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在孩子人生里一种长久的坚持

灼灼

<h3>今天我想讲的故事,关于一个横冲直撞、无法无天的男孩子,被父亲亲手擒捉翅膀压着他“走上正途”,最终反而让他能够飞上蓝天的故事。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不是这个孩子,不是这位父亲,而是他的母亲。当然,故事还是得先从他讲起。</h3><h3><br></h3><h3> 他在大多数人眼里都是一个“坏”学生。</h3><h3><br></h3><h3> 不学无术,不守规矩,不讲礼貌,不尊重人,极度自恋(我至今还记得他在自己的T恤背面写的是“宇宙无敌超级大帅哥”),挥霍他所拥有的一切,特别是他的父母对他的爱。</h3><h3><br></h3><h3> 他的父母都是大学生,父亲因为工作地点不固定,所以从小都是由母亲管教,父亲只是每个周末回家。他们家的模式就是父亲在 外赚钱养家,母亲负责貌美如花、负责生儿育儿、负责管家持家。幼儿园和小学时的他聪明伶俐,才艺突出,星光璀璨,前程似锦。但是初中进入青春期以后,他就开始渐渐偏离正轨,放纵不羁,放飞自我,不服管教,一下子由亲友们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变成了“自己家的孩子”,从云端跌落深渊。</h3><h3><br></h3><h3> 他是一个让所有老师都头疼的学生。他不听课不交作业,上课就睡觉,醒了就讲话,基本无视一切规章制度。爱打游戏爱抽烟喝酒爱泡吧爱玩,他来学校就是来睡觉和讲话的,一出校门就不见踪影,晚上要么不按时回家,要么半夜悄悄溜出去网吧酒吧玩,极难管教。</h3><h3><br></h3><h3> 一些年轻老师甚至害怕和他接触,因为他那种“你管不着老子”的眼神。而一些同学则认为他还来学校干嘛,是不是就是想来“炫富”。</h3><h3><br></h3><h3>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没希望了,曾有至亲跟他父母直言“你们两口子再生一个吧,这个儿子是废了。”</h3><h3><br></h3><h3> 他父亲已经对他的高考不报任何希望了,早早准备好了钱准备高考失败之后实在不行就送他出国“镀金”。</h3><h3><br></h3><h3> 再后来,他的父母万念俱灰,和我坦言他们对这个儿子已经不报任何希望了,他们准备放弃了。</h3><h3><br></h3><h3> 但在我看来,他还不能算坏,他是有底线的叛逆,他并不是一个毫无原则的“富二代”。因为他的家庭条件非常好,所以我认为他是太清楚自己有多少能力所以不想也不屑去遵守常人所要遵守的一切。</h3><h3><br></h3><h3> 他在我眼里还是一个善良的少年人,只是他把父母的能力和条件过早地理所当然的视为自己的能力和条件,并按照他以为的成年人的处世方式过少年生活。</h3><h3><br></h3><h3> 而人们认为他会“废掉”,就是看出了他依仗的就是父母,特别是他父亲。而当时的他不知道,靠别人是无法安身立命的。</h3><h3><br></h3><h3> 他只在我的班上待了一年,因为我也无法让他遵守他认为完全没必要的规章制度。我试过谈心、写信、开班会,所有我能做的,我以前在别的学生身上做的管用的,在他身上都没有半点水花。</h3><h3><br></h3><h3> 这是一个只要没有人守着就一定不会学习的孩子,但我一个人要面对班上这么多的学生,我不可能一天24小时都盯着他学习,他的妈妈也不能。</h3><h3><br></h3><h3> 这个孩子就像一只顽皮机灵的猴子,而我和他的妈妈明显都不是能紧箍咒戴到他的头上去的人,我们先后败下阵来。</h3><h3><br></h3><h3> 这只聪明狡黠精力充沛放荡不羁的小猴子,需要有一个像唐僧那样会念紧箍咒的人,领他走正路,取真经,得正果。</h3><h3><br></h3><h3> 经过和他的父母无数次的沟通和对他的深入了解和观察,我发现他心底里其实非常崇拜他的父亲。他觉得他的父亲非常成功,有本事,能力强,有才华,赚钱多,有孝心,爱老婆,又顾家,是个完美男人的典范。只是因为工作地点不稳定,所以教育孩子的重头戏就基本由母亲来承担,父亲在他的成长里一直在线,但是是在二线。</h3><h3><br></h3><h3> 他的父亲非常爱这个儿子,这个父亲温文尔雅,文笔很好,还会写诗,给他的儿子写过很多信和一些诗。