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每一个人的成年过程都不一样。记忆往昔,人生之自励,那曾经是自己的足跡。在邻居看来,我家不会出去做“小工”,然而偏偏我曾经经历了。<br> 这正是我的起步。今天看来,正是有了这一经历,使我感受到是这份磨砺成就了自己以后的路,也让我明白,人生的底气正是来自艰辛的经历,来自一分又一分的积累,来自那份深深刻骨铭记,是力量和勇气的积聚。<br>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从临时工开始的。一九七三年底,二年的高中学习结束了,作为“文革”后第二届高中毕业了,大学暂停招生,我们的初中高中也是一半读书,一半是劳动,虽说自己学习成绩不错,但学业仍然是很浅,无法和现在的高中生比,但毕业了,也“无业”了,漫长的等待也就拉开了帷幕。<br> 我当时处于两头脱空的时段,论年龄不合招工,支农,服役的标准,纯一个半大不小的孩子,一个未成年人。<br> 毕业时刚刚十六岁还缺几天,老姐已去萧山浙江生产建设兵团,是去钱塘江畔,萧山海塗的农业兵团。当年老姐的这份工作介于支工和支农之间。所以待家也是心神不定地等政策变松一些,好在居委会也没有发现,所以不来家动员下乡。于是我有了新时段称号“待业青年”。<br> 七四年头几天是过春节,还行吧!可是春节的热头一过,就无聊了。同龄的孩子还可读一年书,而我上的小学五年制,就早早于别人而赋闲于社会了。思前想后,男儿有手呀!于是首选目标:争当一个小小的“九三”先生吧。九三先生实际上是临时杂工的别称,一天一元的工资中有七分钱要交建筑队,是管理费,实际到手是九角三分一天。即便如此,找到可做小工的工作还是蛮紧俏的,一般要捥亲托友去找。 <br> 当年我个子小,身体瘦的像根“蔑爿棒”,这成为母亲的担忧。不让去吧,半大的孩子在家着不是个事,让去吧,必竟我还未成年,身单力薄,能吃的消重体力活吗。但我心已定向,不在家吃闲饭。为争取这个工作的许可,让母亲放心,我提议让妈妈对我进行了体能和耐力的考试。考体能,我能挑起多重,母亲说至少能担一百斤,不息力走一里路,我也不知道自己力气有多大,以往的体力活也就是挑煤球也挑一担自来水(一分钱可购二担自来水,去专人管理的龙头前排队挑),那时家里做菜烧饭在城里就靠每月定量的煤球票,而我至多也是挑起五六十斤的量,一挑担人和前后两筐子一样高。我知道妈妈内心想法,在我未成年时不应该是这样。可是,母亲虽然说有一份银行的工作,但瞻养老人,哺育我们孩子,平时还时不时的支助一些有困难的熟人。这样下来每月日子也是紧巴巴的。她辛勤的身影,敬业的姿态,典型的江南节俭持家.贤惠良母型性格。辛苦的就是她本人,管我外婆和小舅舅还有外公,因为他们迁送去了乡下,实际上是居委会主任看中了我外公外婆的房子而找茬赶走老人,然后住进来了,也不付租金白住房。妈妈的亲大姐下放皋埠邮电所,“走资派”的大姐夫在黄坛山区“改造”,绍兴的外甥、外甥女都要她去关心,可谓压力山大。.所以我得为母亲分担啊!<br> 于是我的测试是挑一百一十斤煤球,一口气从劳动路日晖桥脚的煤球店挑回到西营大园六十一号银行宿舍内,也就是现在城市广场大善塔西侧。从解放路转入西营,再从二轻公司和老建行的夹缝挑回家早已超过了一华里,虽然说挑的气喘吁吁,还是获得了她的认可。<br> 耐力测试是绍兴骑车去萧山红垦农场送东西,老爹借了一辆二十八吋的凤凰自行车,早上六点带我出发,从绍兴到柯桥,过钱清,穿坎山,历时四小时的石子马路、石板路、海涂泥路上骑车,中午时分到了钱塘江边,在江边一排平房里见到了自己的老姐,到哪里一屁股坐在小板凳上,虽然说自行车还算新,28吋我还得踮脚踏自行车,一路颠波震的我两腿之间夹缝隐隐作痛,此刻我的脑袋里想,回来还有四十公里的回程,我能行吗?匆匆忙忙扒了几口饭,拿上姐姐给的芦苇花做的小床帚,又紧赶慢赶的骑车回家,那路上也是一脚不要一脚的机械动作,晚上六点回到绍兴家中。第二天走路都是叭叭的,迈不开脚。我想啊,人生也许就是这样一蹬上路了!<br> 考试测试完了,找了熟人,入了禹陵建筑队(浙江禹建集团前身),第一个工地是肖山街斜桥脚的五金铁业社,一个镇属企业建机床车间。建筑工地现场的负责人叫韩福其,一个三十出头的大汉。人挺和气,分配我和几个农民大妈一起挖房屋的基础沟,接着抬二三百斤的毛石块。抬砖头桩,从东郭门外用手拉车拉搭脚手架大毛竹,吊灰捅,拌混凝土,抛砖块上脚手架,真是什么重活都干。这里要数抛砖接砖是最痛苦的活,抛接无论是抛者,还是在脚手架上的接者,十个指芯在毛砖块上抛过程中都磨的光光的,也就没有了手指上的指纹,红红的露出了嫩肉,钻心痛。