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忧虑中,探访一下蝙蝠的世界吧!

漫浪

<h1>庚子新年到来之际,神州大地被一场突如其来、猝不及防的灾害击懵了。一个感染肺炎被叫做新型冠状的病毒,聚集武汉,阴险地趁春运人员大流动之际,偷偷地向外放射蔓延,给全国人民的生命带来巨大威胁,心理带来了惶恐和忧心忡忡。</h1><h1><br></h1><h1>为响应号召,我等百姓,在干焦急又出不上力、帮不上忙之中,唯有宅在家里不外出,不给阴险病毒可乘之机,就等于是给政府不添乱的好百姓。</h1><h1><br></h1><h1>于是,猫在家里,手不离手机,时时关注疫情走向、了解防疫相关知识、心中默默喊着"武汉加油!"成了我们这些天日复一日的光荣工作。</h1><h1><br></h1><h1>网络之中,有专家断言,说一个叫蝙蝠的动物有幸成了这次疫情的病毒宿主,无疑也就成了许多人把牙恨得吱吱作响的公敌。</h1><h1><br></h1><h1>忧虑之中,我开始冷静地走进这个"公敌"的世界,客观了解它的习性,看看它究竟是否像有些人说的那样,犯有不可饶恕、死有余辜的"罪行"。</h1> <h1>一、</h1><h1><br></h1><h1>提起蝙蝠,记忆的闸门被打开了。</h1><h1><br></h1><h1>儿时的生活中,蝙蝠虽不像燕子、麻雀那样常见,但也不时现身于人们居住的村庄。夜晚是它和荧火虫的乐园,它常常趁着夜色,身穿大斗篷,很潇洒地在天空飞翔兜风,高兴了还时不时地"吱吱吱"地叫几声,很快便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h1><h1><br></h1><h1>那时候,并不觉得它有多难看、多讨厌,只觉得它就是动物中的一种而已,不过那时在我们眼里,它还没有那么正式的名字——蝙蝠,而有一个很土的名字——夜鳖虎。那时老人们给我们灌输的知识说,这夜鳖虎是一些贪吃的老鼠在人们家中偷吃了过多的盐或者油而变成丑八怪的。</h1><h1><br></h1><h1>查资料得知,这夜鳖虎原来并非等闲之辈。它属于翼手目动物,翼手目是仅次于啮齿类动物的第二大类群,经过长期演化,是全球4600种哺乳动物中,唯一属于真正具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现共有19科、185属、961种,虽然它们在我们眼里都是一样的。</h1><h1><br></h1><h1>所谓翼手目动物,就是指它的翅膀是由它的前肢(手)在进化中与身体粘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大斗篷的形状,不便行走于是就飞了起来,所以它又被叫做仙鼠、飞鼠。</h1><h1><br></h1><h1>在地球46亿年的岁月中,经历了约5次的物种灭绝,95%的生物都没有逃脱灭绝的命运,而蝙蝠在地球上生活8800万年的岁月有惊无险,实属奇迹。当还没有人类时,它曾经与恐龙同在一个蓝天下平安相处许多年。后来庞然大物的恐龙在进化中灭绝了,而精灵小巧的蝙蝠却神奇地存活到如今。可以说它是生物界历经地球多次毁灭变化而巧妙安全度过的一个成功者,确非等闲之辈。</h1><h1><br></h1><h1>或许是蝙蝠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它与造物主合计,把自己进化成不同一般的动物。作为哺乳动物,它却远离同类;它用飞鸟的形状掩饰自己,却不跟它们争飞阳光下的蓝天;它与人类和平相处,却怕自己丑陋的面目引起人们厌恶,便悄悄地在夜晚出来捕食、活动筋骨,白天倒挂在阴暗潮湿的岩洞上睡大觉。</h1><h1><br></h1><h1>或许正因为它们不与万物相争的生活习性,决定了它们不与其他生物及人类发生正面冲突,生存近亿年而没有灭绝。它的昼伏夜出,它的半禽半兽,使它成为目前地球上堪与人类相媲美的为数不多的高智慧生物之一。