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1. 感染了冠状病毒后会有哪些症状?</b></h1> <h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腋下体温≥37.3℃,乏力、干咳;严重的还会出现呼吸窘迫、脓毒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但是,先别慌!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你已经被感染了,是不是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还得医生说了算!
如果患者出现主要症状,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2.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b></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居住篇</b><br></h3><h3>1.房间要暖和、舒适、通风。可以把含有病毒的空气放出去到室外,让新鲜的空气流进来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做不到,没有条件怎么办呢?那么距离就是离我1米远!</h3><h3>2.房间里必备物品有:带盖的垃圾桶、密封垃圾袋、清理痰液等的多层不透水纸巾、含氯或酒精的消毒湿纸巾、水杯、水瓶、被褥等日常用品以及娱乐物品。东西越少越精简越好!</h3><h3>3.其他设施:洗澡、上厕所最好使用独立的卫浴。如果没有,从房间到卫浴,用过之后全部都要消毒通风。</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饮食篇</b></h3><h3>1.病从口入,感染也能“吃”出来。卫生是第一位,活禽野味不要再见!</h3><h3>2.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很强,存在人传人现象。所以,要各吃各的!单独碗筷!单独消毒!</h3><h3>3.营养助力“抗”病毒:合理饮食,均衡为主。我们强调饮食方面选择易吸收、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鸡蛋羹、清炒蔬菜、水果。</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消毒篇</b></h3><h3>1.手勤洗:洗手洗手洗手!我们要像唠叨孩子一样唠叨自己。手背、手掌、手指、指缝、指关节、拇指和手腕都要洗,洗手时应使用肥皂或含有酒精成分的手消毒剂!</h3><h3>2.勤擦拭:把30毫升的84消毒液加到1.5升的农夫山泉瓶里,每天两次,用抹布浸湿后擦触碰的物品,如门把手、床头柜、床架及所有不怕褪色的家具。至少每天用这个消毒水擦或者冲浴室和厕所表面一次。</h3><h3>3.高温洗:使用普通洗衣皂和清水清洗病人衣物、床单、浴巾、毛巾等,或者用洗衣机以60-90摄氏度和普通家用洗衣液清洗,然后完全干燥上述物品。</h3><h3>4.通风好:居住的房间每日开窗通风至少2次,每次至少30分钟。</h3><h3>简而言之:肉鱼蛋果蔬粗粮量力而行,吃饱喝足睡够了才能战胜病毒!</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3.如何正确对待疫情信息?</b></h1> <h3>1. 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一切以官方发布为准。</h3><h3>2.在微博、微信、QQ等网络社交媒体发布信息时应依法依规,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h3><h3>3.要理智对待网上传闻,对网络信息保持敏锐的洞察力,认真辨别和分析信息来源和真实性,在没有掌握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不随意转发和评论。<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温馨提示</b></h1> <h3>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不信谣,不传谣!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科学防控,共同夺取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胜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