下,骇浪翻滚,如千军万马奔腾怒吼,素有“不观壶口大瀑布,难识黄河真面目”的盛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悬瀑飞流浊雾冲天,似烟尘缥缈如细雨蒙蒙,随风阵阵向下游飘洒,打湿了我们的衣服。</span></p> <h3><font color="#010101">壶口上部激流彭拜,汇入石槽后水位上涨,瀑布落差减小。</font></h3> <p class="ql-block">2014年6月30日早上从壶口瀑布驱车前往山西昔阳县大寨村(350公里)。大寨村是山西省昔阳县的一个小山村。大寨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是个穷山村,解放后,大寨人决心组织起来改变山村落后的面貌。从1953年开始,治山治水,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用了十年的工夫修成了亩产千斤的高产、稳产海绵田。可是,1963年,大寨遭受了一场毁灭性的洪涝灾害,山流、地冲、房倒、窑塌,群众生活十分困难,十年心血付之东流。开展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热潮。</p><p class="ql-block">2016年12月,大寨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7年12月,荣获2017名村影响力排行榜300佳。2019年7月28日,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p><p class="ql-block">2019年12月2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价认定大寨镇大寨村为国家森林乡村。</p> <p class="ql-block">中华第一村——大寨村,是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的一个小山村。大寨地处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城东南部,全村有220多户人家,510多口人,1.88平方公里,海拔为1162.6米。这里属太行山土石山区,由于长期风蚀水切,地域形成了七沟八梁一面坡的形貌。这里穷山恶水,七沟八梁一面坡,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十分艰苦,后进行治山治水,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开辟层层梯田,并通过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因此,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肯定和表扬,并于1964年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而成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p><p class="ql-block">“农业学大寨”以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相继视察大寨,国外有国家元首,政界要人和友好知名人士,国内有各行各业的人士,共有上千万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大寨,来自海外地区134个国家和地区的达2.5万多人。这是大寨森林公园人行道,全部用虎头山上的石头铺设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现在大寨已经成为一个优美的公园山村。层层梯田庄稼葱绿,池水波光旖旎,人造森林郁郁葱葱,处处果园硕果累累。大寨村窑洞整齐,街道干净、清洁,人民热情好客。大寨的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已经大有改善,是一个成熟的农业旅游区。大寨相续开发了民族团结林、知青林、军民池、支农池、老英雄墓地、大寨展览馆、团结沟渡槽、大寨文化广场、大寨文化展示馆、大寨梯田(狼窝掌)、大寨生态园,大柳树、火车皮式窑洞、大寨新居、为大寨增色不少。</span></p> <p class="ql-block">大寨是太行山深处的一个不大的村庄。按照中国古典名著《列子》的说法,太行山原在现今河北省的南部,与它并排着的还有一座王屋山。相传很久以前在山北住着一位叫愚公的老人,见两座大山挡住了他家的出路,便率领他的儿子和孙子要把这两座大山搬走。有个叫智叟的人看到他的这种行为,感到不可思议,就对他讲:这两座山太大了,你怎么能搬得走呢?愚公回答说:你这人怎么这么糊涂!你难道不知道,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不会再增长,搬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搬不走呢?于是,愚公一家老小每天挖山不止。后来这件事感动了“天帝“,他派了两个神仙把两座大山给背走了。太行山这才被移到了现今河北、山西两省交界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列子》一书讲述的很多故事属寓言性质。寓言主要用来说明道理,故事本身却不可以太当真。</p><p class="ql-block">大寨村,就位于愚公当年曾试图迁移过的太行山的深处。而大寨人所做的事情,竟真的与愚公移山相似。</p><p class="ql-block">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城东南5公里的虎头山下,地处太行山腹地,平均海拔1000米,总面积1.88平方公里,全村现有居民约220户,500多口人。