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h1><h1><br></h1><h1> 武汉进入第13天。</h1><h1> 也许是昨天提着不算太沉的蔬菜,爬了15楼,今天腰有些疼,也就放弃了出去的打算和惯例。当一整天在家都没有出去的时候,突然觉得好安全,好舒服。听钟院士的话,不出门。可我每次出门的那么一小会儿功夫,看见最多的是我们的环卫工人,我们的外卖小哥,我们的社区工作者,我们药店的店员,各个小区看门护院的保安, 人民警察、城管工作人员和风驰而过的救护车里的救护人员。上街的老百姓真是不多。他们出来,你只要看看他们手提的一袋袋沉甸甸的生活用品,包括粮油蔬菜,你就知道他们仅仅是为了生活的继续,才走出家门的。在确诊病历一天天近似45度斜角攀升的当下,还有不怕死、还有心思来散步的人吗?不会有这样的。无论是在家憋着不出来的,还是出门买东西的老百姓,都是满怀着希望——武汉会好起来的。</h1><h1> 武汉,越来越像一个大战场了,演绎着一场看不见对手、没有演习,听不见号角的战争,只有一次次的集结出征:一支支全国各地的医护队来了;人民子弟兵的运输车队来了;10天10夜建成的医院开始运转收治病人了;来自军事术语的“方舱医院”一夜之间也分别在洪山体育馆,武汉展览馆,武汉客厅迅速的建立起来了;抗击疫情青年志愿者招募公告发出不到一天时间,收到报名邮件7139封;武汉大学海外校友四架包机、重达100吨的物资和国内外的援助物资像雪片从天而降,节奏快得让人哭泣又倍感振奋!</h1><h3><br></h3> <h1><br></h1><h1><br></h1><h1> 今天好消息</h1><h1> 人民日报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求助者提供快速通道。与此同时长江云、湖北经视也开通快速通道 ,协助收集武汉市武昌区 、东湖高新区、东湖风景区三个辖区的“四种人员”求助信息。预计还会有其他媒体加入进来,分别为相关区的求助者开通快速通道。使其“应收尽收”实锤落地。</h1><h1> 这条消息对于身处疫情中心的武汉市民来说,就像及时雨,滋润了干涸已久的心田。我就亲身经历过市 、区政府公布的所有热线打不进去时的绝望和无助。社会的应急管理、响应机制在危机时刻一定是、必须是多渠道的。</h1> <h1><br></h1><h1><br></h1><h1><br></h1><h1> 位于武昌区的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网络照片)</h1> <h1><br></h1><h1><br></h1><h1> 位于江汉区的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网络照片)</h1><h3><br></h3> <h1><br></h1><h1><br></h1><h1>位于东西湖区的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网络照片)</h1> <h1><br></h1><h1><br></h1><h1><br></h1><h3></h3><h1> <b>阳光下的左邻右舍</b></h1><h1><b></b> 今天没出家门,透过窗户看到了足不出户的邻居们是怎样拓展自己的活动空间。小到自家阳台,大到顶楼上的平台,就成了一个人、一家人活动的天地。</h1><h3><b><br></b></h3><h3></h3> <h1><br></h1><h1><br></h1><h1> 平台上,各处一隅的白猫和白发老人。</h1> <h1> </h1><h1><br></h1><h1> 一道铁丝网限制住了在平台上踱步老人的活动范围</h1><h3></h3> <h1><br></h1><h1><br></h1><h1> 快速健步走</h1> <h1><br></h1><h1><br></h1><h1> 也有一动不动地晒太阳</h1><h3><br></h3> <h1><br></h1><h1><br></h1><h1> 狭小的阳台,是运动还是舞蹈?</h1> <h1> </h1><h1> </h1><h1> 老人家的甩手操</h1> <h1> </h1><h1><br></h1><h1> 透气抽烟</h1> <h1><br></h1><h1><br></h1><h1> 晾晒衣被</h1> <h1><br></h1><h1><br></h1><h1> 截至2月3日24时,全国新增病例3294例,累计20530例,出院739例,死亡426例。</h1><h1> 武汉新增病例1242例,新增死亡48例,累计确诊病例6384例,出院303例,死亡313例。</h1><h3><br></h3><h3></h3> <h1> </h1><h1> 时间已到了2月5日凌晨,2点30分,真真切切听见窗外黑色的夜空中传来飞机沉沉的轰鸣声,3点钟再次响起,之后数次掠过万籁寂静的夜空……</h1><h1> 武汉不眠夜, 武汉不孤岛!</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