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青春的記憶

建忠

<p><b style="font-size: 20px;">   五十年后战友们欢聚在北京</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五十年前的 《入伍通知书》 保存至今,它记录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也承载着我们这群老兵的梦想和青春的故事。</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入伍通知书》是战友周蕾蕾、董安平珍藏的。</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寻找青春的记忆, 回首往事,岁月如歌。</b></p><p><b style="font-size: 20px;"> 50年前,我们告别校园,穿上军装,踏上了从军的路。那时的我们大多数人初中还没毕业,估计一些人都没来得及多想为啥当兵就穿上了军装。我们懵懂的青春也是从那一刻开始,逐渐成长为有思想,有抱负,能吃苦,肯奉献的一群人。</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我们在新兵连集训,新兵连一共四个排,一排是男兵,二到四排是女兵,大约100多人,男兵来自农村,女兵都来自城市,每天在一个训练场上进行军事训练。</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新兵集训的生活,对我们这些学生兵来说既新鲜又紧张。我们从打背包、整理内务、队列训练、行军礼到夜间紧急集合、负重几公里夜行军。战友们记得当年第一次夜间紧急集合洋相百出,有的没来得及穿袜子,脚被磨破;有睡得深沉,没听到紧急集合哨声;有的穿反了裤子;有的穿错了衣服;有的背包散了架......</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新兵连还发生过一起比较严重的事,就是一个班的人煤气中毒。当年我们这群小丫头14、15岁,很多人不会使用蜂窝煤炉子,结果造成集体煤气中毒。战友回忆当年,一天清晨,战友们醒来便感觉头晕晕的,很不舒服,有人意识到这可能是煤气中毒了。战友胡兰兰还记得睡在最靠里面的一位战友从大通铺床一步步爬到门口去开门,战友们都没来得及穿好衣服,就跌跌闯闯走到屋外,寒冷的冬天把大家冻得透心凉,半天都缓不过劲儿来。&nbsp;</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战友何筱筱2018 年的自画像,记载着刚当兵时的一件趣事。当年条件差,可能是因肚子里没油水,特想吃肥猪肉,就跟战友们讨要,也许因为吃的太多,造成肚子疼痛难忍,因此还去看了医生。</b></p><p><b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班长周晓红的一本笔记本,记录着她对班里每一位战友优缺点的分析,以此用来帮助战友们进步。这珍贵的笔记本保留至今,已整整五十年。</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战友们分别时留下的赠言,战友周蕾蕾珍藏至今。</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战友王苏苏留给李建辉的赠言,建辉将赠言保留了整整五十年。</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新兵连训练即将结束,上级为我们新兵颁发领章和帽徽,从那时起,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两边挂,就一直伴随着我们这群女兵们的军旅生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新兵训练结束,我们这群人被分配到全国各地,有江西、有山西、有河北秦皇岛,也有的留在了北京......,从那一别就整整过了半个世纪,战友们再相逢,已是两鬓如霜,额头以及眼角都留下了许多岁月的痕迹。</b></p><p class="ql-block"><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的青春在秦皇岛。27位战友一起分到秦办下属单位,4人分到机关,9人分到下属3个工区,14人分到了408医院。</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她们的青春从这里开始,吴健、姚峻、常卓林、李建辉四位战友分到秦办机关。</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她们分别进入财务室和打字室工作,这些工作是大家当兵前不曾做过,一切都要从头学起。战友姚峻被分到了打字室,那时的她还不满15岁,可记忆力超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熟背6千多字的字盘,比较快地进入了工作状态。</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战友姚峻和徐晓明在打字室工作的瞬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姚峻回忆当年参加营区办公楼的施工建设。那个年代,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地基是靠人工挖掘,女兵跟男兵们一起参加劳动,几十米深的地基是靠她们一锹一锹挖出来,手磨破、磨出血泡,她们都仍坚持着。</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另外还有一件事让姚峻记忆犹新,难以忘怀。她记得当年和几位战友参加秦皇岛地区女篮比赛,她们这组队员来自秦皇岛4003厂(军工厂)及秦办机关女兵。