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卖炭翁》读后感<br> 冬日的南山,呼啸的北风摇撼着山脚下的破旧木屋。<br> 铜炉中的火已经熄灭,一个矮小瘦弱的身影站在一堆乌黑的木炭边。这是一个老人,他满脸灰尘,脸是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的头发和齐颔的胡须像昨晚的大雪,一双手像木炭一样乌黑,弯曲的脊梁像一张失去弹性的弓。瘦弱发黄的身上只穿着一件秋天的单衣,脚上穿着一双破旧乌黑的短靴。<br> “吱”的一声,老人推开了斑驳的门,将沉重的炭车套在一头骨瘦如柴的老牛身上,踏着一尺多深的雪,顶着刺骨的北风出发了。<br> 冰冻的官道上,一个白衣书生牵着一匹瘦马往长安城南门走去,在南门外的一家酒馆选定一张桌子,独自喝起酒来。<br> 冬日高升,老人停下炭车,在南门泥泞的路上稍是歇息,不时吆喝一声“卖炭了,上好的木炭。”老人看着酒馆里稀疏的人影。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早晨的宁静。<br> 只见两个骑马的,翩翩而来。飞溅的泥浆引得路人一阵咒骂。两匹马在老人面前停下,第一匹马上下来一个当官的,白面黑衣。他手里拿着公文,自称奉旨采办。大字不识一个的老人哪敢反驳,眼睁睁地看着两人将一车千余斤的木炭拉往皇宫。老人昏花的老眼中闪着泪花,可纵使心中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那白面黑衣的从衣袖中掏出了半匹红纱和一丈白绫,系在牛角上,便拖着炭车一去不返。<br> 老人的脸上流下两行热泪,缓缓地将牛角上的红纱白绫收起,牵着牛走向荒无人烟的南山。酒馆里,白衣书生看着老人远去的身影,又想起全国千万农民的遭遇,不禁用衣袖擦了擦眼角。<br> 回到寓所后,白衣书生拿起桌上的毛笔,想起了百姓的遭遇、官市的黑暗,奋笔疾书。<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