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苍龙登天,探文明起源

姚姚

<h3><br></h3><h3> 去年到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参观前,专门看了手机上《学习强国》中冯时老师的《五千年文明见证:牛河梁遗址》和《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两个讲座,觉得特别好,又买了他的书《中国天文考古学》。他以天文学的视角观察古代礼仪制度及古典哲学问题,令人有豁然开朗之感。这些天闲在家中无事,又拿出来仔细研读。</h3> <h3><br></h3><h3> 天文学的起源与文明的起源大致处于同一时期。有关天文作为文明之源的思考,古人理解得相当深刻。《尚书·舜典》:“浚哲文明,温恭允塞。”《易·乾·文言》:<font color="#ed2308">“见龙在田,天下文明。”</font>这些认识从根本上建立了天文与人文的固有联系。中华文明能持续数千载不衰且日益光大,其中一定有着其他文明不可比拟的优秀传统,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h3> <h1><font color="#ed2308">北京观象台 资料图片</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 <h3>  中国先民在公元前5000年已学会了立表测影,并据此确定空间和时间,原始的历法已经产生;他们可以观测北斗和二十八宿星象,并且对宇宙有着自己的想象,建立了天圆地方的原始宇宙学说。</h3> <h1><font color="#ed2308">考古学家复原的山西陶寺遗址古观象台 资料图片</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  </font> <font color="#ed2308">龙</font>是上古时观象授时的重要星象。龙本源于中国传统二十八宿天学体系中由角、亢、氐、房、心、尾六宿星官所构成的形象,而“见龙在田”所描述的则是龙星伏没之后,位于龙角的角宿从东方地平线上重新升起的天象,民谚习称其为“龙抬头”,又称“农耕节”,原始历法以其为一年中新的农事周期开始的标志。那么龙星的重现与文明的诞生又有怎样的因果关系?</h3> <h1><font color="#ed2308">曾侯乙墓二十八宿漆箱盖面星象图</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资料图片</font></h1> <h3>  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在于确定时间,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长期的观象实践使人们懂得,先民虽和时间从无约定,但其每每如期而至。如果龙抬头可以作为立春节气的标准天象,那么人们发现,这个标准天象和标准时间的对应关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稳定不变的。具体地说,假如人们在某年的立春观测到见龙在田,那么百年甚至几百年后,仍然可以在同一时节观测到同一天象。假如先民通过立表测影决定时间,那么这种对应关系将更为固定和持久。一年中正午最短的表影当在夏至,人们发现,如果他们在某天正午测到了夏至,那么经过三百六十五天就一定还可以测得夏至,十年如此,百年不变,千年如一,从无爽差,于是人们通过这种对时间的长期观测逐渐形成了“信”的思想。先民以为“至信如时”(战国竹书《忠信之道》),“天则不言而信”(《礼记·乐记》),可见时间最能体现“信”的德行。</h3><h3><br></h3><h3> 诚信观念源于古人对时间的认识,并成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内涵,其后人们以文信修心,立身立命,从而建立起了最早的文明。</h3><h3><br></h3> <h1><font color="#ed2308">夏至致日图 资料图片</font></h1><h3><br></h3> <h3>  我一边读书一边对之前在各个博物馆看到的与古代天文学有关的文物进行了重新梳理。</h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一:伏羲、女娲创世纪】</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 <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彩绘伏羲女娲绢画(唐代)</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66年吐鲁番阿斯塔那42号墓出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传说大熊氏伏羲生于华胥,居于雷夏,靠鱼猎为生。(这是对农业发明之前人类依靠鱼猎为生的事实的客观写照,证明他是旧石器晚期的人。)