</h1><h3><br></h3> <h1>二、</h1><h1><br></h1><h1>蝙蝠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扮演着与众不同的角色。</h1><h1><br></h1><h1>早在《山海经.北山经》中,提到一种名叫"寓"的鸟,"状如鼠而鸟翼,其音如羊"。这大概是有文字记载最早的蝙蝠形象。叫蝙蝠是何人何时取的名字已无可考,但蝙蝠因为名字谐音的吉祥寓意与中华传统"福"文化从此有了扯不清的关系,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它一直被叫做"寓",后来福文化的种种美好之意附于其身的好事,也就与它无关了。</h1><h1><br></h1><h1>据说古人对动物起名有一定规律可循。对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动物往往取一个单字,比如猪、马、牛、羊,鸡、鸭、鸽、鹅,豺、狼、虎、豹等;对传说中的灵兽瑞鸟往往取个双音词,比如白泽、麒麟、貔貅、凤凰、螣蛇等,但蝙蝠的名字是个例外。可能是因为它既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动物,又由于人们对它看它昼伏夜出,行踪怪异,倒挂岩洞,飘忽不定的行踪了解不多,就给它取了与传说灵兽一样的吉祥名字——蝙蝠。</h1><h1><br></h1><h1>蝙蝠,蝙蝠,遍地是福也!</h1><h1><br></h1><h1>出土的红山文化时期一种蝙蝠形状的玛瑙佩件,就是被当时人们视为神鸟而尊奉为祥瑞之物。</h1><h1><br></h1><h1>商代时期已有玉蝙蝠的造型,可见以"蝠"谐音"福"的美好喻意已开始流行了。到了东汉,铜镜背面常有蝙蝠的形象与纹饰,象征吉祥如意、洪福齐天。</h1><h1><br></h1><h1>汉代民间传说,生活在钟乳洞穴的蝙蝠,因喝了洞中的神水后得以长生不老,千年之后身体的颜色也变成了白色,人们膜拜之后,称它们为"仙鼠″。葛洪《抱扑子》中记载:"千岁蝙蝠,色如白雪,集则倒悬,脑重故也。此物得阴干末服之,令人寿万岁。"不知道这是不是人食蝙蝠的最早记录和理论支撑,但它对后世的影响是很强大的。</h1><h1><br></h1><h1>从千年后宋人倪梦龙的《蝙蝠洞》"悬崖多蝙蝠,往往寿千年。自古人难到,如今尔先得。所谓崖上乳,不出翁中天。自有攀援者,曾看抱扑篇"中可以看出,追求长寿而戕害蝙蝠的人世代不绝。</h1><h1><br></h1><h1>同是宋代,苏东坡流放海南时,曾写道:"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薰鼠烧蝙蝠。"说明当时南方一些地方食老鼠、蝙蝠的陋习广泛存在。</h1><h1><br></h1><h1>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好的寓意往往表达的比较含蓄隐晦,谐音就是其中一种。比如瓶的图案寓意"平安",鱼的图案象征"有余",鸡爪寓意"吉兆"等等。一些器皿上的蝙蝠纹,是象征万福不断;将蝙蝠与寿桃组合成一幅图,肯定是"五福捧寿"了;将蝙蝠与梅花鹿、寿桃、喜鹊放在一起,不用说是"福禄寿僖"的意思;画一只红色蝙蝠,一定是"洪福齐天"了。在这里,文字的寓意与蝙蝠本身形象的美丑早就没有多少关系了。</h1><h1><br></h1><h1>《本草纲目》载:"伏翼并非禽类,蝙蝠屎可治眼疾。"后来被中医学誉为"夜明砂",不失是蝙蝠对人类的一大贡献。</h1> <h1>三、</h1><h1><br></h1><h1>当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对蝙蝠的美与丑、褒与贬,也是在漫长的历史交织中前行的。</h1><h1><br></h1><h1>曹植曾写过一首《蝙蝠赋》,大意为:是什么坏东西生了蝙蝠啊!