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明天是原计划开学的日子,但现在孩子们需要在家里学习。省教育厅再发通知:学校2月底前不开学。这就是说,孩子们最少还有2周的时间需要在家里按照老师们制定的计划开启新的学习模式。小学生和初中、高中生不一样,很多线上学习软件都不能独立操作,自觉性相对也差......所以,要想提高线上学习的效果,就需要家长的全力协助!只有学生、老师、家长全力合作,才能保证让学生把课本知识学会。请同学们利用周日把假期作业整理一下,老师们会在空中课堂与同学们一起交流,一起学习。</h3> <h3>2月3日</h3> <h3>一年级</h3><h3>1. 直接写出得数</h3><h3>15+3= 16-4= 10-6-2=</h3><h3>16+4-5= 15-2+6=</h3><h3>2. 一个文具盒是6元钱,一盒彩笔的价钱和文具盒的价钱一样,买一个文具盒和一盒彩笔共用多少钱?</h3><h3>选做题</h3><h3> 稀奇稀奇真稀奇,一排兔里一只鸡。从前面数鸡排第4,鸡的后面还有8只兔。你知道兔子一共有几只吗?</h3><h3>二年级</h3><h3>1. 把1、4、5、6四个数填进空格,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是10。</h3><br> 2. 24人排成一排,一、二报数,报二的人向前走两步,问:原地不动的人有几个?<br>选做题<br>王伯伯要在一个正方形的鱼塘四周种树,每条边都要种10棵树(四个顶点上都要种一棵)。王伯伯一共要种多少棵树?<br><br> 三年级<br>1. 被减数,减数和差这三个数的总和等于16,减数是差的3倍,请问被减数、减数、差分别是多少?<br>2. 简便计算<br>123+421+177 25×5×4×6<br>选做题<br>爷爷今年75岁,他有3个孙子,年龄分别是23岁、20岁、18岁。再过多少年爷爷的年龄等于3个孙子的年龄和?<br><br> 四年级<br>1. 22路公交车每五分钟一班,小明从家到学校要40分钟,在公交车上小明最多可以遇见( )辆22路公交车。<br>2. 简便计算<br>99×32 36×45+36×56-36<br>选做题<br>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增加5,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就增加3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减少3,那么积就减少45。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多少? <h3>五年级<br></h3><h3>必做题</h3><h3></h3><h3>1. 汽车每行驶5千米要用汽油0.8千克。如果汽车现有汽油50千克,要行驶325千米,还需加油吗?</h3><h3>2. 简便计算</h3><h3>7.09×10.8-0.8×7.09 </h3><h3>1.25×32×0.25</h3><h3>选做题</h3><h3>3.一列火车通过360米的大桥用了24秒,接着以同样的速度通过第二座长216米的大桥用了16秒。这列火车长多少米?</h3> 六年级<br>1. 某班男生比全班人数的5/9少4人,女生人数比全班人数的40%多6人,那么这个班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br>2. 简便计算<br> 选做题<br>一项工程,第一天A做,第二天B做,第三天A做,第四天B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并且最后一天是A做;如果第一天B做,第二天A做,第三天B做,第四天A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做法多半天。已知B单独做这项工程需要17天完成,A单独做这项工程需要用多少天完成? <h3>请做题前不要看下面的答案!!独立思考很重要!切记!切记!</h3> <h3>【答案】</h3><h3>一年级<br>1. 18 12 2<br> 15 19<br>2. 6+6=12(元)</h3><div>3.兔子一共有11只。<br>【解析】根据“从前面数鸡排第4”可以知道,鸡的前面有3只兔子,又知道鸡的后面还有8只兔,所以兔子的总数量就是鸡前面兔子的只数加鸡后面兔子的只数:3+8=11(只)。<br></div><br> 二年级<br>1.<br><br> 2. 24÷2=12(个)<br>答:原地不动12人。<br>3.【答案】王伯伯一共要种36棵树。<br>【解析】方法一:由题意可知,正方形每条边都要种10棵树(四个顶点上都要种一棵),这说明四个顶点上的树都重复算了一次,所以四周一共要种树4×10-4=36(棵);方法二:先不算四个顶点上的4棵树,那么每条边上的树都种10-2=8(棵),所以四周一共要种树4×8+4=36(棵)。<br><br><br>三年级<br>1. 被减数16÷2=8<br>差 8÷(3+1)=2<br>减数 8-2=6<br>2. 721 3000<br>3.【答案】再过7年爷爷的年龄等于3个孙子的年龄和。<br>【解析】3个孙子今年的年龄和是:23+20+18=61(岁),与爷爷的年龄差是:75-61=14(岁)。每过一年,爷爷增长1岁,3个孙子共增长3岁,由此可知:每过一年,3个孙子共增长的年龄与爷爷增长的年龄就会相差3-1=2(岁),要求再过几年爷爷的年龄等于3个孙子的年龄和,其实就是求14里面有几个2,即14÷2=7(年),所以再过7年爷爷的年龄等于3个孙子的年龄和。<br>四年级<br>1. 16<br>2. 3168 3600<br>3.【答案】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90。<br>【解析】方法一:如果一个因数为a,另一个因数为b,那么积为ab,根据“如果一个因数增加5,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就增加30”则有:<br>(a+5)×b=ab+30<br>ab+5b=ab+30<br>5b=30<br>b=6<br>因此“不变因数”为6;同理,根据“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减少3,那么积就减少45”可知,减少的45就相当于减少了“不变因数”的3倍,因此“不变因数”为45÷3=15,所以原来两个数的积为15×6=90。<br>方法二:把两个因数分别看成是长方形的长和宽,一个因数增加5,也就是长方形的长增加5,宽不变,面积增加30,(如图1)<br><br><br> <h3><font color="#010101"><h3><font color="#010101"><h3><font color="#010101"><h3><font color="#010101"><h3><font color="#010101">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变式可求得:30÷5=6 求出了其中的一个因数。<br>同样,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减少3,也就是长方形的长不变,宽减少3,面积减少45(如图2),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变式可求得:45÷3=15 ,求出了另一个因数。所以两个因数的积:15×6=90。<br><br><br>五年级<br>1. 50÷0.8×5=312.5(千米)<br>312.5<325<br>答:不需要加油。<br>2. 70.9 10<br>3.【答案】这列火车长72米。