他创立太极八卦,教人结网打鱼,始创文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也是三皇之一。她造物造人,补天救世。传说她和伏羲是夫妻,生四子成为司掌四时之神。</span></p> <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彩绘伏羲女娲绢画(唐代)</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66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原始创世观认为从宇宙混沌不分到四时诞生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梦梦墨墨,盲章弼弼”,这是宇宙混沌无际的状态;其后伏羲、女娲分立天地,禹、契勘划天地,终使地平天成,这是天地的开辟;天地分立自有阴阳之别,而万物之化育也为阴阳之协和,这是阴阳的形成;最后四神定力四时,完成了创造世界的第一步工作。这一创世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span></p><p class="ql-block"><br></p> <h1><font color="#ed2308">彩绘伏羲女娲绢画(唐代)</font></h1><h3><font color="#ed2308">1966年吐鲁番阿斯塔那45号墓出土</font></h3><h3><font color="#ed230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这三张帛画是我在国家博物馆《万里同风——新疆文物精品展》中看到的。唐代绢帛画中,大量出现伏羲女娲的图像,更是与墓葬直接相关,有的挂在墓室顶部、有的覆盖在棺木、有的折叠在墓主身边……</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从这些帛画中,我们会发现其实有规律可寻:</font></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人物的面部形象绝不是固定的,一般与当时社会风俗有关,所以既有典型唐人,又有西域胡人形象。</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2.上身均穿衣相拥,甚至表现为手臂在同一个袖子之中;下身则呈现蛇尾相交,一般多为三道重叠,花纹则各有差异。</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3.伏羲均位于左侧,手持矩(代表方);女娲位于右侧,手持规(代表圆)。伏羲持矩方向多向内侧,而女娲持规方向多向上方。</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4.在两人头部上方中央,表现日轮形象;在两人尾部中央,则表现月轮形象。</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br></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至于,为何要这帛画用于墓葬之中?</span>伏羲与女娲手持规矩,与头顶脚下的日月,共同构成了表达主题:那就是永恒时空!可能其意在于置换逝者的时空,从而为其带来重生与永恒!</h3><h3><br></h3><h3> 在原始农业出现之前,男子的社会分工主要是从事狩猎和捕鱼,这与《周易.系辞》讲到的伏羲“以佃以鱼”的情景十分相符。历史上曾以伏羲、女娲、神农并称三皇,将神农排于女娲之后,似乎合乎历史的发展规律。因此,天文学作为一种观象授时神秘学问,它应该产生于旧石器晚期,它的进步严格的说应该伴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这个时间在今天看来似乎可以追逆到新石器时代早期。</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二:中华第一龙】</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 <h1><font color="#ed2308">蚌塑“龙虎”墓</font></h1><h3><font color="#ed2308">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font></h3><h3><font color="#ed2308">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font></h3><h3><br></h3><h3> 去年夏天去国家博物馆主要看了“古代中国展”,对蚌塑“龙虎”墓印象深刻。此墓中部有一男性骨架,仰卧。其右由蚌壳摆塑一龙,头北面东,昂首弓背,前爪扒,后腿蹬,尾作摆动状,似遨游苍海。其左由蚌壳摆塑一虎,头北面西,二目圆睁,张口龇牙,如猛虎下山。此图案与古天文学四象中东宫苍龙、西宫白虎相符。其实这只是45号墓的一部分,类似的蚌塑图形在遗址内共发现三组。