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时常关注教育动态、研究教育问题。在工作过程中,教育子女问题上,经常会感受到自己对于知识的匮乏。我常常会想:如果这世上能有一些类似于数学公式的教育公式,在遇到不同的教育问题时,套用了这些公式之后马上能顺利解决,这该有多好!</h3><h3> 但教育的对象毕竟是人,不能随着自己的意愿和固定的模式改变,在教育过程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教育问题。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对还是要多阅读一些教育类的书籍,来丰富自己。</h3> <h3> 寒假里阅读了《傅雷家书》这本书。从表面看这只是一本家书,与字里行间中能让读者深深体会到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还能体会到不少做人和教育子女的道理。</h3> <h3> 其实,细细品味此书,还对教学工作也能带来很多思考。本人就从文中选取傅老的一段话,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以及子女教育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h3><h3> 在文中傅老提倡:教学方法是从来不直接讲解,是叫孩子事前准备,自己先讲;不了解的文义,只用旁敲侧击的语言引导他,让他自己找出正确的答案来;误解的地方也不直接改正,而是要他发现许多问题,使用他自动发觉他的矛盾,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与基本逻辑。</h3> <h3> 这其实就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它的观点就是“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所以在新课程改革教学中,“先试后导、先练后讲”,成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以前的教学以填鸭式为主,所以学生缺少思考和想法,有了这种教学方法之后能让让学生在尝试中思,在自学中创,营造课堂创新氛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h3><h3> 这种方法固然很好,但在教学过程中此方法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知识点教学和所有的学生,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和取舍。对于一些学生没有任何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也是不适合的,所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不能盲目地运用大家都认为好的教学方法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才能达到最佳的目的。</h3> <h3> 同时我还联想到教育学博士,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成员,浙江师范大学的王国均副教授寒假前对全体老师说的关于《阅读策略及其教学方式》的问题。现在全国都轰轰烈烈地开展阅读,为什么成效似乎都没有达到理想状态。</h3><h3> 现在很多学生为了阅读而阅读,求量但不求质,缺少阅读的灵魂。在阅读的时候不会思考:为什么读?读什么? 怎么读? 读完之后明白了什么? </h3><h3> </h3> <h3> 只有带着问题有目的去阅读才会有所收获。我是一名数学老师,对于阅读教学也是非常陌生,所以给两女儿读绘本的时候我也是只把文章读完就结束,自从听了王教授的讲座之后,明白了阅读不止是看,更重要的是要让她领悟更多的东西。我在阅读之前会引导孩子进行读前预测,例如:这个故事发生和谁有关?会发生在什么地方…………给孩子设问题和陷阱,会引起孩子阅读的兴趣。带着问题有目的的阅读,这样不仅能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还能收获故事外的知识,比纯粹的阅读的丰富而有意义。</h3><h3> 学无止境,教无捷径,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丰富自己,成就他人。</h3> <h3> 作者:沈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