<br>【解析】由题意可知,火车的长度和速度是不变的,火车通过第一座大桥比通过第二座大桥多用了8秒,第一座大桥比第二座大桥长360-216=144(米),也就是说火车8秒钟走了144米,因此火车的速度为144÷8=18(米/秒),火车24秒走的路程是24×18=432(米),火车的长度就是用总路程减去大桥的长度:432-360=72(米);也可以求出火车的速度后,再求火车16秒走的路程:16×18=288(米),然后用总路程减去大桥的长度就是火车的长度:288-216=72(米)。<br><br>六年级<br>1. 解:设这个班共有x人。<br><br><br></font></h3></font></h3></font></h3></font></h3></font></h3> X=45<br>男生人数:45×5/9-4=21(人)<br>女生人数:45-21=24(人)<br>少:24-21=3(人)<br>答:这个班男生比女生少3人。<br>2.<br><br><br><br> 3.【答案】A单独做这项工程需要用8.5天完成。<br>【解析】由题意可知,完成同一项工程,按照A→B→A→B……的顺序交替做,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并且最后一天是A做;如果换一下顺序,让B先开始做,按照B→A→B→A……的顺序交替做,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0.5天。可以用图来表示上述关系:(红色图形表示A的工作效率,黄色图形表示B的工作效率)<br><br><br> 从图中可以看出,蓝色虚线前的部分两种交替做法完成工作量是相等的。用第一种方法做,最后A再干一天正好完成这项工程;而第二种方法,B自己再干一天还不能完成这项工程,接下来交替A来做,还要A再干0.5天才能完成。因此,可以这样来表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br>1/A+1/B+1/A+1/B+……+1/A=1<br>1/B+1/A+1/B+1/A+……+1/B+1/A×0.5=1<br>根据上面的等量关系,可以推出:1/A=1/B+1/A×0.5;可以得出:1/A=1/B×2;又从“已知B单独做这项工程需要17天完成”,可以知道:1/B=1/17,所以1/A=2/17,进而可以算出A单独做这项工程需要用天数:17÷2=8.5(天)。 <h3><font color="#010101">2月4日</font></h3> 一年级<br><br>1. 把下面的算式按得数从小到大排列<br>2+14、19-8、17-4、15-3、9+1、1+6+8<br>2. 数一数<br><br>( )个 ( )个<br><br><br> <div> 选做题</div><div>3.王浩从家到学校跑步来回要14分钟。如果去时步行,回来时跑步,一共需要17分钟。如果王浩来回都是步行,需要几分钟?</div> 二年级<br><br>1. 用1、2、3三个数字,可以写出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br><br><div>2. 一个三位数,它的百位上的数是最大的一位数,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数的2倍,这个数可能是( )。</div><div> 选做题</div><div>3.张爷爷要在鱼塘的周围建围栏,每隔9米放一根木桩,一共放了8根木桩。张爷爷的这个鱼塘一周有多长?</div><br><br> 三年级<br><br>1. 一只蜗牛爬一棵十米的树,白天爬3米,晚上睡觉时落下2米,请问:它需要几天爬到树顶?<br><br>2. 一块蛋糕,要分成8块,请问最少切几刀可以完成?<br><br><br><br> 选做题<br>3.给8个学生发铅笔,每人5支还剩下一些,每人6支又不够,剩下的支数和不够的支数同样多。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四年级<br><br>1.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3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br>如果顶角是30°,那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br>2. 3+6+9+12+……+297+300<br><div>选做题</div><div>3.用1、3、6、8这四个不同的数字可以组成24个不同的四位数,如果将它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那么8136是第几个数?</div><br> 五年级<br><br>1. 飞飞在算一道除法题时,把一个有两位小数的被除数的小数点漏掉了,除以1.8后得到商是230。请你写出正确的除法算式,并计算出商。<br>2. 竖式计算<br>68.8÷4= 101.7÷9=<br> 选做题<br>3.水果店在国庆节前购进一批苹果,每箱进价为24.5元,售价为30元,当卖到还剩10箱时,这批苹果已经盈利745元,此时该店已售出苹果多少箱?<br><br><br> 六年级<br><br>1. 某校六年级有甲、乙两个班,甲班人数是乙班人数的5/7,如果从乙班调3人到甲班,则甲班人数是乙班人数的4/5。甲、乙两班原来有各有多少人?<br><br>2. 解方程<br><br><br><br><br><br> 选做题<br>3. 小东和小云在银行存款共8400元,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20%,再从小东的存款中拿出160元给小云,这时两人剩下的存款相等。小云原有存款多少元? <h3><font color="#010101">请做完题之前不要看下面的答案!!独立思考很重要!切记!切记!切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h3><font color="#010101"><h3><font color="#010101"><h3><font color="#010101">参考答案<br><br>一年级<br>1.9+1<19-8<15-3<17-4<1+6+8<2+14<br>2 . 5 8<br>3.【答案】需要20分钟。<br>【解析】“来回”包括“去”和“回”两趟,共用14分钟,所以小明跑一个单趟要:14-7=7(分钟),步行一趟就是:17-7=10(分钟),来回都步行就是:10+10=20(分钟)。【说明:乘法、除法还没学】<br><br>二年级<br>1. 123 132 213 231 312 321<br>答:可以写出6个。<br>2. 912、924、936、948<br>3.【答案】张爷爷的这个鱼塘一周有72米。<br>【解析】“在鱼塘一周建围栏”可以借助画图来理解。假设鱼塘是圆形(如图所示),由图可知8个木桩中间有8个“空”(数学上称为间隔),每两个木桩之间的距离(数学上称为间距)为9米,8×9=72(米),所以这个鱼塘一周长72米。<br><br></font></h3></font></h3></font></h3></font></h3> 三年级<br>1. (10-3)÷(3-2)=7(天)<br>7+1=8(天)<br>答:需要8天。<br>2. 3刀<br>3.【答案】一共有44支铅笔。<br>【解析】8个人每人发5支,共发了:8×5=40(支),还有剩余;如果 8个人每人发6支,需要发:8×6=48(支),会不够;由此可以判断铅笔的支数在40和48之间。根据 “剩下的支数”和“不够的支数”同样多,因此铅笔总数是40和48之间的中间数,即:(48+40)÷2=44(支)。我们还可以验算,44-40=4(支),48-44=4(支),说明“每人5支剩下的”和“每人6支不够的”一样多,所以一共有44支铅笔。<br>四年级<br>1. 钝角 锐角<br>2. 原式=(3+300)×100÷2<br> =15150<br>3.【答案】8136是第19个数。<br>【解析】用1、3、6、8这四个数字一共可以组成24个不同的四位数,最小的是1368,最大的是8631,其中比8136大的有“8163、8316、8361、8613、8631”共5个。