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战“疫” 共克时艰!——停课不停学,我们这样做(三)

美友15942660

<h3>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举国上下积极应对、并肩作战。为了落实省、市、区关于“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等相关文件精神,我校安排全体教师在引领学生线上学习的同时,教师之间也积极展开在线学习。各科老师认真学习,搜集整理资料,为学生线上学习,提前做好准备,将停课不停学落到实处,有效保证延期开学期间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合理、优质、高效。</h3> 观《墨梅》有感——程娟弟 <h3>  在平日的古诗文教学中,我总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把握古诗讲解的度呢?字字落实的去翻译对于学生们来说好像有些难度,但只是粗浅的了解字面意思对于古诗来说又好像差点儿意思。听了王崧舟老师的《墨梅》,对我来说简直是拨云见日,打开了我对古诗教学这扇新世界的大门,开拓了我对于古诗讲解的局限,突破了我对传统古诗讲解的认知。<br></h3><h3> 王老师设计的独特之处是在于他在“以诗解诗”,不引入文言外的任何语境,不涉及古诗外的任何意境,就连同授课教师他自己,都不是作为破坏语境与意境的第三者而存在,他完完全全的以沉浸式的方式在进行他的古诗教学。在场的学生、听课的老师、就连他自己都完全被包裹在他所营造的氛围当中。没有多余的、破坏这一情境的任何语言,例如“同学们请看这一句诗”“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这整首诗的吟诵吧”“这位同学你读的太棒了”……这类经常出现在我们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在这节《墨梅》中通通没有,师生全然在古诗文的状态下,久久不能自拔……</h3><h3> </h3> 观《三角形的内角和》——赵梦琳 <h3>  今天听了朱德江老师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感悟颇深,以下我的几点体会:<br></h3><h3> 1、在引入部分,朱老师先对于两个已知三角形进行了提问①两个三角形的大小能判断吗?②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大小能判断吗?③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大小能判断吗?让学生进行回答,学生发现①②能够直接回答,但是对于问题③有一定的困难,朱老师的方法是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走进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h3><h3> 2、在新课讲解部分,朱老师让学生动手操作借用长方形和正方形来证明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再把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来进一步的证明。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解决数学问题,获得的数学经验,朱老师讲课中反复强调“数学课就是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有目的有设计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h3><h3> 3、在习题部分针对性强的找了三个习题,使学生不但巩固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得到了发展。</h3> 观《分数的意义》有感——司文革 <h3>  今天听了刘松老师《分数的意义》一课,听时还有点不明白他为什么把第二节,第三节,甚至后面分数与除法的关糸,揉到一节课里去讲。<br></h3><h3> 听完课后又听了他讲的《新时代背景下数学课程的整合与拓展》,其中有一个例子,讲课前针对分数的意义,他做了一个调查:“自然数1、2、3等等无穷多,难道不够用,为什么要有分数呢?请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回答多种多样,其中有一个学生说,一块月饼一口吃一半,就吃了二分之一,没有分数,一口吃一个, 噎死你。看似有趣的回答,其实隐含着分数来源于生活。</h3><h3> 这些知识老师未教,学生从哪里知道的,其实现在的学生获得知识们渠道广泛,从电视上,互联网上等都可以学习。所以有些知识不一定你没教学生就不知道,我上每节课前要深入了解学生,让每个学在数学课堂上都有收获,就得整合课程资源,寻找学生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生长点。</h3> 观《年月日》有感——薛旭升 <h3>  听完俞正强老师的《年月日》这一课,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这样的!<br></h3><h3> “一支粉笔一本书,课就这样开始了”,这样一来更加让我惊讶了。在讲究先进技术和先进媒体使用的今天,这样开始上课的老师已经很少了,谁上课不使用多媒体课件就像落伍了一样,何况还是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可俞老师却神态从容的开始了上课。</h3><h3> 首先,他从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时分秒出发,从而引入年月日。其次,让学生通过大胆的尝试猜想、思维申辩、提出问题,层层递进,解答孩子关于年月日的困惑。然后是日历的准备很有创意,让学生自己找出大月和小月,理解二月的特殊性,并用拳头记忆法进行巩固。最后突破难点,让学生在日历表中区分平年和闰年。