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ul><li style="text-align: left;"><b>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5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7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b></li><li style="text-align: left;"><b>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全文共5个部分,包括:</b></li><li style="text-align: left;"><b>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b></li><li style="text-align: left;"><b>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b></li><li style="text-align: left;"><b>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b></li><li style="text-align: left;"><b>加强农村基层治理;</b></li><li style="text-align: left;"><b>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b></li><li style="text-align: left;"><b>文件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党中央认为,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b></li><li style="text-align: left;"><b>文件确定,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强化举措、狠抓落实,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li><li style="text-align: left;"><b>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完成这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还有一些最后的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还有一些突出短板必须补上。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稳住农业基本盘、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至关重要,政策措施必须逐项抓好落实,确保如期完成任务。</b></li></ul></h1> <h3><h1><b>农村八方面短板
记者:“三农”领域还有哪些必须补上的短板?
韩长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落后是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也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最直观的体现。文件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提出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8个方面的短板。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方面,主要是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在完成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和通客车任务基础上,有序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等通硬化路建设,支持村内道路建设和改造。农村供水保障方面,重点是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任务,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重点是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广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干干净净迎小康。
农村教育方面,硬件上,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统筹小规模学校布局,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软件上,加强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落实教师管理、工资待遇、职称评定、住房保障等政策。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在建好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消除医疗服务空白点的同时,重点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简化乡村医生招聘程序,支持高校医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乡村工作,乡镇卫生院优先聘用符合条件的村医。
此外,农村社会保障方面,主要是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加强农村低保对象动态精准管理,合理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发展互助式养老等。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主要是扩大乡村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鼓励送文化下乡、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等。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方面,主要是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药化肥减量、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常年禁捕、黑土地保护、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等。
需要强调的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补短板任务,重点是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不是完成现代化的短板。因此,补短板必须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当务之急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政策执行简单化和“一刀切”。</b></h1><br></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