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的故居忘不了的人

嫦娥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顾城夫妇合照</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张照片不知是不是在他门前照的。</h3></font></h3> <h3>   新西兰旅行快一个月了,在奥克兰再停留三天,哪里也不想去,修整一下,回去好对抗可恶的冠状病毒。</h3><h3> 估计到了新西兰奥克兰的每个中国人都想去探寻的地方,那就是新西兰第三大岛,且离奥克兰只有二十分钟的船程的~<b><i>激流岛</i></b>,激流岛除了有美丽的风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里是中国朦胧派诗人~<b style="font-style: italic;">顾城 </b>生活过的地方。</h3> <h3>  <b><i>顾城:</i></b>是中国朦胧诗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最后的岁月是在新西兰激流岛度过的。激流岛是著名的酒庄岛,小小92平方公里的面积,分布着约25个酒庄。这个任性的诗人,在这酒香四溢的岛上,挥洒了生命最后的激情。</h3><h3> 带着沉重与惋惜、好奇与探究的心情,我们又出海了,向奥克兰激流岛使去。</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回望奥克兰港口</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湛蓝湛蓝,开阔而大气。</h3></font></h3> <h3>  仰望港口威武的货物起重机,像一只只威猛高大的神鹿矗立在那里,为新西兰这个没有制造业的进口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与天相接</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昂首矗立</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远眺激流岛</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靠近激流岛</h1> <h3>  踏上这座岛,没有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赏岛上美丽的风光,直接乘半小时的公共汽车,去寻那神秘的小楼房。</h3> <h3> 跟着导航一路寻找,和煦的阳光,美丽的蓝天白云相伴,风光无限美。</h3> <h3> 一路走一路寻,望着这海景房,想起了诗人海子的“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诗句,寻思着,顾城怎么会在这美丽的岛上挥洒自己年轻的生命呢!</h3> <h3>  走过一个个别具一格的门牌号吗和邮箱,就是不见顾城的小洋楼。</h3> <h3>  转到一个风景如画的小道,尽头就藏着顾城的小洋楼。</h3> <h3>  走近,小楼前已经没有路了,看见了前面两个禁牌。心想,特地来寻,禁止也要进去。</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道又一道的禁止入内的牌子</h3></font></h3> <h3>  走进小楼,让我惊讶,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因为无人居住和年久失修,已经非常破乱。如果你看过顾城和他妻子谢烨对这个地方的介绍,如果你知道顾城的漂流故事,你就不会对这个小楼陌生。还寻思着顾城当年养那么多鸭子,是养在哪里的呢?</h3> <h3>  近拍一张小楼门前,破乱更显凄凉。这时,让我想起了顾城的那首《门前》的诗,这么美好的诗句,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心里落差。</h3> <h3>  再看看顾城《门前》的诗,是不是给人的心里落差太大了,真不知道诗人心中有多少矛盾!</h3><h3><br></h3><h3><br></h3><h3><br></h3> <h3> 一直不见顾城故居的门牌号吗,我们往往房子的东边找,发现了个极简陋的牌号,几十年了,可能是门牌号留着,最近谁另时加上去的。</h3> <h3>  这边更是无路可走,又想爬到二楼去看看,想起顾城的那些事,心中有些毛骨悚然的感觉。</h3> <h3>  爬上二楼,不敢乱动,露天的木质地面,年久失修,真怕踩塌。仰望前方,视线被周围生长的树给挡住,我想,这绝对不是朦胧派诗人向往的房子🏠</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楼上观景台的椅子和茶几,铁制的,已生锈,很凄凉,不想多停留,也不敢多停留,便匆匆离开顾城故居。</h3></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顾城基本情况</b></h1><h3><br></h3><h3> 顾城,男,1956年9月24日生于北京。12岁时辍学养猪。顾城的照片(7张)“文革”前即开始写诗。1973年开始学画,次年回京在厂桥街道做木工。