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letter-spacing: 0.3px;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color: rgb(86, 39, 24);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2, 227); font-size: 0.34rem !important; line-height: 1.6em !important;"> 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看书就是一种享受。书卷中的意念像一股无形的动力,影响你的思想和心态。书乡浸淫日久,则心胸玲珑,见识广阔,自然语言有味,气质高雅,此书卷气也。</h3><h3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letter-spacing: 0.3px;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color: rgb(86, 39, 24);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2, 227); font-size: 0.34rem !important; line-height: 1.6em !important;"> 在实小就有这么一群爱读书的可爱的人,她们利用寒假共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她们说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她们深深被于老师的课堂吸引。</h3> <h3> 成立阅读小组,落实阅读安排,建立小打卡,我们的寒假阅读有条不紊地拉开了序幕。</h3> <h3> 文字记录了我们阅读的痕迹,这其中或有思考,或有疑惑……</h3> <h3> 于老师就像一位智者,为我们指引方向,读他的书,每个老师都收获满满。</h3> <h3> 敏捷老师❤ ❤</h3><h3> 最喜欢躺在摇椅上,靠着窗边,捧起一本书,任阳光肆无忌惮地照射进来,享受这份恬静的美好。
这个假期虽无外出,但因为阅读,让它显得更加的精彩与充实。这个假期我们一起走进了《于永正:我怎样教好语文》这本书中,跟随于老师再次走进了语文世界。原来教语文并不难,写好字,读好书,也好文!多读书,常积累,便是学语文教语文的捷径。
于老师总能带给我们惊喜,跟着他爱上了语文,跟着他享受当语文老师的那份美好!这本书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真实的于老师,一个善于思考的于老师,一个博览群书的于老师,一个爱学生并被学生被我们爱着的于老师。遇见了于老师,遇见了语文!边读边想。慢慢读,细细读,取其真经,教好语文。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跟着于老师努力做个爱学生并被学生爱着的语文人。<br></h3> <h3>刘敏老师❤❤</h3><h3> 如果没有人文性,语文教育就缺少了些厚度;如果没有亮点,语文课堂就只有枯燥乏味;如果没有时光、书香的沉淀,语文教师就难免青涩、虚浮……最近阅读了于永正老师写的教育随笔《于永正:我是怎样教语文》,结合之前读的《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在他的阐述中,我发现了前者更多地论述了语文教学的“道”,后者更多的论述了语文教学的“术”。于老师关于语文教学的所有的理论都在他的课堂中都一一细化和落实。拜读于老师的书籍之后,我也对如何上好语文课,做好一个语文老师有了更清晰的理解,有了更明确的方向。<br></h3> <h3>张琦老师❤❤</h3><h3> 于永正老师倡导“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但我们都知道所谓“大道至简”,只有真正掌握了语文教学的规律,才能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的境界。于老师的书风格亦是如此,平实的文字娓娓道来,所说的道理却切中要害,引人深思。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向晚辈逐条叙说,给了我真切的帮助。<br></h3> <h3>帅丽老师❤❤</h3><h3>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单单这名字就很吸引我。听听自己及其他语文老师那嘶哑的声音,应该说:“教语文其实不简单”,这本书为什么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我也是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这本书的。
打开这本书才知道“教语文,其实很简单”是教了一辈子小学语文的于永正老师如是说。这本书收录了21位名师和专家的讲演录,其中有专门研究小学语文的教学的高校教授,有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也有在一线上教学的青年教师,每一个人的演讲都观点鲜明,说理透彻,带你从各个角度认识语文教学的真谛,了解语文教学的规律,带领我们进入简单高效的语文教学之门。读完这本书让我的课堂发生了变化,让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最终改变和受益的还是我的学生们。<br></h3> <h3>聪聪老师❤❤</h3><h3> 阅读,开启一扇窗户。
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什么?一直以来紧抓成绩不放,课后运用习题查漏补缺,教师累,学生更累。于老师指出:“语文能力哪儿来的?是在大量的读、写实践中形成,不是教出来的。"让学生大量的读和写,才是语文教育的根。
