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班级:卓然小学15-7班</h3><h3>二、学生:朱泓晔</h3><h3>三、调查及研究课题:</h3><h3> 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及预防</h3> <h3>四、调查背景:</h3><h3> 2019年末及2020年初,中国各省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疫情发生以来,其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发病和死亡人数剧增。大家对这次病毒的散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h3> <h3>五、目的和意义:</h3><h3> 1、了解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h3><h3> 2、了解感染病毒的症状?</h3><h3> 3、了解病毒传播的途径和方式?</h3><h3> 4、了解日常生活采取的预防措施?</h3> <h3>六、调查和研究的方法:</h3><h3> 1、看电视、新闻和报道</h3><h3> 2、上网查询</h3> <h3>七、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h3> <h3>1、什么是冠状病毒?</h3><h3>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是新发现、可以使人感染的第7种冠状病毒,它的靶对象主要是肺脏,上下呼吸道均受到感染,而不同于普通感冒只是上呼吸道感染。</h3> <h3>2.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症状?</h3><h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临床症状</h3><h3>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一般为 3~7 天,长者可达 14 天。 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 流涕、腹泻等症状。 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多在1周后恢复。死亡病例多见于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h3> <h3>3、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h3><h3>(1) 传染源:</h3><h3>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h3><h3><br></h3> <h3>(2) 传播途径:</h3><h3>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亦可通过接触传播。</h3> <h3>4、新型冠状病毒的弱点:</h3><h3>弱点一:新型冠状病毒不耐高浓度酒精,酒精浓度到达75%,它很快就会被杀灭,失去感染性。除了酒精,含氯的消毒剂也可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h3><h3><br></h3> <h3>弱点二:新型冠状病毒不耐高温, 当温度达到56度以上时,它们基本失去活性,失去了传染性。当高温持续半个小时左右,它们就被彻底杀死了。</h3><h3><br></h3> <h3>弱点三:新型冠状病毒不耐紫外线,紫外线对很多的病毒都有杀灭作用,对新型冠状病毒同样有效。将新型冠状病毒放在紫外线下照射10分钟,就可以杀得干干净净。</h3><h3><br></h3> <h3>弱点四:在空气中存活的时间比较短,新型冠状病毒离开宿主后,在空气中大概只能存活2个小时左右。</h3> <h3>八、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日常措施</h3><h3>日常生活如何预防感染冠状病毒呢?</h3><h3> 世界卫生组织提醒,预防冠状病毒感染,可以采取以下保护措施:</h3><h3> </h3> <h3>1.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是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因此,居家每天都应开窗适当通风。<br></h3><h3> </h3> <h3>2.佩戴口罩。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必要时外出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br></h3><h3> </h3> <h3>3.注意卫生。勤洗手,用肥皂和清水搓洗20秒以上,条件不允许时可备免洗洗手液清洁双手。<br></h3><h3> </h3> <h3>4.远离传染源。避免接触家禽和野生动物,不屠宰或食用病、死禽,烹调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避免近距离接触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人。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h3><h3> </h3> <h3>5.增强免疫。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增强机体免疫力。<br></h3> <h3>6.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自觉避免接触他人,佩戴好口罩尽快前往综合性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近就医。</h3> <h3>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心!一定能够战胜病魔、战胜这次没有硝烟的疫情!</h3> <h3>中国加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