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20,一个成双成对的年份,和往年一样盼望着春节能和爱人一起回趟老家,和老爸老妈、姐姐姐夫、外娚们一起吃个团圆饭,一起玩几把极不专业的麻将,听听老妈的催生命符。湘雅医院急诊还是和往年一样,越近年末越是忙碌,我身处全科最忙、最杂的火线——抢救一区,虽已在常年的硝烟中练就了稳坐钓鱼台的气质,但仍有需治无床时的被动和几番解释仍不被理解的无赖。</h3> <h3>图一:春节的抢一区<br></h3> <h3> 分诊台是急诊科的救治中心,它坐落在抢救一区的正对面,和抢一区是忙乱的难兄难弟,它其实是医生护士最不想去的地方,在这里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病友和家属、光怪离奇的故事、医疗供需的矛盾、随时暴发的情绪、不可预知的风险和处理不完的危机,在这里,病人总是像潮水一样,一阵一阵的拔动急诊紧绷的琴弦,时常人满为患,偶尔人烟稀少,人们在这里相遇,也在这里分离。1月中旬医院和科室便加强部署了流行病史询问、加强医护流感防控、发热病人分诊流程优化等一系列措施,既做好病人的救治也做好医护人员自身的防护,随着疫情的进展,救治流程一次次的优化,防护的级别也一步步的提升,防护用品也由最初的宽裕转变为配给,分诊台的护士兄弟姐妹们总能在持续的风险和高压下顺利完成分诊工作,由衷的感谢你们,你们承担了风险,你们是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h3> <h3>图二:春节的分诊台<br></h3> <h3> 总能在分诊台查看病人时偶遇总住院佘长寿、胡珊珊和龙晖匆忙的背影,他们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常年无休,24小时在院,异常的忙碌,这是一个常人无法理解的岗位,也是作为医生必须经历的魔鬼旅程。疫情到来后,他们更加忙碌了,两只耳朵一张嘴已经不够用了!他们承担了所有急诊区域新冠排查病人的样本采集工作,佘长寿还自制防护面屏,笑称要刷遍所有排查病人的咽后壁。<br></h3> <h3>图三:急诊科总住院佘长寿和他自制的防护面屏<br></h3> <h3> 在疫情日渐进展的情况下,医院党委为更好的完成发热患者排查与救治工作,决定成立急诊发热留观病房(72W)及急诊发热病区(73W),由急诊科李湘民主任全面负责,这对于原本忙碌的急诊科来说,人力的配备更加捉襟见肘,但疫情就是命令,在发出号召后,急诊科医师黄国庆、莫晓叶、李佳、伍平、宋延民主动请缨上岗,与内科派出的蒋莹、陈珂、肖涧、彭礼明一起,由王爱民主任负责成立了急诊发热留观病房(72W),在短暂而高效的准备工作后,正月初三(1.27)上午8点,72W正式开始接诊病人,目前已基本步入正轨;在这里,风险不言而喻,但人人无怨无悔;在这里,出于节约防护服的考虑,护士老师每班8个小时身着防护服,不能喝水,不能如厕,汗如雨下,耐心坚持着完成护理工作,我想她们肯定是心中有着大爱的人,倘若没有、为何坚持!很快,72W有限的床位便被患者占满,急诊发热病区(73W)开科迫在眉睫,明天(正月初八)73W即将开始收治病人,我想它也会像72W一样顺遂平安。最后要感谢最爱的急诊家人们,是你们承担起了原本属于我们的工作,才让我们有机会参与这项神圣而光荣的任务,谢谢你们!</h3> <h3>图四:急诊发热留观病房部分医生护士合影<br></h3> <h3> 岁月静好,因有人为你负重前行,是的,在这特别的春节里,对这句话由衷的深有体会,居家隔离的人们,是否也深入思考一下!
团圆梦未圆,静待功成后,合家欢聚时,沧海一起笑。哈哈哈哈!!!<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