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处于关键时期,战疫情况时刻牵动着万千家庭的心。面对疫情,广大家长们该如何调整自己和孩子们的情绪,保持孩子们健康的心理状态呢? </h3> <h3><b>1.教会孩子科学防护。</b>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的防护方法,牢记四大要点: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多锻炼。特别是要尽量减少外出活动,疫情未结束前不让未成年人随家长去超市等人流较多场所。可以在家和难得放假的爸妈们一起阅读或做亲子游戏,适当进行室内运动,减少精神上的紧张,增强自身免疫力和应对疫情的防护力。</h3> <h3><b>2.</b><b>合理安排居家活动。</b>由于疫情的影响,游乐场所关闭,春节文化娱乐活动取消,孩子们长时间呆在室内倍感无聊,情绪难免焦虑和烦躁。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们合理安排时间、和孩子一道制定学习计划和一日活动常规,充实居家生活、培养健康情趣。一要每天阅读一小时。假期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好时机,家长可以结合老师推荐的书单和孩子的兴趣,每天花1个小时陪着孩子阅读即可。二要每天练字半小时。让孩子每天沉心静气练几页字,每天坚持半小时,不仅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还能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意志力。三要认真完成寒假作业。家长监督孩子按照作业计划,按时按量完成,也可让孩子通过网校直播课进行复习和预习。四要积极参与家务劳动。让孩子参与到做饭洗衣、整理房间、打扫卫生以及防护消毒等日常劳动中,增强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五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家长们应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指导孩子制订每日作息时间表,让孩子养成按计划做事的好习惯,从小学会做时间的主人。</h3> <h3><b>3.科学看待肺炎疫情。</b>孩子也是社会的一份子,要引导孩子关注时事新闻、阅读科普文章等,把国家和当地抗击疫情的政策、措施以及战疫进展及时与孩子交流,让孩子了解国家和本地区抗击疫情的政策、措施以及战疫进展情况,让他们了解新型冠状病毒产生的源头及严重危害,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要让孩子看看钟南山院士以及西安一百多位医护人员的“逆行”壮举,一线医护人员的日夜守护,还有那些坚定的承诺、饱含眼泪的家书、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无私捐助等等,让孩子懂得守护家园,懂得为国担忧和感恩,增强忧患意识。<br></h3> <h3><b>4.保持健康心理状态。</b>家长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因此,家长们要在关注疫情资讯的同时,尽量保持头脑冷静,正确面对和处理生活不便利等问题,不要忽略身边的美好事物,以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疫情。家长要妥善处理自身出现的负面情绪,可通过呼吸调整、冥想、瑜伽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也可以通过倾诉、歌唱、书写、绘画、音乐、运动等进行释放和排解。在此基础上,家长们要学会了解孩子情绪变化所反映的心理需求,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放下电视和手机,与孩子们一起读书、一起劳动、一起游戏,用陪伴来诠释对孩子的爱,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感受到保护与安全,用行动告诉孩子“无论什么时候,爸爸妈妈都在你身边”。<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