她们一路打拼到秦皇岛市第一名,后来因她们这个队有军人参与,最终被组委会以综合排名第2,无缘参加河北省的比赛。但最让她不能忘怀的是,获得第一名的耀华玻璃厂队,代表秦皇岛市参加河北省比赛,前往唐山进行集训,一场毁灭性的灾难降临,1976年,唐山大地震无情地夺去了她们年轻的生命。</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她们的青春从这里开始,三位战友分到龙家营工区。张晓冬分到会计室,宋凌和袁建新分到了油料化验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据小袁回忆当年,油料化验工作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她们初来化验室,面对厚厚的油料化验技术概论及相关化验数据的国标、企标等规定,有些不知所措。另外,化验项目所需的各种高精仪器、颜色多样的化学试剂和随处可见的瓶瓶罐罐,也让她俩目不暇接、云里雾里,不知所措。在老同志的帮助下,她们从基础工作开始,边干边学。工作的第一天,涮洗油污瓶,瓶子中锥型、广口型最普通,相对好涮,另有各种畸形怪状的,枝杈多,涮起来格外麻烦。瓶里面的油污,不仅有汽油、柴油、滑油,还有油脂(滑油、油脂尤其难洗),可谓品种齐全。根据规章制度,用过的瓶子,必须当天洗净后放进烘箱,以备第二天使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看着形状各异的瓶子,两个女战士对视而笑,没多想,觉得洗瓶子有啥子难,说干就干。撸胳膊卷袖子,稀里哗啦,水花四溅,寒冬腊月,额头冒汗,衣服袖子全被打湿,费劲不少,瓶子却越洗越脏,她们手上沾满油污,用肥皂根本洗不下去。沮丧、狼狈之时,化验室的老同志走来,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洗出的瓶子个个不挂水珠,干净如初,小宋、小袁像看变戏法似的瞪大双眼,一脸茫然。技术员耐心讲解,洗瓶步骤:冬天水冰冷,油污易凝固,要烧开水先烫,再用专门溶解剂洗;洗不同的油瓶,要用不同的洗涤剂,有些重油还要用强酸或碱来烧,并叮咐洗瓶子要小心,不要烧着手和衣服。城市来的她们,虽然从小在家没干过什么活,可绝不想当"娇骄"二气的女兵,暗下决心,苦累坚持,一定学好洗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十几天后,小宋、小袁学会了洗各种油污瓶。虽然手上被酸、碱烧的脱皮、裂口,变得粗糙,但看着一个个不挂水印、晶莹剔透的瓶子,心里着实美滋滋的!</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当年的她们年轻、充满朝气,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正如一首诗中说的:“我们年轻,像一轮红日刚出海;我们健壮,像一排排白杨要成材;我们纯洁,像蓝天白云;我们生的壮,长的快;我们赶上了如此壮丽的好时代!” 她们在化验室健康、愉快的工作,就像破土而出的嫩芽,茁壮成长。</b></p><p><b style="font-size: 20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她们的青春从这里开始,三位战友分到黑峪沟工区。张海燕分到电话班,张章分到政治处放映室,乔艳芳分到了卫生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海燕记得她们刚到工区的第一天,就让她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老兵为新兵们睡得舒服,睡得暖和,正在为她们赶扎草甸。厚厚的草甸铺在褥子下面软软的,这不仅暖在身上,更是暖在了新兵们的心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电话班除了内勤值班接通电话,还时常出外勤,保障电话线路的畅通。据海燕回忆,当年的电话线路不像现在基本走地下,而是通过电线杆子连接着电线。记得最初老同志带她去查线,那天他们走了很长很长的山路,一段一段的查线路,当她初次带上专业脚扣爬电线杆子时,由于没有掌握要领,一次次地从电线杆上摔下来,拍拍身上的土,再继续往上爬,直到爬到电线杆子的顶端,想想当年她也才15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她还清楚地记得去农场劳动,做插秧前的准备工作。插秧前需要先把土地重新翻整,经过一冬天的土地,地冻土硬,大家先用铁锹进行人工翻地,再放水浸泡,使坚硬的土块变软,然后大家挽起裤腿,光着脚跳下去将土块踩碎,冰冷的水,硬硬的土块就这样被战友们一点点踩碎......</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她们的青春从这里开始,三位战友分到了温泉堡工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王莉是卫生员,胡兰兰和康华是电话员,后因工区建立特燃化验室,她俩和另外几个新兵调去组建化验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组建就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从设备到技术都是零起步。据兰兰回忆当年,她们对此项工作一无所知,但大家不畏困难,知难而进。在领导的支持下,她们边学习边筹备化验室。就这样白手起家,克服了许多困难。兰兰记得最初到市里购买设备是最难的事,秦皇岛市不大,交通很不方便,一天只有一趟公交车,路程长几十公里。时间不等人,为了抓紧时间,尽早把化验室建立起来,她们搭单位的车,乘公交车,实在不行就搭农民的马车,拦工厂的卡车。总之用了各种办法,没想到当地百姓对她们是那么的支持。