</p><p class="ql-block">关于大寨村的形成,由于缺乏史料记载,只能根据传说推测。相传在北宋年间,宋军为抵御金兵,曾派兵把守距如今的大寨东北方约5公里的虹桥关,大寨就是宋军的一个驻军营寨。据说当时守军建有两个营寨,大的叫大寨,小的叫小寨。这便是大寨村名的由来。据当地人讲,小寨村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还存在,但住户已经很少,再后来就没有了。山西自古战事多,因此叫“关”、“堡”、“寨”的地方也就多。在山西,有名的大寨就有两个,除了昔阳县的大寨,榆社县也有一个叫大寨的地方,一度也较有名。</p> <p class="ql-block">昔阳县的大寨村位于虎头山的一个坡面上,村中间是一条沟。在人民政权建立前夕,全村有约800亩耕地,64户人家,190多口人。这些耕地如果平均占有的话,每户约合10多亩。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按照大寨展览馆提供的数字,当时全村约800亩土地,有60%,也就是大约480亩为1户地主和3户富农所占有;另有22%,即170多亩为12户中农所占有;而其余48户贫农、下中农一共才占有不到150亩耕地。太行山区的耕地十分贫瘠,生产条件又极为简陋,粮食产量很低。1亩地1年能收获70公斤粮食就算不错了。广大农民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大寨人说他们过去有三穷、五多。三穷是:人穷,地穷,村子穷;五多是:当长工打短工的多,负债欠账的多,讨吃要饭的多,卖儿卖女的多,寻死上吊的多。由于人穷,大寨村的住宅也十分简陋。人们多在山沟的两边土坡上挖土窑居住。只有少数有钱的人家盖得起砖房或用石头垒起窑洞。</p><p class="ql-block">大寨穷也没有穷出名来,因为太行山深处的乡村普遍很穷,大寨并非特殊。</p><p class="ql-block">大寨村之所以名闻天下,是因为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寨村民自力更生、战天斗地、艰苦创业,重新安排家乡的山河面貌,从而引起了世人的景仰。而以前大寨几乎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什么印记。民国年间编修《昔阳县志》,尽管大寨距县城只有5公里, 但由于“无可道也”,县志竟连大寨的村名都不记载。</p><p class="ql-block">昔阳在1940年被日本人占领,成了沦陷区。不过在当时,凡有日本军队的地方,也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太行山区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武装斗争的重点区域,除了正规军,还有许多抗日游击队。当时在昔阳一带活动的就有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独立营。共产党的军队在抗日斗争中发展壮大,也教育了广大生活在太行山区的老百姓。</p> <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日本军队无条件投降,昔阳县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大寨的贫苦农民盼来了翻身解放的一天。在随之而来的土地改革中,大寨35户贫农和下中农分得了土地400多亩、房屋41间、窑洞32眼,还分得了一些牲畜和生产工具。 </p><p class="ql-block">村坐落在虎头山下,层层土地在山坡上挂着,旧社会人们常常形容为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亩平,年年灾情多。三天没雨苗发黄,下场急雨地冲光,地里土肥地边流,冲走肥土剩石头,农民辛辛苦苦劳动一年,最后得到的还是饥饿,所以当时大寨有四多:讨吃要饭的多、卖儿卖女的多、扛长工打短工的多、外出逃荒的多。大寨在45年解放,46年组织了互助组,47年建立了党组织,53年办合作社。</p><p class="ql-block">合作社时期,党支部组织广大群众,走集体化的道路,首先向群山恶水展开宣战。制定出十年造地规划,他们就凭着一双手、两个肩膀、一把镢头、两个箩筐不分昼夜的苦干,河沟造良田,山坡造梯田,花去了十年的工夫,改造了大寨的七沟八梁一面坡,修成了亩产千斤的高产、稳产海绵田。不仅解决了大寨人的温饱问题,而且每年上交国家20多万斤余粮。</p><p class="ql-block">1963年,大寨遭受了一场对村民毁灭性的洪涝灾害。灾后上级领导慰问大寨人,并送来了钱、粮、物资,大寨人没有收下,给国家退回去了,并说:“遭灾地方很多,如果都依靠国家救济,国家的钱财从哪来呢?”党支部当即提出了三不要三不少的口号:“不要国家钱、粮、物资,交售国家粮食不能少、群众分红不能少、社员口粮不能少”。开展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热潮。我们日战大寨田夜战新农村,花费了五年工夫,一个崭新的大寨,展现于人们面前。</p><p class="ql-block">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是改造大寨的基本方针。在1.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植树造林1000多亩,整修良田800多亩,修筑盘山公路12华里,建蓄水池6个,容水10000多立方,盘山水渠28华里,铺设地下水管道30000多米,旱地灌溉面积达400亩,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水利化。</p> <p class="ql-block">随着集体实力的增强,农民生活实现了三有三不。