也就是说这组数按从小到大排列,8136的后面有5个数,因此它所在的位置可以这样计算:24-5=19(个),即8136是第19个数。<br><br>五年级<br>1. 1.8×230=414<br>4.14÷1.8=2.3<br>答:正确的被除数是4.14,商是2.3。<br>2. 17.2 11.3<br>3.【答案】此时该店已售出苹果180箱。<br>【解析】根据“盈利额=售出苹果的总钱数-购进苹果总钱数”即“盈利额=售价×售出数量-进价×购进数量”,因此可以列方程解答。<br>解:设此时该店已售出苹果x箱,则一共进了(x+10)箱。<br>30x-24.5(x+10)=745<br> 5.5x=990 <br> x=180 <br>六年级 3.【答案】小云原有存款4000元。<br>【解析】方法一:根据题意可得:小东存款数×(1-20%)-160=小云存款数×(1-20%)+160,因此可以列方程解答。<br>解:设小云原有存款x元,则小东原有存款(8400-x)元。<br>(8400-x)×(1-20%)-160=(1-20%)x+160<br>6720-0.8x-160=0.8x+160<br> 1.6x=6400<br> x=4000<br> 方法二:根据题意,“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20%”相当于“拿出两人总钱数的20%”,因此还剩的总钱数是:8400×(1-20%)=8400×80%=6720(元);又因为小东给了小云160元,两人的钱数相等,即每人此时的钱数为:6720÷2=3360(元);因此小东没给小云160元之前,小云的钱数是:3360-160=3200(元),这也是小云拿出20%之后的钱数,所以小云原来的钱数是:3200÷(1-20%)=4000(元)。 <h3><font color="#010101">2月5日</font></h3> 一年级<br>1. 个位上的数是2,十位上的数比它少1,这个两位数是( )。与它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br>2. 一年级16个小朋友排成一队,小明的前边有5个小朋友,小明的后边有几个小朋友?<br>选做题<br>3.小朋友排队做操,从前面数第4个是明明,从后面数第5个是兰兰,兰兰排在明明的后面,中间还隔着3个小朋友。这一排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做操?<br><br><br> 二年级<br>1. 冬冬有10元钱,花花有16元钱,花花给冬冬多少元钱,两人钱数一样多?<br><br>2. ( )+( )>( )×( )<br>括号里必须填相同的整数<br>3. ( )+( )=( )×( )<br>括号里必须填相同的整数<br>选做题<br>4. 今年爸爸40岁,妈妈38岁。当爸爸妈妈两人的年龄合起来是82岁时,爸爸多少岁?<br><br><br> 三年级<br>1. 强强今年11岁,军军今年17岁,当两人的年龄和是38岁时,强强和军军各多少岁?<br><br>2. 简便计算<br>68+71+932+29 211+88-11<br>选做题<br>3.今年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而且爷爷比小明大52岁。爷爷和小明今年分别是多少岁?<br><br><br> 四年级<br>1. 数学比赛试题共10道题,做对一道题得10分,做错一道题扣5分,已知芳芳在这次比赛中得了70分,她一共做对了几道题?<br><br>2. 简便运算<br>720÷15÷6 5000÷8÷125<br><br>选做题<br>3.有长、短两根竹竿,长竹竿的长度是短竹竿的3倍。如果将它们同时锯掉40厘米,剩下部分的总长为160厘米。短竹竿原来长多少厘米?<br><br><br> 五年级<br>1. 小马虎在计算1.2除以一个数时,由于把除数的小数点向左点错了一位,结果得40.原来的商是( ),除数是( )。<br><br>2. 竖式计算<br>1.35÷27= 15.6÷24=<br><br>选做题<br>3. A和B两个数的和是693,A的个位上是0,去掉0后,就与B相同。A和B分别是多少?<br><br><br> 六年级<br>1. 有浓度为75%的盐水34千克,要使它变成浓度为25%的盐水,需加水多少千克?<br><br>2. 解方程 选做题<br>3. 盒子里装有同样数量的黄色乒乓球和白色乒乓球。小华每次取出8个黄色乒乓球和6个白色乒乓球,取了几次以后,黄色乒乓球没有了,白色乒乓球还剩10个。算一算,小华一共取了几次?原来黄色乒乓球和白色乒乓球各有多少个? <h3>请做完题之前不要看下面的答案!!独立思考很重要!切记!切记!切记!</h3> 一年级<br>1. 12 11、13<br>2. 16-5-1=10(个)<br>3.【答案】这一排一共有12个小朋友在做操。<br>【解析】我们可以画图来表示题中的信息:(红色表示明明,绿色表示兰兰),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排一共有12个小朋友在做操。<br><br><br> 二年级<br>1. 16-10=6(元)6÷2=3(元)<br>答:花花给冬冬3元钱。<br>2. 1+1>1×1<br>3. 2+2=2×2<br>4.【答案】爸爸42岁。<br>【解析】由题意可得,今年爸爸和妈妈的年龄之和是:40+38=78(岁),与82岁相差:82-78=4(岁)。因为爸爸和妈妈的年龄是同时增长的,1年共增长2岁,2年共增长4岁,因此爸爸的年龄为40+2=42(岁)。<br><br> 三年级<br>1. (38-11-17)÷2=5(年)<br>强:11+5=16(岁)<br>军:17+5=22(岁)<br>2. 1100 288<br>3.【答案】爷爷今年65岁,小明今年13岁。<br>【解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br><br><br><br> <h3><font color="#010101">如果把小明的年龄看作1份,那爷爷的年龄就是这样的5份。从图中可以看出爷爷的年龄比小明的年龄多5-1=4(份),这4份就是“爷爷的年龄比小明大的52岁”,因此1份是52÷4=13(岁),即小明今年13岁,进而求出爷爷今年13×5=65(岁)。</font></h3> 四年级<br>1. 假设全部都做对。<br>(10×10-70)÷(10+5)<br>=30÷15<br>=2(道)<br>10-2=8(道)<br>答:她一共做对了8道题。<br>2. 8 5<br><br><div><br></div><div>3.【答案】短竹竿原来长60厘米。<br>【解析】根据题意“如果将两根竹竿同时锯掉40厘米,剩下部分的总长为160厘米。”可以知道两根竹竿的总长度为40+40+160=240(厘米)。因为“长竹竿的长度是短竹竿的3倍”,所以如果把短竹竿的长度看作1份的话,那么长竹竿的长度是这样的3份,因此两根竹竿的长度一共是4份,4份的长度是240厘米,那么1份的长度就是240÷4=60(厘米)。因此短竹竿原来长60厘米。<br></div> 五年级<br>1. 4 0.3<br>2. 0.05 0.65<br>3.【答案】A是630,B是63。<br>【解析】方法一:由“A个位上是0,去掉0后,就与B相同”可知:A是B的10倍,由此可以推出,A+B的和是B的(10+1)倍,因此根据“A和B的和是693”,求出B:693÷(10+1)=63,进而求出A:63×10=630。<br> 方法二:用方程来解。<br> 解:设B为X,那么A就是10X。<br> 10X+X=693<br> 11X=693<br> 11X÷11=693÷11<br> X=63<br> 10X=63×10=630<br> 答:A是630,B是63。<br><br> 六年级<br>1. 解:设需加水x千克。<br>75%×34=25%×(x+34)<br> X=68<br>答:需要加水68千克。<br>2. X=36 x=0 3.