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建民 摄影 杂文选

帕米尔雪狼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霜降深秋乐寂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刘禹锡《秋词二首》之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中,刘禹锡逆向思维,“胜春朝”照应“悲寂寥”,极言秋之美好。</p><p class="ql-block"> 其实,纵然“自古逢秋悲寂寥”,可“寂寥”,也未尝不是一种美。寂寥:寂静、空旷。寂静,是一种含蓄、内敛之美;空旷,则呈现出一种广袤、苍莽之美。</p><p class="ql-block"> 进入秋天,大自然即开始做起了减法。一场场的秋雨洒下,一场场的秋霜打过,一场场的雪花飘落,蓦然一阵秋风起,于是,“风萧萧兮木叶下”。树木,不再浓密,呈现出一派疏朗的清韵。透过树枝,你能看见深碧的蓝天,能看见蓝天上飘过的一团团白云,那云,可真白,在蓝天的映衬下,亮出一种醉人的圣洁。疏旷,是秋的一种诉说。</p><p class="ql-block"> 秋晨行走,凉风沁人,那份凉意,就有一种萧瑟、落寞的美感。你会觉得,这个世界,仿佛有着一种孤峭的忧伤,忧伤淡淡,并不伤人,只构成一份流淌的情绪,而这份情绪,带来的并不是激动或者感奋,而是内心深处的一份宁静——一种凉凉的宁静,一种引人深思的宁静。</p><p class="ql-block"> 草原上,野草收割了,地面,只剩下一地荒草根。渐渐地,荒草萎蔫了,黄了,白了,枯了,大地苍然一净,一白。站立草原,视野异常开阔,一望无际。你的视野中,只有荒草,只有苍茫的大地,还有大地连接着的远山雪峰。这个世界,变得异常空旷,空旷得使人心悸;变得异常广袤,广袤得使人悲凉。可是,这并不会使人悲伤,使人沮丧,你知道,这其实是大地铅华洗尽的一种表白,这其实是大地积蓄力量的一种生命状态。</p><p class="ql-block"> 再者,空旷、广袤中,仍然有细节存焉,仍然有美景展现。阳光照在枯草上,枯草仍然能映射出锃亮的光,只是那些阳光,有一些微微的凉意,秋阳凉丝丝,丝丝凉。枯草上,会挂住一些蜘蛛拉出的游丝,秋晨,游丝上点缀着露珠,阳光之下,那露珠就成了一颗颗晶莹的小太阳,而每一颗小太阳,都会映射出七彩的光,使这个世界呈现出一种迷幻之美。</p><p class="ql-block"> 若然你行走草原中,踢踢踏踏的脚步,蓦然间,也许会惊起一只只卧伏在草丛中的野兔。被惊起的野兔,会迅疾跑开,像一溜烟,消失在远方;你站在那儿,望着,望着……怅然若失,一派迷茫,可迷茫,也不失为一种美。纵使荒草丛中,什么生灵也没有,单是脚下发出的那种窸窸窣窣的枯草擦衣声,或者,咯吱咯吱的枯草断裂声,也让人油然而生一份落寞、孤寂之美。</p><p class="ql-block"> “晴空一鹤排云去”,边疆,偶尔也能见到鹤,但大雁,却是秋末的常客。秋深时节,北雁南飞,深蓝的天空,构成了大雁飞翔的空旷、巨大的背景,“人”字形,“一”字形,雁翩翩,翩翩雁,其美姿难以形容。只能说这是大自然于寂寥秋空中,绘出的最美的一幅画。“自古逢秋悲寂寥”,其实,寂寥也是一种美,又何“悲”之有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寂寞烟霞只自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非常喜欢一句唐诗:“寂寞烟霞只自知。”</p><p class="ql-block"> 我告诉青年朋友,当你身临灾难中,大好的机遇也正在孕育,重要的是你什么样的心境。这就如两人一起在雨后的黑夜行走,一人看到的是遍地泥泞,另一人看到的却是满天星斗。</p><p class="ql-block"> 世界辽阔,终有一条大道是你的通途。毕加索说,小时候母亲曾经这样告诫他:如果你选择当兵,会成为一个元帅……他没有按照母亲的话去做,而是选择绘画,最终成了不朽的毕加索!</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受了欺负,一定会想着要卧薪尝胆,发誓混出个名堂来给人看看。可是,到了真混出个样子来了,甚至早已经发达到让世人侧目,却发现仇恨早已经从自己的生命中消失。成功的真谛,不是证明给谁看,而是把自己的生命淬炼成博大、宽容和慈悲。</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从生活中得到了自己应得的那一份,可是,大家似乎都觉得生活亏待了自己,只有极少数的人,对自己的所得心满意足。这一少部分人,人们谓之幸福的人。古代“走江湖、参云水”的文士,携带一把紫砂壶,遇到松林泉水,折枝作柴,煮一壶清泉,泡茶而饮,虽孤身荒野,心中自是万里云山。</p><p class="ql-block"> 当你在森林中迷路的时候,只要找到溪流,顺着溪流的方向,就会找到出路。</p><p class="ql-block"> 歌德说:“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背井离乡,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没有流落过异乡的街头,你的生命就不会有大彻大悟的深邃与辽阔。</p><p class="ql-block"> 人们常常说到修行。其实修行就是把我们每天遇到的事情搞明白,把眼中的世界搞明白,把自己的来路弄清楚,让自己的心灵变得简单而明澈,让自己每天的情绪平静而安详。</p><p class="ql-block"> 我们常常看到舍得两个字,很多人对这两个字的含义有误解。舍,不是简单地丢掉,更不是什么都不要;而是放下,不霸占,不计较。得,不是简单地获取物资和财富;而是获得心灵的大圆满,不贪欲,不掠夺。</p><p class="ql-block"> 有人问我:你的人生拿什么做本钱?我说:乐观,我的人生词典里没有悲观厌世,我总相信自己有大好的前程在未来等着我。我总在想一个问题:我来到这个世上的意义是什么?我一直没有想出答案,就告诫自己,找不到来世间的意义,就努力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活法,重要的是,你的活法是否精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喜欢自带阳光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会喜欢自带阳光的人,经常面带笑容,容光焕发,精神饱满地迎接生活。