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渊坊

太湖野老(张根洪)

<h3>  江苏省无锡市老城区崇宁路112号的文渊坊,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秦邦宪(博古)的旧居纪念馆。2019年经过半年的闭馆修缮,于年底正式对外开放,供市民和游人参观学习。</h3><h3> 无锡秦家是名门望族,先祖是北宋大文豪秦观,根据秦氏族谱记载:秦邦宪为秦观三十二世孙。</h3> <h3>  秦邦宪旧居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旧居原是无锡地方名流,秦邦宪的族叔秦琢如的家宅“既翕堂”,建于清光绪末年,坐北朝南,分东西两条轴线,深七进面阔三间,分门厅、轿厅、正厅和住宅区。每进之间庭院、内廊相通,中间有中廊相连,西侧有备弄和横廊相连。占地2300平米,建筑1500平米。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党的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秦邦宪于1916一一1921年居住在西轴线上第四进,面阔三间,东厢房为书房西厢房为卧室,中间为客厅。庭院前的石庫门额刻有“进德修业”四字,建筑布局及结构保留完整,为典型的江南晚清建筑。</h3><h3> 在秦邦宪旧居东面,建有秦淮海祠一一国内最早奉祀宋代婉约派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的纪念建筑。秦淮海祠始建于明,现存建筑三进,在旧居东侧有碑廊,陈列了体现中国古代书法界精华的法帖碑刻《金匮县衙碑刻》,还有体现无锡历史文化的专诸纪念塔旧址、金匮山遗址等。</h3><h3> 无锡市人民政府于1986年公布秦邦宪旧居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江苏省公布其为省级文保单位,2013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走进纪念馆,前厅门楣上“秦邦宪故居”是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亲笔书写。</h3> <p>门厅中央摆放着秦邦宪半身铜铸像,立面是周恩来总理亲笔题词:</p><p> “博古!你是为修改宪章而粉身碎骨的。我记住,我永远记住。我敢向你保证:我们要为坚持完成一部民主宪法,建立民主中国而奋斗到底!”</p><p> 博古的崇高品德和光辉形象,永远留在中国人民心中。</p><p> 一一周恩来</p> <p>馆内秦邦宪全身铸像</p> <h3>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秦邦宪,又名博古,字则民,生于1907年6月24日,江苏无锡人。早年在无锡、苏州求学,1925年9月进入上海大学学习,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秋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5月回国,曾在全国总工会,团中央任职。1931年9月,任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负总责(习惯称总书记),1934年1月,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总负责人,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历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南方局常委兼组织部长,长江局委员兼组织部长,《解放日极》社社兼新华通讯社社长等职,1945年6月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46年2月,作为中共代表团代表赴重庆参加同国民党的谈判。4月8日,在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享年39岁。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革命业绩,高贵品质,献身精神和光辉形象将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h3> <h3>求学时的青年秦邦宪</h3> <h3>  无锡钟灵毓秀,代有才人,秦邦宪出身书香世家,家学渊源。早年在无锡苏州求学。他勤备读书,对国文更有浓郁的兴趣,才思敏捷。他关注国家大事,追求真理,积极参加进步社团活动和五卅运动,撰写了多篇反帝反封建文章,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青年。</h3> <h3>  1925年9月,秦邦宪进入上海大学后,认真学习革命理论,聆听瞿秋白等人讲授马列主义,10月即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致力于宣传工作。