【答案】小华一共取了5次,原来黄色乒乓球和白色乒乓球各有40个。<br>【解析】解:设小华一共取X次,<br> 8X=6X+10<br> 8X-6X=6X+10-6X<br> 2X=10<br> X=5<br>原来黄色乒乓球和白色乒乓球的数量:8×5=40(个)<br>答:小华一共取了5次,原来黄色乒乓球和白色乒乓球各有40个。 <h3><font color="#010101">2月6日</font></h3> 一年级<br>1. 6个小朋友在玩捉迷藏游戏,思思已经捉住了3个小朋友,还藏着( )个小朋友。<br>2. 明明今年7岁,冬冬8岁,( )年后,明明和冬冬的年龄一共有17岁。<br>选做题<br>3.10个同学站成一队,按1到3的顺序循环报数,报到第10个同学为止,报双数的离队。最后队伍还剩几人?<br><br><br> 二年级<br>1. 狐狸用50元的假钞买走了大熊店里的一件45元的皮衣,大熊还找给狐狸5元钱,那么你知道大熊损失了多少元钱?<br><br>2. ☆+△=46,☆+☆+△=65,<br>☆=( )△=( )<br>选做题<br>3. 商店来了有三种水果,关于谁更重引发了一场辩论。①小猴说:香蕉比桃子重;②小兔说:苹果比香蕉轻;③大象说:苹果比桃重。请根据他们说的话猜一猜,哪种水果最重?哪种水果最轻?<br><br><br> 三年级<br>1. 在下面同样的图形中,填上适当的数字。相同符号数字相同<br><br><br><br><br><br> 2. 简便计算<br>99×99+199<br> 选做题<br>3.两筐水果共重94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6千克。两筐水果各重多少千克? 四年级<br>1. 已知9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后,余下的数的平均数是78,去掉的平均数是多少?<br><br>2. 简便计算<br>1546-(546-639)<br><br>35×37+65×37<br><br>选做题<br>3. 甲、乙两地相距18千米,A、B两人同时从甲地出发前往乙地,A的速度为5千米/小时,B的速度为15千米/小时。出发半小时后,B又返回甲地取东西,并在甲地停留1小时后再次出发前往乙地。当B追上A时,两人距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br><br><br> 五年级<br>1. 师徒两人合作加工52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30个,徒弟每小时加工20个,几小时以后还有70个零件没有加工?<br><br>2. 解方程<br>1÷2x-8=4 54-2(15-x)=42<br><br>选做题<br>3. 如图所示,三角形AOB的面积为9平方厘米,线段BO的长度是OD的3倍,梯形ABCD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br><br><br> 六年级<br>1.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完成需要10天,乙队单独完成需要15天,丙队单独完成需要20天。开始时三个队一起工作,中途甲队撤走,由乙、丙两个队一起完成剩下的工程,最后共用6天时间完成该工程,那么甲队实际工作了多少天?<br><br>2. 选做题<br>3. 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出发时,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5:4,相遇后,客车的速度减少20%,货车的速度增加20%,当客车到达乙地时,货车离甲地还有2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h3><font color="#010101">请做完题之前不要看下面的答案!!独立思考很重要!切记!切记!切记!</font></h3> 一年级<br>1. 2<br>2. 1<br>3.【答案】队伍还剩7人。<br>【解析】队伍还剩的人就是报单数的人。这10名同学报的数分别是:1、2、 3、1、2、3、1、2、3、1。这里面双数只有2,出现了3次,把2划掉,剩下的都是单数,所以报单数的人有7人。即:10-3=7(人)。<br><br> 二年级<br>1. 50<br>2. 19 27<br>3.【答案】香蕉最重,桃子最轻。<br>【解析】根据①可知香蕉>桃子,由②可知香蕉>苹果,由③可知苹果>桃子,综上所述香蕉>苹果>桃子。所以香蕉最重,桃子最轻。<br><br> 三年级<br>1.<br><br><br><br><br> 2. 99×99+199<br>=99×99+99+100<br>=9900+100<br>=10000<br> 3.【答案】第一筐50千克,第二筐44千克。<br>【解析】方法一:根据条件“第一筐比第二筐多6千克”可知,如果第二筐加上6千克,两筐正好相等,此时两筐共重:94+6=100(千克),所以第一筐为:(94+6)÷2=50(千克),第二筐为:50-6=44(千克)。<br> 方法二:根据条件“第一筐比第二筐多6千克”可知,如果第一筐减去6千克,两筐正好相等,此时两筐共重:94-6=88(千克),所以第二筐为:88÷2=44(千克),第一筐为:44+6=50(千克)。 四年级<br>1. 9×72-8×78=24<br>2. 1639 3700<br>3.【答案】B追上A时,两人距离乙地3千米。<br>【解析】根据题意(如下图),B追上A时两人距离乙地的距离=总路程-A走的路程。<br><br> 从图上可以看出:先求A前三段走的路程:(0.5+0.5+1)×5=10(千米);再求A第四段走的路程,关键是求A走该段所用的时间,也就是B从甲地出发追上A所用的时间,即“追及时间”,根据“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即可算出该时间:10÷(15-5)=1(小时)。因此A走第四段的路程为:1×5=5(千米)。因此,两人距离乙地还有:18-(10+5)=3(千米);我们还可以用“总路程-B从甲地出发追A走的路程”来计算,即:18-15×1=3(千米)<br> 五年级<br>1. (520-70)÷(30+20)=9(时)<br>答:9小时以后还有。<br>2. x=1/24 x=9<br>3.<br><br> 六年级<br>1. 解:设甲队实际工作了x天,<br><br><br> X=3<br>答:甲队实际工作了3天。<br><div>2. 8 6/5 <br></div><div>3.【答案】甲乙两地相距900千米。<br>【解析】相遇时,客车行了全程的:5/(5+4)=5/9;货车行了全程的:1-5/9=4/9。相遇后,客车的速度与货车的速度比为:[5×(1-20%)]:[4×(1+20%)]=5:6。客车到达乙地,又行了全程的4/9,此时货车又行了全程的:4/9×6/5=8/15。货车到甲地的距离是20千米,也就是全程的5/9-8/15=1/45,因此甲乙相距:20÷1/45=900(千米)。</div> <h3><font color="#010101">2月7日</font></h3> 一年级<br>1. 小青、小吕、小林、小强四个人比高矮,小青说:我比小吕高,小林说:小强比小吕矮;小强说:小林比我还矮。请按从到到低的顺序把名字写出来。<br><br>2. 计算<br>20+0= 15+5= 20+1=<br>22+3= 30+1= 32+4=<br>选做题<br>3. 小红比小华多做15道口算题,小明比小华少做2道口算题。小红比小明多做几道口算题?<br><br><br> 二年级<br>1. 一个房子里有10支蜡烛,一阵风吹来,灭了6支,妈妈把门窗关好。早上房子里有( )支蜡烛。<br><br>2. 妈妈给小明一个大盒子,里面装着6个纸盒子,每个纸盒子又装4个小盒子,小明一共有( )个盒子。<br>选做题<br>3. 王叔叔要把一根10米长的木棒锯成相等的5段,每锯一次需要2分钟。一共需要多少分钟?