这个工地让我记忆最深的是挖出来一块“长方形的大石板”,大概长2.5米,宽1.2米,厚15厘米,重应该在七八百斤左右,要把它移开,力大的两个石匠师傅当然首选,但尚缺一人,我就被顶进去了,大家“嗨”的一声吼,挺直身子移动脚步,这个时候,拼命的屏气,不能喘,整个人的腰一挺了,脊柱几乎节节压实,走路就是“蹲,蹲”作响,就这次重压和招大块石头的屏气,我的肺屏气受伤了,以致留下了后遗症,每每到冬天后背的肺部隐隐作痛到现在。屏气屏伤了肺,就这个没敢告诉我妈,她故世也不知道儿子如此之拼而留下的病。……第一个月扣除了雨天停工,一共劳动了十七天半,收获了人生第一次工资人民币十六元二角捌分,全部给了母亲。也是用这份钱加上第二月的小工部分钱(24.80元)我们家有了唯一的家用电器一一1只杭州电表厂出品的“火表”,串入我家的线路上。母亲也有了解压的笑容。<br> 第二份小工是做水泥预制板,完成了肖山街五金铁业社的厂房建设工程后,我们来到了上大路过北海桥的绍兴粮油仓库,位置就在现在的“古越龙山桥”到环城路这段。<br> 水泥预制板分六孔,五孔和四孔板,在一块五十米长平整的水泥地上,先刷上防水油,然后把钢筋拉紧,达到预定的预应力,用钢筋夹头卡死,然后用模板拦起来,中间用细石混凝土,震动机震实混凝土,再用人工盘车拉磨一样,盘车牵着长长的钢绞线,人飞跑着,必须在混凝土未固化前,把中间的钢管拉出来。师傅用“木蟹”抹平以后,盖上麻袋片就完成了制作。我在浇制工作中,主要是盘车,牵拉预制板内衬钢管,而且是一个人跑,人家同类公司用的是卷扬机,我的工程队就用我这小工替代机卷。浇混凝土楼板的两天跑步代机卷特别累,但是此后的十天浇水保养算弥补我了,因为我住城里,相对比其他师傅路近,每天上午,下午担水各一次,此刻挑一担百斤水就有底气了,每次挑二十担水,浇水一遍就完成任务,也轻松了。<br> 浇预制楼板是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民宅的主件。在这里干了大概三个月,任务算圆满完成转到绍兴百货大楼旁边的新工地,开始为绍兴百货大楼造办公楼。<br> 这是一幢四房的砖混建筑,那时设计图是百货公司一个叫徐宝茂干部设计出图纸的,也没有现在正规,也没有图审,四层高楼竟然用老式的块石基础,不过基础沟太深呀!足足两米五,宽一米五的土沟,可把我们这些“小工”们搞苦了,先开松硬土,用锄头把土扒进土箕,再把装满的土箕丢到上面,让别人帮我倒好土算一个循环。沟挖深了,时不时的塌方也来了,我们最怕下雨天,担心塌土。挖土手上血泡就不算,石头塌下来砸脚上,哦!小伤不断。幸亏楼房占地四百平方,我们的拼命的用了半个月时间,把基础完成,相对于地下塌方,地面以上安全放心不少。<br> 楼层日复一日的长高,我们这些小工配套任务也加重了。化生石灰,拌“三夹灰”,扎钢筋,拌混凝土,抬预制楼梯档,抬,抬,抬,小小建筑队靠的就是人拉,肩扛。一块六七百斤的预制六孔混凝土楼板,就是用六个人盘钢丝盘机提升到三十米的高度,再几个大师傅踩在30厘米宽的圈梁上抬到预定的位置,成为楼面,完成铺垫。说起来抬九五红砖也算个技术活,先交叉叠桩,一桩六十块砖,大约三百来斤,两个人抬起,站稳,然后喊着抬扛号子,把砖到泥工师傅旁边,给他们脚边整齐放上脚手架上,我们在脚手架的竹片上吱吱吤吤的抬着行走,真是一步一抖。那时自己体重不过一百来斤,但左右手各一百斤一包的水泥,双手一夹,可以一气拿上四楼,呵呵!也不知道这样大的力气了。还有砌墙用的沙浆桶,都靠我们这帮未成年的小鬼,还有一些老大妈来完成。经常触摸碱性的沙浆,水泥,一双嫩小手“五花蹦裂”,绕上橡皮胶布,冬天不时渗出血丝,遇到碱性的水泥或石灰水可真是钻心的疼,我的手和年纪完全不相称了。手上长满了老茧,七零八落地挂着胶布。不管什么样子的劳动,总是辛苦加疼痛交织的事,也是让人记忆入心的事。<br> 最后一个工地是绍兴酒厂(古越龙山前身)的罐装车间。占地2500平方的框架二层楼,建筑面积三千方,算是一个硬工程。<br> 我们是半途增加力量去这个工地,为的是二层楼面的混凝土浇铸,七十年代中期还没有商品混凝土一说,完全靠人工手拌,再把拌好的混凝土用畚斗车拉到浇筑面上,倒下。 <br> 二千五百平方,约650立方的高标混凝土,就是用手工拌,六米高的竹片子斜道,畚斗车推上去,两天两夜连续干,为了楼面无接缝,完美一体,任务完成了,大家倒地就睡着了,醒来时你看我,我看你,麻麻点点的一张张脸,衣裤粘满土浆,大家会心一笑,工作很苦,也累,当完工后,心里可真高兴。<br> 一年七个月的“小工”生活因为可以支工而结束了,有苦有累有痛,但是这段生活的磨砺,为我入厂打下了扎实的体能基础,小个子有了大气力,让工厂的师傅们好是称奇,因为进厂以后工作积极,让我获得了进工大读书的机会。我也深深的记住了这个“岁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