1926年10月,他奉命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刻苦钻研马列主义,了解苏联情况,扩大了视野,理论水平和观察分析能力得到较大提高。</h3> <h3>  1930年5月,秦邦宪回国后,即在上海秘密从事革命活动。1931年9月,在顾顺章、向忠发先后叛变革命的特定条件下,他临危受命,挑起了中共临时中央总负责人的重担,时年仅24岁。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服从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决定,执行北上方针, 反对张国焘的反党分裂行为,历经艰难险阻,跋涉万里胜利地完成了长征到达陕北。创造了我党历史上的两个之“最”,一是年令最小的总书记,二是担任总书记之前任团中央书记,还没有进入中央委员。用现在的话说,真正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责任担当,初心不忘,使命在身。</h3> <h3>  随着抗日斗争形势的日益高涨,秦邦宪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由国家档案馆历史资料表明:秦邦宪是中共代表团团长),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与周恩来等人在庐山、南京、武汉等地多次同国民党蒋介石进行谈判,商讨国共合作抗日事宜。同时致力于恢复和重建华中等地的党组织,壮大党的队伍,为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重要贡献。</h3> <h3>  秦邦宪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他艰苦创业,钻研业务,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强调新闻工作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真实,倾力报道抗日根据地情况,鼓励军民投身抗日斗争,他为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并翻译了多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在党的新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章节。</h3> <h3>  1946年4月8日,秦邦宪与王若飞、叶挺、邓发等人赴重庆参加同国民党谈判后返延安,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因飞机失事遇难,英年早逝,震动全国。为沉痛悼念“四、八”烈士,毛主席等党中央领导人写了题词,延安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秦邦宪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鞠躬尽瘁,永垂不朽!</h3> <h3>“既翕堂”匾额由晚清状元、著名近代民族工商业资本家张謇题写,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为晚清书法名家“淡墨探花”王文治所书。</h3> <h3>秦淮海祠</h3> <h3>  刘群先,江苏无锡人,家庭出身贫寒,曾经在八岁时卖给人家做童养媳。无锡庆丰纺织厂,中新三厂工人,从事工人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后,参加了在武汉举行的中华苏维埃劳工代表大会,随后又代表中国劳工出席苏联莫斯科共产国际劳工代表大会。1927年底赴苏联学习。1928年5月,在苏联莫斯科与同为无锡人秦邦宪结婚。红军时期曾经担任中华苏维埃政府妇女部长。1939年受党中央指派去苏联治病,同行的还有老红军金维映,后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牺牲。</h3> <h3>  张越霞,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曾任中共广东省委委员兼妇女部长,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期间,1939年与秦邦宪结婚。</h3><h3> 秦邦宪烈士遇难后,张越霞才三十岁出头,中央领导特别是邓颖超大姐多次劝说,叫她改嫁重组家庭,她决然回绝:要我改嫁,博古烈士的六个子女还小,谁来哺养他们?硬是把烈士的子女当作亲生培养成人。多么伟大的母爱,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解放事业献出了终身。</h3><h3> 建国以后,中央政府对国家公务人员由以前的供给制实行了工资制度。