<br><br><br> 三年级<br>1. 一场排球赛,从19时50分开始,进行了165分钟。请问:比赛结束是( )时( )分。<br>2. 简便运算<br>10+31+990+969<br><br>634-46-54-100<br>选做题<br>3.一堆草料,1匹马独自吃15天可以吃完,1只羊独自吃30天可以吃完。如果1匹马和1只羊一起吃这堆草料,多少天可以吃完?<br><br><br> 四年级<br>1. 把210拆成7个自然数的和,使这个数从小到大排成一行后,相邻两个数的差都是5,那么,第1个数与第6个数分别是多少?<br><br>2. 用2、4、6、0、9组成最大的五位数是( ),组成最小的五位数是( ),用2、4、5、0、0组成读出1个0的数最小是( )。<br>选做题<br>3.某学校四年级共有4个班级,其中一班比二班多4人,四班比三班少8人,一班和四班共有87人。四年级4个班共有多少人?<br><br><br> 五年级<br>1. 两列火车从两个车站间同时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78千米,经过2.5小时两车相遇,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米?<br><br>2. 计算<br>0.74÷0.8÷0.37 <br><br>3.2×5.8+69×0.58-0.58<br><br><br><br><br> 选做题<br>3.学校买了4个足球和6个排球,共用640元。2个足球和5个排球的价钱相等。足球和排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六年级<br>1.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3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45天完成,丙单独完成要90天。现在由甲、乙、丙三人合作完成此工程。在完成这项工程的过程中,甲休息了2天,乙休息了3天,丙没有休息。问:完成这项工程前后一共用了多少天?<br><br>2. 选做题<br>3. 一辆客车从A城开往B城需要10小时,一辆货车从B城开往A城需要15小时。两车同时相对开出,相遇时货车比客车少行100千米。AB两城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h3><font color="#010101">请做完题之前不要看下面的答案!!独立思考很重要!切记!切记!切记!</font></h3> 一年级<br>1. 小青、小吕、小强、小林<br>2. 20 20 21<br> 25 31 36<br>3.【答案】小红比小明多做17道口算题。<br>【解析】我们可以画图来表示题目中的信息:<br><br> 从图中可以看出,小红比小明多做:15+2=17(道)。<br> 二年级<br>1. 6<br>2. 31<br>3.【答案】一共需要8分钟。<br>【解析】把一根木棒锯成相等的5段,需要锯5-1=4(次),每锯一次需要2分钟,所以一共需要4×2=8(分钟)。<br><br> 三年级<br>1. 22时35分<br>2. 2000 434<br>3.【答案】如果1匹马和1只羊一起吃这堆草料,10天可以吃完。<br>【解析】根据已知条件“一堆草料,1匹马独自吃15天可以吃完,1只羊独自吃30天可以吃完”,我们可以推出1匹马一天吃的草料正好等于2只羊一天吃的草料。因此,如果1匹马和1只羊一起吃,就相当于每天有3只羊一起吃。既然这堆草料1只羊独自吃30天可以吃完,那么3只羊一起可以吃30÷3=10(天),所以1匹马和1只羊一起吃这堆草料,10天可以吃完。<br><br> 四年级<br>1. 210÷7=30<br>15、20、25、30、35、40、45<br>答:第一个数是15,第六个数是40。<br>2. 96420 20469 20045<br>3.【答案】四年级4个班共有178人。<br>【解析】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需要知道二、三班共有学生多少人,由“一班比二班多4人,四班比三班少8人”可以推出,一、四班人数之和比二、三班人数之和少8-4=4(人),因此二、三班人数之和为87+4=91(人),所以四年级4个班人数之和就是91+87=178(人)。<br><br><br> 五年级<br>1. (48+78)×2.5=315(千米)<br>答: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315千米。<br>2. 2.5 58<br><br><br> 3.【答案】足球的单价是100元,排球的单价是40元。<br>【解析】由“2个足球和5个排球的价钱相等”,可推出:4个足球和10个排球的价钱相等。根据等量代换,买4个足球和6个排球共用640元,相当于买16个排球用了640元。因此排球的单价是:640÷16=40(元),足球的单价是:40×5÷2=100(元)。 六年级<br>1. 解:设这项工程前后一共用了x天。<br><br><br> X=17<br><br>答:完成这项工程前后一共用了17天。<br>2. 3 3.【答案】AB两城之间的距离是500千米。<br>【解析】根据“客车从A城开往B城需要10小时,货车从B城开往A城需要15小时”,可知客车每小时行全程的1/10,货车每小时行全程的1/15,因此两车相遇时所用的时间为:1÷(1/10+1/15)=6(小时);再根据“相遇时货车比客车少行100千米”,算出AB两城之间的距离是:100÷(1/10×6-1/15×6)=500(千米)。也可以列方程解答:<br>解:设AB两城之间的距离为X千米。<br>(1/10×6-1/15×6)X=100 <br> X=500<br>答:AB两城之间的距离是500千米。 <h3><font color="#010101">2月8日</font></h3> 一年级<br>1. 小英做红花9个,做的黄花比红花少3个,做黄花多少个?<br><br>2. 计算<br>12-( )=7 13-( )=4<br>11-( )=5 15-( )=9<br>选做题<br>3. 桌子上有三袋苹果,第一袋比第三袋多3个苹果,第三袋比第二袋少4个苹果。哪袋苹果的个数最多?<br><br><br><br><br><br> 二年级<br>1. 同学们今天上午种25棵树,下午种了19棵,昨天种了38棵,今天比昨天多种多少棵?<br><br>2. 计算<br>7×7= 14÷2= 15÷5=<br>9×4= 12÷2= 24÷4=<br>选做题<br>3. 康康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个位上的6看成了9,把减数十位上的9看成了6,结果得出的差是72,正确答案是多少?<br><br><br> 三年级<br>1. 少先队员割草。第一小队割草46千克,第二小队割草54千克,第三小队比第一、二小队割草总数少39千克,第三小队割草多少千克?<br><br>2. 计算<br>36×3= 309×8=<br><br>318-177+63=<br>选做题<br>3. 一条鱼,鱼头重6千克,鱼头的质量等于鱼身一半加鱼尾的质量,而鱼身的质量等于鱼头加鱼尾的质量。这条鱼重多少千克?<br><br><br><br> 四年级<br>1. 有一块长方形果园,它的长是80米,宽比长短35米,整个果园占地面积是多少?如果要在果园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br><br>2. 计算<br>2800÷100+789<br><br>(947-599)+7×64<br><br>(93+25×21)×9<br><br>723-(521+504)÷25<br>选做题<br>3.五位同学参加知识竞赛,共得483分。已知每位同学得分都是整数且各不相同,最高分是99分,则最低分最少是多少分?<br><br><br> 五年级<br>1. 