</h3><h3><br></h3> <h1><font color="#ed2308">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平面图 资料图片</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 45号墓是一座土坑竖穴墓,南北长4.1米,东西宽3.1米,它南边圆曲,北边方正,一位男性墓主头南脚北地仰卧于墓中,周围葬有三具殉人。墓主骨架两旁,有用蚌壳排列成的图形,东方是龙,西方是虎,其头均向北,腿均向外。在墓主脚下,另有蚌壳排列成的一处三角形,旁边还有两根人腿骨。同时,在45号墓室以外的同一层位上,另有两处也用蚌壳排列的龙、虎、鹿等动物图形,这两处图形和45号墓排成一南北直线。</h3><h3><br></h3><h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冯时教授,对濮阳西水坡为于最北端的45号墓的未解之谜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他专程赶到濮阳,与当年发掘现场的负责人孙德萱一起,将那些错综杂陈的蚌壳图形和人体碎骨重新检视整合在一起,还原出墓中的本来面貌。墓主的东西两侧则分别摆放了蚌塑的龙虎,虎腹部位还有一堆蚌壳,表现二十八宿东西二宫的主要星象,而于墓主人足端又有以蚌塑配以人的胫骨摆出的北斗造型,这些设计使墓中的蚌塑图像组成了一幅包括北斗和二十八宿龙虎星象及大火星的天文图,其内容与湖北随州出土的公元前5世纪初的曾侯乙墓二十八宿漆箱盖面星象图完全相同。</h3><h3><br></h3><h3></h3><h3> 那么这个北斗的斗柄为什么不用蚌壳去堆塑却特意选配人的腿骨来表示呢?这种耐人寻味的做法究竟意味着什么?</h3><h3><br></h3><h3> 中国早期天文学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极为重视观测终年可见的北斗星,并以北斗作为决定时间的标准星象。但是,北斗只有在夜晚才能看到,如果人们需要了解白天时间的早晚,那就必须创立一种新的计时方法,通过对太阳和人影的仔细观察,古人学会了立表测影。最早的表正是模仿人体来设计的,它实际上就是反映出人体测影到立表测影的一种转变,因为人体测影不方便,人必须要制造出一种模仿人体的天文仪器,这就是表。在被列为中国古文献算学之首的《周髀算经》中可见,人体在作为一个生物体的同时,还曾充当过最早的测影工具:“周髀,长八尺。髀者,股也。髀者,表也。”</h3><h3><br></h3><h3> 根据这些可知,古人把表叫做髀,它是早期测量日影的工具,它的本义就是人骨。而墓中的这一北斗,则形象完美地体现了“立表测影”的含义。北斗通过蚌塑摆放一部分,然后又用人骨来摆放它的斗杓,这种特殊的图形恰恰显示了古人测量日影与观测北斗的综合关系,它是古人创造出利用太阳和北斗决定时间方法的结果。</h3><h3><br></h3> <h1><font color="#ed2308">西水坡31号墓平、剖面图 资料图片 </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 31号墓,此墓仅葬一人,骨架却恰恰缺少胫骨,而且墓穴长度完全证明墓主人的两根胫骨在入葬之前已经取走。这使我们有理由推测,45号墓中作为斗杓的那两根胫骨,实际是从31号墓特意移入的。</h3><h3><br></h3> <h1><font color="#ed2308">西水坡45号墓殉人位置图 书中插图 </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 墓穴南部边缘呈圆形,北部边缘呈方形,符合中国古代盖天说所主张的天圆地方的宇宙模式。墓主的的葬卧方向为首南足北,而古代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又正是 以首、以南属天,以足、以北属地,这一切都与墓穴及墓主的安排和谐一致。所以中国古代的地图都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的。</h3><h3><br></h3><h3> 在西水坡45号墓墓主的周围,除去摆放的蚌塑龙、虎星象之外,还有三具殉人。三具殉人摆放的位置也很特别,他们分置于东、西、北三处,特意斜置,形成一定角度,分别是二分日时日出和日入的位置和冬至时日出的角度。经过骨架鉴定,他们都属于12至16岁的男女少年,而且他们的头部有刀砍的痕迹,均属非正常死亡。</h3><h3><br></h3><h3> 古墓群的殉人位置摆放再现了《尚书·尧典》中的分至四神。在这部书里四神是伏羲和女娲的孩子,所以三个殉人都是少年。</h3><h3><br></h3> <h1><font color="#ed2308">河南濮阳西水坡蚌塑“龙虎”墓第二组蚌塑遗迹 书中插图</font></h1><h3><br></h3> <h1><font color="#ed2308">河南濮阳西水坡蚌塑“龙虎”墓第三组蚌塑遗迹 书中插图</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 四子中的三子都出现,那为什么没有夏季之神,即南方之神呢?