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出发吧!去神秘的拉萨走一走!

呀!这不是喜宝吗😂

<h3>2020年1月24日大年三十,我们出发!每个人都有个关于旅行的梦,梦中肯定有一站叫西藏。想亲口尝一尝青稞酒酥油茶,亲眼看一看布达拉宫,亲自走一走虔诚的转经路,无数个理由让我们来到了拉萨。</h3> <h3>左图是硕硕的叮咛,右图是果果的祝福!(机场拿眼镜布的时候,在包里发现了字条,不知果果什么时候放我包里的。)感动的鼻子发酸。还有婆婆妈早上四点起床给我们包的出门饺子。祝福所有的亲人新年快乐!健康平安!<br></h3> <h3>从小时候知道有“西藏”这个地方,就盼望着,今天,愿望实现了!此行的目地:想亲自感受,想带着硕硕姥姥、爷爷奶奶去布达拉宫!藏民朋友机场迎接,热情的献上哈达!<br></h3> <h3>藏民朋友精选了一家有特色的藏餐厅!</h3> <h3>正宗的藏餐,从来不吃羊肉的我竟然吃了一大块羊排!8℃微甜的青稞啤酒🍺 ,浓香的酥油茶,口感劲道的藏族馍馍,渲染气氛的藏族歌舞。大枣花馒头是老铁特别友情提供的,我俩从山东背到了拉萨!<br></h3> <h3>藏民朋友给老丁讲述西藏敬酒、喝酒的习俗:用无名指蘸酒,向空中撒三次,意思是:敬天敬地敬祖先!然后喝一口添满酒杯,再喝一口,再添满,第三次一口喝干。</h3> <h3>和老丁慢慢走在拉萨街头,藏民朋友一再嘱咐我们走路一定要慢慢的。(我习惯快走路,西藏海拔高,努力克制自己的步伐,我俩还好,身体没有多余的感受)屏住呼吸,神秘的布达拉宫就在眼前,静静的看着,用心去感受。布达拉宫前磕长头的藏民,手戴护具,戴护膝,沿着道路,三步一磕头。看着她们的虔诚,即使我俩不懂藏传佛教,也会被感动,也会被她们的信仰而震撼!</h3> <h3>夜色布达拉宫!</h3> <h3>受朋友邀请,藏家做客。整个楼房的外观非常具有民族特色。一进家门,主人手托托盘用手向空中抛洒酥油,然后给我们戴上白色的哈达。朋友家里家具讲究漂亮,都雕花闪亮。沙发宽敞舒服,所有的靠垫,沙发垫全是自己手工做成,精致的茶几、雕花精细,各式各样的奶茶壶、锅整齐的摆在柜子顶上。</h3> <h3>酥油,大碗青稞酒。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给客人敬酒时都会在碗边抹上一点酥油。</h3> <h3>马上要找着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感觉了。</h3> <h3>宽大的茶几上摆满了各种肉,刀割生牦牛肉,手撕风干羊肉,刀切羊头,藏家包,糌粑,甜茶,酥油茶,青稞啤酒。</h3> <h3>好喝的酥油茶。进屋坐好,主人便会拿出新打好的酥油茶敬客,热乎乎的酥油茶装在外观漂亮的小暖瓶里,主人倒一杯热乎乎的酥油茶双手捧到我们的面前,我们要用双手去接,主人会看着你喝下酥油茶,然后再及时倒满杯子客气的双手递过来。我一口气连喝了3杯。从来没有喝过这么醇香的茶,奶香,还略微带点咸,口感好极了,短短的时间我和老丁喝光了暖瓶。久久难忘的感觉!</h3> <h3>朋友热情好客,一家人都待我俩为座上宾,让我和老丁端坐在贵宾的位置,拿出最好的茶具,给我们敬酒。朋友家是很讲究的,喝不同的东西都配有不同的杯子。装酒的容器也会根据饭前和饭后喝来变换杯子。朋友怕我俩不习惯吃藏餐,专门给我俩炒了菜。主人先敬老丁大碗青稞酒(大碗能倒进两个半易拉罐啤酒)老丁认真的用无名指蘸了一点酒弹向天空,连续三次,以表示敬天、地和祖先,然后喝一小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喝三次,干杯。</h3> <h3>“糌粑”是藏族的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语音译。