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月5日,新冠疫情依旧笼罩着我的祖国,和家园与杭州城开启了更严格的升级防范,我从北欧回来已有数日,因腰伤复发,忍痛卧床。这时,从“皇家园林摄影群”传来一个好消息:晓莲老师要给宅居的影友们带来一堂精彩的公益摄影课。群里顿时欢腾起来,一扫疫情压在人们心头的阴霾。</p><p>我曾经介绍过晓莲老师,我的同龄人,军人出身,在京城因拍颐和园而赫赫有名。我曾经跟在她身后,马不停蹄地在颐和园西堤跟拍三个多小时,目睹了她的行摄风采,也收获了诸般良益,那是去年春天,至今历历在目难以忘怀。</p><p>好了,言归正传,将晓莲老师昨晚讲课的精彩图文分享如下:</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一部分:颐和园揽胜</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font></h3> <h3>1. 香阁迎旭</h3><h3>这是佛香阁。要想拍出它的新意和不同的感觉,就要想办法。这张不是平拍,这是俯拍。佛香阁坐卧在群山里,是早上六点,在颐和园外面一个高层建筑楼顶上拍的,楼顶上早晨起来有风要支架子,速度也一定要上去,否则那就是虚的,所以感光度要适当提高。</h3><h3></h3><h3>画面有一个对角线,从左下方到右上方。那么除了这个对角线,它还是一个梯字形的往上走,非常有立体感。还有我等到了一群一群的白鸽,当然了,鸽子比较小,也就是作为一个点缀。这张照片就和在颐和园里面拍的不一样,所以我们想拍出不一样的新意,就要动脑筋想办法。</h3><h3><br></h3> <h3>2. 与阁辉映</h3><h3>这片子题目叫做:与阁辉映。是指雨燕和佛香阁都是金色的,金色的雨燕和金色的佛香阁。大家可以看一下儿这张片子的技术参数。</h3><h3>光圈我把它放到了11,为什么?因为一般我们风光摄影都要放到8到11,这是最佳的。这里放到11是因为我想把佛香阁也照清楚,因为佛香阁是一个标志,必须把它照清楚,但是雨燕的飞行速度也非常快,它百公里是110的速度,那么我的速度也要提上来,所以速度是八百分之一速度提上来,高感肯定也要提上来,这是当时的技术参数。</h3><h3>这两年我拍了不少的雨燕,但是拍成金色的雨燕,这还真是第一次。这次正好雨燕似乎在围绕着佛香阁转,实际上是从佛香阁飞过,但形状像绕着佛香阁在转,这非常的有趣。大家都在拍佛香阁,而这些雨燕就让这个佛香阁和别人的不一样了,和别的佛香阁图片与众不同。</h3><h3><br></h3> <h3>3. 氤氲部洲</h3><h3>可以看出,远处的云雾笼罩树和楼房,但前面的部洲又非常清晰。这也是早晨拍的。</h3><h3><br></h3> <h3>4. 踏雪寻幽</h3><h3>为什么叫踏雪寻幽?这是17拱桥,处于一个洁白的世界,这两个人,一个黄衣服,一个红衣服,很显眼,再往前是很幽静,不杂不乱,人物点缀也非常的合适。但能不能再好一点呢?也可以再好一点。就是这个人物,走到最高处的时候再去摁,就会更好(可见每张照片,也难免有不足和遗憾)。这两个人走了两行脚印,作为引导线,细节就出来了。</h3><h3><br></h3> <h3>5. 赤霞雨燕</h3><h3>这张是我比较喜欢的一张片子,为什么呢?这个天象太难得了,大家可以仔细看一看:这个霞像一只燕子,这个最外面的像两个翅膀,还有他这个后边的这个羽翅、燕尾,都非常的像一个完整的燕子。为什么管她叫赤霞呢?这是傍晚拍的啊,霞是红的,所以是一个赤霞雨燕。这种天象真是难得,多少年也碰不到。</h3><h3>那这张片子它的主体是什么?它的主体是玉泉塔。我们很多影友在拍傍晚的片子时,西山就是一条死黑,什么也没有,看不见细节,更看不见主体。大家可以仔细看,这张上面树、林、塔都在都有。