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的婆婆 我的妈</h3><h3> ——徐秀花</h3><h3><br></h3><h3> 结婚前,我的父亲对我说,嫁过去以后,对婆婆一定要喊妈,她是你的长辈,要尊重人家。我当时有一些不服,她不曾生我,我喊她一声妈,我心里是不接受的 。可是从21年前和她的相识开始,到今天的相知,婆婆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彻底地征服了我,真的是验证那句“日久见人心的”真理,我从心里来承认,她是我的婆婆,更是我的妈。</h3><h3> 在九十年代的末期,我和老公都在国企上班,都喜欢随遇而安、喜欢国企的轻松自由,只要能发下工资,能吃饱饭,就不会想着辞职下岗,去自谋职业,儿子没有出世之前,我们的日子过得还算舒服吧。可是随着没有计划就出生了的小家伙的报到,还有又赶上了单位的最后一批福利购房,我们的日子过得有点糟。每一个月不仅要交付房租,还要加上小家伙的吃喝拉撒费用和他不经意的一场感冒发烧,我们的手头就会经常紧张到吃不上肉也喝不上汤。这一切,婆婆都看在眼里,她不说,她只是在做。于是在我产假休完了时,婆婆就把还上着班不会做饭的公公一个人丢在了老家,义不容辞的到城里来帮我们照看小家伙。我们上班时,婆婆就在家带孩子,趁着孩子睡觉时,她就不停歇的把孩子的东西洗洗刷刷,所以每一次出门,在院子里玩耍时我家的小家伙总是最干净的一个。再有点空闲,她就帮我们做做家务。她每个周六回家时,她总是用农村的大锅,蒸上一个礼拜够公公和我们小家吃的馒头,再从家里买一些比城里便宜的、好的蔬菜,在周天回城时,大包小包的带给我们,就这样,那时候我们一个礼拜,在吃喝上也就没有什么花销了。可是,婆婆却是忍受着由于年轻时因劳累过度留下的、久治不愈的、痛起来有些要命的腰疼病,帮我们细心地照看孩子,精心地打理着我们的小家,减轻了我们的负担。于是,我由衷的想说,妈,您辛苦啦!</h3><h3> 由于国企的不景气和经济压力的加大,在我娘家人的帮助下,我们两口子选择了在距离老家二百公里的城市,开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食品店。为了让我们安心挣钱,婆婆就把一周岁的小家伙留在了她的身边,又全心全意的接过了照顾小家伙饮食起居的重担,在她一年没白没黑的精心呵护下,长得又白又胖又懂事的小家伙,完全忘记了他还有一对不称职的爸爸妈妈。我再一次想说,妈,您辛苦啦!</h3><h3> 随着生意的好转,人手的不够,小家伙上下学需要人接送,为了减去我们的负担,公公婆婆虽然是恋恋不舍地、但是还是毅然决然的舍弃了他们生活了六十多年的、自己一砖一瓦建起来的老家 ,来帮助我们这个小家。于是公公除了接送小家伙上下学,剩余的时间,就在店里帮忙打打杂;婆婆又重操旧业,照顾起了一大家子人的饮食起居。天冷了,婆婆怕我们受冻,就给我们买了厚厚的棉手套和棉裤;天热了,时尚舒服的凉鞋就会摆在我们眼前;每一天,下班回到家 ,不冷不热的饭菜,总是很诱惑的摆在你的面前。每一顿的晚餐,除了我爱喝的稀饭、我老公爱吃的凉拌菜,孩子的各种最爱、还有两个现炒的热菜。而他们两个老人中午饭,总是把我们头晚剩的菜凑合吃一顿……曾经有一次,我就对婆婆说:“妈,您对我这么好,就不怕您的两个闺女吃醋?”婆婆说:“你嫁到我们家,是我儿子的媳妇,我就得对你好,她们让她们的婆婆去对待吧。”妈,您真让我感动。</h3><h3> 后来,我们家的小家伙,上初中了,公公婆婆提出回老家暂住一段时间,他们说想老家了,想老家里那些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左邻右舍、想家里那习惯了的农村生活。于是,公公婆婆很优雅地退出了我们一家三口的生活。实际上,从后来的偶尔谈话里,我明白了,小家伙,上初中了,不用公公接送了,他们感觉自己在这里也没有多大用处了;加之公公有天不明就起床看电视的习惯,他们怕影响我们的睡眠。虽然他们留恋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但是在他们年纪大了,更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他们还是选择了不打搅我们,不给我们添麻烦的、孤独的老年生活。妈,您们让我和您的儿子敬重。</h3><h3> 每一次,回老家,婆婆总是半夜起床发面,包我爱吃的萝卜丝包子;或者是收面,包我爱吃的韭菜馅饺子。而当我们返程时,车的后备箱里总是塞满了老公爱吃的烤鸡、我爱吃的包子或者饺子、儿子爱吃的各种零食……妈,我今生今世何德何能换来您这厚重的爱?</h3><h3> 其实,二十年来,我对婆婆唯一不满之处,就是我们每次回老家,我总想帮她干点什么,婆婆却总说:“不用动了,在店里天天忙活,来家就休息休息吧,等你姐或者你妹有空让她们收拾就可以啦。”妈,您总是感觉您生育了她们,您使唤她们,您心安;您不曾生育了我,我做一些份内的事,您不安;其实,妈,您老见外了,既然我选择了和您的儿子共度此生,您又待我比己出更上心,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我随时接收您的召唤,我也随时听候您的使唤。</h3><h3> 婆婆,我的亲妈 ,愿我们今生今世不离不弃,携手共度余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