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坝上

筑路人

<p><br></p><p>又一次来坝上拍片,这次不是拍满目青绿的春夏,也不是拍绚丽金黄的秋季,而是拍银装素裹冰光雪影的冬天。</p><p><br></p><p>都说冬天的坝上,天高地寒,拍片很辛苦。人们身裹羽绒衣裤加外套冲锋衣裤,脚登高邦防水防滑登山鞋,内着两双袜外加雪套绑腿,头戴毛线帽及外套的帽子,手套一厚一薄两双。从上到下都是双层防寒,这不是放在包里的备份,而是穿在身上的标配。光人保暖还不够,相机也有防寒保护套,暖宝贴,备用电池,为避免现场换镜头的窘境背着两部相机。就这样,拍摄过程还是被搞得狼狈不堪。</p><p><br></p><p>凌晨零下28度,滴水成冰,哈气成霜,乘越野车来到山下。由于穿的多裹的紧,踩着积雪嘎吱嘎吱爬到山顶就弄得体内冒汗,体外冷冽的风却在脸上肆意刮割,有丝丝灼痛感。不小心中途又摔跤,相机也在雪地翻几滚。站在山上冷的直跺脚,不是有多动症,而是因为不动有可能鞋底冻住粘地上。眉毛、睫毛、额头发丝都结成冰霜。在摆弄相机时一会儿感觉食指中指动作迟缓生硬,用牙一咬竟无知觉,意识到两指已冻麻木,赶快反复使劲搓揉。不仅手指不听使唤连相机也不顺差遣,对焦偶有失灵,镜头变焦不畅,液晶显示较慢,取景器时有起雾,三脚架伸缩趋紧。</p><p><br></p><p>这边刚闻有人轻声嘀咕,昨晚刚充满的电池,咋没拍几张就没电哩?心想我还好,多亏把电池仓周围贴着暖宝贴。那边又见领队大声提醒,确实冷的受不了就下山上车去,别冻坏身体。我瞄一眼,人们都在坚持着无人愿下山。直到中午回酒店才发现还是有防不胜防的事,与环境温度相差无几的相机和鼻尖接触时间过久,致使鼻尖表皮冻伤,显露出一块发紫发白的颜色。领队说我算轻的,重的有鼻尖表皮被相机撕下来,听了还真有点发怵。</p><p><br></p><p>冬天的坝上就是让人们这么迷恋着魔,它在考验着人们的体能和意志的同时,又让人们观赏和捕捉到大自然赐予的美好瞬间,那种获得灵魂上的欣悦是别人无法享受的。因为它能为群山穿上素纱,为大地披上银装,为屋檐挂满玉坠,为树木绽满梨花。它能展现一幅异样的风光,用减法除去五颜六色,白色成为主色调,一切都变得如此简约。它又依靠现场冷资源冰雪、枯树、荒原、冬衣……,用最少量的色彩、形状、线条给人们带来“以淡为尚,以简为雅”的意境美感,使人们流连陶醉其中,从而又借助人们探索触发快门的冲动把时间冻住,让它闻名全国,吸引更多人们。</p><p><br></p><p>团里的人们都是慕名而至,有来自成都重庆,来自广州广西,还有来自从无冬天的马来西亚。有首次来的,有二度再来的,仍有每年都来的。虽然互不相识,饱含浴雪淬冰的艰辛,却都拍的很嗨,玩的非常过瘾。</p><p><br></p><p>冬天的坝上,看到的是白,听到的是静,地上展现的是画,空中飘落的是诗。如果你错过了春夏的坝上,错过了秋季的坝上,那么,千万不要再错过冬天的坝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