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br>每想你一次,天上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br> ——— 三毛<br>学生时代就读着《撒哈拉的故事》、哼着《橄榄树》;Another Dream Land,细沙如水,驼铃声声,星空伸手可触,沙漠玫瑰定格着风的姿态...... 旅行的一切因此变得有趣,我走进了故事里的世界。怀着对撒哈拉沙漠的向往和期盼,我的行走摩洛哥撒哈拉的心愿终于于2020年1月实现了。撒哈拉沙漠,我来啦😊</h3> <h3>撒哈拉沙漠 Sahara Desert 阿拉伯语意为“大沙漠、大荒漠”,气候条件及其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长的地方;其面积906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中国的国土面积,大于美国本土;东起红海西至大西洋,覆盖11个非洲国家。</h3> <h3>相传几千年前的北非拥有多个大湖泊和广袤无痕的草原,后来湖泊相继干涸消失,整个地区就变成了现在的撒哈拉大沙漠;这里储藏着丰富的石油、铁、铀等资源,是一片荒凉的宝地。因为世事无常,湖泊、草原会变沙漠,无常无处不在,所以我们更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生活。</h3> <h3>在沙漠之门梅祖卡(Merzouga)我们换乘沙漠越野车前往撒哈拉沙漠。摩洛哥的国界像是由沙漠自然形成,撒哈拉沙漠以东是同属于北非国家的阿尔及利亚、突尼斯,西撒哈拉沙漠又使摩洛哥与中部非洲分离;尽管中非一带战事频频,摩洛哥却十分平静,属于非洲安全指数高、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国家。</h3> <h3>摩洛哥又叫“日落之地”即马格里布。据说公元682年阿拉伯大军西征行至丹吉尔,西面是浩瀚无尽的大西洋,傍晚火红的太阳从洋面徐徐落下,阿拉伯人以为自己走到世界尽头,于是就把这里叫做“Al Maghib”,意思是太阳落下的地方或阿拉伯的西方。</h3> <h3>我们黄昏来到撒哈拉,感受沙漠的落日。举目望去,无际的黄沙上有寂寞的大风呜咽地吹过;天是高的,地是沉厚雄壮而安静的。</h3> <h3>梅祖卡这里的沙漠,因为原本土质以粉红色为主,在柔和光线的照射下,顺光拍摄沙漠会显得更加红。</h3> <h3>正是黄昏,落日将沙漠染成鲜红色,近乎初春的气候,在原本期待着炎热烈日的心情下,大地化转为一片诗意的苍凉。</h3> <h3>遥望远处,隐隐约约看到有个人一直在树下凝望;我顺着方向走过去。</h3> <h3>这个土著柏柏尔人名字Ahmed,职业是专门为外国公司在沙漠中寻找宝藏。他没有上过学,只是在工作上接触过法国人、西班牙人 、美国人等;学会了的这几门外语,能与我做简单的交流。他全家老小12口人住在一起,父母放羊,他和弟弟在外工作,老婆在家带孩子做家务,平时生活家用要靠他打工赚钱。现在是沙漠冬季没有活干,期盼在这茫茫大漠中等待着天使-能帮助他的人......</h3> <h3>他向我展示他沙漠寻到的宝贝:沙漠玫瑰、化石、水晶原石、还有磨好的化石工艺品等。当我说我要帮助他,买下他全部的宝贝时,他激动地跪了下来,连连感谢说:这样他家一年的生活有了着落,有了盼头.......</h3> <h3>我沉思并祈祷:愿天空落下的每一粒沙子都是黄金、财富,能帮助世间穷苦大众尽早离苦得乐!愿世间再无贫苦疾病!愿世界和平与稳定!愿中国更强大🙏</h3> <h3>入住的沙漠城堡酒店,是属于沙漠地区最高档的酒店,有泳池、有营地;有水电、有网络;这难道还是三毛笔下的撒哈拉吗?这里还是非洲吗?从酒店的后门出去,就是形态各异的大沙丘,随着自然光线的变化呈现出金色、红色等不同的美丽色泽。</h3> <h3>在这漫天繁星之下,身处在沙漠的中间,耳边仿佛想起鼓声和悠扬的琴声,忘记了人间所有的烦恼,虽然只是短短的一晚,但这和撒哈拉沙漠的亲密接触将会成为我最美好的回忆。</h3> <h3>撒哈拉沙漠宽广深沉,当我置身其中,在浩瀚的蓝天下,听驼铃声踏破了荒凉,看黄沙漫漫从古远延伸而来,向未来蜿蜒而去......体会到人的渺小和脆弱,品味着大自然的浩瀚和神奇。那神秘的美、坚韧的美、沉默的美都让人窒息,这就是我心中的撒哈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