它外表怪异,一改正常禽兽的样子,不用足行走,不用羽翼能飞,白天蛰伏,晚上行动。它跟老鼠一样,却又像鸟,可它脚上却长有毫毛,能飞嘴里却有牙齿。它不像鸟那样筑巢育后代,而是把幼子带身上,边飞边哺育。蝙蝠不被兽类接纳,又常被鸟类驱逐;它不在陆地上行走,也不在树木上栖息。</h1><h1><br></h1><h1>应该说,这篇赋抓住了蝙蝠的变态特征与奇怪习性,描述准确到位,但作者并不喜欢它们,先入为主地称它们为"坏东西"。</h1><h1><br></h1><h1>同样不喜欢蝙蝠的还有明代的冯梦龙,在《笑府》中他写道:"凤凰寿,百鸟朝贺,唯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倨傲乎?蝠曰:吾有足,属于兽,贺汝何以?麒麟诞,蝠亦不至。麒麟亦责之。蝠曰:吾有翼,何以贺与?麟凤相会,语及蝙蝠之事,互有概叹曰:如今世上恶薄,偏生此不禽不兽之徒,真乃无奈他何!″</h1><h1><br></h1><h1>作者借蝙蝠讥讽的是那些见风使舵的小人形象,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这则寓意,可以读出一个不畏权贵、我行我素、特立独行的形象。</h1><h1><br></h1><h1>在唐朝,诗人们能从现实生活中的角度客观看待蝙蝠。</h1><h1><br></h1><h1>李白曾有诗云:"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完全是用赞美的口吻叙述蝙蝠与人互不讨扰、相安无事的场景,说它形象虽丑陋倒也纯洁有仙风。</h1><h1><br></h1><h1>孟浩然说过,"虫之属最可厌莫如蝙蝠,而今织绣、图画皆用之,以福暗也。"可见福文化在唐朝已大行其道了。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元稹的"帘断萤火入,窗明蝙蝠飞",是用明快的语气表达一幅浓郁生活情趣的场景,蝙蝠飞进窗,有福到的寓意。</h1><h1><br></h1><h1>白居易《洞中蝙蝠》诗写道:"千年鼠化白蝙蝠,悬洞深藏避网罗。远害全身诚得计,一生幽暗又如何?"虽然对蝙蝠悬洞避害自以为得计,却过的是一生幽暗的日子有所讥讽,但对蝙蝠的忍耐与毅力还是给予了一定的肯定。</h1><h1><br></h1><h1>而宋朝范成大《蝙蝠》写道:"伏翼昏飞急,营营定苦饥。聚蚊充口腹,生汝亦奚为。″称赞了蝙蝠晚上急急飞,以吃蚊子为己任的生活习性。</h1><h1><br></h1><h1>清蒲松龄的《驱蚊歌》:"炉中苍术杂烟荆,拉杂烘之烟飞腾。安得蝙蝠满天,一除毒族安群民。"可见当时蝙蝠消灭蚊子的作用已被广泛传颂。</h1> <h1>四、</h1><h1><br></h1><h1>在西方,人们对蝙蝠的认识比较直白。</h1><h3><br></h3><h1>西方文化中,由于蝙蝠形状怪异,肤色黑乌,昼伏夜出,行踪诡迷,被人们视为与蜥蜴一样的可怕恐怖动物。加上它有吸血蝙蝠、黑暗之神的称呼,就与魔鬼产生了扯不清的关系。在文学作品中,狼人与蝙蝠吸血鬼,是西方恐怖悬疑惊悚题材经常出现的经典场景。</h1><h1><br></h1><h1>《伊索寓言》中,蝙蝠在鸟兽间发生的战争中,由于身份特殊,就表现出谁胜利加入谁阵营的"骑墙派"行为,最后被两边都无情地抛弃了。它所表达的寓意与冯梦龙的那则寓言殊途同归,可见中西文化也有一些共性。</h1><h1><br></h1><h1>基督教义也就顺着这个思路,把蝙蝠的似鸟非鸟、似鼠非鼠的生理特点,扣上"两面派"的帽子,说它是可憎的鸟,让人们远离它。</h1><h1><br></h1><h1>当西方学者观察到蝙蝠身上携带有100多种传染病毒时,更是号召人们对它们少接触,有人甚至恨之入骨。由于一时对它们又无可奈何,人们只好对它们敬而远之,尽量不轻易去招惹它们。</h1><h1><br></h1><h1>在西方文学作品中,蝙蝠是阴险的象征,但蝙蝠侠却是行侠仗义、除恶安暴的正义使者。