将青稞洗净、晾干、炒熟后磨成面粉,吃的时候放在专门的皮袋子里加酥油茶、奶渣,用力揉搓,捏成长条就可以直接用手拿着食用了,掰开品尝有股淡淡的香。热量高营养丰富,便于携带和储存。</h3> <h3>坐在客厅的地板上,体验打骰子,喝啤酒🍺</h3> <h3>藏族风情的客厅。</h3> <h3>藏族全民信教,信仰藏传佛教,因此家家都设有佛堂,供奉着释迦牟尼、班禅等佛像。摆放着酥油灯、食物。</h3> <h3>打骰子、喝酒、赢钱。</h3> <h3>女主人和女儿仔细的给我穿上藏服,把漂亮贵重的首饰全都拿出来打扮我,藏家人的热情让我们感动。<br></h3> <h3>白色的哈达是最纯洁的颜色,代表着雪域高原和白云,在藏族文化中,白色代表着正义和美好。</h3> <h3>西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造就了藏民族独特的审美,首饰粗犷,颜色新鲜,返璞归真。漂亮的项链是松石、玛瑙、蜜蜡、南红、藏银手工打制而成。耳环是黄金为主,上面镶嵌松石,颜色艳丽又不失端庄。腰带是纯银镶嵌松石、黄金、宝石、玛瑙手工制作,挂在腰上感觉沉甸甸的。主人的女儿告诉我每到节日的时候妈妈就会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把所有的首饰都挂在身上。象征着吉祥如意、幸福平安、豪华富有!</h3> <h3>色拉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暖暖的太阳,看藏民转经筒、磕长头。</h3> <h3>色拉寺大佛堂。</h3> <h3>跟随藏民虔诚的转经筒。</h3> <h3>色拉寺最有意思的是看僧人们辩经。新年期间辩经停止。</h3> <h3>虔诚的藏民磕长头。磕累了坐在台阶上喝水休息片刻继续磕,征求了藏民们得同意录了这段视频。</h3> <h3>排大长队,参观布达拉宫!</h3> <h3>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排长队两个多小时,因为是淡季我们允许布宫游览两个多小时,到达红宫海拔突破了四千多米,参观布达拉宫绝对是对体力的挑战,跟随导游慢慢游览,布宫收藏保存了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大量的书籍,经卷。宫内设有八座灵塔,最大的是为五世达赖喇嘛修建的,耗费黄金3700多公斤,其余的灵塔耗费黄金600多公斤,塔身镶嵌上万颗宝石,灵塔内安放着历世达赖喇嘛的肉身,布宫内是严格禁止拍照的。布达拉宫重重叠叠,高高耸立,宫墙红白相间同山体融合在一起,静静的矗立。让人感觉格外的神秘。!导游告诉我们,布宫被称为“最甜蜜的宫殿”这是因为粉刷布达拉宫的涂料中会添加牛奶、白糖、蜂蜜、红糖,这样会让涂料更有粘性,不易脱落,每年都要粉刷一次。布宫山脚下每天都有虔诚的藏民转经筒、磕长头,祈盼众生离苦得乐,他们相信“轮回”“因果报应”在这里获的灵魂的升华。<br></h3> <h3>布宫门口的壁画。</h3> <h3>布达拉宫殿高200多米,外观13层。</h3> <h3>布宫是凝结了藏族人民智慧的藏传佛教圣地,里面的无数佛像,文物,法器,壁画,唐卡价值连城。</h3> <h3>站在布宫看拉萨全景!</h3> <h3>海拔高,排队2个多小时,参观两个多小时,累的头晕眼花,下来赶快找了家甜茶馆,喝甜茶吃藏面,才缓过点劲来。感觉面是半生不熟的。早上喝酥油茶,下午喝甜茶,晚上喝啤酒🍺,基本上可以概括拉萨人的一天,如果说八廓街是拉萨的心脏,那么甜茶馆就是拉萨的血脉,整个甜茶馆里座无空席,大家聊着天,喝着茶,男的手里转着经筒,女的编织着手工,安逸自在,着实让我俩羡慕。<br></h3> <h3>蓝天、白云、红白色宫殿,虔诚的朝拜者!</h3> <h3>暖洋洋的太阳,拉萨街头随拍。广场上,墙根旁,到处都可以看见晒太阳的藏民,迎着太阳,念着经,接受着阳光的洗礼。</h3> <h3>登上药王山,气喘吁吁,呼吸困难。