</p><p class="ql-block"> 我们很惊奇地问对方:“嗨!你好!你是不是生活一帆风顺,没有烦恼的事情啊!”对方笑眯眯地回答:“非也,哪有人生活没有坎坎坷坷,哪有人没有烦恼之事,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那么,你是选择快乐还是不快乐呢?”</p><p class="ql-block">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常常纠结于八九烦恼之事,生活亦无乐趣而言。任何事情都有双面性,既有好处也有坏处。遇到风风雨雨的时候,如果你想风雨过后会有彩虹,你的心情就会舒展开来。也许这些困难是老天爷对自己的磨砺,破茧成蝶的历练,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生活赋予了岁月的哲理,兜兜转转后,或许这就是柳暗花明的境地。</p><p class="ql-block"> 面朝太阳时是明媚的阳光,背向太阳的却是阴影。阳光和阴影已经是自然规律,每个人都会遇到,所以既来之则安之。遇到阴影的时候,或许会遭受打击,心情会低落,但如果你换个角度想想,转个方向,太阳就在我的面前,这些挫折已经不惧怕了!心存暖阳,寒冬也不畏惧,冬天的冷意不会太长,春天已经遥遥在望,期盼就是人的动力和鼓励!</p><p class="ql-block"> 很喜欢路边的野花,不管风雪的摧残,依然顽强地绽放,它没有过多的祈求索取,只是默默承受自然界的灾害,无怨无悔地生活着。用一朵花开的姿态回报世间万物,用它的微笑温柔了路人的眼球,用它的美丽点缀了人间的色彩。</p><p class="ql-block">一朵野花活的如此多娇,作为人类的我们,也应该学学这种精神,不屈不挠,乐观向上。</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生活一般亦是平淡,如果每天怀着一颗如诗的心情过着日子,生活亦是诗意;如果把伤心难过的烦恼之事看成一朵低眉的花,日子也会带来芬芳;把失败挫折看成人生的动力,岁月也会被你感动,将会温柔以待。自带阳光的人,生活溢满笑容,快乐宛如清风徐来,幸福也会情不自禁来敲门。生活就是如此这般简单,心态平和了,福报就会悄悄来临,阳光的日子将会伴随着你!</p> <p class="ql-block">岁月记忆:日落时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某天,脑子里没来由地蹦出几个字,不由暗自心惊:我已有多久,没好好地看过太阳落山了?</p><p class="ql-block"> 看太阳落山,在大海在森林,有人会兴致勃勃,那是看风景;但在生活中有人会当做问题,因为那是过日子。我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肯定没有人傻到天天去看太阳落山。当然,会不会有人,一年里从没有哪一天认真地看太阳落山?甚至多年都不看一次?</p><p class="ql-block"> 太阳出山,太阳落山,大自然的事,与平头百姓有关,又看似无关。如果不是遇到特殊天气,如果不是十天半月的暴雨大雪,估猜也没有太多的人关心太阳的事。它什么时候升,什么时候落,有多少人在意过呢?</p><p class="ql-block"> 只有那些在草原上放牧、田野上劳作、在户外忙活的人,才更关注太阳升落的事吧?那些坐在办公大楼里、孵在空调房间里的人们,有几个把太阳的升落放在心上?不管你看还是不看,太阳都在那儿,早晨从东方升,晚上到西边落,始终遵循着自然规律。不会无故旷工,也不会有意离岗。</p><p class="ql-block"> 以前在高原牧场当牧人,跟太阳打过太多的交道。</p><p class="ql-block"> 天刚蒙蒙亮,太阳还没出山,我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只要是晴天,每天早晨,总会目睹太阳从东边的山坳慢慢地爬上来。看到鲜红的太阳露出笑脸,就像交往已久的熟人,彼此看一眼,算是打了个招呼。然后各忙各的,我们忙着手头无穷无尽的活儿,而太阳忙着赶路。一不留神,它就走到了头顶,再不留神,它就出现在西边天。</p><p class="ql-block"> 其实也没有说的那么快。你要知道,牧人在高山草原的辛苦,从早到晚,赶着羊群,风里雨里大雪里,来回数十公里。说句心里话,最盼的是太阳走得快点,早点落山,好在月亮升起前回家。那时,就会时不时地抬头,搜寻太阳的方位,心里不住地嘀咕:太阳怎么还不下山?太阳不下山,这一天就不能算结束,人就不能回到牧包毡房。所以,那些年,在我们这些少年的眼里,不知留下了多少太阳落山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但这大多是一些不经世事的孩子的想法。真正操家持业的人,每天都是在和太阳赛跑,多少活计繁重芜杂,唯恐太阳跑得太快,手头还有事情来不及做。即使太阳落山了,还有很多人守在草原牧场、田间地头,甚至披星戴月地忙碌。特别是炎热的盛夏和初秋,打割青草收割青稞时节,白天太阳像火球一般,晒得人皮开肉绽,脊梁沟冒油,顶着大日头大多招架不住。待太阳落山后,凉爽一些,人们就会手头加紧,丝毫不敢怠慢,力争在天黑尽之前,多赶出一些活来。</p><p class="ql-block"> 这时,他们也会时不时地望一眼太阳,不知望了多少眼,太阳该落山还是落山了。暮色四合,越来越浓厚,才匆匆收拾回家。太阳落山,对于他们而言,不是长吁一口气,不是轻松,不是解脱。日复一日,机械地重复,日子就这样在日出日落间,一天天地打发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已离开帕米尔山乡多年,多年不曾朝迎旭日暮送夕阳。日子一年年一月月一天天,守着一地羊毛过得混混沌沌,哪还记得那天边的日出又日落?多少人会早晨爬起来,先看看太阳的表情?多少人在晚归的途中,想到再看看太阳的容颜?</p><p class="ql-block"> 而我的塔吉克父老乡亲,他们一生在草原、在牧场,在深山、在峡谷,目送夕阳下山逾万次,多少收获,多少失落,多少悲喜,多少喟叹,多少深情,多少眷念……那么多的说不清,都与太阳有着千丝万缕的维系。如今他们仍然留守高原,早已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起码,和我一样大的男人们再不会手拄坎土曼,回望夕阳。