张越霞靠自己一个人的工资要哺养六个子女的生活和上学,生活非常拮据。周总理得知情况后,特批了一千元给张越霞。事后不久,中央落实了有关政策,给秦邦宪烈士补发了一笔稿费。张越霞立即将一千元退还了国家,表现一个共产党人,革命先辈的人格伟大。我在读到这两个故事时,真是感动得热泪盈框。看看现在那此所谓的明星,捞足了国人的血汗钱尔后全家移民国外,让人觉得汗颜。</h3> <h3>秦邦宪思想理论学朮研究会成员</h3> <h3>1997年12月,秦邦宪子女瞻观秦邦宪故居,</h3><h3>前排左起:秦吉玛秦新华秦摩亚 后排左起:秦钢左四秦铁,其中秦吉玛生于苏联,建国后党将她从莫斯科孤儿院接回祖国,秦邦宪生平未曾谋面女儿。</h3> <h3>李铁映秦新华夫妇</h3><h3> 李铁映,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维汉和金维映长子,秦邦宪女婿。</h3><h3> 秦新华生于1938年,秦邦宪二女儿,因党中央毛主席派秦邦宪赴武汉组建新华通讯社而取名。</h3> <h3>高邮才子 淮海居士</h3><h3> 秦观(1049一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扬州高邮县武宁乡人,官宦家庭出身,祖父承议公历任南康(今属江西省),会稽(今浙江绍兴)知府,父亲元化公,曾师事著名学者胡瑗,有声于太学,英年早逝,母亲为戚氏。</h3><h3> 秦观从小聪慧,六岁就上学读书,十岁能通晓《孝经》《论语》《孟子》大意,才敏过人。熙宁二年(1069),二十一岁时作《浮山堰赋》初显文才。二十四岁游于湖州孙莘老幕府,作了好多诗词,又熟读兵家书,作巜单骑见虏赋》,豪气慷慨,溢于文辞,人称高邮才子,维扬俊士。他的名和字来历特别,其名观是他将要上学时才有父亲取得。那时父亲正好游太学归,说学内有位王观,高才力学,令人仰慕,遂将其名用作自己儿子之名。其字“太虚”,则是秦观熟读诗书之后自取的。那时他们比晚唐诗人杜牧志强气盛,以为“天下无难事,功誉可立致”遂以“太虚”为字。十年以后,他三十四岁时应进士试末中,受到挫折,后悔从前好高鹜远,原象同乡好友马少游那样“还四方之事,归老邑里”,“于是字以少游,以识吾过”。</h3> <h3>师从苏轼 词釆绚发</h3><h3> 熙宁七年(1074)秦观仰慕当时已成为文坛泰斗的苏轼(字子膽号东坡居士),一心想投其门,拜其为师。正好那年秋天,苏轼由杭州通判任上被调知密州(今山东诸城)道经扬州。秦观便预作苏公笔语,题于一寺庙中,苏公看到,很感惊奇。事后问及好友孙莘老,孙公便拿出秦观在他幕府时所作诗词数百篇示之。苏公读后叹道:“向书壁者必此郎也!”遂于秦观结为神交。</h3><h3> 熙宁十年(1077)秦观首次拜见东东坡于徐州,赠苏公诗及《黄楼赋》。苏公读后,以为有屈(原)宋(玉)之才。第二年,秦观同黄庭坚一起再谒苏公于徐州。自此,秦观与黄庭坚以及张耒(字文潜)晁补之(字无咎)均为苏东坡的学生,诗文大有长进,合称为“苏门四学士”。</h3><h3> 苏东坡很赏识秦观,他在给朝廷的一封奏折中曾说秦观“自少年从臣学文,词釆绚发,议论锋起,臣实爱重其人,与之密熟……此人文学议论过人,宜为朝廷惜之”。</h3> <h3>随同苏公 畅游无锡</h3><h3> 元丰二年(1079)之春,秦观准备从徐州出发,去会稽(今绍兴)看望在那里任职的祖父和叔父。正好苏东坡将自徐州调知湖州。于是,他随老师的好友僧参寥同行,道经无锡,畅游了惠山。</h3><h3> 他对惠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众多的人文古迹非常赞赏,流连忘返,并作有《同苏子瞻僧参寥和三唐人惠山诗》三首,其中的第一首:辍棹纵幽床,篮舆入青巷。园顶相邀迓,旃檀燎深堂。层峦澹如洗,杰阁森欲翔。林籁含雨湿,岫日云开光。涓涓续清留,靡靡传幽香。俯仰任登览,悠哉身世忘。</h3><h3> “三唐人”是指唐代的三位高士:王武陵、朱宿、窦群,他们都很爱恋惠山,并在崖石上刻留了所作的诗篇。秦观和苏东坡僧参寥读了他们的诗,很有同感,各做和诗三首,秦观在“俯仰任登览”的游览中,不仅感受到:“悠哉身世忘”,而且在他的第二首诗中表示要“记得踵三隐,岩阿相于邻”。其意思是他归老后也要追随三唐人的足迹,与惠山岩阿为邻,可见他与无锡结下了不解之缘。</h3><h3><br></h3><h3><br></h3> <h3>秦淮海祠前秦观石刻像</h3> <h3>后裔迁锡 繁为望族</h3><h3> 南宋初年,秦观之子秦湛致仕后,卜居常州府武进县新塘乡,是为秦氏迁常始祖,子孙繁衍,形成秦氏聚落名为秦村。至淳祐年间,秦湛的第十代裔孙秦维桢(子国祥号起山行名瑞五),婿于无锡富安乡(今胡埭)王野舟家。因始祖淮海公之墓在无锡惠山,故准予占籍无锡,是为秦氏迁锡始祖。</h3><h3> 元末明初,秦维桢之孙秦彦和又从富安乡迁居无锡城中六箭河(俗称师姑河)上,是归秦氏迁城始祖。自明至清,秦观后裔在无锡城中的各支派,繁衍成为无锡一大望族,书香门第栉比,簪缨世家相延,举人进士联科迭出,名宦、硕彦、骚人、墨客数以百计。其中近现代有秦毓鎏、秦毓钧、秦邦宪、秦古柳……等等,真是英才满门,世代涌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