</h3><h3><br></h3><h3> 距45号墓南20米外第二组地穴中,有用蚌壳砌成龙、虎、鹿和蜘蛛图案,龙虎呈首尾南北相反的蝉联体,鹿则卧于虎背上,蜘蛛位于虎头部,在鹿与蜘蛛之间有一精制石斧。</h3><h3><br></h3><h3> 再南25米处第三组是一条灰坑,呈东北至西南方向,内有人骑龙、人骑虎图案。这与传说“黄帝骑龙而升天”、“颛顼乘龙而至四海”相符。另外,飞禽、蚌堆和零星蚌壳散布其间,似日月银河繁星。其人乘龙虎腾空奔驰,非常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h3><h3><br></h3><h3> 这两组遗迹不仅与45号墓同属一个时代,而且具有相同的蚌塑图案,因而无疑是45号墓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很明显,45号墓主人所拥有的三处遗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具有原始宗教意义的壮丽场景——升天图像。</h3><h3><br></h3><h3> 原来南方正是死者升天的通道,因而四子中独缺位居南方的夏季之神,正是为墓主灵魂的升天铺平了坦途。</h3><h3><br></h3><h3> 那么墓主人到底是什么人呢?其实在第二组遗迹中那把制作精致的石斧已经暗示了他的权利。在漫长的史前时代,由于神秘的天文知识为极少数巫觋所垄断,因而这些拥有通天本领的巫觋理所当然地被尊奉为氏族的领袖。</h3><h3><br></h3><h3> 河南濮阳西水坡原始宗教遗存的天文考古学研究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具有特别的意义。它表明中国先民在公元前5000年已学会了立表测影,并据此确定空间和时间,原始的历法已经产生;他们可以观测北斗和二十八宿星象,这意味着中国天文学的二十八宿体系及以五宫为框架的天文体系都已建立。他们对宇宙有着自己的想象,建立了天圆地方的原始宇宙学说。</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三:巨龙的崇拜】</font></h1><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h3> 6000年前的西水坡遗址蚌塑龙形图案被中外考古界誉为“中华第一龙”,它源于星象。<font color="#ed2308">《说文.龙部》“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font><font color="#ed2308">”</font><font color="#010101">龙</font>作为中国传统的四神之一,在中国悠久的文明史上占据着突出重要地位。论及天文,龙与东宫配属,包辖二十八宿中的东方七宿,成为观象授时的重要星座。在漫长的没有历法的时代,由于东宫七宿对于指示远古先民的祭祀和生产所起的重要作用,龙的天文学意义也因此得到了充分的弘扬。</h3> <h1><font color="#ed2308">中国二十八星宿 资料图片</font></h1><h3><br></h3> <h1><font color="#ed2308">青龙星宿图 资料图片</font></h1> <h1><br></h1><h3> 令人惊奇的是,当我们将殷商古文字中龙的形象与东宫七宿星图比较之后发现,甲骨文和金文的“龙”字本身就是一副星图。</h3> <h1><font color="#ed2308">甲骨文、金文“龙”字与苍龙星宿之比较 书中插图</font></h1> <h3><br></h3><h3> 在山西省博物馆看到一个造型奇特的商代龙形觥,从全器形看龙纹觥体似兽角,前端龙首昂起,后端宽阔平齐。龙首双目凸起,两角上指,张口露齿,形象狰狞。龙首后的脊部有盖,盖正中有蘑菇状钮,龙的躯体置于器盖上,左右蜿蜒,尾部卷曲,与器浑然一体。下设长方形矮圈足,纵向两侧各一缺口。腹两侧镂雕爬行的鼍(tuó)和举首、吐舌、扬尾的龙,其间点缀鱼状动物和虺。此器造型奇异,在青铜器中仅此一例,鼍纹似扬子鳄,在青铜器纹饰中也极为罕见。</h3> <h1><font color="#ed2308">商代龙形觥</font></h1><h3><font color="#ed2308">山西省博物馆藏</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br></h3> <h3><br></h3><h3> 龙形觥面纹的主纹是自龙首引出的弯曲的龙身,龙身自颈至尾共饰八枚星纹,其中龙身中部横列的三枚格外醒目,且三枚的中间一枚形状最大,并为强调而特意做成鋬纽,这显然象征着心宿三星。尤其是心宿二,这颗位于龙心的最明亮的红色巨星——大火星,对于古人授时测候有着重要作用,古人格外重视。</h3> <h1><font color="#ed2308">龙形觥面纹 资料图片</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 <h1><font color="#ed2308">玉龙</font></h1><h3><font color="#ed2308">红山文化(约公元前4700年——前2900年)</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1971年内蒙古翁牛特旗赛沁塔拉出土</font><br></h3><h3><font color="#ed2308">中国国家博物馆藏</font></h3><h3><br></h3><h3> 这件玉龙由岫岩玉雕琢而成,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造型生动,雕琢精美,通体光洁。