还是很幸运的,昨天参观了布达拉宫,由于人员密集布达拉宫接通知关闭游览了。<br></h3> <h3>征的朝拜者的同意,拍的照片</h3> <h3>坐在拉萨街头晒太阳,暖洋洋的,看着过往的人群,任时光悄然流逝,带走了疲惫!<br></h3> <h3>应邀去参加藏民朋友的家庭聚会。真是个好客的藏族大家庭,每个人都那么真诚亲切,弹唱,载歌载舞,我们被这种气氛感染。<br></h3> <h3>她们有时用藏语交谈,我们虽然听不懂,但依然可以从她们的表情和时而迸发出的笑声中感受到快乐。今晚的羊肉白萝卜粉条面疙瘩汤最难忘,在主人的盛情下我喝了两碗(在家里我是不吃羊肉的)。<br></h3> <h3>主人拿出今天去扎基寺开过光的绸布,把著名的两种藏药包裹里面,用红色的绳子扎紧,挂在我俩的脖子上,保佑我们顺利平安。扎西德勒!<br></h3> <h3>主人还是很照顾老丁的。最后一图的小酒碗是老丁用的,大碗是主人们用的。差距有点大。</h3> <h3>尖刀切鲜红的生牦牛肉,递给老丁,蘸上阿里辣椒面。坚强的老丁!</h3> <h3>难忘的体验,难忘的真诚。</h3> <h3>亲戚朋友围坐在一起,聊天、喝酒、弹唱、跳舞,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原来藏民们是过着世外桃源的日子。</h3> <h3>八廓街岡拉梅朵餐厅,窗外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br></h3> <h3>手工酸奶上匀匀的撒上一层白砂糖,放嘴里咯吱咯吱的砂糖和细腻的酸奶混合,嗯,太美妙!藏地酥油防弹咖啡,咖啡煮好,酥油打泡,狠狠地加了一些白沙糖,从没尝过的滋味,更加美妙。<br></h3> <h3>大昭寺广场。</h3> <h3>大昭寺门口虔诚的朝拜者一次又一次地行着大礼拜,反复做着五体投地。</h3> <h3>在大昭寺,除了磕长头,似乎做什么都是多余的。</h3> <h3>我们虽然不懂的藏传佛教,但我们也会被感动,感受信仰带来的震撼。对她们来说,每天围着大昭寺转一圈,就像是每天必做的功课,能够把前世、今生所有的苦难都解脱了,从而得到更圆满的下一辈子。</h3> <h3>八廊街位于拉萨旧城区,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街道由手工打磨成的大石块铺成,两旁保留了老式的藏房建筑。</h3> <h3>八廓街中心有个巨大的香炉,昼夜不间断的烟火弥漫,整条八廓街上弥漫着藏香的味道。<br></h3> <h3>手摇转经筒,晒天阳!</h3><h3><br></h3> <h3>八廓街——一个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魅力的历史街区。</h3> <h3>在八廊街上行走和转经道的方向一致,顺时针行走。八廓街和布宫广场是感受拉萨日光的最佳场所。湛蓝色的天空,洁白的墙壁,红色的大门,各种纯正的颜色让人眼前一亮。虔诚的朝拜者一路从大昭寺磕长头环路绕一圈,再回到大昭寺门口继续朝拜。八廓街对我们来说是景区,对朝拜者来说是朝拜的圣地。</h3> <h3>藏民的幸福感完全不是来自财富,而是来自信仰!</h3> <h3>琳琅满目的土特产商品店。</h3> <h3>八廓街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保持了千年老街的历史风貌,房屋多为平顶。</h3> <h3>这是当年清朝驻藏大臣衙门,从雍正年间到辛亥革命爆发的183年间,清朝政府共派遣了八十四任驻藏大臣。</h3> <h3>晒着太阳,慢慢走在八廓街上,看着转经人,听着人群里诵经的声音,听着手摇转经筒在风中转动的声音,感觉整个人被放空,静静的享受。晒着太阳老丁悠闲的抽一根烟!</h3> <h3>标准的磕长头是先站着双手合十,用指尖分别碰头顶、鼻子和下巴,然后跪下,手在地上划一个弧线向前扑倒在地上,然后起身。