那些老太太们也不会因腿脚不便,行动迟缓,却要在每一个傍晚特意走出家门,看看太阳是否落山。</p><p class="ql-block">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晚霞夕照那么美,请放慢你匆忙的脚步,看一眼那落日吧。如果你还有这个机会,请一定记得、一定珍惜。</p><p class="ql-block"> 因为今天的日落,会带给你明天的希望。</p> <h3>  城市的夜,总让人不那么舒坦</h3><h3><br></h3><h3> 我不喜欢城市的夜,从小就不喜欢。城市的夜没有夜的真正味道。</h3><h3> 相对而言,帕米尔山村的夜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夜。太阳西沉,鸟入丛林,山林尽染,户闭人稀,万山静寂。</h3><h3> 霓虹、灯光和热闹点亮着城市的夜。那些被光明苦苦撑着的城市的夜晚,根本就算不上是夜。有人在喝酒,有人在打牌,有人在高声谈笑,还有人在挣扎着生活用心盘算着明天,一派灯火辉煌,人声或人心沸腾。夜,早丢掉了它本来的黑。城市的夜,有人睡不着,数着天花板和小绵羊,还是难以入眠;有人无法睡,还得工作和生活;有人睡颠倒了,晚上出门,白天入眠等等。夜,只是时光流水记事、记时的符号,不是生活和生命的驿站。</h3><h3> 今年秋天,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合曼乡白熬乌山村有几个牧民来看我,说是一晚到亮睡不着。早上来我办公室,总是问些怪怪的问题,怎么天还没黑就关门,天还没黑就吃饭,天还没黑就睡觉。你们城里的夜怎么总是不黑呢?用他们的话来说,夜不黑,睡不着觉,睡不踏实。</h3><h3> 好些日子,我也总是失眠。夜已经深了,窗外霓虹依然闪烁,眼睛里一遍遍流动着灯光,大脑里停不下来那些事情,人物、故事、笑脸、哭脸、钱与命运等等,像电影一样飘动着。起来洗冷水脸、乱翻着书本、浏览着网页,把自己折腾累着了,还是睡不着。时近年关,去南山山村住了一晚。天啊,一上床就呼呼睡着了。接连两个晚上,都睡得踏实。脑子里全没了那些五花八门的画面。我知道,乡村的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夜。黑色的本底,安静的时空,简单的群体,朴素的生活,让人感觉美丽而原生态的实在。</h3><h3> 城市里没有黑的夜让人纠结。我站在街口,往撑死了的方向去看,看不到夜本该有的黑;往撑死了的方向想,想不到那一片夜才能停留住自己的梦。我不该有梦,只有在乡间那些夜的黑里,才能看清自己梦的躯壳。</h3><h3> 我喜欢那些夜,那些有着黑色的夜和它的味道。睡个好觉,一身轻松。</h3><h3> 黑夜给了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来寻找光明……不,如果黑夜真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就用它去寻找夜本来的黑,一觉睡去,直到天明。</h3> <h3> 人心无尘</h3><h3><br></h3><h3>  人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可以对不同的人,生出分别心。这是人的聪明之处,也是人性的奸诈之处。</h3><h3>  人在天性里,会自然地对他人产生一个等级划分。这是人的世俗性,也是人的功利性。在这样的划分中,你会发现人与生俱来对上卑怯和对下居高临下。</h3><h3>  那就意味着,他自己也会有个等级。人对自我等级的体认,只能说明,这种分别心的顽固和与生俱来。</h3><h3>  分别心本质上是世俗心。一个世俗的人,必然要站在世俗的台阶上,打量这个世界。</h3><h3>  世俗的分别心赋予了他们计算和算计的能力。看钱的多少、地位的高低、名望的大小,然后付之以热情或冷漠,给予逢迎或蔑视,拿对方当回事或不当回事。</h3><h3>  世俗心,淹没了人的纯洁度,也降低了人类的海拔高度。</h3><h3>  谁都希望别人对自己能一视同仁。但到了自己这里,却总有一颗优于别人的心。从我应该跟别人一样,到我应该跟别人不一样,其实还是自私的心在作祟。</h3><h3>  也就是说,别人对我必须公平,至于我对别人,就可以随便了。</h3><h3>  于是,在这个世界,可以看到被偏袒了的尊崇和仰望,也可以看到偏激的反感以及鄙弃。</h3><h3>  一颗平等的心,其实不分尊贵卑贱,不分有用没用,不分亲疏冷热。平等来自信仰,而绝非情绪化。</h3><h3>  有些公平是难以实现的,如果正义的力量没有抵达的话。</h3><h3>  有些平等是难以兑现的,如果良知的钟声没有被时时敲响。</h3><h3>  歧视会无时无刻不存在,就像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在蒙尘。</h3><h3>  人心无尘,人世才无尘。澄澈的世界,必然来自无数澄澈的心。</h3><h3>  一个人,眼中有无数个他人,并不能说明其深刻,只能说明其复杂。</h3><h3>  简单的人,看谁都是简单的。他想不了那么多,是因为他心底单纯,觉得本来就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人看到的世界,不是客观呈现出来的,而是主观忖度出来的。他们觉得世事纷乱,人心叵测,实则自己心机重重,帘幕无数。</h3><h3>  人的分别心,来自于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来自情感和情绪。前者可以看到人理性的部分,后者可以看到人感性的部分。当感性超越理性的时候,所做出的选择,往往最炽烈,也往往最极端,要么喜欢得过了头,要么厌恶得过了头。</h3><h3>  于是,因为喜欢,看到磊落,看到刚直,看到气冲霄汉,一切皆美。因为腻歪,看到懦弱,看到猥琐,看到小肚鸡肠,种种没出息。分别心,是从自我出发的一条河,温柔可给你,咆哮也可给你。</h3> <p class="ql-block">富贵不一定花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花一旦盛开,结局就只有一个,凋谢。所以,花开富贵,固然可喜可贺,但也可忧可惧。</p><p class="ql-block"> 富贵花开是传统中国家庭的梦想。梦想归梦想,总有一些智者在吉祥愿景中发现富贵之花背后的危机与风险。