它与超人、蜘蛛侠一样,活跃在漫画和影视作品中,历经近百年而不衰,深受人们欢迎。</h1> <h1>五、</h1><h1>作为现实中的翼手目动物,蝙蝠的确是一种让人爱恨交织的动物。</h1><h1><br></h1><h1>蝙蝠是唯一一种靠自身发出的超声波引导飞行的动物,人们模仿它的回声定位系统发明了雷达。后来的诞生的隐形飞机,也参考蝙蝠的生理机能特点而来的。可以说蝙蝠是人类某个方面的良师益友。</h1><h1><br></h1><h1>蝙蝠在维护自然界的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消灭蚊子、夜蛾、金龟子、尼姑虫等害虫方面大显身手。但由于近些年来生态环境遭受不断破坏,人类以它是病毒的毒蛊为名对其大肆捕杀,使蝙蝠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人与之相安无事的平衡被打破,后果是不仅蝙蝠的数量在减少,而且也发生了一些如在澳洲蝙蝠主动进攻人畜的恶行事件,都不是好的兆头。</h1><h1><br></h1><h1>诚然,科学家研究发现,蝙蝠身上确实携带了大量的病毒,诸如狂犬病、亨德拉、尼帕、马尔堡、欧洲福丽沙、中东呼吸综合症、梅那哥、埃博拉、SARS,乃至当前的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据说蝙蝠身上都有。</h1><h1><br></h1><h1>由于蝙蝠的特殊生活习性决定这些病毒并不是它主动传给人类的,而是通过中间宿主而感染人类的,比如果子狸、蛇、竹鼠等。问题在于这些中间宿主也是无辜的,它们都是远离人类的野生动物,并没有主动来到人类居住的地方,反而是人类千方百计把它们捕获关进笼子,端上餐桌,美滋滋享受所谓的"野味"时,悲剧往往就在不经意时发生了。还有一些人,不从人类自身找毛病,而欲把与人类和谐相处数万年的蝙蝠,当做万恶之源而高叫把它们赶尽杀绝!</h1><h1><br></h1><h1>可以设想,如果仅仅因为蝙蝠是病毒的宿主,而不去寻找病毒传播人类的路径,就去采取粗暴的方式去消灭蝙蝠,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届时,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就会涉及到一批动、植物协同进化的链条被中断,一些植物的花粉不能被传播,种子被破坏,这些植物也会灭绝。与蝙蝠处于同食物链的上下动物也会接着灭绝,后患无穷。</h1><h1><br></h1><h1>既然我们已知道蝙蝠有"移动病毒库"的身份,我们为什么不能转换一种思路,下功夫对这个"带毒生存"的强者的生存机理和生存法则做深刻的研究,运用仿生学原理,把蝙蝠神奇的与毒共存的功能破解,注入到人类身上,而不是一味谴责它无辜的天性,粗暴地将它们赶尽杀绝。</h1><h1><br></h1><h1>现在科学这么发达,我期待这一天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到那时,人人都是"神蝙蝠",看那小小病毒岂能把我大人类奈之若何?</h1><h1><br></h1><h1>这次新型肺炎疫情的肆虐,再一次敲响了人们吸食野生动物恶习的警钟。是不是报应我不敢断言,只是希望人们从此以后不要再以大自然的主宰者而为所欲为,而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老老实实做大自然和谐生态中的一员!</h1><h1><br></h1><h1>以上为疫情肆虐时期,老实宅家,探访蝙蝠世界的一点心得,写出来与大家共勉,并盼望战胜疫情的日子早日到来!</h1><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right;"><b>(图片选自网络,特致谢)</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