所以在拍傍晚片子时,红霞是一个烘托作用,主体要有并且清晰。</h3><h3>所以在以后拍片的时候,大家要注意这一点,暗部一定要有细节。</h3><h3>这张片子其实是来之不易的。当时走到西堤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西堤有引水,这是颐和园引水源头,栏杆一根儿接一根儿很密,镜头根本塞不进去。当时这个霞出来以后,哎呀,觉得真好看,可是拍不了,正好我碰到了一个朋友,她的朋友是一个男同志,他就站在那个水闸上,那个水闸高大家知道,他举着这个相机,一直举着过了这个栏杆来拍的。</h3><h3></h3><h3>他一手握着相机,一手扶着栏杆儿,非常的累,照一张照片儿,那是夏天嘛,就出一身汗。所以我把这个高感一下儿就提到了1000,因为天也开始暗下来了,速度才是1/50。所以这张照片呢,也确实是来之不易。可能当时也就我们仨拍到了这张片子,拍到了这张很珍贵的一张片子,我非常喜欢,也非常感谢他俩。</h3><h3><br></h3> <h3>6. 印证</h3><h3>这张片子叫印证,也是印证历史的意思。我在这个地方拍了无数张照片。但只有这张照片,是我比较喜欢的一张。参数大家可以看看,光圈儿我用的是11。速度加快一点儿,达到二百五分之一那么高,感光度是100,那么速度够了,高感就尽量给他放低。那光圈儿小一点儿,也是为了让细节稍微清楚一点。这张是用低机位拍摄的。</h3><h3>只有低机位才能把水和神兽的倒影拍出来。当时我的机子是贴在水面上拍的。照的阿?这张片子的云啊层次啊,立体感还是挺好看的。</h3><h3><br></h3> <h3>7. 云雾缭绕</h3><h3>这张片子题目叫做云雾缭绕,大家看佛缘阁都在云雾缭缭绕当中。当时雾气很大,为了让它清晰一些,就用了光圈儿11。感光度250,速度是一百六十分之一。虽然他云雾缭绕,还是很清楚,很清晰,人也非常的清楚。这张图片,是一张人和景的片子,有人物在里面点缀。</h3><h3><br></h3> <h3>8. 悠悠岁月</h3><h3>这张片子命题叫悠悠岁月,说明颐和园有悠久的历史,另一方面,也因片中的船有很强烈的悠悠动感。</h3><h3>这是晚上七点拍的,光圈儿是九,因为比较晚了,ISO就提高到了200。速度是30秒,用的是慢门,只有用慢门,船的动感才能够出来。</h3><h3>这个地方其实我也拍过很多次,但是就只有这一次这张照片,我比较喜欢。动静这个结合的比较好,船的动感也非常的强。真的就是老天要帮助你,如果他刮南北风,这个船,就无法拍到这种感觉,这风应该是东西风。</h3><h3>开始东西风了,这个船,这个动感的感觉就非常好,他是前后这么动,慢门儿拍下来以后就有动感。还有天空,呈现出冷色调和暖色调,那么冷色调和暖色调在一起呢,他就会很漂亮,很好看。</h3><h3></h3><h3>再看佛香阁也非常清晰,所以我还是说我们拍夜景照或傍晚,一定不能把主体拍的让你看不到细节,那是一张失败的片子,一定要有细节。而且大家可以看啊,这个佛香阁的山和天空没有后期的痕迹,很多影友在做后期的时候,这个山和天都出来一道白线了,痕迹很厉害。做后期的时候,不要留有痕迹,要让他衔接的非常自然才是。</h3><h3><br></h3> <h3>9. 守候百年</h3><h3>不论这个铜牛是镇水也好,还是望着佛香阁也好,或者是遥望着耕织图的织女也好,她一直在这儿守候已然百年。</h3><h3>这是一个前几年的照片,可以看到它的护栏还是低的。栈桥上有一些人作为点缀。因为是前几年的作品,它也是有缺憾的。如果我的角度再低一些,这个牛的头,再往左边一点,效果会更好一些。因为他是一个早期作品,那时候拍照还不是很成熟。但是雪非常好,现在这个雪,能把万寿山给下的这么白,还是不多,很少见!</h3><h3><br></h3> <h3>10. 