明代许云邨告诫儿孙,富贵怕见花开:“言已开则谢,适可喜,正可惧。”(许云邨:《许云邨贻谋》)——一户人家门户太盛,要钱有钱,要权有权,要人有人,说起来是富贵荣华,有余不尽。但按照自然规律,花一旦盛开,结局就只有一个,凋谢。所以,花开富贵,固然可喜可贺,但也可忧可惧。</p><p class="ql-block"> 左宗棠早年功名无望,后来遭逢时运,以小举人高升拜侯,也就在数年之间。人生高光时刻,他写信告诫长子左孝威:“富贵怕见开花。我一书生,从枯寂至显荣,不过数年,可谓速化之至。绚烂之极,正衰歇之征。”(吴庆坻:《蕉廊脞录》)——但凡花开到最好看的时候,也就是衰败凋残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花开富贵的背后,许云邨、左宗棠为什么会如此忧虑?最主要的原因有二。</p><p class="ql-block"> 一是诱坏子孙。家境殷实,家道兴隆,看起来是好事喜事,但大多家庭就会宠溺放纵子孙,无形间会传递给子孙一个错误信息:家中银山高耸,金山不倒,几代人都吃穿不尽。骄奢淫逸、攀富斗富的习气油然而生。纪晓岚看透人情世情,特别训诲子弟说:我曾经见识过很多世家大族,家道隆盛的时候,位高权重,势力强大,生杀予夺,恣意妄为,确实是无人能比。但很快家道衰败,那些子孙们始则挥霍祖产,任性狂赌滥嫖;祖产败光了,自然成了街头巷尾的乞丐。</p><p class="ql-block"> 二是招人忌刻。富贵花开,说起来福势双全,有钱有位,有权有势。但所谓福势,无非就是短暂的彩虹,炫眼的幻影。不仅带不来安宁祥和,还会引发家庭内部的争斗和外界的羡慕嫉妒恨,埋下祸根。</p><p class="ql-block"> 如何化解富贵花开背后的风险与危机?</p><p class="ql-block"> 第一,辨识人情,明白事理。位高招嫉,钱多伤身,这是人情,也是世情。清代中兴名臣、近代海军创始人彭玉麟官居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位高权重。但他给弟弟的信中却说“日坐针毡,日受油煎”。为什么?“象以齿焚,麝以香殒”——大象就是因为长了象牙,才招人焚烧杀死;麝就是因为有了麝香才招人围猎丧生。明白了这个道理,花开未必就是富贵之极,反而可能是凋残之兆。</p><p class="ql-block"> 第二,谦逊守正,自立自强。曾国藩置身通显后,不停写信告诫家中子弟:“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家道兴隆的时候一定要想到家道衰败的时候怎么办,身居官位要考虑下台后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表面上看,曾国藩要求子弟奉行的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富贵时低调节俭、克制忍让。但究其实,这是曾国藩对社会规律的一种反思和反省:人生衰荣就在转瞬之间,一定要有忧患意识,自力振作,不可依赖父祖辈的福势,最后自甘堕落。</p><p class="ql-block"> 第三,积德行善,惠及社会。洪应明的《菜根谭》将富贵按照来源区分为三种:富贵名望利益,凡是由积德行善而来,有如山中林间的花,水土养分,空气阳光,一派天然,自然就舒展有序,年年岁岁,应季而发;凡是由建功立业而来,还算是花盆的花,可以移栽剪裁,有的留养,有的抛弃;如果单纯靠权力权势获得,那就只能是瓶钵中的花,既无根茎,也无养分,全靠人力维持,凋谢零落也就是一夜之间的事。</p><p class="ql-block"> 这是古人教导子孙如何面对富贵的三种应世智慧。但在彭玉麟看来,如果跳出富贵花开的迷魂圈,衣求温暖,食求果腹,夜眠六尺,菜根吃出橄榄味,这才是生机勃勃的快乐人生。</p> <p class="ql-block">  苦不相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苦多乐少,本是人生常态。但何以待苦,却不尽相同。</p><p class="ql-block">  清代学者屈大均就曾视苦瓜为果蔬界的君子,理由是“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苦瓜是苦的,煮了也是苦的,但同苦瓜一起入锅的,却能不沾染苦味。这说明啥呢?自己苦,却不传苦,“自苦不以苦人”,这就是君子之德。</p><p class="ql-block">  在对待苦这件事上,有些人不如苦瓜。这些人若受了苦,便要传苦。满腹苦水,总得找个地方倾泻。能传苦的,要么是手下的作品,或者书画,或者文字,也可能是音乐。于是,作品中充满了负面的情绪,别说自己沉浸苦中,就是旁人也能从中领略到浓浓的苦味。</p><p class="ql-block">  当然,被传染了苦味的,也可能是身边的人。向旁人传苦的方式,可能是祥林嫂一样的絮絮叨叨,三句不离苦;又或者,嘴上不说苦,但举止之间满是愤恨和暴戾,让身边的人感觉就像在一个苦罐子里。</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人,活得不如苦瓜。但也有一些人,能成功化解苦,或者苦中找乐,在苦中给自己和别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p><p class="ql-block">  自己苦,他人不苦,这是一种大智慧。吃了苦头,下意识的反应都一样,想着诉苦传苦。不同的是,有的人想了,也就做了,付诸实施;另一些人,却能通过其他的方式,可能是运动,或者旅行,又或者投入感兴趣的事儿,从而淡化生活的苦味,化苦于无形。</p><p class="ql-block">  苦己不苦人,日子的格局自然就不一样了。觉得苦,又不愿将苦味传染给身边的人,原因大多是因为热爱。爱自己,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常常被苦味缠绕;爱他人,也不愿他人陷入愁苦之中。于是,选择了化解与抽离。最终,皆大欢喜。</p><p class="ql-block">  身边有这样的人,自然是令人愉悦的事儿。人生实苦,但总有着这么一些人,令人从苦境之中,品尝到爱与希望的甜。日子再苦,也能让人充满力量,愉悦前行。</p><p class="ql-block">  自苦而不苦人,这是一种大气度。</p> <p class="ql-block">  春晓,杜鹃啼声中而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谷雨已至,留恋春晓,便有了此番文字的莫名其妙。