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幼师人,在行动</font></h1><h3></h3> <h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一次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全国多地已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病毒肆虐,每一个变化的数字都敲动我们的心弦,每天大量的信息扑面而来。每个平凡的日子都极其不同寻常。假期延长,大多数人从没像现在这样,这么长时间的呆在家里;恐慌,焦躁,不安,压抑,难受,洪荒之力只能隔着窗户一脸惆怅;疑心病,焦虑症,伴随着各种情绪在家庭弥漫。如何维护心理健康,请收藏好这些处方。</h3> <h3><b>一、正视疫情信息</b></h3><h3> 理性、客观认识疫情的信息,可以帮助稳定你的情绪状态,避免因片面、不实、情绪化的疫情信息引起情绪的波动。</h3><h3> 1、回顾自己近1天内接触到的疫情信息,是否关注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危重症病例比例、死亡率、治愈率,死亡或危重病例的躯体状况,治愈患者的躯体状况。</h3><h3> 2、回顾自己近1天内接触到的疫情信息,是否关注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具体危害,对夸大风险、渲染威胁的信息保持一定的质疑,将接收到的信息与国家媒体、医生宣传的信息进行对比。</h3> <h3><b>二、适度运动,合理宣泄</b></h3><h3> 尽管你的生活空间受到了限制,但你仍然需要通过安排一些活动来获得对生活的掌控和愉悦的感受。当你悲伤、低落时,或者因为恐慌而时刻关注着疫情的发展和自己病情的变化时,就需要通过安排更加丰富的活动来防止情绪的进一步恶化,这也可以改变消极的情绪。</h3><h3> 1、回顾自己近期的日常生活,是否存在活动较少的情况,比如:每天卧床时间多于8小时(特殊的医疗要求除外),活动次数少于3次,长时间看手机等,这时可以安排比如每天走2000步、打太极拳或八段锦、完成三项家务、读书、听音乐等活动。</h3><h3> 2、如果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变化时,就需要寻找合理的途径宣泄情绪,允许自己表达脆弱。可以每天用5到10分钟,将当下脑子里的想法和感受写下来;给家人、朋友发微信、语音、视频倾诉;听喜欢的音乐、画画等,如果感到难过、悲伤、绝望,也要允许自己通过哭泣的方式来抚慰心灵。</h3> <h3><b>三、保持放松</b></h3><h3> 如果你想使自己保持平静,请使用简单的方式,例如:深呼吸,从1数到4,然后缓慢地呼出气。正念冥想被证实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促进康复。手机里有关于冥想的APP,可以每天花点时间练习,回到当下,关注呼吸,将注意力锚定在腹部、鼻腔,或者双脚与地面的接触,进行自然而缓慢的腹式呼吸,疏解压力,改善情绪。</h3> <h3><b>四、营造安全感</b></h3><h3> 尽管疫情依然很严峻,存在很多未知的风险,但是通过积极关注,可以帮助自己重建安全感,可以更有力量地面对与疾病的这场“战斗”,缓解疾病带给自己的心理压力。</h3><h3> 1、尝试观察和关注所处环境中能够带给你安全感的信息,比如:积极响应的医护人员、国家和社会对疫病治疗的物质支持、治愈率的提高。</h3><h3> 2、重复告知自己这些已经找到客观存在的安全信息,不断地暗示能够调整我们灾难化、绝对化的消极认知。</h3> <h3><b>五、心理干预</b></h3><h3> 如果监测到自己的心理状况持续恶化,如严重的失眠、焦虑、抑郁等,而且无法通过自我调适得到改善和缓解,可以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