紫气东来</h3><h3>大家知道,四大部洲,你要想把它照全不容易,哪儿都挡。经过一段时间的勘察,我发现有一个地方能照到这里,就是在圆明园里面。圆明园有很多树,山也不高,只有这么一个地方有那么一点树之间的缝隙能照到这个地方。那一天早晨起来06:07到那里去拍。当时因为天比较黑,有风,也是要上架子,同时,感光度要提起来,速度要加上去。</h3><h3></h3><h3>樱园拍颐和园的四大部洲,当时的云也确实不错,从东边儿打过来,所以给她起的名字叫紫气东来,因为天上的云呈现粉带紫色的这个云,所以呢,给他起名就叫紫气东来。</h3><h3><br></h3> <h3>11. 船坞雪韵</h3><h3>这张片叫做船坞雪韵。知道颐和园的人都知道这是大船坞,是当年慈禧放船的地方,下雨、下雪、刮风啊,全放在里面。这是早晨将近九点的时候。高感用到了500,为什么呢,让速度上去,因为天太阴了,雨雪天嘛。</h3><h3>大家看看前景、中景、远景都有,前景是树枝,树叶,中景是船坞,远处还有一个城关。虽然这个画面比较满,但是呢,也没显得很乱。</h3><h3><br></h3> <h3>12. 春化融雪</h3><h3>这张照片是上午九点多一点拍的,雪慢慢融化了,光够的情况下,感光度越低越好,因为速度也已经上去了。</h3><h3>看前面的水波纹,完了中间的是雪,完了又是水,一层一层的,很有层次感。前景很有层次感,远景就是练桥再往远处,还有一个静悄悄的藏在后面的玉泉塔,这也是比较清晰的。</h3><h3><br></h3> <h3>13. 翻江倒海</h3><h3>片子的题目叫做翻江倒海掀巨浪。这是下午四点多拍的,光圈儿用了11,因为要把佛香阁照清楚。速度一百六十分之一,高感100,因为当时天比较凉。为什么把它变成黑白片?黑白片显得水比较透亮。这张片子也是来之不易。当时报的起风有七八级,但是大家都知道进到新建宫门以后往东堤这个地方是一个风口,对于一个风口,风非常大,预报是七八集,里边就有十级左右。当时我在栈桥上拍的。栈桥早就给打湿了,东堤岸上一大片一大片也都是湿的。当时是四月份的事儿,还是很冷啊,因为风很大呀,到了栈桥上以后,衣服都被打湿了,风一吹特别冷。人不多,有那么两三个呢,衣服也是风一吹冷的就不行了,就都上岸上去了。这种天气,说实话,我在颐和园十多20年,没见过这么大的浪,也没见过这么大的风。我觉得这应该是出片子的好机会,所以这一天我进去了三次。</h3><h3>为了拍到这张比较精彩的片子,我进去三次都是在栈桥上拍。而且要用低机位拍,浪就显得更高,但是低机位,你又不能把佛香阁挡上。所以你就得多拍,多点把握,那怕拍到一张合适的。不是说张张都会合适,你不知道这个浪他会起多高,你也不知道这浪什么时候才起浪。所以我进去了三次,确实也拍到了几张我喜欢的片子。也没有白白付出辛苦,但是当时那风真是很大,有一次有一个大风吹过来以后。把我就给吹倒了,但是后边儿大家知道这站点儿边儿有那个铁栏杆儿,一根铁栏杆儿挡住了我。所以我没有躺在这个栈桥上,如果躺下去头上湿了,衣服肯定就全湿透了……</h3><h3><br></h3> <h3>14. 雨润梵音</h3><h3>大家知道,四大部洲是一个佛教圣地。这是一次下雨天,雨停了以后我就在这个角度,透过这些石头来拍这个建筑。当时,云也不错,石头都非常湿润。这个色彩跟大自然的这个色彩,是非常非常的贴近,非常非常的还原的这么一种色彩。所以我就拿出了这张片子,因为当时天也比较阴,所以我感光度放的也比较高,让他速度上去。</h3><h3>大家可能就会觉得为什么高管要放这么高啊?这看机子。如果你是5D3以上的机子用到1000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你是无敌二用到1000,就可能会有噪点,所以这看你是什么型儿的机子,机子好一点的感光度提起来也没有事儿,没有问题。