1977年重新开始写作。并成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重访欧美并创作。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1]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作。1993 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辞世。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h3><h3>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作者,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顾城的诗》《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逝世后由父亲顾工编辑出版《顾城诗全编》。另与谢烨合著长篇小说《英儿》。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顾城的诗》。诗集《白昼的月亮》。</h3><h3> 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但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顾城的作品集(4张)“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h3> <h3>  顾城的诗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尤其是那一句“黑色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但是在顾城的身上,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每一个诗人都是一个浪子,也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h3><h3> 正因为他看到的世界与其他人不同,他所表达的东西也就自然而然地逃脱庸俗了。但是顾城的死亡却是人们无法接受的,有人说,一个诗人的死亡,应该也是充满诗意的。</h3><h3> 但是顾城的死,却是一段不愿被人们提起的禁忌。今天我就来为大家找到了顾城作品中的五句话,希望大家能够从中看到一个诗人的世界。</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i>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i></b><b><i>我却用它寻找光明</i></b></h3><h1><b>赏析</b></h1><h3> 全诗只有两句,且诗中出现的意象都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现象:黑夜、眼睛、光明。正因如此,使得这首诗歌具有了深思的魅力。两句新奇的组合,看似相悖的转折,蕴含着奇妙的合理性。</h3><h3> 这种相悖的逻辑正是这短短两句诗的精华所在。这种相悖是在两个层面上的。</h3><h3> 第一个层面是诗歌整体的意象呈现方式与人们日常经验中它们的呈现方式相悖。这主要集中在眼睛的意象上。在茫茫的黑暗里,眼睛是唯一的明灯。在人们的经验中,眼睛始终是透明的象征。然而,诗中的眼睛却是“黑色的眼睛”。这是诗人心中的感受,也是诗人的深刻反思。这感受是撕心裂肺的创痛,是一种日积月累的沉淀。这反思是沉重的,后面潜藏着巨大的恐惧。而这些又都指向了“黑夜”——那个时代的背景。</h3><h3> 第二个层次的相悖是诗歌内在的相悖。这主要集中在“光明”这一意象上。那样的时代,那样的环境,那样深沉的黑夜,诗人要寻找光明。诗人正要用那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这是诗人奏响的反叛黑夜的一声号角。这个层次也是这首诗歌的主旨所在:诗人不仅要反思黑夜般的过去和倾诉心中的苦痛,更要寻觅。</h3><h3>所以诗人为这只有两句话的诗起了一个宏大而耐人寻味的标题:一代人。但诗的内容似乎又指向了两代人:既是对上一辈的总结和反思,又是对下一代的呼唤和定位。</h3><h3>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也充分地体现了顾城诗歌的艺术特色,在意象的营构上匠心独具。诗人采用了与生活中生命感受密切相关的意象,用出人意料的组合表达了他对世界、生活、生命的新鲜体验。他还尽量使用明确、简单的词汇和句子来表达心中的感受,避免诗歌的语言受到晦涩难懂等流弊的污染。</h3><h3>这首诗在审美原则上是全新的。它避开了情感的直抒,弃置了景象的实叙,它没有着意建构完整的意境,只是用意象、用隐喻,在浓重的黑色背景上凸现了一双不同寻常的“黑色的眼睛”(一代人觉醒的象征),在眼睛的前方,似乎可以看到从乌云的缝隙中射出一束白光。</h3><h3>短短的两句诗,概括出了一代人的心理历程,表达出对黑暗政治的否定、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有力地证明了诗是精粹的艺术。