</p><p class="ql-block"> 清少纳言在《枕草子》里说,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p><p class="ql-block"> 破晓时分,是天色渐变的过程,也是晓色突破夜色的一种状态,那样的从容欢喜。最喜欢那个“破”字,动感十足,仿佛春天的晓色是从深邃的天青色里穿破而出的。有过黎明早起,耐心等待过天色破晓的人,对那种突然破空而来的晓色,除了惊讶之外,就只剩下满心的惊喜了。</p><p class="ql-block"> 我是喜欢春天的晓色的。彼时年少,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被塔吉克老人叫醒,让我去牧放牛羊,心里总是老大的不情愿。于迷迷糊糊中出了毡房,牵着牦牛和头羊老山羊,沿着山坡,吆喝着慢慢地走向草原的深处。天还黑着,是一种昏蒙的状态,此时,心里就常有一点慌慌的紧张感,直到渐渐看见东边的山上泛起了鱼肚白,看到那点点晓色欲破的时候,心里才涌出一点点的欢喜来,仿佛遇到了救星一般,这才胡乱地哼起没腔没调的曲子,高兴地赶着牛羊去吃草、去饮水。在那一抹最初的晓色里,自己的开心竟来得如此简单。</p><p class="ql-block"> “杜宇一声春晓”,是苏东坡的词《西江月》中的句子,读着,让人感到分外的熟悉和亲切,莫名的就喜欢上了这句话。此时,正是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期间。苏东坡在黄州,应该是失意的时候,而偏是在黄州,苏东坡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人生的失意,或许也成就了文章的得意吧。苏东坡是不是也在意那一点点春天的晓色呢?</p><p class="ql-block"> 杜宇,就是杜鹃鸟,是我们熟悉的催耕的布谷鸟。</p><p class="ql-block"> 苏东坡的这首词还有一段小序,不长,但写得非常精彩,充满了诗情画意:“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p><p class="ql-block"> 一幅春夜醉卧溪桥图跃然纸上,读来,总有不减魏晋风流的潇洒。醉了的词人曲肱少休,不知词人是醉在了春夜,还是醉在了一溪风月里。在一声杜鹃的春啼里,词人惊醒了,这才忽觉天色已晓,可眼前的山却仍如在醉中,乱纷纷地攒拥而来,而一溪流水琮琮,清澈明丽,却是醒了,醒在春天的晓色里。这一醒,对此溪山,真的不知今夕何夕,此身何处了。</p><p class="ql-block"> 杜宇一声春晓,如破空而来,叫醒了春夜的寂静,也叫醒了沉静的晓色。我也会怀疑,杜宇一声春晓,是杜宇叫醒了春天的晓色,还是在春天的晓色惊醒了睡梦中的杜宇,才有了声声的啼鸣?但这似乎并不重要。</p><p class="ql-block"> 杜宇啼时,春已深,可春天的晓色却清澈、明朗起来了,像此时的草原。牛羊在春夜啃草的声音,沙沙有声,大片大片的小草在清晨托着点点露珠,是一片晶亮青绿的明丽。牧场仿佛只在等待杜宇的那一声叫,等待春天的一抹晓色破空而来。</p><p class="ql-block"> 春天的清晨,溪里的河水满了,白亮亮地往上漫;草原由黄变绿,平展展地绿向远方;毡房的炊烟升起,淡淡的蓝,融着淡淡的暖意,围在绿树里的牧场渐渐地臃肿和忙碌起来。</p><p class="ql-block"> 春晓难觉,杜宇声声,惊起了大漠深处河流里的几只白鹭,它们扑楞楞地飞起,掠过草原,飞向远处,落在了山边、溪畔,落在了石头屋顶,在渐渐明亮的晓色里,踪迹已经难寻。</p><p class="ql-block"> 杜宇一声,醒了晓色满天,醉了帕米尔春日。</p> <p class="ql-block">抱怨,是这个世界上最无聊最无能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多照照镜子没有坏处。人生的好多尴尬,就是缘于少照一次镜子。譬如,整齐的白牙,藏一叶绿韭,步态优雅,领口侧边耷拉着只袜子。这些尴尬一旦发生,会被人笑谈很久。</p><p class="ql-block">  邋遢的生活习惯、个性上的毛病,照镜子是照不出来的。所以,身边能有一个人是你的镜子,他愿意给你指出来,你也虚心接受,有这样一个人,真是一生的福气。如果前者只是让你少些尴尬和笑话,而后者可以让你少走弯路或错路。</p><p class="ql-block">  热恋中认识的对方,未必是真实的。同样,有求于你的人,给你的嘘寒问暖,也未必发自真心。酒桌上喝到豪情,有实诚的人,一肚子坏水的人也不少。连喝酒都敢以生命交付,这样的人,固然豪放,却也真的可怕。</p><p class="ql-block">  好多人的真实面目,一下子是看不出来的。所以,你看到的,未必是你看到的。多留一点时间给自己,晚一点下结论,事实证明,最靠谱的还是光阴。</p><p class="ql-block">  好多是非,就是在你口无遮拦、满嘴跑火车时惹下的。话在出口的时候,琢磨几秒比不假思索,于事后效果来看,肯定更合适。人在得意忘形的时候,往往是最易伤人的时候,也往往是最易得罪人的时候。所以,别信口开河,也别胡乱吹牛,有些话,你说出去忘了,但这句话产生的后果,却在生活的前方,等着你去买单。</p><p class="ql-block">  做一件善事,有恩于一个人,不要念念不忘。做过,就让它过去。念念不忘,必有所伤。你总希望别人时时记着你感恩于你,对方回不回报,暂且放在一边,长久盯着这件事本身,就很累人。你若渴望有回报,就把钱存入银行,若怕别人负你,就什么也不要拿出来。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的对等,你会遇上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人,也总会遇到几个白眼儿狼。</p><p class="ql-block">  不要在比你厉害,或觉得比你厉害的人那里认真。牛气哄哄的人眼里,都是牛,不会有你。一个不把你当回事的人,你的所有当回事,都一文不值。最值钱的东西,只在懂的人那里才珍贵。你的认真也一样。人生,不要做无谓的交付,更不要做错误的交付。否则,你的认真看起来一点也不认真,还会显得十分天真。</p><p class="ql-block">  不要把人性的恶用尽。嫉妒比你强的人,笑话不如你的人,这样的自己,差不多就是一个魔鬼。一个人,偶尔在心底升腾起这些,不算什么,可怕的是,还要把阴暗玩到正大光明。