现在想想,群众为什么这么热情帮我们,就因为我们是人民解放军,这说明了当年解放军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我们感到无上的光荣和自豪,也深深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军民鱼水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化验室建成后,接下来就是提高工作技能和理论学习。她们从刷瓶子开始,看似简单的工作,但必须确保瓶壁不挂水珠。为提高实验技能,她们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操作,直到熟练掌握各种设备、精密仪器的使用。她们在工作中磨练,不断培养自已对工作的认真细致和严谨的工作态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生活上,在老兵的帮助下,她们学会了许多生活技能,如生煤炉、种菜、打草褥子等等。军营的工作和生活很丰富,她们参加拉练、帮厨、搬水泥袋、扛木桩、扛水泥杆,为了打山洞、开路,学制炸药,学军事。总之在仓库学会了很多技能和知识,也感受到了部队大家庭的温暖,同时也锻炼了自已坚强的意志,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的青春从这里开始,我和顾绪琴、李燕华、骆训懿、吕燕、李文英、王青江、王志民、储新娟、董安平、苗晶、石彦英、杜小霞、胥小奇14位战友一起分到408医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医院坐落在一个偏远山沟里。我们最初被分配到院务处洗衣房、饲养组、电话班。饲养组是我第一份工作,我们的第一个老师,大家亲热的称她 "李大嫂",她像妈妈一样教会我们许多技能。正是在饲养组让我们这群十几岁的城市女兵学会了喂猪、喂牛、给牛挤奶等在农村才能见到的技能,也正是这段不可多得的经历锻炼了我们。</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李大嫂、小顾、小骆在饲养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数月后我们陆续下科室,从卫生员干起。从这一刻起,我们彼此踏上了从医的路,救死扶伤成为我们许多战友的终身职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想想当年的生活是清苦的,每个月津贴费6块7毛5分,每天伙食费只有4毛5分钱。天天吃着二米饭高粱米白菜豆腐, 想花钱只能走进院内一个10几平方米的小卖部,买买牙膏肥皂卫生纸。想进城逛逛,要早上去下午回,一天只有两趟公交车。我们出门见山,傍晚三三两两漫步在院外,沿着山下一条小河,经过漫水桥,走在山脚下的柏油路上,过杜庄,到王庄,天天周而复始......</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这就是当年我们打得山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70年下半年我们部分战友参加了卫生员培训。当年年底,医院在山脚下打山洞作为备战之需。我们卫训队学员与工程团的战士们一起干活。那年代没有机械化的设备,一切都要靠人工完成。我们女兵负责用铁锹一锹一锹将沙子与水泥和匀,(我们充当了现在的搅拌机)再用推车送到山洞里,这一干就是整整一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下面这张老照片是在征集制作408医院《全家福》画册时,原内二科李桂成主任子女提供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当看到这张老照片,我有点激动,这张照片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照片画面上是医生在给患者做“心脏运动平板试验”检查。七十年代我国的医疗设备比较落后,能够用于诊断疾病的设备也很有限,而用于针对冠心病的鉴别诊断设备更是少之又少。照片上的这套设备是1974年底,以我们科李桂成主任提出要求、目的以及要达到的指标,由修理室叶正初技师为设备写可行性的报告,请37292部队修理厂协助完成的“心脏运动平板检测仪”,这台设备于1976年用于临床,为当时的冠心病鉴别诊断提供了诊断依据。(叶正初看了美篇后对那段历史写了一段很详细的真实过程,而且告诉我们这是我国最早的、也是第一台“活动平板实验”仪器。我上网查了一下,我国是从1979年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记得当时主任完成设备的研制后找到我,问到我有什么办法能将电极板固定在患者身上。因当时条件有限,电极板不像现在的那样可以粘贴固定。后来我想出了用宽松紧带做固定,我将想法告诉主任,主任同意说试试。我立刻到医院的小卖铺买了几尺黑色宽松紧带,亲手缝制了这个简易的、可穿戴的固定带。(患者身上的黑色固定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让我没想到的是,主任当时留下了这张对我来说是极其珍贵的影像资料。这张照片不仅记录了当时的医疗条件,也见证了我们老一辈医务工作者对患者的那颗医者仁心。</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参加农场劳动,这是战友们在田间地头留下的瞬间。</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背上背篓上山采药,翻山越岭寻找中草药,再一棵棵挖回来进行加工,为的是弥补和减少医院的经济负担。我们从中认识了许多中草药,党参、芍药、半夏、柴胡、黄柏、吉梗、川芎......</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上山采中药时留下的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上农村、下部队医疗队,为百姓和基层官兵送医送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72年,我和小顾参加了农村老慢气医疗队。