孩子有问题时,父亲对他的教育也往往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温情脉脉的时候居多,几乎没有说过什么重话,也几乎没有出过什么大招。了解了他对他父亲的这种崇拜之后,我仿佛看见了曙光,我知道这个孩子有救了,而救星就是他的爸爸。如果这个孩子是孙猴子的话,那么他的爸爸就是他生命里的唐僧,给他套上紧箍咒的人就只能是他的爸爸了。</h3><h3><br></h3><h3> 我转而和他们夫妇沟通交流,说服他们转换一下教育的角色,妈妈从此退居二线,把儿子交给爸爸,由爸爸来接管儿子,全权负责儿子的教育问题。介于这个儿子的特点,我建议直接转到爸爸工作的城市去,高三在即,以这个孩子的智商,只要他静得下心来,只要他愿意学,还有浪子回头,一跃而起的可能性。</h3><h3><br></h3><h3> 我最幸运的是他的爸爸妈妈非常信任我,最后接受了我的建议。他们也清楚自己的儿子,一般高中的管理模式是无法管束住这个孩子的,即便是和在爸爸身边就读,于是就为他找了那种很高端的可以提供一对一教育教学的专门的教育机构。他一个人有一个班主任,每一科都一个老师专门教他。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以为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可以让这个孩子从此洗心革面,浪子回头。这已经是他的父母能想到的最极致最无懈可击的管教模式了。</h3><h3><br></h3><h3> 我前面提到过了,这是一个无视规则、只要自由不要约束的孩子,哪怕每一科都给他设一个老师守着他,没收了他的手机,也无法阻止他迅速在新环境找到新乐子,他会找到各种理由各种方法跑出去玩。</h3><h3><br></h3><h3> 这种情况引起了他父亲的高度重视。知子莫如父,此后他父亲开启了守到白头的一年。痛定思痛之后,他的父亲直接来到学校旁边租了一间简陋的房子和他一起住,一下班就来守着他做作业,一回出租屋就亲自守着他学习,晚上和儿子睡在一张床(出租屋里只有一张床)上,守着他休息,杜绝了他晚上玩手机、看小说的可能性,他爸爸甚至设定好时间,守着他玩。</h3><h3><br></h3><h3> 他爸爸的这招最终奏效了!他成功考上了飞行员专业。一个横冲直撞在大家眼里总有一天会自己载倒的孩子,终于飞上了蓝天。和这个孩子的迅速觉醒和崛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父亲的飞速苍老和憔悴,所有的人都说他仿佛一下子就老了五六岁。</h3><h3><br></h3><h3> 她的妈妈后来告诉我说,他们夫妇以前曾经多次因为孩子的问题争吵,有一次甚至还当着朋友们的面大打出手,但是自从爸爸亲自带了一年孩子以后,对她越来越好,再也没有在儿子的问题上责怪过她半句,夫妻感情比原来好了很多。</h3><h3><br></h3><h3> 这个故事看到现在,可能大家都觉得这又是一个父亲“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温情故事,他最后“改邪归正”不都是他父亲的功劳吗?我为什么说这个故事的主角其实是他母亲?但其实在我看来,在他的人生里,坚持最久的,是他的母亲。</h3><h3><br></h3><h3> 这是一位非常美丽聪慧,把自己的事业和家庭都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女性,但是毫不夸张地说,她当时几乎快被这个儿子逼疯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女主内男主外的家庭,虽然母亲也有自己的工作,但在儿子眼里,远远比不上能赚大钱的父亲。父亲和整个家族,甚至包括他们的儿子,都觉得教养儿子就是母亲的事,儿子教不好就是母亲的错。我想最让这个母亲痛苦的一点也是这个,她认为这是她的错。</h3><h3><br></h3><h3> 她事无巨细地照顾着家庭照顾着儿子。因为儿子常常晚上溜出去玩,她必须没法安心睡觉,夜夜都把门缝开着听着儿子的动静,长此以往逐渐患上了精神焦虑。而她的辛苦换来的只有儿子的不尊重,因为觉得她没有父亲有本事,还有大家的指责,“这么好的条件你为什么还把儿子养成了这样?”</h3><h3><br></h3><h3> 这也是我认为社会对女性最不公平的要求之一,明明大家都是新手,但却没有人要求男性在孩子一出生就成为一个好父亲,可我们要求一个女性,不仅要会生,还要会养。养跟育都变成了母职。而对男性,似乎他们不打骂孩子供他们读书就已经是“中国好父亲”了。