见不得比自己好的人,看不上不如自己的人,前者酸,后者傲,内心阴暗,绝难有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可言。因为,一颗扭曲的心,会让他自找好多的不痛快。</p><p class="ql-block">  多读点书。多读书未必会让你富有,但一定会让你丰富。换一种说法,你会有别人没有的精神生活。要坚持善良。也许,行善未必会换来善报,但生命在这里会寻找到不一样的宁静和安详。</p><p class="ql-block">  你可以对这个世界有态度,但这态度不该是抱怨。合适表达你的态度,是为了让别人看到你,进而尊重你的存在。而没完没了的抱怨,别人不仅会看到你,还会看透你。因为,抱怨实在是这个世界上最无聊最无能的事。</p> <p class="ql-block">遇事冷静才是人生智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类顶大的长处是智慧。</p><p class="ql-block"> 但什么是智慧呢?智慧有一个要点,就是要冷静。</p><p class="ql-block"> 譬如:正在计算数目、思索道理的时候,如果心里气恼,或喜乐,或悲伤,必致错误或简直不能进行。这是大家都明白的事。</p><p class="ql-block"> 但是一般人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偏不明此理。他们总是为感情所蔽,而不能静心体察事理,从事理中寻出解决的办法。</p><p class="ql-block"> 我想说一个猴子的故事给大家听。</p><p class="ql-block"> 在汤姆孙科学大纲上叙说一个科学家研究动物心理,养着几只猩猩、猴子做实验。</p><p class="ql-block"> 以一个高的玻璃瓶,拔去木塞,放两粒花生米进去,花生米自然落到瓶底,从玻璃外面可以看见,递给猴子。</p><p class="ql-block"> 猴子接过,乱摇许久,偶然摇出花生米来,才得取食。</p><p class="ql-block"> 此科学家又放进花生米如前,而指教它只须将瓶子一倒转,花生米立刻出来。</p><p class="ql-block"> 但是猴子总不理会他的指教,每次总是乱摇,很费力气而不能必得。</p><p class="ql-block"> 此时要研究猴子何以不能领受人的指教呢?没有旁的,只为它两眼看见花生米,一心急切求食,就再无余暇来理解与学习了。</p><p class="ql-block"> 要学习,必须两眼不去看花生米,而移其视线来看人的手势与瓶子的倒转才行。要移转视线,必须平下心去,不为食欲冲动所蔽才行。然而它竟不会也。</p><p class="ql-block"> 猴子智慧的贫乏,就在此等处。</p><p class="ql-block"> 人们不感觉问题,是麻痹;然为问题所刺激,辄耐不住,亦不行。</p><p class="ql-block"> 要将问题放在意识深处,而游心于远,从容以察事理。</p><p class="ql-block"> 天下事必先了解它,才能控制它。情急之人何以异于猴子耶?</p><p class="ql-block"> 还要注意:人的心思,每易从其要求之所指而思索办法;观察事理,亦顺着这一条线而观察。于是事理也,办法也,随着主观都有了。其实只是自欺,只是一种自圆其说。</p><p class="ql-block"> 智慧的优长或贫乏,待看他真冷静与否。</p><p class="ql-block"> 没有智慧不行,没有勇气也不行。</p><p class="ql-block"> 我不敢说有智慧的人一定有勇气;但短于智慧的人,大约也没有勇气,或者其勇气亦是不足取的。</p><p class="ql-block"> 怎样是有勇气?不为外面威力所慑,视任何强大势力若无物,担荷任何艰巨工作而无所怯。</p><p class="ql-block"> 没勇气的人,容易看重既成的局面,往往把既成的局面看成是一不可改的。</p><p class="ql-block">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敬佩孙中山先生,他是一个有大勇的人。</p><p class="ql-block"> 没有疯狂似的巨胆勇气,他是不可能开创出当时的新格局的。然而没有智慧,则此想亦不能发生。</p><p class="ql-block"> 他何以不为强大无比的清朝所慑服呢?他并非不知其强大;但同时他知此原非定局,而是可以变的。</p><p class="ql-block"> 他何以不自看渺小?他晓得是可以增长起来的。</p><p class="ql-block"> 这便是他的智慧。有此观察理解,则其勇气更大。而正唯其有勇气,心思乃益活泼敏妙。</p><p class="ql-block"> 智也,勇也,都不外其生命之伟大高强处,原是一回事而非二。</p><p class="ql-block"> 反之,一般人气慑,则思呆也。所以说没有勇气不行。</p><p class="ql-block"> 无论什么事,你总要看它是可能的,不是不可能的。</p><p class="ql-block"> 无论任何艰难巨大的工程,你总要“气吞事”,而不是被事慑着你。</p> <p class="ql-block">如果只是爱灵魂,爱还在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叶芝的那一首诗《当你老了》很出名,我也喜欢最后一段,却对下面的几句一直存着疑问:</p><p class="ql-block">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爱情人人神往,然而,令人困扰的是:我们真的能够认识一个人的灵魂,并且因此而爱上他(她)吗?这样的概率有多大?</p><p class="ql-block"> 往往,爱情只是不可理喻的错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描绘了斯万对高级交际花奥黛特的爱情,他经历了所有关于爱的最可能的最细致入微的心理体验和情感转折,可最终在火车上,回忆起奥黛特的面容,又想到那个梦,明白的却是“我浪掷了好几年光阴,甚至恨不得去死,这都是为了我把最伟大的爱情给了一个我并不喜欢、也跟我并不是一路的女人”。</p><p class="ql-block"> 他最终确定了自己并不喜欢奥黛特的灵魂。