三有是:小有教(从幼儿到小学免费上学);老有靠(实行了养老保险金制度,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可领到60元,70岁以上月领100元,共产党员月领150元,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三战的月领120元);考有奖(凡考入大学、大专、中专的学生集体年发给奖学金,本科大学生年1000元;专科大学生年800元;中专生年500元)。“三不“是:吃水不用吊(自来水)、运输不用挑(汽车、拖拉机)、看病不用跑(村办医疗保健站服务上门)。大寨人不仅在生活上得到了改善,而且设施和建设环境方面的改造是同步进行的,93年投资80多万元建起了三层楼的新办学校,改变了教学环境,94年投资120万元修筑了3.8华里的盘山公路,硬化了路面街道。96年投资160万元打深井引水,井深742米,从根本上解决了人吃淡水的问题。95年开始建设大寨森林公园共投资1000多万元,植树造林,种植花卉1000多亩,不仅发展了旅游事业,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寨的生态环境。2000年投资207万元,修筑了一座能蓄水6万方的水库,可灌溉大寨的600亩良田。</p><p class="ql-block">在狠抓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寨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经常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开展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及民主法制的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举办不同形式的培训班,如:农广校、农科教、法制教、经营管理、营销出销、外语学习等,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主力和实力。</p><p class="ql-block">大寨的党风好,民风正,无邪恶、邪教,党支部连年受到中央、省、市、县各级党委的表彰。1995年1月,被山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7月1日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同年6月6日,中共山西省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旗基层党组织”;1999年9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2001年7月1日被中央组织部命名为“先进基层党总支”。</p> <p class="ql-block">虎头山,是一山的名称。在中国各地有多处名为“虎头山”的山脉,有山西大寨虎头山、广东茂名虎头山、福建三明虎头山、甘肃迭部虎头山、台湾花莲虎头山等。</p><p class="ql-block">山西大寨的虎头山主峰海拔约1100余米,传说700余年前,虎头山一带因为金元之间的战争曾经是战场之在,“寨”和“小寨”这样的村名据知均是当时屯兵营寨的漫长遗存之物。700年前的战争仅仅给虎头山留下这无声无息的两处村名而已。</p><p class="ql-block">虎头山本来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陈永贵及大寨群众一代人的劳动,使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亲笔题词“农业学大寨”,虎头山也名播四海。在20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时,“到大寨去,已是国内旅游的第一选择。人数最多的一年是1967年,共有370多万人,高峰期一天高达数万人。那时修通大寨虎头山的路上人流汹涌,万头攒动,接待站从早到晚有人吃饭。”</p><p class="ql-block">还有人作过这样的统计,说从1965年到1978年,“到大寨虎头山的外国人有2288批,共有134个国家,25478人。高峰期一天竟接待了50多个国家的客人;其中有22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莫桑比克总统就来过两次。</p><p class="ql-block">大寨虽然梯田造得好,粮打得多,但是还要多种树,从根本上改变生态环境。从此大寨人开始了虎头山绿化过程。60、70年代,地里舍不得种树,就到虎头山上石缝里种树,绿化了1000多亩荒山。80年代调整农业结构,在坡地上种植了300多亩苹果、桃、红枣等果树。1991年大寨人“退耕还林”,开始在虎头山植树造林,1995年,出动300人,投工10000多个,在虎头山放炮炸坑,一个坑填一车土,在干石山上种植了万余株松柏。</p> <p class="ql-block">虎头山森林公园先后从北京、石家庄、太原等地引进15个绿化树种,虎头山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1999年,来大寨的游客约10万人次,虎头山森林公园门票收入56万元。 </p><p class="ql-block">山西省中阳县城南面有一座形似虎头的山峁叫虎头山,”虎头山诸峰环拱,二水朝宗“(《汾州府志》)。</p><p class="ql-block">虎头山位于城南二里处,也与凤凰山对峙。