</h3><h3><br></h3> <h1><font color="#ed2308">龙形玦(商王武丁时期)</font></h1><h3><font color="#ed2308">中国国家博物馆藏</font></h3><h3><br></h3><h3> 红山玉龙像一匹扬鬃的马首,商代铜觥造型酷似鳄鱼。我们在新石器时代的很多遗址中都发现有类似龙形遗存,这些遗迹有些体态近似,有些相差甚远。它们有些可能是龙的原始形态,有些可能属于别的动物。种种迹象表明,龙的起源是多源的,纷繁多样的传说不仅仅表达了龙的神性变化无常,而更多地体现了龙形动物的地域性差异,显示出新石器时代文化多源性的特点,同时表明龙在形象上也有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h3><h3><br></h3> <h3></h3><h1><font color="#ed2308">西汉龙形玉佩 资料图片</font></h1><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h3> 龙的形态在文明产生之后的夏、商、西周时期仍存在多种面貌,直到战国、秦、汉以后,才逐渐统一。东汉时人王符总结出龙集中了各种动物的形态特征:“角似鹿,头似蛇,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汉代以后,龙的形态仍然小有变化,但总体特征早已定型了。但无论如何,商周古文字的“龙”字却真正完好地保留了龙的原始含义和原始形象。因此,中华民族对巨龙的崇拜,实际就是对东方星宿的崇拜,而这一崇拜的缘起则在于这些星宿所具有的对于远古先民的授时意义。</h3><h3><br></h3><h3> 在古代我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从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到今天人们仍然很多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四:天圆地方】</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 在北京城南,离紫禁城不远,有一座宏伟的建筑——祈年殿,像天外来客掩映在松柏之间。在它的南边,是汉白玉栏杆筑起的三层祭坛。串起这两座宏伟建筑的,是一条长360米、宽30米的神道,其他建筑或在这条中轴线上,或沿这条中轴线左右对称、依次铺排。</h3><h3><br></h3><h3> 这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冬至举行祭天大典的地方——天坛。神奇的是,这种三层起坛、天圆地方、沿中轴线左右布局的建筑理念,连同北庙南坛、敬天法祖的传统,早在5000年前就已出现,并且绵延至今。</h3><h3><br></h3> <h1><font color="#ed2308">北京天坛鸟瞰 资料图片</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 <h3>  去年我慕名来到辽宁朝阳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这就是牛河梁第二地点积石冢与祭坛。中间祭坛像北京天坛的圜丘,后部积石冢像北京天坛的祈年殿方基。</h3><h3><br></h3> <h1><font color="#ed2308">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第二地点积石冢与祭坛 资料图片</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 <h1><font color="#ed2308">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第二地点祭坛(5000年前)</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 <h1><font color="#ed2308">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第二地点积石冢(5000年前)</font></h1> <h3><br></h3><h3> 天文考古表明,中国上古时期已有天圆地方思想,并以太阳在冬至、春秋分和夏至日的运行轨道按√2划分为大、中、小三层圆。牛河梁祭坛3个同心圆直径分别为11米、15.6米和22米,3个数等比近于√2。</h3> <h1><font color="#ed2308">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 资料图片</font></h1> <h3><br></h3><h3> 第一地点的女神庙和第二地点的祭坛最为重要。