当然,站在另一个角度,对奥黛特而言,她何尝会认为斯万明白她的灵魂呢?即使如此,这些其实都并不妨碍对奥黛特难以解释的迷恋,于斯万而言是最充盈完整的一段爱情体验。斯万先生也大可不必懊悔,许多最伟大的爱情可能都是爱恋者独立完成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爱情的投射需要非常具象化的一面。爱情有着高度精神化的一面,但背后却离开不了一个可触摸的实体样本。哪怕是难以触及,或者如塞林格所说“爱是想触碰又收回的手,爱是未经触碰却在颤抖的心”的一种疏离状态,仍然会需要有一个真实存在着的人作为依托和载体。</p><p class="ql-block"> 常人爱的只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就好比口渴的时候喝水,你说让你解渴的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没关系。其实,具备解渴功能的是两者的复合体。</p><p class="ql-block"> 如若真能够做到绝对忽略实体只爱慕精神的话,我想我们应该爱上的是电影《Her》里面的电脑操作系统吧。某种程度,操作系统比真正的人更善解人意,更知情达意,它唯一缺少的只是一个肉体。可脱离了肉体,又何以谈爱恋呢?我想没有一个人真的会爱上一个古人、一个书本中的人、或者只有一缕优美灵魂的人吧?</p><p class="ql-block"> 写了一辈子爱情小说的渡边淳一这样讲述他是怎么写爱情小说的:爱情小说应该写什么呢?比如说一个女人碰到一个觉得不可靠的男人,一个很危险的男人,但他有另一种亲切感,给人一种震撼力,虽然双方父母都反对,但是她一定要跟这个人,这才是文学作品要写的。</p><p class="ql-block"> 大家可能都会有所体会,被爱者往往是爱慕者长期积蕴的热情的出口。爱是某种程度的执念,当一个人爱着一个人,却还能理性地探究爱人的灵魂,多少有些不可想象。</p><p class="ql-block"> 其实,更准确的比拟,应当是爱慕者有一颗朝圣者的灵魂。谁不是将自己爱慕的人奉在心上那一座小小的“神龛”里呢?</p><p class="ql-block"> 虽然这样做很危险。</p> <p class="ql-block">“焦虑”与你结伴而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有焦虑,再正常不过。人的最基本的焦虑,大体说,与柴米油盐、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有关,故而,孔子发出喟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的表述则进了一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更具深意。一些杰出的西方思想家,则把种种焦虑引申为终极意义的灵魂追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类正是通过这样的追问,产生了伟大的哲学、诗歌与艺术。</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是否在焦虑中,用不着测试,自有感知。大约只有两种人不懂得焦虑:稚气的孩童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童年属于阶段性的无知岁月,罗马尼亚裔法国作家欧仁·尤内斯库认为,“一旦知道人会死去,童年就算逝去了”。人不是神,人的焦虑形形色色,或隐或现,就像自己的影子,互为一体,无法剥离,于是方有各类宗教教义的应运而生。日本作家池田大作对此做了更为正面的回应,“正是这种对死的觉悟,无限地丰富了生,充实了死”。</p><p class="ql-block">  史铁生在21岁那年,被父亲搀扶着走进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几个月后却被抬出医院,从此,轮椅接纳了这个有过运动员梦想的小伙子。他每天摇着轮椅,在附近的地坛公园茫然徘徊;他想不通的是,何以命运偏偏把自己打入“另册”。当他明白了,人“不仅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而且是一个个分开着被抛来的”,已是中年。有记者问到他的职业,他笑谈是生病,写作只是业余,“此病未去彼病又来,成群结队好像都相中我这身体是一处乐园。或许‘铁生’二字暗合了某种意思,至今竟也不死”。他的结论是,“人生来就是跟这局限周旋和较量的”,重要的,并不是这“周旋和较量”有多少胜算,而是这个过程能为人带来过怎样的奇迹和快乐。以个人命运论,史铁生的肉身负荷之沉重远超常人,但他的脸上从未消失沉静的微笑,其作品更是玉树临风,别具风景。</p><p class="ql-block">  有趣的是,某些“神经大条”的乐天派,无需借助彻悟之思,仅仅凭借与生俱来、异于常人的强大心脏,就能“屏蔽”焦虑,活得通透自在。被中国围棋学会封为“棋圣”的聂卫平,平日里大大咧咧,据说有三斤酒量,“缺心少肺”,一向无视体检,61岁那年暴瘦20多斤,随后被查出直肠癌,却并未慌乱。动手术那天上午,老聂被亲属从病房推进手术室,距离仅仅几十米,时间只是数分钟,居然呼呼酣睡,以至于主刀医生愕然不已,具如此心理素质的癌症患者,自己平生还是头次见到。之后,老聂在微博中回复棋迷,口吻仍是一贯的自信满满:“生病是实,但无大碍,两个月后即可恢复健康。”</p><p class="ql-block">  苏格拉底认为,人之不幸的根源,皆产生于“有关自身的无知”。人的生命,从无到有,是偶然,再回到无,则是必然,对此,即使大哲高僧,也未必心如止水。焦虑源于本体意识,与其刻意避之,掩耳盗铃,莫如与焦虑相濡以沫,互为支撑,结伴而行。早在1600年前,陶渊明读书耕作,酒香蔬美,“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这可不是表面意义的“难得糊涂”,他在乎的并非道德化的田园隐居形式,只是享受自己的生活情趣与快乐方式。林语堂一直对“谁最会享受人生”的问题兴趣盎然,相信“尘世乃唯一的天堂”,“如果我们必须有一个宇宙观的话,让我们忘掉自己,不要把我们的宇宙观限制于人类生活的范围之内”,他理想的快意人生是,“一个人房间,应有几分凌乱,七分庄严中带三分随便,住起来才舒服,切不可像一间和尚的斋堂,或如府第中之客室”,在热天,“应许我在佣人面前露肩膀,穿一短背心了事”……真乃得大自在。