医疗队设在秦皇岛抚宁县上庄坨公社,住在老乡家吃在公社食堂,每天背着药箱走村串户送医送药。我所在的小组是手术组,除治疗老慢气外,还肩负着为有需求的村民手术治疗一些外科疾病。我们攀山越岭,走遍各个村落。我们的手术都是在老乡家的炕头上进行的,曾经为他们做过畸胎瘤切除术、唇腭裂修复术、绝育术、分娩术......。除配合医生手术外,我还专门负责做宫内节育器放置术,那时的我也才17岁。</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参加马兰核试验的部分战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吕燕、陈菡和其他战友去了马兰核基地参加动物试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75年8月8日,河南驻马店地区板桥水库因特大暴雨引发溃坝,致使9县1镇东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范围内顿时一片汪洋。医院接到上级命令,立即组织医疗队赶赴河南驻马店参加抢险救护。张海燕、陈菡、胡兰兰参加了这次医疗队。据兰兰回忆,当年医疗队刚到灾区,水位还没退去,生活条件非常差,近一个月由于各种食品供应不上,战友们只能用带去的罐头、压缩饼干充饥。因水源污染,洗刷医疗器械都是用浑浊的井水,在用水之前先将水进行沉淀、消毒后才能使用。她们在灾区两个月没有洗过澡,只能用沉淀后的井水简单擦洗一下,每个人浑身上下都失去了本色。当她们回到医院,经过反复搓洗,才露出了原本的真面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地区发生了7.8级特大地震。我们医院离唐山大约200公里左右,凌晨,我们被强烈的震感惊醒,大家摸着黑从宿舍楼里跑出来。医院当天就派出医疗队赶赴最近的抚宁县进行医疗救护,随后又派出医疗队奔赴唐山抢险救灾。我们这群战友虽然没有到唐山震中进行救护,但我们医院是离唐山最近的部队医院之一,地震第二天就有大批伤员陆续送到我们医院。战友们冒着大雨搭地震棚,在余震中救治大批伤员…… 医院所有空地都搭建了地震棚,地震棚内住满了伤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那里处处留下我们青春的足迹,我们在工作中锻炼坚强的意志,磨练吃苦耐劳的精神,正是这些经历把我们这群年轻的女兵百炼成钢。</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秦皇岛海军所属部队的野营拉练</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1971年初的冬天,秦皇岛地区所属海军各部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历时半个月的野营拉练。拉练路线是从秦皇岛市出发,向秦皇岛北部方向经黑峪沟北部山区,再向南偏西方向至桃园,从桃园向北,经温泉堡南侧山沟返回。行程150公里,参加拉练的干部战士共500余人。</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这批兵几乎都参加了拉练,背起背包每天行军数十公里。行军途中,炊事班就地支口大锅煮饭烧菜,开饭号声一响,大家赶紧去抢饭,说实话,饭菜什么味都没吃出来,狼吞虎咽填饱肚子继续赶路。途中遇到无厕所,无遮挡的开阔地带,女兵们围成一个圆圈,以解方便之需。晚上住在村庄老乡家中,有时夜间紧急集合,打起背包夜行军,记得我当时是闭着眼睛边走边睡,不知走了多少路。</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拉练途中我们408医院还进行了战地救护的演练......</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她们的青春从这里开始,赵晖、刘延蒲、包淑云、王京文、田梅英、曹玉英、陈建京、王珍珍8位战友分到山西侯马-航保勤务团,成为一名光荣的海军绘图兵。&nbsp;</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战友刘延蒲对那段青春的经历记忆犹新,据她回忆当年分到航保勤务团,因战备需要,航保勤务团换防,全团从天津塘沽迁往山西侯马一个大山沟里。她们刚到山西侯马时,见到营房依山而建,从团部,到办公楼,各中队宿舍成梯田式,以此往高排列建在半山腰上,远远望去好似一座山城。</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想想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营区刚建成,还有许多后续工作要做,因营区建在山坡上,为防止山洪修建了排洪沟,基建造成沟中遗落很多石块,她们将大石头一块块从沟中搬出,每天搬运沉重的石块,人人汗流浃背,却有时一整天连一口水都喝不上。因山里条件差,各种供应也不是很充足,因此她们挑猪粪,种菜,自给自足,以改善连队的伙食..... 繁重的体力劳动,让这群刚刚离开校门,才14、15岁的小女兵们着实有些吃不消。记得在教导队学习时,那的条件更差,没有自来水,她们每天从井里打水,再用扁担将水挑回宿舍。</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时过境迁,还让延蒲念念不忘的,就是当年每天必爬的那78阶阶梯,宿舍,食堂,办公楼,往返于三点一线。每天的工作和生活简单而单调,没有娱乐,没地方购物,营区只有一个军人服务社,以购常用生活必需品而已。但学习、工作让她们的内心得到了充实。</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艰苦的环境锻炼了她们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培养了她们认真工作的态度,和对工作一丝不苟的责任心。