如果机子不算太好的话,那么感光度不要放得这么高,因为我没有带架子啊。</h3><h3><br></h3> <h3>15. 恍若仙境</h3><h3>这张片子,大概是在上午九点拍的,今年这个云,这个雾啊,在颐和园这几年也没有见过下雪天起雾,雾在白天起来了。也是为了佛香阁清晰,用了11的光圈,感光度也提高了一点,佛香阁就非常清楚。</h3><h3>它下面的这些栏杆本来非常不好看,但是在这时,因为有雾,它就成了朦朦胧胧的引导线,大家可以跟着引导线,一直引到主体佛香阁、智慧海,也叫无梁店,一直引申到那,所以这个小栏杆,起到一个好作用。标题叫做恍若仙境,确实就像仙境一样,这佛香阁,在这个云雾里飘啊飘的感觉。</h3><h3><br></h3> <h3>16. 烟霞天成</h3><h3>这张片子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张片子,叫做烟霞天成。这句话是哪儿来的?是长廊里面有四个瓶子,春夏秋冬,这是其中一个亭子里的这么四个字,那么当年皇帝在亭子里面看烟霞,非常好看,说烟霞天成,那么我就借用在这里。</h3><h3>一般来说,名字是点主体的,那么我的主体是什么?还是佛香阁,陪体是什么?陪体是玉泉塔。那么这个云,它是烘托气氛的。</h3><h3>有时候名字也不见得要直接点主体,它用一种烘托的方法,去点主体也是可以的。</h3><h3>晚霞的片子我拍了很多,但是这张是我比较喜欢的。为什么?大家看,这个霞和云,有凝固的,有动起来的,这样动静结合就显得非常好看,如果都动起来,或者都不动,都没有这个好看,因为那些片子我都有。那么动静相结合的这张片子,我觉得它更好看。你看看这霞和云都很有层次。慢门拍30秒。但这个数据不是死的,为什么,因为你要根据天气的明亮程度,根据云走的速度,来调整,要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定义这个数据。所以大家在拍的时候,不要死套我的数据,是要看当时的情景,你可以多试着拍几张。总有一张成功的。</h3><h3><br></h3> <h3>17. 与云共舞</h3><h3>这张片子为什么起名与云共舞,大家可以看:云在舞动着像在跳舞,这个人也在跳舞。这是一个下午五点多拍的。这张片子,也是赶巧了,并不认识这个人,听说话是个外地人,可能觉得来一次颐和园不容易,高兴的就是跳起来了。当时有人在这儿拍照,我一看赶巧赶紧,所以我也拍了几张,这个人呢,一看,肯定是个专业的,这个舞蹈动作应该是叫做倒踢紫金冠,这在芭蕾舞里,还有一些比较高难度舞蹈里都有这个动作。</h3><h3>从构图上看,你看墙上那个神兽,在看着她,很有意思,有一个呼应关系。她的右边还有她的一双鞋,当时有人就说,哎呀,这双鞋是不是不好啊?但是我觉得恰恰有这双鞋才好,很生活、很完整,你说如果就是这么跳两下,两只鞋没有,我倒觉得不完整,不真实,生活就是这样,就是非常真实,鞋就在这儿,挺好。颜色呢,大家可以看,也没有做的很重,很还原当时的色彩。</h3><h3><br></h3> <h3>18. 梦幻香阁</h3><h3>实际上,我们如果都这么去照佛香阁,大家照出来都一样,就没什么意义,那么这张片子是怎么照的呢?我是照着她倒影,完了我把它翻过来。那么就呈现出这个样子。那么是不是很梦幻呢?我很少用二曝多曝,我都是一次性拍摄。大家可以看一下参数,光圈儿用的是九,速度是1/50。因为是天可能比较黑,感光度提到了500。</h3><h3>我们都在拍佛香阁,怎么能把她拍得更有特点更有个性,更与众不同,就要多多动脑子。</h3><h3><br></h3> <h3>19. 百年仁寿</h3><h3>这张片子叫做百年仁寿,她很沧桑,立在雪中,这是一个大场景片子,而且用它的这个侧面,让它有这个三维的感觉,很立体的出来了。这个铜缸、龙凤、香炉也都可以看到,是比较完整的一个仁寿殿,虽然这张片子我没有在正面拍,我在侧面去拍的。