女神庙虽然只有约75平方米,仍可分中心、两侧、前后等多室,室内有众多规模不等的泥塑神像,分别相当于真人的原大或二至三倍。第二地点的祭坛规模大,用料讲究,构筑独特,规格甚高,尤其是坛的位置恰在女神庙的正南部,南北相距不到千米,当也为北庙南坛的布局,它们共同构成牛河梁祭祀遗址群的主干,并将周围诸遗迹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以南北中轴线布局和将人文融于自然的大文化景观。</h3><h3><br></h3><h3>牛河梁北庙南坛的布局,表明祭祖与祭天是红山人主要也是相互有所关联的祭祀活动,庙为祭祖,坛为祭天,体现出红山文化的宗教信仰已非孤立零散,而是趋向体系化。</h3> <h1><font color="#ed2308">第一地点的女神庙遗址 资料图片</font></h1> <h3>  女神庙是牛河边最高等级的祭祀场所,供奉的是女性的神,但围绕着女神庙的积石冢却少有女性,可以做出这样的认定,牛河梁所处的红山文化时期,男性已经成为社会的主导,数典不忘祖,女性的神仍被奉为至尊。</h3> <h1><font color="#ed2308">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女神像</font></h1> <h3><br></h3><h3> 农业的发展并逐步取代传统渔猎,催生了红山文化发达的天神崇拜。“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周易·观卦·彖辞》),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说:“与西方以发展生产和贸易、改造自然的‘断裂性文明’不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具有将世界分为天地人神等不同层次的宇宙观和通过沟通天与神以取得政治权力和财富的‘连续性文明’。在这种类型文明的形成过程中,精神领域、思维观念往往得以超前发展。祭祀活动频繁有序推动祭祀建筑的发达和礼的形成。”</h3> <h1><font color="#ed2308">牛河梁红山文化博物馆中祭祀场面</font></h1> <h3><br></h3><h3> “中华文明的起源,从发展机制上看是由巫师通神灵,由祖神通天神的机制;从结果上看是由神权诞生王权,由祭祀制度而发育成礼乐制度的成长道路。”红山文化学者、内蒙古赤峰学院于建设教授认为。</h3><h3><br></h3><h3> 只是后来,随着国家的出现,社会秩序的掌控仅靠祭祀神灵来运作难以再实现,于是就产生了王权。红山文化到最后时期告别了神权独尊的时代,走向了军权、王权时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祀”与“戎”共同承担起管控社会的使命。</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五:良渚神徽】</font><br></h1><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  良渚文化玉琮</font>(约公元前3300年~前2200年),是我今年一月在国家博物馆的“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看到的。</h3><h3><br></h3><h3> 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或太湖流域,其最大特征是所出土的玉器,包含有璧、琮、冠形器等诸多器形。玉琮是良渚文化的典型玉器,后世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之说,认为璧和琮象征着天圆地方,为十分重要的祭祀礼仪用器。我仔细欣赏了玉琮上的良渚神徽,这是一个简化的神徽。</h3><h3><br></h3> <h1><font color="#ed2308">良渚神徽 资料图片</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font></h1><h3> 我又在网上找了一个完整的良渚神徽,它究竟含藏什么样的历史文化信息?已有无数专家学者试图解读良渚神徽的神秘内涵,各种观点天差地别。但如果用天文考古学的知识也不难解释,只要明白良渚神徽精准对应北极天象,神人、神兽的精确内涵就会水落石出。</h3><h3><br></h3> <h1><font color="#ed2308">北极天象图 资料图片</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font></h1><h3> 那么,首先了解一下北极天象及其成因:地球自转之时,自转轴北端所指的一颗亮星不动,其他星象围绕这一亮星旋转,所以新石器时代的华夏先民把这一亮星视为天球北极的标志星,命名为“帝星”。为了便于识别北极“帝星”,华夏先民仿照更易辨识的“北斗七星”,把与北斗七星同形、与帝星相邻的七颗亮星,编组为“北极七星”,又名“勾陈七星”。