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span style="white-space: pre-wrap;">在医院里,有这样一群人,尽管他们同样穿着白大褂,同样被患者称作为“医生”,而他们的待遇却有所不同。他们的工作不容易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充分尊重和肯定,但他们是医院不可或缺的螺丝钉,也是保证医院日常诊疗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润滑油。</span></h3></font></h3> <h3><h3>工作中,他们不但要“吃”人们谈虎色变的射线,有时还会被患者误解。他们就是放射技师。</h3></h3> <h3>然而,也正是有了这样一群不被人理解的放射技师,无论婚否,他们无畏生死,冲锋在这次抗击“新冠病毒肺炎”洪流的最前线,每天需要检查一百多个发热患者,一天下来身心非常疲惫,耳朵被防护罩勒伤了,脸颊也勒出了深深的印痕,可他们从不叫苦。明知需要检查的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或疑似患者,在防护用品紧缺的情况下,仍义无反顾地向前冲。因为他们知道,救死扶伤是他们的职责,再难也要坚持。</h3> <h3>技师长付德臣同志工作认真负责,不仅要完成自己手头的工作,还要统筹协调科室的工作,一天下来非常疲惫,耳朵被防护罩勒伤了,鼻子、脸颊也勒出了深深的印痕,可他从不叫苦。</h3> <h3>刘涛技师考虑到其他同事家里有小孩的情况,自己主动要求多上班,在灾情面前,他义无反顾</h3> <h3>在防护用品缺乏的情况下,大家利用废旧胶片自制防护面罩。技师赵林是一名年轻的父亲,妻子宋素月是医院急诊科的护士,小两口主动加入一线工作,只能将孩子放在老家。</h3> <h3>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穿上就不能脱,里面自己的贴身衣服经常汗湿。为了节约防护用品,他们一天8小时自从穿上了就没有喝过水,上过厕所。</h3> <h3> 技师王涛正在给发热病人做检查,他平时工作认真负责,他和妻子都是医务工作者,都战斗在最前线,隔离期间每每想念家中1岁多的女儿,只能视频见面。</h3> <h3>在检查的同时为病人做好防护工作。</h3> <h3>李炯是我们科年纪最小的一名技师,刚结婚不久,妻子时彩霞也是我们医院ICU的护士,两个人积极响应医院的号召,都在抗疫一线工作!</h3> <h3>每隔一段时间他们都要用百分之七十五的酒精给机器和操作台消毒,用紫外线灯照射半小时给机房消毒,技师同志们也只能利用这点时间匆匆吃个饭。大年三十那天技师林浪值班,家人给送来了热腾腾晚餐,但是那天做检查的患者比较多,饭菜是冷了又热,热了又冷了,最后到晚上10点才吃上。</h3> <h3>登记员杨爱平是一名孕妇,她在抗击疫情面前没有退缩,主动要求在一线工作,为她点赞!</h3> <h3>登记员赵丹正在耐心地询问病人情况,她主动要求在一线工作,放下了自己在住院的需要照顾的女儿,令人泪目!</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放射技师们,请你们“善自珍重!”你们安全了,患者才能安全,只有你们的“无畏”,才能有患者的“无危”!因为有你们为抗击疫情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才让我们更有信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胜利!</h3></font></h3> <h3> 夷陵医院,健康家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