</h3><h3> 对于学生来说四位数的除法太难了,为了简化,为了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俞老师使用了大片的板书:1996年二月()天1997年二月()天一年有()天,1998年二月()天一年有()天,1999年二月()天一年有()天,2000年二月()天一年有()天……再让学生从板书中找出规律,二月有29天的年份尾数有什么特点,俞老师通过一支粉笔就解决了本课的难点,让学生明白了怎样判断一年是366天,还是365天。</h3><h3>我想:“善于提问的老师才是真正引领孩子思考的专家。”我们要学习俞老师幽默风趣的中速话风,更要学的是他幽默背后巧妙的提问。他的课堂总是能让孩子们在欢笑声中积极思考,主动发问,而俞老师从来不课堂直接教授答案,而是反向再把问题抛回给孩子“对啊,为什么呢?”“你猜猜?”“你觉得呢?”在俞老师的课堂里,孩子们总是能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问题,自己最终还能很好的解决问题。我想这就是俞老师课堂真正的高妙之处。他总是能带给我们简单幽默的课堂,总让我觉得数学就是那么简单。</h3> 观《春夏秋冬》有感——武宇婷 <h3>  今天听了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春夏秋冬》的微课讲解使我受益匪浅,我的感受有以下几点:<br></h3><h3> 1.一年级的教学要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学情,在课堂导入时说一说在这个季节你们做什么更能让孩子联系生活,感受四季特有的美和四季的不同。</h3><h3> 2.课堂教学要循循渐进,本堂课主要从春夏秋冬的时间发展顺序进行讲授,在讲授课文时进行生字的梳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识记。</h3><h3> 3.课堂内容一定要充实饱满,要分配好各个环节的时间,本堂课教师在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同时还拓展了很多词语如“一叶知秋”“春风拂面”等,还添加了自然科学知识“霜”的形成,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h3><h3> 4.困难的问题简单化,教师把本课的词语拆解开来,一步一步理解课文,通过学生用动作、教师用动态图片等方法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几个动词,这样不仅会让学生记忆深刻,还能够达到学之用之的目的。</h3> 观《姓氏歌》有感——罗文奇 <h3>  教师在教授过程中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苑、自由练写等方 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建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汉的书写,为后续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br></h3><h3> 首先,越味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课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问答游戏,生生问答游戏,你来说我来猜,开展朗读比赛等富有趣味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起,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本课的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计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祖国的姓氏产生了兴趣,从 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h3><h3> 其次,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本课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通过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牢因地记住了生字,较好地调动了学学习生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 识的同时,培养了学习汉字的兴趣。</h3> 观《商是几位数》有感——董明月 <h3>  今天观看了《商是几位数》的微课,在观看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反思:</h3><h3> 1、课堂上的素材要多结合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常说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这是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在本节课中教师将数学信息和我们日常生活出行用的高铁联系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将本节课的数学知识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达到数学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目标,也让学生感受到原来数学就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素材贴近生活让学生有更多的熟悉感和代入感方便学生的思考。</h3><h3> 2、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更能够目的专—。