</p><p class="ql-block">  1991年夏天,正隐居乡下写小说的陈忠实,得到一个确切消息,自己将被任命为省文联党组书记,正厅级别。刚满50岁的陈忠实,心思乱了,立即给上级领导写信,“申诉”只愿意写作、不适合做官的理由,然后骑车跑出八里地,亲手把信寄出。一个月未见动静,他焦虑不堪,再次给领导写信“抗命”,竟放出“狠话”,只要不开除党籍,他就仍留在作协只做专业作家。再三辞官,终于如愿,他握住领导的手激动不已,连声道谢。转年《白鹿原》杀青,两年后问世,六年后获茅盾文学奖,并步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些都离不开陈忠实曾经的“焦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美德在于知难而退</p><p class="ql-block"> &nbsp;偶然的机会,让我有了一次听牧师布道,他说:“上天国要挤进窄门,要放下一切的包袱才行,如金钱、嗜好、家庭等等全是包袱。难!难得很啊!”咱听到这儿,趁牧师转身之际,赶快就溜了出来,因为我一辈子有知难而退的美德。这些包袱我全有,不过一息尚存之时,哪一件我也舍不得扔下。</p><p class="ql-block"> &nbsp;夏元瑜先生说自己一辈子有知难而退的美德,这是他的幽默。如果你要他承认迎难而上更是一种美德,他大概也会答应。</p><p class="ql-block"> &nbsp;迎难而上当然很了不起。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有毅力,顽强地和困难作斗争。只要付出努力,总会取得成功。现在更是有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声称你只要努力学习一万个小时,就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钱锺书学习两万个小时,也不可能成为数学家。数学家丘成桐自诩文学也很好,大概只有少部分人会同意。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天赋,即使你成了专家,也不会快乐。有位作曲家,很小的时候,就为做一名建筑师而奋斗,因为那是他父母的期望。但是,他的理科成绩一直不好,结构方面的课程让他感觉非常吃力。中学时代的他一直郁郁寡欢,甚至视自己的音乐天赋为耻辱。后来,他终于认识到在建筑方面,他不会取得成绩,于是转向了作曲,作曲带来的成功让他自信而满足。</p><p class="ql-block"> &nbsp;&nbsp;苏东坡晚年特别佩服陶渊明,在读到陶渊明“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的句子后,他由衷感慨:“吾真有其病而不早自知,半世出仕,以犯大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晚节范其万一也。”陶渊明意识到自己不是当官这块料后,就毅然归隐种地。种地的收入比不上当官,但精神上畅快。苏东坡才智高绝,但却陷入政治与人事的漩涡中不能自拔,直到晚年才感叹:老陶比我更有知难而退的美德啊!</p> <p class="ql-block">  关于鹰派和鸽派</p><p class="ql-block">  鹰派与鸽派曾是一个军事术语,用来表达用什么样的模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重大冲突。鹰派指主张采用强势外交或军事扩张的人士或势力;鸽派则是用温和理性的力量解决问题的人士或团体。现在,这两个词语有了更加渊博的使用范围,大小团体组织中性情和力量的分野,都可表达为鹰派和鸽派。</p><p class="ql-block">  鹰与鸽原本都是好生物,就像玫瑰与百合,都是地球上的好花朵。鹰与鸽的成长都要经风雨见世面,在大自然的雷击电打中反复磨炼自己的肌肉和思想,才能锻造成好鹰、好鸽。鹰有力量,有高度,有冲击力;鸽有温暖的情怀,博爱仁慈。大自然的许多生物都有群体生活的需求的。因此,动物与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就有了太多的鹰鹰关系、鹰鸽关系及鸽鸽关系。因此,大千世界每天就有数不尽的错乱故事及红颜纷争,其曲折反转堪比奥斯卡大片,让我们目瞪口呆。</p><p class="ql-block">  刘慈欣在《三体》中几乎穷尽了星球生命的各种关系模型,其中有段故事我记得很深。人类和三体人经过打斗之后,迎来了太平盛世。太平盛世久了,世人的审美观都改变了,受欢迎的男性形象从开始的肌肉发达型的男子汉,变成了温柔细腻、戒掉了“直男”坏情绪的男人。这是一种必然的演化。就是说,在自由平等的安宁生活中,鹰派的人如果大规模地表达自己的脾气,无端又霸道,激发起群体鸽派的愤怒反击是必然的;这样的鹰不是好鹰,是要被淘汰掉的。</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一个群体内部,乃至家庭之中,鹰鸽故事此起彼伏,时刻上演。鹰鹰之间必然的争斗,头破血流,你死我活;鹰鸽之间正弦波曲线般起伏的博弈,丛林世界里的阴谋与阳谋;鸽鸽世界同样也会造成物种的钝化,必然招致种群中鹰性的突变……最理想的人类当然是做有鸽性的鹰和有鹰性的鸽。人类的修行,其实就是在做这样的修行。通俗来讲就是:做有种的人,有巨大的精神内驱力,不霸道,亦不被人欺。</p><p class="ql-block">  人类社会,数千年文明,在地球上苦苦追觅,借助于技术解决了温饱,追求精神的博大,追求生而平等,倡导互相尊重,是根植于对人性的挖掘。文明不是人类取得了多么巨大的财富,上了多高的天下了多深的地,在自己的肉身里安置了多少聪明的芯片把自己变成半个超人,而是人类自身的神性与精神维度抵至怎样优雅的境地——文明表现于个体对他者尤其是弱小者的自觉的尊重,表现在人们彼此之间的同情与互助,表现在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倡导推动。</p><p class="ql-block">  幸而人类有艺术,有文明,有文学,有诗,有无与伦比的大自然。是这些高于人类太多的好东西,形成光,照亮我们的心灵。幸而除了丛林之法,还有天道。幸而人类除了曲解、误解,还有了解、和解。幸而还有持着灯火的街道,风居住的村庄,让我们活在人间,获得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