</h3><h3>当时雪下的比较大,我试了很多张以后,感觉它的速度在1/50、1/60的时候,雪花儿是表现得最好的时候。那么,这时候我只能把感光度放在500。</h3><h3>为了感光度不要太高,清晰度清晰一点,我把光圈放到了七点一稍微大一点儿。这张片子是拍一个建筑,拍建筑的片子,所有的柱子一定要垂直,那么你当时拍的不直歪了一点,就一定要把它调整过来。建筑一定要横平竖直。那么你是歪的,那就会被别人笑话,因为拍建筑横平竖直是最基础的东西。一定要做到这一点。</h3><h3><br></h3> <h3>20. 万丈光芒平地起</h3><h3>这是我们熟悉的廓如亭,俗称八风亭。拍这张,主要是想找它的光。这个名字不直接点这个主题,万丈光芒平地起,光从这个柱子那个柱子缝隙发射过来,这是下午的公园儿。这个速度是1%,感光100。拍的这张光还是挺漂亮的,光打得很好。</h3><h3><br></h3> <h3>21. 气贯长虹</h3><h3>这张片子可以横过去看。这个题目叫做“日落西山红霞飞”也行,叫“气贯长虹”也可以。为什么要叫气贯长虹呢?在颐和园的西堤傍晚,有这么长的红霞,很难得!一般有红霞,没有这么长,它就是一个局部。能有这么长,真是很难得。那是一个傍晚,五点多进去以后,天都黑的不得了,一点儿都不好,到了七点的时候儿都不行。当时几个影友都出去了,就说不行了走了走了。我们当时也觉得没希望了,就在那儿多聊了几句天儿,没出去。到了7.0几分,这个霞开始发粉,慢慢儿越来越红,哎哟,把我们给激动的。</h3><h3>那几个出去的人也进不来了,把他们给后悔的啊!因为当时觉得天不会好,所以我没带什么头,就戴了一个50定,没法儿照这个大面积的彩虹啊,怎么办呢,当时我就没办法想办法,我这张是用接片照的。用了十几张吧,九张到13张的片子吧(我忘了是9张还是13张了)。因为当时定焦镜头你拉不了那么远,那我就上架子拍照出来的。</h3><h3>当时也不太会接片儿,这是我第一次接还是第二次接片儿,我记不住了,当时啊,这个心跳的咚咚咚咚响也不知道照的好不好啊,就怕辜负这么好的天气是吧,哎哟,紧张。</h3><h3>别提有多紧张了,当时这红霞吧,又让我们陶醉,又怕拍不好,说话都不敢说,就我们两三个人在那儿拍。回去以后一接片儿,哎哟还行,哎哟,可算松了口气,因为这种片子这种天气真是很难得,几年也不见得能有一次这么长的红霞。而且又不太会接片儿,又没带什么镜头。你也没法儿啦,幸亏当时灵机一动拍了个接片儿。所以留下了这张片子,所以我的这些好多片子,真是得来的挺不容易,有的时候也都是机缘巧合。</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二部分:专题《凤凰墩》</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font></h3> <h3>我一直在说,做一件事,还是要专注的去做。别这也拍拍,那也拍拍,因为你要想摄影要拍的东西多了去了。你是拍风光,还是拍人物;你是拍虫鸟,还是拍动物……它的种类非常多,所以,根据你的兴趣,首先你对什么最有兴趣你就去照什么。当然我相信啊,在我们群里大多数都是喜欢风光的是吧,因为我们拍颐和园嘛!那么,如果你认定拍风光,你就一定要主拍风光。别的可不可以拍,可以拍,你像颐和园什么都有,但主次要分明。</h3><h3>比如颐和园,楼台亭阁、花鸟鱼虫,什么都有,它是一个练习拍摄特别好的场所、场地。但是你要认准一个主打方向。因为你想我们起步晚,也都是这个年龄了,你什么都拍,你就什么都拍不好,一定要主打一个方向。那么下面要上的这些片子,实际上拍的都是一个景点,很不起眼的一个景点,就是凤凰墩,在什么位置上呢?在颐和园南门一进来,过了绣衣桥,就能看到凤凰墩。</h3><h3>这些凤凰墩的片子,有近景有远景有中景。