亦即:勾陈一(今天的北极星),勾陈二,勾陈三,勾陈四,勾陈增九、太子星、帝星。</h3><h3><br></h3> <h1><font color="#ed2308">良渚神徽和北极天象对应图 资料图片  </font></h1><h3> 良渚神徽对应北极天象良渚神徽的上部,是精准对应北极七星的北极天帝,其形象源于北极七星连线的拟形:覆斗四星(帝星、太子星、勾陈增九、勾陈四)的正梯形连线,拟形为正梯形的帝冕,帝面是完型化的添加。</h3><h3><br></h3><h3>斗柄三星(勾陈三、勾陈二、勾陈一)的下弯连线,拟形为下弯的天帝左臂。天帝右臂,则是完型化的添加。</h3><h3><br></h3><h3> 良渚神徽的下部,是精准对应北斗七星的北斗猪神,其形象源于北斗七星连线的拟形:斗魁四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的倒梯形连线,拟形为北斗猪神的眼鼻四孔。由于猪的鼻孔朝前,眼鼻四孔恰为倒梯形,完美对应斗魁四星的倒梯形,所以良渚先民把北斗七星拟形为猪,作为天帝巡天的坐骑。为了表明其非别兽,而是猪神,添加了野猪独有的上下獠牙。</h3><h3><br></h3><h3>斗柄三星(玉衡、开阳、摇光)的下弯连线,拟形为北斗猪神的右半身。左半身,则是完型化的添加。为了表明其非凡猪,而是天猪,又添加了鸟爪。</h3><h3><br></h3> <h1><font color="#ed2308">良渚神徽 资料图片</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font></h1><h3>  良渚先民把北斗七星围绕北极帝星旋转,想像为北极天帝骑着北斗猪神巡天,创造了精准对应北极天象的良渚神徽:天帝骑猪巡天图。</h3><h3><br></h3> <h1><font color="#ed2308">良渚神徽 资料图片</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font></h1><h3> 上古华夏全境主要有四大文化圈,分属四大族群:属于上古伏羲族群的仰韶文化圈,属于上古黄帝族群的红山文化圈,属于上古东夷族群的大汶口文化圈和属于上古南蛮族群的良渚文化圈。四大族群都把北极七星拟形为至高神“北极天帝”,都把北斗七星拟形为次高神“北斗猪神”。</h3><h3><br></h3><h3> <font color="#ed2308"> 由于北极帝星又称“太一”或“紫微星”,所以北极天帝又称“太一上帝”、“紫微大帝”。由于上古族群和中古夏商周都用玉料制作北极天帝,所以北极天帝又称“玉皇大帝”,简称“玉帝”。</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 <h3>   <font color="#ed2308">红山文化的猪形玉礼器</font>也是北斗的象征。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群中非常典型的器类之一。玉猪龙的头部像猪是可以肯定的,比如头部较大,双耳竖起,双目圆睁,吻部前噘,多数褶皱明显。身体蜷曲如环,可能描述了斗魁四星绕极运动的圆形轨迹。</h3> <h1><font color="#ed2308">双人首三孔玉饰、双猪首三孔玉饰 </font></h1><h3><font color="#ed2308">牛河梁红山文化博物馆</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h3> 我还在红山文化博物馆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找到了冯时老师书里提到的双猪首三孔玉饰、双人首三孔玉饰,猪首或人首代表斗魁四星,三孔代表斗杓三星,构成了完整的北斗形象。</h3><h3><br></h3><h3> 由于古人以北斗的周日周年视运动作为决定时间的标志,同时出于他们对北斗主时,且猪知天时的认识,以及以天数一配合北方水,而水主坎位,坎位属猪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独特的思维,终于习惯于以猪比附北斗。古人把北斗当成天帝的居所。所以猪也成为天极帝星的象征。</h3><h3><br></h3><h3> 天文学的起源与文明的起源大致处于同一时期。因此,追寻天文学的起源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把握文明诞生和发展的脉络。事实上,对于重建前文献时代的上古文明,天文考古学研究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h3><h3><br></h3><h3> 中国古代的文明创造并没有因时间的悬远而失去价值,在工业文明的今天,几千年前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更突显出其可持续发展的优秀理念,这对于重塑中华文明,重树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非常重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