因其山形酷似伏虎,且虎头又直冲凤凰城,每当夜幕降临,其”虎头横晚“的依稀景观也被列为宁乡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大寨展览馆由山西唐是文化艺术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制作,展览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大寨艰苦创业篇》讲述上个世纪50—70年代,大寨人战天斗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艰苦奋斗史。而下篇《大寨改革开放篇》讲述1991年以来带领大寨人深化改革、解放思想创业致富的艰难转折历程,突出展现大寨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所取得的翻天覆地的辉煌成就。</p><p class="ql-block">展览结合大寨实际、忠于大寨历史,以历史照片和实物展示为主,综合运用了声光电场景、高仿真硅胶人物、电子沙盘等高科技手段,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大寨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p><p class="ql-block">历史照片、珍贵实物、声光电场景,多角度展现大寨风貌。</p><p class="ql-block">走进以暖色调为主的展馆序厅,迎面看到的是大厅顶部金色麦穗环绕下的红色五角星图案。序厅迎面墙上是一组大型的《大寨英雄谱》浮雕。整组浮雕展现的是大寨人自力更生战洪灾、三战狼窝掌和交售爱国粮的场景。</p><p class="ql-block">浮雕下方,是一座红旗形的碑,“大寨大队所坚持的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都是值得大大提倡的。”</p> <p class="ql-block">展厅内,声、光、电控制,投影、视频、电子屏等结合,形象的图片和简练的文字,整个展览馆将大寨的今夕,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p><p class="ql-block">面对穷山恶水,面对“七沟八梁一面坡”,大寨人没有被吓倒。全国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寨涌现出了一批英雄。劲风刮过,纷纷扬扬的大雪中,大寨人民战天斗地;电闪雷鸣、洪水肆虐,大寨人冒着危险,从齐腰深的松溪水中夺回财物;荒凉的山沟、陡峭的坡地,大寨人搬山填沟,改造出层层梯田;发展绿色农业,种植、养殖加旅游,让生态农业致富大寨人……展馆内,一本随着手指所到一页页自动翻阅的电子书点点滴滴记录着大寨人的奋斗历程和大寨的历史变迁,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围观。</p> <p class="ql-block">大寨展览馆已经过四次改扩建。1963年8月,一场百年不遇的洪灾袭击大寨。7天7夜的瓢泼大雨几乎将大寨变成了一片废墟。困难面前,大寨人不要国家救济,自力更生战洪灾,提出了著名的 “三不要”、“三不少”、“自力更生十大好处”等,不倒信心、重建家园。大寨,也因此名扬天下。</p><p class="ql-block">战胜洪灾的第二年,大寨人为总结经验、记录历史,在虎头山上建成了一处房屋简陋、空间狭小的展览馆。此后,1971年,昔阳县在县城批出一处专门的院落,展览历年来大寨的奋斗成果,并展出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对大寨的关注、支持的图文等。1996年,大寨村在虎头山上建成了面积达600多平方米的展览馆。</p><p class="ql-block">2010年 10月,在中央,山西省、晋中市等各级各部门的重视下,大寨村建成了如今集声、光、电技术和先进设备为一体,包括图片、实物等分类细致、内容全面的新展览馆。</p><p class="ql-block">如今,大寨展览馆以全新的面容迎接四方宾朋。而大寨精神将永续流传,激励后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明天就要回家了,小朋友向各位阿公阿婆们敬个礼,谢谢她们一路上的关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傍晚时分来到昔阳县老街,老街距离大寨不远的昔阳老县城的一条老街。它最大程度的保留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特色,看了让人感慨万千。尤其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们,来过后一定会勾起你记忆深处的好些东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老街的红色是如此的浓烈和深沉!或许对于旅者而言,这集万千红色于一体的老街有点应景和噱头——不过是为发展旅游人为拼凑的红色符号而已——而读过历史的人们已然明白,这方土地的经历早已向世人诠释了这红色的厚重和不朽——六七十年代,就在这片土地上,有一群丰碑式的人物,他们在七沟八梁一面坡的恶劣环境中激扬着战天斗地的豪情,他们秉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华夏大地上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奇迹,成就了那个时代中国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时至今日,老街这浓缩了奋斗与拼搏,凝聚着激情和梦想的红色依旧如此浓重耀眼,激荡人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就是昔阳老县城的那条有名的红旗一条街,原名上城街,也是老县城唯一的一条主街道,只有六七百米。街道两边建筑有着浓郁的时代特色。清一色水泥石子抹就的墙体立面在白灰勾缝中被分割成规整的条块形状,远远看去呈现出一种硬朗、灰白的色彩。