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18千米的西城和东城向东而行,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4千米,乙步行每小时行5千米,几小时后甲可以追上乙?<br><br>2. 计算<br>0.45×12×0.2<br><br>3.7×91.6+6.3×91.6<br>选做题<br>3.甲、乙两个人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40米,甲到达B地后,休息了半小时,然后返回A地,甲离开B地15分钟后与正向B地行走的乙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米?<br><br><br> 六年级<br>1. 一个足球售价96元,一个篮球的价钱是足球的5/8,一个排球的售价是篮球售价的3/4,排球的价钱是多少?<br><br>2. 计算 选做题<br>3.有一个三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0,百位与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是8,如果把这个三位数的个位与百位上的数字交换,那么得到的新三位数比原来的三位数大594。原来的三位数是多少? <h3><font color="#010101">请做完题之前不要看下面的答案!!独立思考很重要!切记!切记!切记!</font></h3> 一年级<br>1. 9-3=6(个)<br>2. 5 9 6 6<br><div>3.【答案】第二袋苹果的个数最多。<br>【解析】方法一:题目中三袋苹果的个数都不知道,我们可以假设第一袋苹果有10个,那么第三袋苹果的个数是:10-3=7(个),第二袋苹果的个数是:7+4=11(个);因为11>10>7,所以第二袋苹果的个数最多。<br> 方法二:题目中第一条信息是:“第一袋比第三袋多3个苹果”,第二条信息我们可以转换为:“第二袋比第三袋多4个苹果”;由此可以推出第二袋苹果的个数最多。它们的大小关系还可以用画图来表示(如下图),从图上我们也可以看出第二袋最多。</div><br> 二年级<br>1. 25+19-38=6(棵)<br>答:今天比昨天多种6棵。<br>2. 49 7 3 28 6 12<br>3.【答案】正确答案是45。<br>【解析】由题意可知,错误的答案是72,康康是把减数个位的6看成了9,因为9比6大3,也就是这里他比正确答案“多减了3”;他又把十位的9看成了6,因为6个十比9个十少30,也就是这里他比正确答案又“少减了30”;因此要计算正确答案,我们需要把“多减的3”再加上,“少减的30”再减掉,列式为:72+3-30=45。正确答案是45。<br><br> 三年级<br>1. 46+54-39=61(千克)<br>答:第三小队割草61千克。<br>2. 108 2472 204<br>3.【答案】这条鱼重16千克。<br>【解析】<br><br> 四年级<br>1. 80×(80-35)=3600(平方米)<br>(80+80-35)×2=250(米)<br>答:整个果园占地面积是3600平方米。<br>篱笆长250米。<br>2. 817 796 5562 682<br>3.【答案】最低分最少是93分。<br>【解析】已知五位同学的“总分”一定,要使“最低分”最少,就要使“其他四位同学的得分”尽可能的高。又因为“每位同学得分都是整数且各不相同,最高分是99分”,那么较高的这四位同学的得分应是:99分、98分、97分、96分;他们的总分最高为:99+98+97+96=390(分),所以最低分最少是:483-390=93(分)。<br><br><br> 五年级<br>1. 18÷(14-5)=2(时)<br>答:2小时后甲可以追上乙。<br>2. 1.08 916<br>3.【答案】A、B两地相距8100米。<br>【解析】方法一:根据题意可画图如下,由此可得:乙走的路程+甲15分钟走的路程=AB两地的路程。<br><br><br> 解:设甲从A地到B地需要x分钟,那么乙一共走了(x+30+15)分钟 。<br>(x+30+15)×40+60×15=60x<br> x=135<br>AB两地的全长为:(135+30+15)×40+60×15=8100(米)或60×135=8100(米)。<br> 方法二:假设甲在B地没有休息30分钟,而是继续往前走一段路再返回B地用了30分钟,返回B地后继续前往A地又走了15分钟与乙相遇,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得,甲比乙多走的路程为:(15+30+15)×60=3600(米)。 <h3><font color="#010101"> 根据“路程差÷速度差=时间”,可得乙走的时间为:3600÷(60-40)=180(分),所以乙走的路程为:180×40=7200(米);再由“乙走的路程+甲15分钟走的路程=AB两地的路程”。可得全程为:7200+15×60=8100(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六年级</font></h3> 【答案】原来三位数是107。<br>【解析】方法一:由题意可知,原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小。根据:“百位与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是8”,可以假设个位上的数字是x,那么百位上的数字就是(8-x)。原三位数可以表示为:(8-x)×100+x;则新三位数可以表示为:100x+(8-x)。根据“新三位数-原三位数=594”,可列方程。<br>[100x+(8-x)]-[(8-x)×100+x]=594<br> x=7<br> 因此百位上的数字为8-7=1,那么原三位数就是107。<br> 方法二:可以设原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为a,个位数字为b,则原三位数为(100a+b),那么新三位数为(100b+a)。根据“新三位数-原三位数=594”,得:(100b+a)-(100a+b)=594,即99(b-a)=594,由此得出:b-a=6,又因为a+b=8,可以求出b=7,a=1,则原三位数为107。 <h3><font color="#010101">2月9日</font></h3> 一年级<br>1. 王老师领来彩色粉笔18盒,领回的白粉笔比彩色粉笔多2盒,领回白粉笔多少盒?<br><br>2. 计算<br>12-8= 17-8= 15+4=<br><br>20-9= 11-3= 5+8=<br><br>3.小朋友们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月当鸡妈妈,小明当老鹰,老鹰已经捉住了9只小鸡,还有6只小鸡没有捉住。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玩游戏?<br> 二年级<br>1. 长安小学原来有男教师39人,女教师25人,调走了8人,现在长安小学还有多少个教师?<br><br>2. 计算<br>3×9+6= 5×8+2= 50-3-20=<br><br>97-14-10= 45+16+14=<br><div><br></div><div>3.一个筐里装了50个苹果,另一个筐里装了一些梨。如果从梨筐里取出18个梨,那么梨筐里剩下的梨就比苹果少12个。原来梨筐里有多少个梨?</div> 三年级<br>1. 汽车从南京开往上海,每小时行68千米,3小时行完全程的一半。因车上一人生病,剩下的路程要2小时行完,平均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br><br>2. 计算<br>420÷7-33 (79+28)×5<br><br>62×8×2<br><div><br></div><div>3.A、B、C三个工程队合修一条长21千米的路,A队所修的长度是B队的2倍,B队所修的长度又是C队的2倍。三个工程队各修路多少千米?