因为环境(季节)不同,前景不同,角度不同,那么它呈现的感觉就不一样。这些片子我不再细讲了,就大概的讲一讲。</h3><h3><br></h3> <h3>1. 这是一个下雪的天气。雪没有完全覆盖前面这些石头、木棍、木桩,正好当前景。远处就是一个凤凰墩。凤凰墩,在颐和园的历史上,以前是三层,是很漂亮的一个建筑。但是被摧毁以后,因为经费问题就没有再修建起来,目前就是一个小亭子。</h3><h3><br></h3> <h3>2. 这张是一个蓝调片儿,是早上起来照的。我白天的片子的色彩都不会很重。可能有同学也会问,张老师你的片子怎么有的色彩也挺重的,但是我要跟大家说啊,一早一晚,是有色温变化的,拍出来的片子颜色就是很重,很好看。</h3><h3>我一般不会加颜色,我只会明暗上动一动,那么色温就随之自然,会有一点点改变。这也是利用前景拍下的这个凤凰墩,大家可以看看有前景。</h3><h3><br></h3> <h3>3. 这张我用一个树枝当作一个最前的景,是虚的。再往里,有细树枝、小树枝,就清晰了一些。那么再进一步往里,就是凤凰墩,凤凰墩是清楚的。焦点在哪儿?焦点是凤凰墩,因为它是主体。我透过一层一层这么去拍,那么这张照片,它就有了层次感。再有一个呢,就是我们拍任何一个地方,既要拍她的大景观也要拍他的小景观,注意小景、近景,要有近中远。</h3> <h3>4. 这是另外一个角度,凤凰墩在前面作为一个主体。这是一个傍晚拍的,色温就是这个颜色,根据当时天气不一样,色温有差异,不是我给他加什么颜色了,这是晚上的色温自然形成的。主体凤凰墩很突出。后面的陪体是景明楼,再往那边儿就是埝桥,凤凰墩的后面,大家还可以隐隐约约看到妙高塔。这也是凤凰墩。一个凤凰墩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角度,多种不同的展现。</h3><h3><br></h3> <h3>5. 这张凤凰墩它有前景,大家想一想,一片白雪,没有前景,就不好看,前边儿就太秃了,那么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前景,使得这张照片的画面就丰满了,也显得好看了。</h3><h3><br></h3> <h3>6. 这张凤凰墩,带上了两个长椅还有两棵树。这样搭配起来也不难看。这也是一个下雪的天气,又是一个新角度,用前景来搭配,但也不很乱,显得画面丰富了。</h3><h3><br></h3> <h3>7. 拍雪天,一个不能让它太黑,显得雪很脏,一个是不能让它过曝,过曝以后就没有了细节。大家看这张照片,它不脏很适度。凤凰墩的左边是埝桥,右边是景明楼,都可以看得清楚。如果过曝了,那这些远景就看不到了,它就没有像素它就没有了。</h3><h3>再看前景是芦苇飘荡,我让前景和左边的树左右叉开不重叠在一起。如果前景在左边,后面的树也在左边,这个画面是不好看的。它会一头儿沉了,前景在右边,后面的树在左边,让它有一个左右呼应,就不乱。那么中景呢,就是水和雪。再往后就是凤凰墩,再往后就是远景,是很有层次的。</h3><h3><br></h3> <h3>8. 这张凤凰墩照片我也比较喜欢,为了拍这张照片,我跑了三趟,跑的还挺远,跑到西堤上。第一次去,我要看一看在什么位置上,才能把太阳放到亭子里,在大概几点钟的时候去拍?这是第一次去。第二次去,没有太阳,天不好白去一趟。第三次我又去了,找了一个好天,终于拍到了,因为它有薄冰非常好看。我把这张照片给倒过来了。我说过我不是二曝,也不是多曝。</h3><h3><br></h3> <h3>这是原图,大家可以比较比较,如果按照正常的这张,太阳在上面,大家可以看到它不好看是吧,显得这个上头沉底下轻,感觉头重脚轻,也没有更多的艺术感。</h3><h3>大家再来看上面那张就好的多,头重脚轻的感觉没有了,薄冰在上面还有艺术感,这样我觉得更好看。