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幼儿园“线上课程”——元宵节灯笼

Super菲^

<p>中国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今天我们也来做一盏象征团圆的灯笼吧!&nbsp;</p> <p>01</p><p>活动目标</p><p>1.知道灯笼的制作方法,尝试用折、粘、剪等方法独立制作。</p><p>2.能够合理配色、制作色彩鲜艳的灯笼。</p><p>3.在做做玩玩中感受元宵节的快乐。</p><p>02</p><p>材料准备</p><p>胶水、彩纸、卡纸、剪刀</p><p>03</p><p>制作步骤</p><p>1.将彩纸裁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再将小正方形斜角对折。</p> <p>2.对折好后用双面胶粘好,可以多做几个颜色。</p> <p>3.在一张长方形的彩纸上粘上卷好的正方形。</p> <p>4.如图粘好</p> <p>5.粘好后将彩纸卷起来,这样灯身就做好了。</p> <p>6.将红色彩纸剪成不断的细条,作为灯笼的红穗。</p> <p>7.用黄色的纸条贴上,做灯笼的装饰。</p> <p>8.贴好灯笼的挂钩,灯笼就做好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灯笼小百科</b></p> <p>01</p><p>灯笼的由来</p><p>灯笼,乃是古时灯具的一种,早在西元八世纪的唐朝就有记载使用灯笼的起由。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可能是在西汉纸发明之后。元宵观灯的习俗起源于汉朝初年,但也有相传唐明皇于元宵节在上阳宫大陈灯影,是为了庆祝国泰民安,才扎结花灯,借着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着“彩龙兆祥,民富国强”,花灯的风气至今仍还广为流行。</p><p>02</p><p>元宵节观灯习俗的由来</p><p>元宵观灯的习俗起源于汉朝初年,唐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乃扎结花灯,藉著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徵「彩龙兆祥,民富国强」,花灯风气至此广为流行。明朱元璋建都南京时,更于秦淮河上燃放水灯万支;永乐朝在午门大立虌山灯柱,又在华门外设「灯市」,使得北平尚有「灯市口」街道。民国后,花灯之举虽仍在,但平淡了许多,幸亏如今因著中国热,灯笼又逐渐在居家装饰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灯笼的材料,有的由原来的纸、竹子,变成布、塑胶、铁线,而且灯笼的形状和颜色与传统也大不相同。</p><p>03</p><p>除了照明以外,灯笼还有其他意义</p><p>每年正月私塾(古代的学校)开学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徵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后来就由此演变成元宵节提灯笼的习俗。由于字音和「添丁」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祈求生子。到了日据时代,爱国志士们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p>

灯笼

彩纸

元宵节

花灯

观灯

习俗

象征

正方形

民富国强

起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