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怀念二姑
(邢应波)
二姑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她的遗体静静地躺在堂屋的中间,遗体下方是被垫起来的门板,一口水晶棺静卧在她的身旁。我走过去跪在她的跟前,郑重地磕了三个响头,三个发自肺腑掷地有声的响头。我清楚的知道,二姑和我们永别了。她就像一颗流星一样,永远消失在孤寂的暗夜里。我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泪水如破土的泉流,贲涌而出!在不断的落泪里,我仿佛依稀间又看到了二姑那和蔼可亲的面容,那慈祥的微笑,那一幕幕的过往,更令我心痛加剧,情不自已。
二姑生于1934年,是爷爷的第三个孩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我们祖上的生活还算殷实。为此二姑之前经常跟我们开玩笑“俺也是大户人家的闺女”。的确是这样,用大家闺秀来形容二姑,一点也不过分。我曾经多次看过二姑年轻时候的照片,黑白的,大概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那个时候的二姑真的很美,不是一般的美。我曾跟二姑开玩笑,您老人家年轻的时候真俊。她笑哈哈的回答“十里八村的能数的着。”她的笑总是那么的甜,那么的和善。二姑很爱干净,这也是她坚持了一辈子的好习惯。从小到大,我每年都有好几次去看望她,她的房间总是收拾的一尘不染,家具整整齐齐,有条不紊。二姑的衣着总是那么的干净利落,没有一根凌乱的头发。二姑爱劳动,持家勤俭。她和姑父一辈子养育了7个子女。我的三个表哥和四个表姐都是出类拔萃的。二姑健在的时候,经常听她讲在三年灾荒的岁月里,是如何拉扯一家老小艰难的度日的?为了不让孩子和老人挨饿,二姑翻山越岭挖野菜,走街串巷借粮食,她竟会三天只喝白水支撑着自己。二姑种了一辈子的地,她对土地有不一样的情怀。她总说,老百姓手里有了地就饿不着。直至八十几岁高龄,她依然坚持种地的习惯。每年的夏秋季节,在她房前的空地上总有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的果蔬。“房前屋后,种瓜种豆”,一些本被荒弃的山坡余料(二姑的房子前后都靠山,土地贫瘠)经她的手里却变成了金疙瘩。院子里的菜地整整齐齐,里面没有一棵杂草,肥硕的茄子和苗条可人的黄瓜挂满枝头,优美多姿的豇豆从架顶垂落,在微风中摇曳。院外的南瓜,长出了各种模样,如同一个个天真调皮的儿童,站满了地,爬上墙头。所有的菜,都像是二姑的孩子,她用母亲的慈爱关怀着它们。它们倒也真的没让她失望,总是一年年的长出最棒的自己。
曾经苦难的岁月里,让二姑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她从不为自己多花一分钱。晚年的时候,子女和孙子孙女们都会定期的拿出最好吃的东西孝敬她,她总是噘着嘴,嚷嚷半天,告诉他们不能乱花钱,要学会节俭。二姑对自己节俭,但却一生乐善好施。她经常接济乡邻们,每当自己做了美食她总是同邻居们一同分享。她对孙子女们如同手心的宝,不仅疼爱他们,更是言传身教,她鼓励他们要多行善事,做个好人。二姑对我们这些娘家的侄儿也是母亲般的疼爱。小时候每每去看望她,她总是亲热的拉着我们的手,左看右瞧,说谁胖了,谁瘦了,嘘寒问暖,关怀备至。随后她总会拿上家里的笨鸡蛋(自家养的土鸡),跑到灶堂里给我们做荷包蛋吃。如果有谁说不吃,二姑就会着急。她说,路途遥远,哪能不饿。每次我们都把荷包蛋吃的特带劲,那不仅是二姑做的荷包蛋香,更是对二姑最好的谢意。后来,二姑的村子通了大路,我们也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车,去看姑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许多倍。但每次去看她,她总是极力挽留我们吃饭。她总是热情的唠叨“俺娘家人来了,咋能不吃顿饭呢?”恭敬不如从命,我们只好来帮二姑的忙,帮她择菜,帮她煎炒烹炸,随后陪她快快乐乐的吃饭。那时的二姑总是满脸的微笑,笑的是那么的好看。我们临行之前,她总会拿出她积攒的零钱给我们每个人。大家都说,我们已经都是大人了,哪能要您的钱呢?她总是倔强的说,你们拿着钱啊,给恁爷爷奶奶上上坟,我年纪大了去不了,但也得给俺爹俺娘尽孝。二姑总是这般的料事周全,从不失礼。
2012年的农闲时候,我开车接二姑回娘家来看看,这也是她老年来期盼已久的事。她的到来,我们大家都非常高兴,哥哥嫂子们都争着请她,她坚决不让大家破费,说她一个老太太回娘家就得跟娘家人一个样,不能搞特殊。那次,她总共在我家住了两个晚上,那两个夜晚,她和我母亲几乎聊到通宵。母亲常跟我说“恁二姑心眼好,处处跟人说好话。”是啊,二姑向来知书达理,做事讲分寸、讲原则。
2019年的下半年,二姑的身体每况愈下,后来被检查出白血病。表哥表姐们对二姑百般孝顺,给予了最好的照顾。直至生命尽头,二姑先后住过十几次院,输了32包血浆。我最后一次去看她,是2019年的腊月二十。那时候的她已经消瘦的只剩下一把骨头,她躺在病床上,见我和父亲到来,她强忍着痛苦让四姐搀扶起来,跟我们打招呼。父亲示意她躺着休息,但她还是跟我们嘘寒问暖。那时的她,说话已经不是很流利了。我们鼓励她,好好养病,病好了回家过年,过年后我们大家都去看她。她笑着看着我们,那笑容依旧是那么慈祥。没想到那次就是我们和二姑的最后一面,这一面竟是永别!
2020年的正月初八下午二姑默默地闭上了眼,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享年87岁。二姑是幸福的,儿孙满堂,晚年更是得到了子女和孙辈们的照顾。但是我们还是那么的希望她健康的活着,让我们都有个每年看姑的期盼,期盼着她站在街口眺望,期盼着她在瓜果飘香的院子里微笑,那微笑是那么的慈祥,那么的令人难忘。
在悲痛之中,我展开素洁的宣纸,蘸墨,写下一副挽联,这是送给二姑的。“六十七载岁月哺育子孙恩情似海深,八十七度春秋风高亮节美名与天齐”。我觉得这是二姑一生的写照吧。作为母亲,作为奶奶,没有比生儿育女和教育子孙后辈更伟大的了,作为一个家庭主妇,二姑一生的确是高风亮节,她的美名广传乡里。
青山低垂,草木含悲。永别了二姑,至亲的慈祥的二姑!愿来世您还做我们的姑!二姑啊!天堂路远,您一路走好!
您的侄儿 应波,泣血顿首叩拜!<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