门店上的红色标语、五角星、飘扬的红旗,无形中会感染一种气势和力量,让人觉得它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有别于其他古意老街,这里的建筑带着明显的苏联建筑风格,处处彰显出特定年代的历史风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早年间这里曾是县政府办公所在,房屋多为机关单位用房,或许正是这样的经历成就了那个年代老街的繁荣时尚。而今,时代的一页已然翻过,留存的风物在时光更迭中给人以无限的怀想。街道两边的房子多已用作商业,饭店、超市、商铺林立,街上时有外地牌照车辆停驻及举着相机拍照的和我一样的游人。老街保留了许多旧时的地标建筑,如县政府旧办公楼、晋剧团、新华书店、工农兵舞台等,这条老街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虽算不得古老,但与许多城市化进程中拆后重建的仿古式“老街”相比,留存着的许多原汁原味的时代建筑真实地再现了一个火红的年代,让人找寻到一种精神的寄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徜徉在红旗一条街上,无形中会感染一种气势和力量。红红火火的政治标语,动感十足的文革宣传画,以及随处可见的红色元素能将人瞬间带入一个山呼海啸,激情燃烧的年代。墙上镌刻的马恩列思毛头像以及鲜艳的红五星依然熠熠生辉;“中国共产党万岁,毛泽东思想万岁”,“多快好省,力争上游”,“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文革年代激情四射的语录、口号仿佛仍在吹奏着时代的号角,这号角又如擂动的战鼓,激励工农大众献身建设祖国的伟大革命事业,身处如此氛围中的人们怎能不迸发出不负时代的勇气和力量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在昔阳县城大食堂里面听大寨村导游演讲。</span></p> <p class="ql-block">2014年6月31日圆满地结束了山西旅游,从大寨前往太原火车站(65公里),坐火车回家。</p><p class="ql-block">时隔5年多,有些事情仿佛好像就在昨天。 时间真如流水,不停歇地流去,不可以拾取也不会为你停滞不前。人生也是如此的,失去了就是不会再来,青春年少不会重回。小孙子在一天天长大,而我自己在慢慢地变老,这就是人生的自然规律。青丝已去,白发染头。儿女迈入中年,孙辈吃穿不愁,我们的祖国也越来越繁荣富强。回首人生之路,一腔热血向东流。有的还没有退休,就被上帝接走。有的退休不久,又躺在医院床头。我感觉自己很幸运,仍然可以世界各地到处游。无论是同学,还是好友。您是大官,应该讲究安全着落。您是小官,别总想着名利双收。您是作家,别再瞎熬那灯油。您是工人,把勤俭二字记住。您是农民,那就任凭风雨漂流。无论您官民穷富,都要感恩知足,快乐地向前走。事事量力而行,别听他人忽悠。什么老有老的资本,什么老有老的自由,什么名山大川,什么逍遥自在,殊不知,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难言的愁。经济宽裕的人并不多,大多数都是穷朋友。莫跟别人比,不要自寻烦恼。多点宽容,少点需求,只要有个好身体,就能快乐向前走。活在当下,就是最明智的选择。</p><p class="ql-block">“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东有太行,西有吕梁”的山西省。我是第一次踏上这块陌生的土地,伴随着旅游过程才日渐对它有所了解和认识。</p><p class="ql-block">山西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缘,因地处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它东起千里太行巍峨屏障,西伏吕梁缠绕汹涌九曲黄河天,北临内蒙古苍茫塞外大漠,南距汾河两岸富饶原野沃土。这一方夹持于黄河峡谷和太行山丛山之间呈桑叶形的沃土,山河壮丽,风光无限,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九曲十八弯的黄河水,古老的黄土地孕育了山西博大精深的古老文化,建筑文化,商业文化,装饰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和佛教文化。山西竟有这么丰厚的文化底蕴,不来旅游是难以想象到的。无怪乎有人戏言,到山西旅游脚一落地就踩着文化了。这句戏言也并非夸张,我到这里旅游才知确实如此。</p><p class="ql-block">山西从北到南,都是文化的锦绣相联结。晋北五台山佛国圣域的佛教文化,晋中晋商院落群的民族文化,晋南洪洞大槐树的祖跟文化。山西既有古代遗址,佛教圣地,又有众多的革命史迹,人文景观星罗棋布。风光秀丽的北岳恒山,景色如画的武当山,排山倒海的黄河壶口瀑布……自然景观也引人入胜。真是走进山西,才见别有天地。这次山西旅游,仅仅是去了晋北与晋中的部分景区,但也看到了山西的“庐山真面目”。先是游览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五台山佛教圣地。它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风景优美,寺庙云集,文物甚多,物产丰富,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和宗教圣地。</p><p class="ql-block">然后先后游览了豪华气派的乔家大院,乔家大院不仅仅是一个古建筑群,它也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它更是时代的写照,也是乔家人身为晋商的风起云涌的真实写照。即便,乔家大院不再是一个风光的晋商的象征,但是它却用自己矗立在那里的身躯向我们诉说这过往的一切。