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样假期,向光前行

一个人的猫空

<h3>  2020年春节,大家的假期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所打破,从除夕的前几天开始到现在,病毒的魔爪快速蔓延到了全国各地。 </h3><h3> “疫”样的假期,作为平凡的三幼人,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待在家不外出,不串门,不聚会,不给社会添麻烦。充分利用好时间,认真读书,静等春暖花开,积极地投入到我们热爱的工作当中去,付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 </h3><h3>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们认真学习的身影吧! </h3><h3><br></h3> <h3>  手中一支笔,思维看的见,看看老师们读书绘制的思维导图。</h3> <h3>  只有具备儿童的视野才会真正读懂孩子,才能真正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只有从生命的角度对孩子的文化产生不同,幼儿园的教育才会变得真实、有趣而富有意义。下面是菅扬老师和刘浩宇老师的感悟心得。</h3> <h3>  假期我读了《幼儿行为的背后——教师如何读懂幼儿的心思》一书,从幼儿行为着眼,感悟颇深,“心系胚芽使命”这六个字深深地打动着我。孩子的每一种行为都包涵着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每一个动作都在彰显着他们独特的生命,每一句话都在告诉我们他的想法。作为教师,我们能够看见幼儿行为,那么我们可以看到行为的背后吗?我们可以读懂并解析幼儿行为的背后吗?书中运用37个观察和解读的案例去解读孩子的心灵,找到打开幼儿孩子心灵的钥匙。这些案例用白描的手法记录了孩子在园生活各个环节中的寻常时刻,我们在了解或者引导孩子的行为的时候,一定要去观察或者体验他背后的真相意义是什么。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的孩子调皮捣蛋,他背后的动机其实也只是想获得大家的关注;家里来了客人,有的孩子大声的喊叫,他背后的动机也是希望获得关注;有的孩子打架,那么大家会发现其实这个孩子的动机是想赢回尊严,只不过我们认为他选择的方式是错误的。我们要善于了解和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这个动机,尽量用正面的积极的意义去观察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从而引导他的正向意义。</h3><h3> 看完这本书,再次细细回味,我陷入了深思。书中教师在教导幼儿的过程中,对幼儿在不同场合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和解读,以此发现幼儿的心理和发展需求。幼儿教师在幼儿成长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扪心自问,我们是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吗?我们能看见并读懂孩子吗?正如书中所说,儿童是孩子,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不同于成人的“声音”。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儿童视野,从呵护生命胚芽的角度对儿童的“声音”产生认同和理解,其次再去支持和引导儿童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儿童合格的玩伴,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h3> <h3> 等待是门“专业”</h3><h3> 看到这个题目,没看内容,我就知道这一节必定会对我有很多的启发。镜头聚焦1:剪窗花。作者观察到一个小男孩不会剪窗花时,并没有直接去帮他一起剪,而是留给他时间。当小男孩还是不会做时,作者带他到隔壁桌进行“观察”。最后,小男孩完成了自己的作品,高兴的进入属于他们的“同伴展览区”。镜头聚焦2:折“新疆小帽”。乐乐在手工区折“新疆小帽”,开始很顺利,但中途他遇到了困难,他通过看书上的操作图、偷“瞄”小朋友操作,最后折好了小帽,乐乐脸上露出“窃喜”的表情。过程中,乐乐的小帽“散了架”,老师想帮助他,作者示意老师“大胆放手”。这是两个平淡无奇的案例,我们的小朋友每天都在发生着这些事,但我们老师是否也像作者一样给了孩子足够的时间,是否学会了等待?事实上,老师很难做到。就像书中所说,我们的内心始终认为“我是老师”,认为“自己拥有孩子无法比拟的优势”。我常常告诉自己,让孩子做加法,老师做减法,我们去引领孩子,而不是主导孩子,但最后好像事与愿违,我总是在自以为是的“帮助”他们。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会停驻,会迷茫,但老师要学会等待,给予孩子时间,让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偶尔可以给他们适当的引导,但不要直截了当的帮助。</h3><h3> 作为老师,我们要给幼儿提供他们学习、成长所需的材料,其余的就是等待。100种相同的结果,可能有100种不同的过程,进而会有100种迥异的思维。为了这100种迥异的思维,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想法,我们要学会等待。等待是门“专业”,需要我们不断去学习。</h3> <h3>  “读懂孩子其实并不难,这是每个老师能够做到的,只是需要大家日复一日的坚持自己对幼儿多一点再多一点的观察与研究。”教师需要培养自己的回归意识,想他们所想,做他们所做,思他们所思……</h3><h3><br></h3> <h3>  以下是老师们认真摘抄书中语录的过程……</h3> <h3>  书中写了许多的真实案例,也提出了面对孩子的各种行为,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在面对孩子时能够进行有效思考和具体教育的实施。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老师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幼儿的一日流程中去。</h3> <h3>  儿童如花,花开是需要等待的,而等待是为了“生命”更美丽的绽放!儿童似有生命力的“种子”,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这也是我们三幼人共同努力与奋斗的目标。 </h3><h3><br></h3>

幼儿

孩子

老师

我们

儿童

行为

幼儿教师

读懂

等待

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