它的思想内容的高度凝炼和艺术表现上的高度提纯,使它具有小说、散文等文体所不能有的力度和容量。</h3><h3> 王干《透明的红萝卜——我读顾城的&lt;黑眼睛&gt;》:在我看来,这两句诗的悲剧性意义首先体现在环境的非历史性非正常性上。“黑夜”,这一意象笼括了广阔而无定性的时空,隐喻一种不正常、不人道的年月与环境,这本身便是一种历史进程发展中的悲剧,“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正是这一悲剧性向前发展的结果,悲剧的承受者是“我”,因为在“黑夜”与“黑色的眼睛”(“黑夜”的派生意象)之是由“我”来连接,而“我”则被动地成为这场灾难的承受者,“黑色的眼睛”实际是一种“异化”的具象形式,这已经深入到人与环境的不可调和的悲剧之中。但更为深刻的悲剧意味在于“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在这里似乎“我”处于主动地位,也无疑有着一种敢于向“黑夜”叛逆、寻找光明的精神,恪守,所使用的武器——“它”竟然是“黑夜”的派生物。这似乎预示了这种寻找势必又会陷入一种新的悲剧之中。这一悲剧性的循环揭示了人能够发现自我,人不能够实现自我这种规律背反。这几乎已成为人类精神生活中一个永恒的悲剧情结所在。</h3><h3> 唐晓渡:顾城的这首诗只有两句,但是却在当代诗歌史上具有相当重的分量,以其高度的历史概括性和辩证思维的哲理之光而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强烈的艺术力量。</h3> <h3><b><i>二、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i></b></h3><h3>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这句话说的是因噎废食,是一种凄惨、伤感的情绪在酝酿。但是,也有别人会提出不一样的看法。</h3><h3> 比如我就认为这句话说的挺对的,既然注定结束,那么为什么要开始呢?生与死本身就没有什么区别。每个人的出生其实并不是自己来决定的不是吗?如果你知道你自己的结局,还会选择来到这个世界吗?</h3> <h3><b><i>三、一切都明明白白,但我们仍匆匆错过,因为你相信命运,因为我怀疑生活。</i></b></h3><h3> 这句诗选自顾城的《错过》,其中的意味我不想再去猜想。只是说一下我对这句诗单独的看法。其实我还是想说,这个世界是现实的世界,社会也是现实的社会,人也注定是现实的人,越普通的人就越现实。</h3><h3> 其实这并非是一件坏事,有的时候明明白白的比模模糊糊要好。因为当明白的时候,我们就不会纠缠,就不会牵扯不清。有的时候,错过是为了自己将来更好的生活,大家觉得呢?</h3> <h3><b><i>四、我相信,那一切都是种子。只有经过埋葬,才有生机。</i></b></h3><h3> 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只会看到眼前的光鲜亮丽,背后的苦难折磨是完全看不到的,有的时候,是我们假装自己看不到。你应该确信,这个世界上大部分光鲜的东西,都是经过一定苦难才会出现。</h3><h3> 世界上真正靠运气的东西很少,以你的运气,够呛能够碰到。但是在决定接受苦难,好迎来成长之前,我还是要再告诉各位这样一句话,你要确定你是种子,毕竟埋一颗石子是张不出任何东西的。</h3> <h3><b><i>五、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i></b></h3><h3> 我对顾城这句诗中所描绘的景象非常的向往,这个世界就那么按部就班的过着,没有争吵,没有纷扰,所有的来来往往都是安静的。但遗憾的是,这个世界并不是这样子的。</h3><h3> 它嘈杂,它紊乱,它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欲望,肮脏。有的人乐在其中,也有的人想要逃离。这个世界是世界的世界,也是你自己的世界,在不干扰他人的情况下,你应该选择你想过的生活。</h3><h3> 我的一些观点都是其他网友或者我自己的一些观点,大家有什么不同意见可以在这里探讨一下!</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门 前</i></b></h1><h3></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顾城</h3><h3><br></h3><h3>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h3><h3>早晨,阳光照在草上</h3><h3><br></h3><h3>我们站着</h3><h3>扶着自己的门扇</h3><h3>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h3><h3><br></h3><h3>草在结它的种子</h3><h3>风在摇它的叶子</h3><h3>我们站着</h3><h3>不说话,就十分美好</h3><h3><br></h3><h3>有门,不用开开</h3><h3>是我们的,就十分美好</h3><h3><br></h3><h3>早晨,黑夜还要流浪</h3><h3>我们,把六弦琴交给他</h3><h3>我们不走了</h3><h3><br></h3><h3>我们需要土地</h3><h3>需要永不毁灭的土地</h3><h3>我们要乘着它</h3><h3>度过一生</h3><h3><br></h3><h3>土地是粗糙的,有时狭隘</h3><h3>然而,它有历史</h3><h3>有一份天空,一份月亮</h3><h3>一份露水和早晨</h3><h3><br></h3><h3>我们爱土地</h3><h3>我们站着</h3><h3>用木鞋挖着泥土</h3><h3>门也晒热了</h3><h3>我们轻轻靠着,十分美好</h3><h3><br></h3><h3>墙后的草</h3><h3>不会再长大了</h3><h3>它只用指尖</h3><h3>触了触阳光</h3><h3><br></h3><h1><b><i>赏析:</i></b></h1><h3></h3><h3> 