</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最初在教导队学习,让这群小女兵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新知识,通过学习让她们分清了海和洋,知道了潮汐和海流,懂得了大圆航线,墨卡托投影,座标,方里网,黄海平均海面,理论深度基准面......。</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从那时起,她们的青春就留在了那小小的、只有一平方米的绘图板上,或植字机边、或手摇计算器旁,但她们的心却在那一望无际、辽阔的海洋里。70年代我国绘图还是人工绘图,我们的绘图兵们就是利用手中的小笔尖描绘出灯塔、大小礁石等方位,依仗平行尺标出一个个水深点,和一条条航迹,用曲线笔绘出蜿蜒曲折优美的等深线、等高线和海岸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海图的一点一线,一笔一画,每根线条,每个符号,每个注记都是通过她们精确计算绘制而成的,每一道工序都沁入了绘图兵们的心血,是她们为建设强大的海军,为海军舰艇安全行驶,描绘着壮美的深海蓝图。&nbsp;</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她们的青春从这里开始,战友王欣、陈菡、刘新华、王小利、刘忆平、王小路6人分到武办,因武办机关设在江西九江,她们这群人的青春是从江西九江开始。</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她们分配到机关各个部门,有的分到财务处学做会计,有的分到工程处学做描图员,有的分到电话班,有的分到卫生处.....</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战友王欣分到了财务处做会计,后因工作需要调往武办武昌区工作,据她回忆到武昌区工作后,经历了一件让她始终都感到自豪和记忆犹新的事。</b></p><p><b style="font-size: 20px;"> 60年代我国在前苏联撤离苏联专家,后由我国自主研发并制造的第一艘核潜艇于1970年12月下水,到1974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1号”正式加入人民海军的战斗行列。</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这过程中,王欣有幸陪同海军首长登艇视察参观“长征1号”核潜艇,近距离亲眼目睹了我国自行研制的核潜艇的每个舱位,每个设备以及核潜艇的装备,从中深深感受到了科技人员在国家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坚持不懈、攻坚克难,逆水行舟的那种忘我精神,同时也见证了我国迈入核潜艇国家行列这一历史时刻,也成为我们战友中唯一一位见证这一历史之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如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核潜艇从第一代装备发展到现在的第三代,最大射程也已从约2000公里达到目前的13000公里。这50年来,海军从装备比较落后的驱逐舰、护卫舰等舰船,到如今我国已有航母-辽宁舰,和自主研发制造的航母-山东舰。50年的历程,让我们这代老海军亲眼见证了海军发展的全过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无悔的青春一去不复返,青春给我们这代人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以及我们对青春那份永远割舍不断的眷恋,让我们一起去寻找青春的记忆,记录我们这代一人曾经走过的路,经历的事,难忘的情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岁月留不住我们的青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却能留住青春时的记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抒写与共和国成长经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记录一代女兵青春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再现七十年代军旅生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曾经的中国军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为我们这身戎装而自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为无悔的青春谱写赞歌。</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寻找青春的记忆》记录了我们新兵连(1969年12月参军)战友们青春时的点点滴滴,以及她们难以忘怀的经历和故事。正是由于得到了许多战友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把我们曾经的青春记忆寻找回来。在此特别感谢姚峻、袁建新、张海燕、胡兰兰、刘延普、王欣等战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希望能有更多的战友提供青春时的经历和难忘的军旅生涯,我会一一把它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