所以很多时候,是要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创作、自己去体会,要多琢磨。这样,你才能把你的画面又提升一步。</h3><h3><br></h3> <h3>9. 这张照片也是一个经典机位,在绣衣桥,颐和园南门进去以后,它是三景合一的一个机位,有凤凰墩,有柳桥,有怡泉塔。前面一定要有前景,否则我会把镜头再拉近,不会让前面这么空。正是因为有了前景,后面这三个才会觉得好看。熟悉颐和园的影友们都知道这个机位。所以大家可以多到这个机位去拍一拍,遇到好天气一定是能够出片子的。</h3><h3><br></h3> <h3>10. 这张凤凰墩不需要前景,为什么有了前景反而画蛇添足了。我这张最想表现的是什么呢?最想表现的就是这个雾,表现雾气昭昭的感觉、朦朦胧胧的感觉,所以不需要前景,我就是这样去表现它就足可以了,这也是很难得啊,也是很久好几年也没有这样情况。那天下雨,又下小冰粒儿,完了出现了这个大雾。</h3><h3>大家以后慢慢体会:我觉得是冷空气和热空气(热流)相遇。那么它就会出现雾,有了这种雾的天气,大家一定不要放过,一定要抓住拍摄。</h3><h3><br></h3> <h3>11. 这张凤凰墩很清晰,虽然有树木挡着,但是依稀可见。这张要前景,因为它的前景和远处还都比较好看,所以我就这么拍下来,用1/3的构图法拍摄的这张凤凰墩。</h3><h3><br></h3> <h3>12. 这还是有雾的那一天,在另外一个角度拍的,这一张相当于在西这边儿拍的,角度不一样,那么这个凤凰墩大家看,左面有绣衣桥,那么你只有在西这个方位去拍,你才能够照到绣衣桥。这天的水雾,非常漂亮,非常难得,也真是很多年不会遇一次的。</h3><h3><br></h3> <h3>13. 这张片是早上,大家看,颗粒比较粗,因为没有带架子,高感都升到四五千了。有这个颗粒也没关系,以前我们去拍照片儿,小时候儿不是都有这种颗粒片儿吗,就当这种颗粒片儿用,也可以转换成黑白。这个颜色也不是我加的,是当时的色温就是这个颜色。用雪当它的前景。冰面上还有一块儿一块儿的雪,很天然,很自然。当然我的主体还是凤凰墩。</h3><h3><br></h3> <h3>14. 这张片子这棵树向前探出去,它的右边是凤凰墩。当然了,如果他的上方没有上面的叶子,我觉得会更好看啊,但是躲不开,躲不掉,没有办法。因为摄影嘛总是要留有遗憾的,不像画画儿,我想要个什么我不想要什么都可以。但是摄影,它是真实再现,所以也就只能是这样,我躲来躲去,躲不过去它,也就这个有点遗憾啊。</h3><h3><br></h3> <h3>15. 这张片子是在西堤用长焦拉拍的凤凰墩。焦点在哪儿?在前面这个芦苇上,让芦苇清楚,凤凰墩隐隐约约的能看出来就够了,这是一个早晨去拍的。</h3><h3><br></h3> <h3>16. 这张凤凰墩有前景,它的前景是它的水波纹儿。这个水波纹非常漂亮,它左边的那个陪体,还有景明楼比较全。那么左边的树只能露出来一点,再露多了,就不好看,因为后边儿就很密了,它会抢眼这个凤凰墩主体,所以我只能留出一点来。那么水波纹怎么形成的呢?那是因为刚过去了一条船,荡起了这个水,自然就形成了这个波纹,非常漂亮,所以我就抓住了这个瞬间。</h3><h3><br></h3> <h3>我们摄影的目的是什麽?影评家许华飞说:</h3><h3>用摄影寻找身心愉悦的感觉</h3><h3>用影像记录时刻流逝的生活</h3><h3>用摄影塑造更加完美的自己</h3><h3><br></h3><h3>最后以晓莲说的格言来结束这堂课:</h3><h3>我依然坚守:</h3><h3>坚守一份孤独与落寞 </h3><h3>坚守一份失败与重复</h3><h3>坚守创新、光影与勤奋</h3><h3>就一定得到不一样的光彩!</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