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细微深处最动人(散文)</h3><h3>张荣华</h3><h3><br></h3><h3>这个年假,所有预设好的计划,都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焦虑和惊惧塞满了冰凉的季节,黑色的风肆虐武汉,肆虐湖北,肆虐全国。阴云笼罩了我的心。</h3><h3><br></h3><h3>武汉病了,我们的家园都病了。不断增加的确诊病例、疑似患者、密切接触人员,每一组数字都伴随着浸濡其中的凝重和危急。而每一个死亡的消息都让人感到揪心。</h3><h3><br></h3><h3>恨自己不是军人,也不是医者,不能逆行江城。我所能做的只有伴着一个个白昼和长夜默默守望。透过窗户,我看到大街上的店铺都铁门紧闭,马路上偶尔过去几个人,带着口罩,行色匆匆。</h3><h3><br></h3><h3>我正在发呆,听到微信有提示音新消息,是我们家属区一个姐妹。她退休之前在上海长海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上班,是一名职业催眠师。她给我留言:“现在疫情比较严重,各位军爸军妈都隔离在家,我想在微信上建立一个健康社群,和大家分享一些缓解压力和不安的操作方法!您看可以吗?”我的心为之一暖!同样是隔离在家的人,她却想到了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大家服务。</h3><h3><br></h3><h3>微信回复之后,我给老家的母亲打电话问候,提醒她非常时期注意身体。母亲说:“你放心,别惦记我。虽说我八十多的人了不怕死,可也不能因为我害了孩子们。你看社区的人天天都在外面检查工作,天冷不说,还不安全,真不容易!我就好好在家呆着,咱不能给政府添乱!倒是乡下你二姨,我知道她没事爱串门子,一会儿我得打电话说说她。”</h3><h3><br></h3><h3>我说:“那咱不聊了,我给二姨打电话吧。”</h3><h3><br></h3><h3>挂通二姨电话,她还真是刚从外面回来。没等我说她,她抢着说:“我去大队部捐钱了。咱人老了也不是图名儿,就是表个心意。平常吃低保,国家管咱,到有疫情了,咱也得有个表示,你说是这个理吧?”</h3><h3><br></h3><h3>我问她捐了多少钱,她说:“本来我是想捐二百了,干部们不让,说捐五十就行,后来我给扔下一百就回家了。”</h3><h3><br></h3><h3>正和二姨说着,大哥的电话打进来了,他是听说杭州这里疫情比较严重,放心不下才特地电话叮嘱的。我问及老家的情况,他说:“家里道路都封了,还要排查外来人口,工作人员不够用,我和几个退役老兵主动报名出来当志愿者,我还把家里的一箱口罩也捐了。”</h3><h3><br></h3><h3>我说:“那你是在前线了,自己当心啊。”</h3><h3><br></h3><h3>放下电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的这些亲人、朋友,他们都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但是他们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善举,却与我的心灵产生了共鸣。细微深处,蕴含着最真切的情谊;细微深处,昭示着最深切的感动!品味细微深处,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本真。</h3><h3><br></h3><h3>中国十四亿同胞,有多少这样平凡的人!他们就像高山上的一粒石子,像大海里的一滴水,岁月静好的时候,他们默默无闻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一旦国有危难,他们个个深明大义,关心他人,为国分忧。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都在尽自己微薄之力。</h3><h3><br></h3><h3>我用力推开窗户,让阳光和新鲜空气进来。忽然发现窗外梅树枝上生出了许多苞蕾。我知道,这是春的力量,春天已经如约而至。我不禁联想到梅花是武汉的市花,这个时候也该快开了吧?毕竟寒冬成为了过去,蛰伏了一冬的万物,都于季节的拐角处,蓄势待发。</h3><h3><br></h3><h3>梅花总会开放,生病的母亲和孩子总会好起来……</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