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二课《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

柴敬敬

<h3>(一)走进“园子”,感受童趣。</h3><h3> 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位小女孩,她顽皮可爱,读文章4—15自然段,写出她做了哪些趣事,认真体会。</h3> <h3>(二)走近祖父,感受慈爱。</h3><h3> 作者在园子里是那样的淘气,那样的调皮,祖父是怎样对待她的,阅读课文4—15自然段,写出有关句段,细读感悟,仔细思考。</h3><h3>(1)从12段中“慢慢”一词中你感受到什么?</h3> <h3>(2)文段描写了祖父的几次笑?分别是怎样的笑? 你从祖父的笑中感受到什么?</h3> <h3>在祖父的园子中,“我”爱胡闹,祖父从来不恼,正是有了祖父的慈爱,在他宽容、耐心、呵护下,我才可以纵情地在园子中嬉戏!这座园子在“我”的眼中、在“我”心里又是怎么样的呢?——这是一座乐园,更是一座爱园。</h3> <h3>(三)走进景物,感受童年生活的自由自在。 自由读课文16、17自然段,你了解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h3> <h3>(1)“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h3><h3>(运用了夸张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太阳光之强,富有童趣。)</h3><h3>(2)“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一句的意思是什么?</h3><h3>(天气非常晴朗,一切都是光明的。)</h3><h3>(3)从“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一句中,你感受到什么?</h3><h3>(祖父的园子里充满活力。)</h3><h3>(4)你从这段话感受到什么?</h3><h3>(祖父的园子里充满光明、健康、漂亮,充满活力。)</h3> <h3>(1)“花开了,……都是自由的。”第17段前三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什么?</h3> <h3>(2)“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一句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表现了什么?</h3> <h3>(3)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h3><h3>(描写倭瓜上架上房、黄瓜开花结瓜、玉米生长和蝴蝶飞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h3><h3> 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h3><h3>(作者把自己自由快乐的心情寄托在它们身上,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自己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h3><h3>(4)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h3><h3>(在祖父的园子里,就连动物和植物都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h3><h3> 这些富有孩子气的语言,同样富有诗情画意,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样子描绘出来了,在她的心中,倭瓜、黄瓜、玉米、蝴蝶都是有灵性的,都是做得了自己的主的,是自由快乐的,不受约束的,由着自己的性子生长的。它们的事情,人不去干涉,太阳也不过问。这样的感受,当然与作者的自由快乐是分不开的,用自由而富有灵性的心感知到的事物,才会如此无拘无束!</h3><h3> 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当成园子里的一只蝴蝶、或者一朵花,或者一棵树,来讲述你的快乐和自由吧!请同学们再次自由朗读课文16、17自然段。</h3><h3> </h3> <h3>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8—20自然段,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h3> <h3>  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在作者短暂而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对于人间的“温暖与爱”怀着“永久的憧憬与追求”的萧红常常会忆起呼兰河城,因为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她的祖父,有她和祖父的园子。所以,作者用一颗真诚的心,用一本《呼兰河传》记录了曾经生活的点点滴滴。 </h3><h3>       </h3><h3> 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h3><h3> 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读了课文,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h3><h3><br></h3><h3> 《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文章文字虽然浅显,但意境很美。</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能力提升</font></h1><h3></h3><h3>一、给黑体字选择正确的读音。</h3><h3>蚌壳(bàng bàn)  </h3><h3>樱桃(yīng yīn)  </h3><h3>啃吃(kěn kěng)</h3><h3>倭寇(wō wēi)   </h3><h3>水瓢(piáo páo)  </h3><h3>玩腻(mì nì)</h3><h3>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h3><h3>一( )花园 一( )李子树 </h3><h3>一( )大草帽 一( )谷穗 </h3><h3>一( )狗尾草 一( )倭瓜花</h3><h3>一( )果园 一( )白蝴蝶 </h3><h3>一( )大蜻蜓</h3><h3>三、判断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相应的括号里打“√”。</h3><h3>1.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h3><h3>( )比喻 ( )夸张 ( )拟人</h3><h3>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h3><h3>( )拟人 ( )夸张 ( )反问</h3><h3>3.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h3><h3>( )比喻 ( )排比 ( )拟人</h3><h3>4.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带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h3><h3>( )比喻 ( )夸张 ( )排比</h3><h3>四、阅读《祖父的园子》片段,回答问题。</h3><h3>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h3><h3>(1)文段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 </h3><h3>(2)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些什么呢?把它写下来。 </h3><h3>(3)仿写一段话。</h3> <h3>答案:</h3><h3>一、蚌壳(bàng)樱桃(yīng)   </h3><h3>啃吃(kěn) 倭寇(wō)  </h3><h3>水瓢(piáo)玩腻(nì)</h3><h3>二、一(个)花园 一(棵)李子树 </h3><h3>一(顶)大草帽 一(个)谷穗 </h3><h3>一(棵)狗尾草 一(朵)倭瓜花</h3><h3>一(个)果园 一(只)白蝴蝶 一(只)大蜻蜓</h3><h3>三、1.(√)比喻 2.(√)反问 </h3><h3>3.(√)拟人 4.(√)排比</h3><h3>四、1.排比</h3><h3>2.童年是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在孩子的眼中,一切是那么美好。(答案不唯一)</h3><h3>3.树绿了,就像换了新衣似的。蝉叫了,就像吹起小喇叭似的。蜻蜓飞来了,就像飞来一架飞机似的。</h3>

祖父

园子

自由

感受

什么

修辞手法

自然段

快乐

作者

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