语文教的不是课文而是语文,要把校内外
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用于闶读和写作。认识到了这一点,为时未晚。接下来的日子里,从"少做题,多读书”为出发点缩减抄写生字、词语等机械性作业,把多出来的时间用于阅读。
</h3><h3> 读于老师的书总能给我一些思考,于老师的智慧需要我更多的去学习,去深究。</h3><h3><br></h3><h3><br></h3> <h3>熙萌老师❤❤</h3><h3> 王小波说:“在我看来,春天里一棵小草生长,它没有什么目的。风起时一匹公马发情,它也没有什么目的。草长马发情,绝非表演给什么人看的,这就是存在本身。我们要抱着草长马发情的伟大真诚去做一切事,而不是在人前羞羞答答地表演。”.没错,阅读就是一座避难所,这个地方有一个昏黄的灯泡和旧沙发,人们蜷着腿看书,旁边还有一杯酒,就这样一直看下去,就很美好。<br></h3> <h3>张宁老师❤❤</h3><h3> 读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感受最多的还是那句话:少做题,多读书。语文教学最大的成功,应该在这里。在此,我想说,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静心修好自己的身,守好自己的道,在语文教学的路上追求永恒的本真。从今天起我们要先开始勤阅读,开始下笔写写文章,要先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只有浑身书香、满腹翰墨的我们,才能够将孩子们带领进那个充满知识、充满乐趣、充满诗书芬芳的语文世界。<br></h3> <h3>小静老师❤❤</h3><h3> 寒假我们中段集体共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读后很有感悟,也一直在思考,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呢?是认识几千个生字?是背过的几篇课文?还是......于老师给出了他的答案:
留下了语言——认识了近4000个生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
留下了较好的语感,使学生能不假思索地缀字成。
留下了认识和情感。
留下了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包括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留下了兴趣和习惯。
我们教给孩子们的课文内容他终有一天会忘掉绝大部分,可能连课文题目都不记得,但是我们得为孩子留下更多值得留下的素养。 这,就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应该关注的—给孩子留下良好的学科素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运用、习惯和方法。<br></h3> <h3>莹莹老师❤❤</h3><h3> 读于老师的教学经典书籍,我能感受到他内心的一种纯粹宁静,他简简单单教语文、实实在在抓基础、保持本色、真真正正为学生的理念让我佩服。于老师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能具体到讲解语文教学评价标准每部分占的比重,让每位语文老师心中都有杆秤。识字教学到底该怎样设计,都给出了详细的指导,就如一位长者站在我们的面前,娓娓道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也会把自己的所得付诸于行动,不断给自己的教学铺设底色。<br></h3> <h3>贺璐老师❤❤</h3><h3> 于老师对书的痴迷让人敬畏,从于老师身上,真正看到了什么叫做“手不释卷”。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记得以前坐高铁的时候,注意到这样的一幕。车上的旅客睡态百千,或靠手机娱乐……而这之中,为数不多的外国人却在专注地看书,我观察了很久,他们似乎已然沉醉在手中书的世界里……我为外国人的这种态度感到敬畏,他们似乎已经把书当做一种生活的养料,不断的从书中汲取养分。我想,作为新教师的我们也应该培养起读书的习惯。<br></h3> <h3>晓珍老师❤❤</h3><h3> “我们无力改变教育体制,却能与孩子起创造奇迹”就是因为这一句话让我选择了这本书,书里传递的就是两字“激情”。教师激情四溢,学生精力旺盛、积极进取,这才是我们需要的课堂,这才是有生气的课堂。
</h3><h3><br></h3> <h3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letter-spacing: 0.3px;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color: rgb(86, 39, 24);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2, 227); font-size: 0.34rem !important; line-height: 1.6em !important;"> 阅读让生活充实”,在不同的心境下,可以选择翻阅情调各异的文章。悠闲时不妨欣赏一些清雅脱俗的小品或散文,刚烈时也可朗读几首豪情奔放的诗词,再不然,在阅读了一大堆西方的名著之余,也不妨顺手拈来一本《张爱玲小说集》,尝尝倾城之恋的滋味,又或者找来《余光中诗选》,洗刷一下呆滞的脑袋,甚至是博益的“书仔”也会合胃口的。总而言之,正是“于书无所不读,凡物皆有可观”。</h3> <h3> 阅读,我们一直在路上。爱上阅读,我们终将成为智慧的语文人。<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