一直重复。</h3> <h3>玛吉阿米:八廓街上最耀眼的黄色小楼。<br></h3> <h3>玛吉阿米,相传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与心上人约会的地方。因为仓央嘉措的一句“住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一定要来到此地感受浪漫情怀。<br></h3> <h3>你见 ,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 ,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 ,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 ,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一首《见与不见》 凄婉带着清冷 “玛吉阿米” 藏族是“情人” 的意思,相传是仓央嘉措心爱情人的名字。 那一月,我转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h3><h3> <br></h3> <h3>坐在窗口可以看见八廓街的热闹繁华。<br></h3> <h3>藏式烤蘑菇、土豆馍馍、铁板牦牛肉,酥油茶!</h3> <h3>今天计划去羊卓雍湖,走到曲水县被告知景区关闭了,于是打道回府,心里还是很遗憾的,好在以后还会陪着喜宝再来。<br></h3> <h3>朋友一家人陪伴着晒太阳,逛公园。<br></h3> <h3>拉萨的公交车上。</h3> <h3>朋友家干净整洁,酒壶、蒸锅,擦的锃亮整齐的摆放在柜子顶上。</h3> <h3>藏式家具造型古朴华丽,藏柜上有简单的雕刻,豪华气派,悠久独特的藏文化和西域风情都表现的淋漓尽致。</h3> <h3>这样的大碗可以装两瓶半啤酒🍺🍺</h3> <h3>进家门,入座,大碗装酒,三口一杯。</h3> <h3>风干牦牛肉、阿里辣椒面。(辣椒面貌似内地的孜然粉,阿里特有的,可以养胃)</h3> <h3>好吃的藏式点心。</h3> <h3>在西藏,马肉、驴肉、狗肉是从来不吃的,有些地方的藏民连鱼肉也不吃。藏族人认为狗和马是通人性的,是不能吃的,而驴被视为一种不干净的东西,也不会食用。</h3> <h3>精致的小藏包。</h3> <h3>藏族的习俗:我们被邀请到朋友家和亲戚朋友们聚会,互相介绍认识以后,摆出大碗开始喝酒,藏族的喝酒习惯和我们内地截然不同,没有菜,干喝。喝到一定程度,开始吃饭,吃完饭收拾干净饭桌,拿出喝酒的大碗,每人3瓶啤酒🍺要在规定的时间喝完。藏族人叫“索袖”(音译)喝完3瓶酒,才正式开始聊天喝酒,没有时间限制,就这么一直聊天,一直喝。还是干喝没有菜,酒量小得根本招架不住。</h3> <h3>独特的藏式饺子:不用面板、不用擀面杖、面活好,用手攥成长条,揪成小块,再用手旋转成小面皮,然后包馅,一个可爱的饺子出来了,饺子的形状很像一只小老鼠。西藏的饺子不是用水煮而是用锅去蒸,但并不是我们内地的蒸饺。饺子的蘸料也很丰富:葱、香菜、醋、蚝油、红辣椒面、阿里辣椒粉、香油。西藏吃饺子是不吃蒜泥的,因为吃了蒜泥一周7天之内不准进寺庙。吃完饺子,要喝牛骨汤。牛肉饺子咬一口,灌上满满的蘸料,独特美味!<br></h3> <h3>饺子的蘸料</h3> <h3>送别远行,朋友把哈达献给我们,代表深深的祝福和平安!</h3> <h3>分别的交杯酒!</h3> <h3>此行,在两个藏族朋友家做客,亲身感受到不一样的藏族风俗,体验太难忘。被真诚和热情深深的感动。扎西德勒!</h3> <h3>西藏是离天空最近的地方,可以抚慰你的灵魂。质朴、真实,在拉萨人们只做三件事:转经、晒太阳、喝甜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