</div> 四年级<br>1. 红星小学六年级的328名同学去参观园艺示范园,已经去了48人。剩下的每20人乘一辆中巴车,需要多少辆中巴车?<br><br>2. 计算<br>507÷13×63+498×3<br><br>384÷12+3×31<br><div><br></div><div>3.甲、乙两城相距120千米。王叔叔原计划驾车用4小时从甲城到乙城,实际行驶到一半路程时发生故障,在途中停留了1小时。如果王叔叔要按照原定的时间到达乙城,汽车在后一半路程中每小时应该行驶多少千米?</div><br> 五年级<br>1.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0千米,开出5小时后,一列火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也从甲地开往乙地。在甲、乙两地的中点处火车追上汽车,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br><br>2. 计算<br>0.87×3.16+4.64<br><br>13.75÷0.125-2.75<br><div><br></div><div>3.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500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从A地出发到B地,同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若货车出发2小时后客车才出发,则客车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div><br> 六年级<br>1. 食堂买回面粉4/5吨,第一周吃了它的1/3,第二周又吃了1/5吨。两周一共吃了多少吨面粉? <h3><font color="#010101">2. 计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3.小明、小红、小亮三位同学都是数学迷,他们共带了48元钱,各买了一本《奥数教程》。小明用了自己钱数的2/5,小红用了自己钱数的2/3,小亮用了自己钱数的1/2。小明、小亮两人一共还剩多少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请做完题之前不要看下面的答案!!独立思考很重要!切记!切记!切记!</font></h3> 一年级<br>1. 18+2=20(盒)<br>2. 4 9 19 11 8 13<br>3.【答案】一共有17个小朋友在玩游戏。<br>【解析】根据题意“老鹰已经捉住了9只小鸡,还有6只小鸡没有捉住”,可以知道扮演小鸡的小朋友们一共有:9+6=15(个),再加上分别扮演鸡妈妈和老鹰的小朋友,一共是:15+1+1=17(个)。<br><br><br> 二年级<br>1. 39+25-8=56(人)<br>答:现在长安小学还有56个教师.<br>2. 33 42 27 73 75<br>3.【答案】原来梨筐里有56个梨。<br>【解析】根据“一个筐里装了50个苹果,如果从梨筐里取出18个梨,那么梨筐里剩下的梨就比苹果少12个”,可以求出梨筐里剩下梨50-12=38(个),进而算出梨筐里原有梨38+18=56(个)。<br><br> 三年级<br>1. 68×3÷2=102(千米/时)<br>答:平均每小时要走102千米。<br>2. 27 535 992<br>3.【答案】A队修路12千米,B队修路6千米,C队修路3千米。<br>【解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br><br> <h3><font color="#010101"> 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把C队修路的长度看作1份,那么B队修路的长度相当于这样的2份,A队修路的长度相当于这样的4份,三个工程队修路的总长度就是1+2+4=7(份)。这7份的总长度是21千米,那1份的长度就是21÷7=3(千米)。因此C队修路3千米,B队修路3×2=6(千米),A队修路3×4=12(千米)。</font></h3> 四年级<br>1. (328-48)÷20=14(辆)<br>答:需要14辆中巴车。<br>2. 3951 125<br>3.【答案】汽车在后一半路程中每小时应该行驶60千米。<br>【解析】根据题意,甲、乙两城一半的路程为120÷2=60(千米),王叔叔驾车行驶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为4÷2=2(小时),又因为“在途中停留了1小时”,所以“要按照原定的时间到达乙城”,王叔叔还需要行4-2-1=1(小时),因此王叔叔在后一半路程中每小时应该行驶60÷1=60(千米)。<br><br><br> 五年级<br>1. 40×5÷(90-40)=4(时)<br>4×90×2=720(千米)<br>答:甲乙两地相距720千米。<br>2. 7.3892 107.25<br>3.【答案】客车经过8小时才能追上货车。<br>【解析】这是一道“追及问题”。已知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求追及时间,因为“追及时间=追及路程÷速度差”,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追及路程和速度差就可以求出追及时间。根据“货车出发2小时后客车才出发”,可知追及路程就是货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48×2=96(千米),速度差就是客车速度减去货车速度:60-48=12(千米/时),因此客车经过96÷12=8(小时)才能追上货车。<br><br> <h3><font color="#010101">六年级</font></h3> 3.【答案】小明、小亮两人一共还剩20元。<br>【解析】因为三人买的是同样的书,所用去的钱数相同,所以,小明的钱数×2/5=小红的钱数×2/3=小亮的钱数×1/2。如果把这本书的价钱看作单位“1”,那么小明的钱数×2/5=1,从而推出小明的钱数=5/2,同理,小红的钱数=3/2,小亮的钱数=2,进而算出小明、小红、小亮三人原有钱数之比是5/2:3/2:2=5:3:4。再分别求出三人原有的钱数:小明原有钱数=48÷(5+3+4)×5=20(元);小亮原有钱数=48÷(5+3+4)×4=16(元)。最后求出小明、小亮一共剩下20×(1-2/5)+16×(1-1/2)=20(元)。 <h3><font color="#010101">2月10日</font></h3> 一年级<br>1. 学校买回白粉笔12箱,彩色粉笔5箱,彩色粉笔比白粉笔多几箱?<br><br>2. 计算<br>20+10= 12+3= 20+5=<br>20+9= 21+3= 41+3=<br>3. 妈妈有5颗糖,爸爸有3颗糖,小明有7颗糖,妈妈给小明1颗后,小明吃了3颗。这时谁的糖最多?<br><br><br> 二年级<br>1. 苗苗看一本书90页,每天看8页,看了9天,还剩多少页?<br><br>2. 竖式计算<br>37+45-34= 21+61-43=<br><br>87-56+19=<br><br>3.20个同学排成队做操,小红前面有11人,小红的后面有几人?<br><br> 三年级<br>1. 李伯伯家的一头牛,10天吃草50千。找这样计算,有155千克草够这头牛吃多少天?<br><br>2. 计算<br>780÷5= 906÷3= 104×5=<br>745÷5= 497÷7= 250×4=<br><br>3.哥哥和弟弟两人3年后年龄和是27岁,弟弟今年的年龄正好是哥哥和弟弟两人年龄的差。哥哥和弟弟今年各多少岁?<br><br> 四年级<br>1. 红星玩具厂要生产4800个玩具,计划12天完成,每天工作8小时,照这样计算,平均每小时生产多少个玩具?<br><br>2. 