在课堂上如何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离不开学习目标的引领,明确的学习目标给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在课一开始教师出示了本节课的两个学习目标“如何判断商是几位数”“掌握三位数除以—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在后期学生就能够根据目标来检测自己本节课是否达到了该学习目标方便学生的自我检测,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状态也能够及时调整。</h3><h3> 3、教师的课堂讲解语言要精炼。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主要是引导作用,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交流、思考,从而达到学习目标,在学生的疑惑之处给予学生点拨在关键之处给予学生提点。在课堂中教师对于知识点的讲解语言简练却不含糊简单却不肤浅,在关键之处用简单而简练的语言让方法一目了然,这样更方便学生掌握。少点重复啰嗪的无用语言,多给学生留点交流思考空间,让数学课堂变得简练而不简单。</h3> 观《千里江山图》有感——赵旭茹 <h3>  今天听了朱敬东老师讲解的《千里江山图》,这一刻首先是被朱敬东老师的有意思的讲解所吸引,另外,《千里江山图》这幅作品也给我了带来了很多的震撼。</h3><h3> 首先,朱敬东老师在课前先设置情景。他让学生回答当你排四个小时的队,然后才能进去观看三分钟的一幅作品,你愿不愿意去?有的学生回答愿意去,因为如果排四个小时的队进去只看三分钟,而且队排的那么长,没有一个人抱怨,说明这个作品值得我们去看,值得我们去学习。也有学生认为排四个小时的队进去才看三分钟,太浪费时间了,不值得。</h3><h3> 带着这两个问题,老师打开了千里江山图的这个视频话,带着学生来观赏由北宋王希孟画的《千里江山图》视频打开以后,同学们发出了惊叹。因为这幅画的长卷特别的长,该作品以长卷形式,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碣石群山构成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它不仅代表着青绿山水发展的里程,而且集北宋以来水墨山水之大成,是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欣赏完视频以后。</h3><h3> 朱敬东老师又提问,他们在这幅画儿里边儿感受到了什么?然后再给每个人分发了个小纸条,让他们写出来,他们想知道关于这幅画的什么问题。然后通过问题老师来讲解出,来讲解这个千里江山图。</h3><h3> 这节课设置的非常的巧妙,而且在讲解就是赏析,赏析名作这一块儿。有效的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把他们引入了这幅画。那么课堂效果肯定会很好,我们在上经常也上一些赏析课。赏析课呢,其实。如果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对于这幅画的好奇以及对于他们的那种悬念的设置,那么这幅这节课将会比较成功。</h3> 观《掷实心球》有感——曹磊 <h3>  1、首先郭锐老师本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本节课不像一节体育课更像一节劳动课,郭老师将以往的教学环节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分别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种植南瓜的顺序代替。整堂课轻松有趣,松弛有度。<br></h3><h3> 2、导入新颖别致,本节课授课对象为五年级学生,郭老师课前准备充分,创设“春播—夏忙—秋收—冬栖”的四季情境,完成课的四部分,将枯燥的投掷课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畅想四季,感受农民伯伯春播时的愉悦,夏忙时的艰辛,秋收时的喜悦,冬栖时的其乐融融。课中渗透德育品质,让学生明白粒粒皆辛苦,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的道理。学生在模拟劳动过程,有了不同社会角色的适应,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h3><h3> 3、在授课过程中能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创设种植南瓜情境,将学生分小组合作,各组员之间互相提示互相帮助,然后引导启发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解决问题,在教学中郭老师循循善诱对学生充满耐心,善于纠正引导学生改错。</h3><h3> 4、重难点突出,为了让学生充分掌握掷实心球动作要领,先让部分学生试错,然后让学生总结怎样才能掷的更远,为了解决学生出手角度问题,郭老师准备充分,拉一条绳子辅助学生练习,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将投掷的区域划分为金仓、银仓、铜仓,使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充分的提升。</h3><h3> 5、在结束部分能将放松活动与音乐舞蹈想结合,使学生身心得到充分放松。</h3> <h3>  疫情肆虐,守家防病患;汝教融媒,停课不停学!这个特殊的假期,让我们不恐慌、不焦虑,安心学习,携手以共,合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h3><h3><br></h3> <h3>资料:咸阳西北二棉学校小学部教师</h3><h3>编辑:罗文奇</h3><h3>审核:袁媛</h3>

学生

老师

课堂

学习

讲解

教师

本节

有感

教学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