</h3><h3><br></h3><h3> 我在此没有要批评那位父亲的意思,事实上这位父亲让我非常欣赏和尊敬,他做出了巨大的改变,换来了儿子的“新生”。我只是想要借这种针对母亲的指责来探讨我们的亲子关系。</h3><h3><br></h3><h3> 在这个故事里,为什么这个儿子会愿意去一对一学校呢?他显然不会听母亲的话,是父亲逼他去的。而父亲告诉他如果他再这样没有改变,就会把留给他去留学的钱赠给他的表亲,包括为什么在那一年里,他父亲去守着他就有用,他母亲守了他那前十几年就没用呢?</h3><h3><br></h3><h3> 因为他知道父亲是讲条件的,而母亲不会。为人父母最难的一点也就是,你必须让你的孩子知道你的爱是无条件的,让他感到安全。但为了教育好他,让他能靠自己安身立命,你又必须让他知道有些爱是有条件的。</h3><h3><br></h3><h3> 孩子不是“合资产品”,他们不可能光靠一个人投资,另一个人研发就能长成。一只手的力量没法托着一个孩子顺顺当当飞上天空的,小孩子意识到了自己有翅膀,有到处乱跑乱撞的资源和能力,靠一只手是拉不回正途的,或者说在一开始就无法帮他放上正确的轨道。不仅仅因为母亲太爱心太软,更因为他没有习得更多来自父亲的正面的力量,他只看到了父亲有力量,但因为缺少陪伴他没有看到父亲是如何获得如何正确运用这些力量的。而这么多年我发现,亲子关系中的缺席的后果,大概率在以后都会找上门来。</h3><h3><br></h3><h3> 但我不认为这是“丧偶式育儿”,这位父亲一直都有参与儿子的人生和教育,只是因为观念,父亲们似乎都认为我是要负责赚大钱回来的,你只需要养好一个孩子就行了,所以一直隐居二线,让妻子上前线单兵作战。我不知道这种想法是天真还是偷懒,人是最最复杂最最有灵性的生物,教育人的过程真的比赚钱更容易吗?</h3><h3><br></h3><h3><br></h3><h3>为人父母,养育是双方共同的事情,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需要父母大量的陪伴的,在这其中孩子们最直观地学习到父母的行为方式和言谈举止,孩子是通过学习父母而成长的。而当其中一方没有像另一方那样多的参与进来,他少了一只手的支撑,走得都不会稳当。</h3><h3><br></h3><h3><br></h3><h3>小孩子意识到自己拥有一些力量,但不知道怎样恰当地去使用自己的力量时,不仅需要温情教化,还需要一些规矩压制,帮助他们不把翅膀长歪。</h3><h3><br></h3><h3> 当父母双方都参与进来,这种改变是巨大的。这位父亲亲力亲为去守了孩子一年之后,再没抱怨过妻子,因为他亲身体验过了教育孩子的艰难与辛苦。</h3><h3> </h3><h3><br></h3><h3><br></h3><h3>这也是我想探讨的第二点,亲子关系,亲密关系中的付出和给予从来都不会是公平的。哪怕亲如母子,可在他们的关系中,母亲反倒是弱势的一方,因为她更爱付出更多。而当她开始逼着自己放手,试着克制收回一些爱,她的爱反而被看到被更珍惜。</h3><h3><br></h3><h3> 爱最复杂的功课,我们每个人都终生在摸索学习。孩子的教育呼唤着父亲的更多参与。两个人一起生的孩子一定要两个人一起来养育,尤其是男孩子,父亲最好是教育的主角。这也是我当班主任时每次家长会我都会要求父亲尽量参加的原因。</h3><h3><br></h3><h3> 这些年参加婚礼时,我也曾经听到过很多出自新郎之口的动人的誓言,但在一个资深的老班主任看来,我觉得最动人的誓言是这句:“我愿意和你平等相处,共同分担家庭和养育孩子的责任,绝不让你承受丧偶式婚姻、丧偶式育儿、诈尸式育儿的痛与伤。”</h3><h3><br></h3><h3> 直到现在,这对父母都感谢我当时的提议,特别是这位母亲。其实是我应该感谢他们,感谢他们对我的信任。</h3><h3><br></h3><h3> 当我再回头看这一家人时,我更多的是感到幸运,为自己也为他们。这终究是一个善良未泯的孩子,就算他不认同我讲的道理和说的话,可他依然保留着我给他和他的女朋友写的长信,依然会在假期回来楚雄时来找我聊聊。他拥有一对好父母,一个愿意做出巨大改变的了不起的父亲,一个好母亲,一个爱得毫无保留以至于不知该如何去爱的伟大的母亲。</h3><h3><br></h3><h3>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各位同学,新年里都有人像这对父母,特别是这位母亲一样,在你的人生里长久的坚持。</h3> <h3>作者:李惠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