计算<br>15×7+85×7<br><br>(46-20)×30-90<br>3.上午,小张骑车从甲地出发去乙地。13时,小王开车也从甲地出发,前往乙地;14时,两人之间的距离是15千米;15时,两人之间的距离还是15千米;16时,小王到达乙地;19时,小张到达乙地。小张是上午几时出发?<br><br><br> 五年级<br>1. 小豆以每分钟40米的速度从家去商店买东西,5分钟后,小英骑车去追小豆,结果在离家600米的地方追上小豆。小英的速度是多少?<br><br>2. 解方程<br>1.2x-0.5x=6.3 5x+4×1.8=9.7<br>3.盒子里装有同样数量的黄色乒乓球和白色乒乓球。小华每次取出8个黄色乒乓球和6个白色乒乓球,取了几次以后,黄色乒乓球没有了,白色乒乓球还剩10个。算一算,小华一共取了几次?原来黄色乒乓球和白色乒乓球各有多少个?<br><br><br><br> 六年级<br>1. 公园里有三只小猫,恰好一只比一只大1岁,它们的年龄之积是60。最小的猫几岁?<br><br><div>2. 有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且体积是210立方米,求长方体的表面积。</div><div>3.搬运一个仓库的货物,甲需要10小时,乙需要12小时,丙需要15小时;有同样的仓库A和B,甲在A仓库、乙在B仓库同时开始搬运货物,丙开始帮助甲搬运,中途又转向帮助乙搬运,最后两个仓库货物同时搬完。请问丙帮助甲、乙各多少时间?</div> <h3><font color="#010101">请做完题之前不要看下面的答案!!独立思考很重要!切记!切记!切记!</font></h3> 一年级<br>1. 12-5=7(箱)<br>2. 30 15 25 29 24 44<br>3.【答案】这时小明的糖最多。<br>【解析】妈妈:5-1=4(颗);爸爸:3(颗);小明:7+1-3=5(颗),所以这时小明的糖最多。<br><br> 二年级<br>1. 90-8×9=18(页)<br>答:还剩18页。<br>2. 48 39 50<br>3.【答案】小红后面有8人。<br>【解析】由题意可知,小红前面有11人,因此加上小红就是12人;又因为一共有20人,所以小红后面有20-12=8(人)。<br><br> 三年级<br>1. 155÷(50÷10)=31(天)<br>答:有155千克草够这头牛吃31天.<br>2. 154 302 520<br>149 71 1000<br>3.【答案】哥哥今年14岁,弟弟今年7岁。<br>【解析】(1)由“哥哥和弟弟两人3年后年龄和是27岁”可知:哥哥今年年龄+弟弟今年年龄= 27-3-3 = 21(岁);(2)由“弟弟今年的年龄正好是哥哥和弟弟两人年龄的差”可知:哥哥今年年龄-弟弟今年年龄=弟弟今年年龄,进而得到:哥哥今年年龄= 2个“弟弟今年年龄”;(3)由前两步综合可得:2个“弟弟今年年龄”+1个“弟弟今年年龄”=21(岁),进而得到弟弟今年的年龄是:21÷3=7(岁),哥哥今年的年龄是:7×2=14(岁)。<br> 解答过程:<br> 27-3-3 = 21(岁)<br> 21÷3=7(岁)<br> 7×2=14(岁)<br> 答:哥哥今年是14岁,弟弟今年是7岁。<br><br> 四年级<br>1. 4800÷12÷8=50(个)<br>答:平均每小时生产50个玩具.<br>2. 700 690<br>3.【答案】小张出发的时间是上午10时。<br>【解析】由题意可知,两个“两人之间的距离是15千米”,小王和小张的先后顺序是不同的,14时是小王落后小张15千米,15时是小王领先小张15千米,这说明1小时内小王比小张多行了30千米,即两人的速度差为30千米/小时。16时,小王到达乙地,此时小张落后小王原来的15千米加上1个小时产生的新的30千米等于45千米,也就是小张距离乙地还差45千米,又知小张19时到达乙地,则小张走完45千米用了19-16=3(小时),可得小张速度为45÷3=15(千米/小时),那么小王速度为15+30=45(千米/小时)。<br> 因此全程为45×(16-13)=135(千米),小张走完全程需要135÷15=9(小时),小张出发时间为19-9=10(时)。<br><br> 五年级<br><div>1. 从小云出发到被小英追上,一共用时:<br>600÷40=15分钟<br>所以小英 花了 15-5=10分钟追上小云<br>这段时间小英一共走了 600米<br>所以小英速度是 600÷10=60米每分钟<br>600÷(600÷40-5)=60米</div>答:小英的速度是60米/分。<br>2. x=9 x=0.5<br>3.【答案】小华一共取了5次,原来黄色乒乓球和白色乒乓球各有40个。<br>【解析】解:设小华一共取X次,<br> 8X=6X+10<br> 8X-6X=6X+10-6X<br> 2X=10<br> X=5<br>原来黄色乒乓球和白色乒乓球的数量:8×5=40(个)<br>答:小华一共取了5次,原来黄色乒乓球和白色乒乓球各有40个。<br><br><br> 六年级<br>1. 60=3×4×5<br>答:最小的猫是3岁。<br>2. 210=5×6×7<br>(5×6+6×7+5×7)×2=214(平方米)<br>答:表面积是214平方米。 <h3><font color="#010101">2月11日</font></h3> 一年级<br><br>1. 填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0。<br> 2. 看图列式计算<br> 二年级<br><br>1. 把香蕉、橘子和梨三种水果,每次只拿两种水果,有几种拿法?<br><br>2. 竖式计算<br>92-35-18=<br><br>71-(18+42)=<br><br>3. 一捆绳子长35米,第一次用去12米,第二次用去19米,一共用去多少米?<br><br><br><br> 三年级<br><br>1. 600路公交车每两个停靠站之间的距离大约是500米,第1站到第5站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br><br>2. 计算下面各题<br>(805-193)×4 400-(156+84)<br><br>3. 计算长方形的周长<br> 四年级<br><br>1. 一辆汽车5小时行了365千米,这辆汽车的速度是( ),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12小时可行驶( )千米。<br>2. 计算<br>143×26= 560÷16=<br><br>3. 小明、爸爸、妈妈一家去旅游,买了3张火车票,每张208元,回来还乘火车,这次旅游买火车票一共花了多少元?<br><br><br><br> 五年级<br><br>1. 解方程<br>10x-7.5x=3.4<br><br>3(x+2.1)=8.4<br><br>2. 一个三角形草坪的面积是96平方米,底是16米,高是多少米?<br><br>3. 某工厂第一、第二车间共有工人180人,第三车间有103人,第四车间有81人,平均每个车间有多少人?<br><br><br><br> 六年级<br><br>1. 解方程<br><br> 2. 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棱长为12分米的正方体,这根铁丝长是多少分米?<br><br>3. 希望小学的文化景观园是一块长方形的地,量得它的周长是64米,长和宽的比是5:3,这个景观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五年级<br>1、10x-7.5x=3.4 x=1.36<br>3(x+2.1)=8.4 x=0.7<br>2、96×2÷16=12(米)<br>3、(180+103+81)÷4=91(人) 六年级<br>1、<br><br> 2、12×12=144(分米)<br>3、(64÷2)÷(5+3)=4<br>长:5×4=20(米)宽:3×4=12(米)<br>面积:20×12=24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