乔家大院古建筑集实用与艺术为一体,是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典范之作。其璀璨的建筑艺术,深厚的文化内涵,从其建筑整体的营造思想到局部的装饰题材,皆蕴涵着广博而深远的意义,乔家大院以其博大精深的建筑文化向世人展示着其永恒的魅力。乔家大院古建筑作为晋商文化的一种载体,向人们展现了清末民初山西祁县一带的建筑、商业、金融、民俗、艺术等社会生活风貌,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为研究清代北方民居建筑提供了经典蓝本。</p><p class="ql-block">气势恢宏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平遥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明清时期经济十分繁荣、商业发达,有“拉不完、填不满的平遥”之称。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平遥古城是汉族地区保留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落,山西为黄土高原与丽江古城相比少了些秀丽,更没有南方水乡小镇的柔美,只在城外有条护城河,城内无水,宜人度弱了些,也因此尽显西北的粗旷与历史的沧桑。</p><p class="ql-block">惊险奇绝的悬空寺,悬空寺从外面看起来只有数十根像筷子一样的木柱子支撑着。阁楼横空架起,悬空在绝壁上。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粘贴在悬崖上一样,可望而不可及。那大片的黄色岩石微微向前倾斜,仿佛瞬间就要塌下来。虽然悬空寺给人的第一印象像是一座危楼,但出于好奇,每位游客都愿意踏上寺门去看看。楼板尽管在颤抖,大家会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踩在木板上,生怕自己掉下来。脚底下的木板虽然吱吱作响,但在岩石上的楼台却岿然不动。这些木柱子的落脚点都经过精心计算,保证能够把整座寺悬空支撑起来。这就是悬空寺的独到之处。</p><p class="ql-block">巍峨壮观的云冈石窟。云冈石窟的开凿和完成距今已经一千五百年左右,它的出现,若要追根溯源,就需要顺着鲜卑族的历史发展轨迹谈开来。作为北魏鲜卑朝的国家级佛教建筑大工程,云冈石窟在开凿和完成以后的历朝历代时期,受到不同程度的维修与保护,尤其辽金和满清时期,这或许是基于一种少数民族之间彼此互通的政治心理认同感。云冈石窟代表了北魏王朝和鲜卑民族在音乐与舞蹈等文化方面的多重艺术成就及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以上这些景点都在脑海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无论听导游讲解,还是实地观看景物,都使我沉浸在历史的文化氛围之中,受到了一次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熏陶。在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零距离接触时,耳闻目睹其历史兴衰与现实状态,我的思维凝结在久远而深邃的历史天空。祖先巧夺天工的非凡创造力,英勇悲壮抗击入侵者的爱国精神,晋商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智慧和辉煌业绩,都使我深感震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我们到大寨大队,感觉大寨人很热情,在大寨的时间不长,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寨村旅游公司经理全程陪同,热情接待,我们很感动。在我们离开大寨村时,还送给我们每人一份的土特产,礼轻情意重呀。在这里再次感谢他们的热情招待,我们也欢迎他们来这里作客。</span></p><p class="ql-block">是呀,上世纪六十年代毛泽东主席就发出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顿时在全国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学习高潮。由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大寨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歌曲响彻祖国神州大地……大寨是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大寨精神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进入新时代后,大寨人把这种精神内涵扩展为:思想领先、敢于担当;自力更生、艰苦奋 斗;与时俱进、创新开拓;致力发展、促进协调;着力民生、共同富裕;胸怀大局、和谐共进。</p><p class="ql-block">时下,我们欣喜地看到, 大寨三代人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持续开发建设、大搞国土绿化。到目前,大寨荒山披绿、森林覆盖率达到64.7%,绿荫笼罩的虎头山被命名为“大寨森林公园”,还成立了大寨旅游发展公司。先后建成大寨红旗文化广场、狼窝掌观景台;对军民池、军民渠也进行了修缮;还培训了旅游管理和导游人才,走上了生态加红色旅游的新路子。昔日荒山秃岭的大寨,如今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生态大寨”和远近闻名的“旅游景区”。愿大寨精神永放光芒,愿大寨人生活越来越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