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常驻在医院,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为控制疫情而战,请组织放心”。2020年2月2日,第七党支部书记、呼吸内科及全科医学科主任林士军受命成为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首席医疗专家,他在党建群里如是说。入党15年,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34年,先后参加过“非典”、“禽流感”、“甲流”等传染病抗战,林士军沉稳、干练,他脸上淡定的微笑,给人一种自然的安全感。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林士军主任获得2019年度医院优秀党支部书记称号</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给自己立下“军令状”】 </b> </font></h1> “其实就算组织不给任务,我也做足了准备,早就给自己立下了军令状:不胜此役誓不回还!”早在春节前夕,全国刚刚打响防“疫”战第一枪的时候,职业的敏感性、丰富的临床经验让林士军主任已经敏锐地察觉到新型冠状病毒“来者不善”!早早部署好呼吸内科、全科医学科医患防控,从大年初一开始吃住在医院,全心投入防疫工作中,大年初三,医院决定在林士军负责的全科医学病区成立“隔离观察病区”,林士军二话不说立即响应,将全科医学病区腾空待命,召集支部党员通报了疫情、动员党员干部踊跃报名参加第一梯队隔离观察区医护人员,并带领支部22名党员集体宣誓,身先士卒冲在最前线,出门诊、巡病区、参加疑似病例会诊、分场次为全院员工作培训,林士军把各项工作安排得有条不紊。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林士军主任过年期间坚守在门诊第一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林士军主任为门诊病人看诊</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收治不典型“新冠”病例,有惊无险】</font></b></h1> 1月25日(大年初一)下午5点,呼吸内科收治了一名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以腹泻发病,后发热,该病人有泰国旅游经历,没有去过湖北,没有接触史,经专家组会诊不符合当时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标准。职业的敏感加上多年的临床经验,林士军不敢放松警惕,给科里下了预警:呼吸道发热病人,先单间排查,嘱咐医护人员治疗期间做好防护。第二天早上查房,林士军发现病人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越来越差,影像学资料显示该病人肺部病灶与普通肺炎不同,林士军果断下令一边对症处理一边联系ICU负压病房,同时申请核酸检测,晚上11点多结果显示核酸检测阳性!凌晨1:12该病人转送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集中治疗。整个治疗过程由于防护处置得当,医护人员、病区患者无人暴露接触,有惊无险。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凌晨将患者转送至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集中治疗</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第七支部没有往后退的党员】</font></b></h1> 在林士军的带领下,第七党支部一直是医院的标杆支部,支部组织委员肖庆颖是第一个响应号召的党员,接到疫情通知第一时间毅然退掉回家的机票,在抗疫一线,肖庆颖写下这首诗,以此明志: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今疫情四起,我们是一群没有配枪的战士</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便迎难而上,我们投入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宁为先锋梯队 胜作无用书生</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拂拭胸前,吹毛剑在,不胜此役心不平</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身历一线 逆风而行</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诸君共赴 与有荣焉</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众志成城 护我家园</b></div></b> 支部党员张静,是一名呼吸专业高年资主治医师,有着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为了迎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放下了70多岁年迈的父母和不足2岁的孩子,搬到了离医院更近一点的酒店居住,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春节期间一直是医院病人最多的科室,她一天可以收住十几个住院病人,没有苦和累,只有默默的坚守和防控,认真识别和筛查每一个可疑的患者,不放过任何漏网之鱼。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田媛,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也主动请缨要求参加到抗击疫情最前线上去,她是一个刚刚休完产假两个孩子的母亲,最小的还在哺乳中,组织上综合考虑让她继续留在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工作,在工作中更加精心、更加敬业,用真情安抚每一个紧张而恐惧的患者,督促患者及患者家属佩戴好口罩,讲解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知识,消除患者疑虑,常常一干就是一天,甚至都忘记了每天的哺乳时间。她丈夫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一名高级知识分子,一名博士后,非常理解妻子的工作,在背后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年迈的父母无条件承担起照顾家庭和两个婴幼儿的责任。 参加在隔离观察病区工作的还有党员还有神经外科医生黄翔、血液肿瘤科护士邱霞,以及安排在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曾宪钦、张文斌等。积极踊跃报名的党员还有许海珍、潘莹、吴珊、段雯、李萌、张付敏等等。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接到通知的第七党支部成员纷纷请战</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七党支部党员重温入党誓词</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宁做不孝子,不做负罪人】</font></b></h1> “父母已经八十多岁了,天天念叨,本来订好了春节回老家的机票,想利用假期好好陪陪老人,但是疫情来了,没办法,我若这个时候不守住我的阵地,出了问题,我就是千古罪人。”说到这里,平日稳重、儒雅的林士军有些激动。妻子是护士,对他特别理解和支持,父母也是开明之人,每每面临忠孝难两全的抉择时,父母总是叮嘱他以事业为重,要他保重身体,纵使人到中年,他也依然是父母心头上的宝!在林士军主任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担当和责任重于泰山的坚定。哪一个战士不是父母的期盼、伴侣的依托、家庭的支柱?都是血肉之躯,说不怕是假的,战疫中的他们,只是因为责任而变得勇敢,变得坚强。让我们记住像林士军一样默默付出的英雄和他(她)们的家人,记住他(她)们在这个特殊的年代,为了公众健康贡献了一个平凡人所能贡献的忘我、敬业和担当。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日常工作中的林士军主任</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林士军主任在党建活动中为居民提供义诊服务</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7年前抗击“非典”,如今再战“新冠”</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林士军主任抗击非典工作获通报嘉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