顾城的诗歌《门前》可看作一首情诗,诗人写两情相立门前,写出了“家”的温馨,是顾城对恋人谢烨爱的表白;《门前》亦流露出诗人对农耕文明的留恋,对朴实田园生活的向往。</h3><h3> 《门前》文字浅近,情感恬静美好。它描绘了自己与恋人依偎门窗前,阳光温和,风摇草结的一幅图景。“阳光照在草上”“风在摇它的叶子”,既是描写,又更是象征,“照”写出阳光对草儿的情义,“摇”写出风对草儿的情义,它们都象征着诗人对恋人温柔的爱的情义;“草在结它的种子”,孕育的幸福徜徉其中。这是一种家的温暖、深情!</h3><h3> 《门前》后面也写到了诗人和恋人“挖着泥土”,在门前土地上劳作的场景。诗人说“我们要乘着它/度过一生”,这可看作顾城对农耕文明,朴实的田园生活向往的明证。对于农耕的艰辛,诗人并不惧怕,顾城写道“土地是粗糙的,有时狭隘/然而,它有历史/有一份天空,一份月亮/一份露水和早晨/我们爱土地”,诗人恬然于农耕的辛劳。</h3><h3> 《门前》中反复说着“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体现一种无比默契、心心相印的情义、美好。其虽不言说,却早已胜过千言万语。</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远和近</i></b></h1><h3><br></h3><h3>你一会看我</h3><h3>一会看云,我觉得</h3><h3>你看我时很远</h3><h3>你看云时很近</h3><h3><br></h3><h3>赏析</h3><h3>鉴赏之一</h3><h3>《远和近》虽只有短短的六句,却容纳了对历史反思的丰富内涵。“远”、“近”:是物理距离概念,这是客观存在,有科学的衡量标准。但在情感作用下产生的心理距离却不同,“远”可以变“近”,“近”可以变“远”。诗中用“你”、“我”、“云”心理距离的变换,曲折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戒备以及诗人对和谐、融洽的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追求。</h3><h3>诗中的“你”、“我”、“云”三个意象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你”、“我”都生活在客观现实中、同属于社会的组成人员,“云”则象征着美丽淳朴的大自然。“你看我时很远”,这是地近心远,“咫尺天涯”:“你看云时很近”,这是地远心近,“天涯若比邻”。诗人这种“人远天涯近”的辩证感情方式已成为人审美理想的发展的方式,即“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的反映,趋向主观的创造。”</h3><h3>这首诗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给人的印象是:自然而不自然,工巧而不矫饰。</h3><h3>鉴赏之二</h3><h3>《远和近》一诗,是诗人对不正常生活的本质发现。此诗初发表时,被视为难懂的怪诗。按照当时僵化的阅读方式,人们已被习惯钝化的思维模式,此诗确实难于解读。因为在目光可视之间,你与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与云的距离。可诗人为什么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呢?原因是诗人所写的是一种非正常的生活,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在这扭曲了的关系中,一切都颠倒了。本应相亲相近的人与人的关系,由于心的阻隔而疏远了,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因为人际关系的疏远,人与自然反而拉近了距离,显得十分亲近。也许,正是由于人与自然的亲切可近,更进一步显示出人的孤寂;也许,正是这孤寂,常使顾城想到梦的天国。可顾城应该知道,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上,梦的天国是不存在的。</h3><h3>鉴赏之三</h3><h3>这首诗是朦胧诗里非常著名的诗篇,是被许多人传诵的诗歌。</h3><h3>在诗歌中顾城表达了人对于远近的哲理思考,人和自然,人和人的关系。</h3><h3>这种关系充满了一种辨证的距离、一种美和对爱的得失的痛苦。近处的爱人却是远在天边,天上的云却在心灵近处。爱人可近却不可能真正地接近,自然被隔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