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之春不平静,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中小学普遍延期开学。中、省、市及时出台相关文件,明确指示“停课不停学”。利用网络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线上+线下”的学习,成为当务之急。如何有效开展网络学习?值得我们思考和实践。</p><p>思考一:学什么?【三个支撑,保障网络学习有效开展】</p><p>针对目前实际情况,我认为“学什么”是小学生开展网络学习最先要弄清楚的问题。依据课程标准、学情及目前延迟开学的情况,做好“三个支撑”,解决“学什么”是保障网络学习有效开展的关键。</p><p>1.任务支撑</p><p>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学习习惯尚未完全养成,不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更不要说自学能力了。他们不会安排自己的学习,事实上没有这个能力安排自己的学习,这就需要外力介入来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学习任务单的制定是我们学校落实相关文件要求的首要举措。明确每天的学习任务,定时推送给学生。任务明确,才能保证有效学习的开展。</p><p>2.网络支撑</p><p>网络学习需要借助网络技术实现,一定的网络技术支持是进行网络学习的前提条件。怎样在网络上实现学习任务的确定和贯彻以及学习效果的监督及测评?我们需要借助家长熟悉的网络交流平台,如: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学校公众号等来发布学习任务。4—6年级的学生基本能自行完成任务;而1—3年级学生则可以由家长来传达。同时,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反馈和讨论,教师则可以答疑解惑,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家长及学生对网络技术的掌握会在实践中不断提高。</p><p>3.资源支撑</p><p>小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照老师要求完成课后作业,巩固知识。一旦失去了学校的管理和老师的讲解指导,一般情况下都处于一个相对涣散和似懂非懂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提供给学生一些学习资源,比如:陕西省教育厅“名师资源”平台给师生提供的免费在线课程,教师自己录制的微课等。目前,网上可参考、选用的资源很多,但哪些才是适合自己学生的,老师一定要认真选,不求多,过杂过乱反而会扰了学生。</p><p>思考二:怎样学?【三个明确,保障网络学习有效落实】</p><p>1.学生学习任务及流程的明确</p><p>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我们组织教师提前下载电子教材,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备课,研讨制定学生每天学习任务清单。区局给出的引导学生学习的思路是:“自学——指导——答疑——作业”。</p><p>组织学生网络学习,主要依靠学生自学。自学能力是有效落实网络学习的保障,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何自学,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情况进行具体指导。</p><p>2.教师网络教学任务的明确</p><p>开展网络教学,教师要提前制定网络教学计划、学生学习任务单,提前设计备课、作业,提前准备重难点突破的微课。这些教学任务无法面对面研讨,尤其要考虑到一些新入职的年轻老师,他们可能对这种形式的教学更是缺少经验。对此,陕西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渭南市临渭区教研主任杨晓蓉老师建议实施网络教硏。各学校可以借助已有的教研群实施网络教研,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的作用,特别是“指导”和“答疑”环节,同一年级同一学科老师通过网络及时进行研讨。所以,除了常规教学中我们所要完成的任务,教师还要加强提高网络技术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p><p>3.家长督促任务的明确</p><p>网络学习要在家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开放的学习方式想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要求家校携手来指导监督学生完成。一是督促学生按照学校推送的时间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二是督促学生按照学习任务单开展自学,学生每节课连续观看屏幕时长不宜超过15分钟;三是督促学生分享学习效果及整理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四是督促学生学会运用网络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学会解决问题。</p><p>三、学得如何?【三个注意,保障网络学习效果】</p><p>1.注意合理设计网络课程的流程</p><p>网络课程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特点进行分析,制定学习的目标,并为网络课程学习环节做好规划。小学生的注意力极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所以,网络课程设计要注重趣味性、可操作性,同时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课程学习与体育、艺术及劳动实践课程有效统筹,荤素搭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集中,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p><p>2.注意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p><p>目前网络学习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小学生习惯传统的教学活动,特别对于偏远地区的学生,对于网络学习,还有一定的不适应。教师、家长及学生要激活所有的智慧,在特殊时期,探寻适合的学习方法,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改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及成长奠基。</p><p>3.注意加强小学生网络学习的评价</p><p>小学生的自控力还处在发展阶段,在学习中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为了保障网络学习的效果,要加强对小学生网络学习的监督和评价。可以采取与家长合作的方式,家长将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反馈,还可以采用自我评价、生生互评、教师检测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完成学习任务。</p><p><br></p><p>“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网络学习对我们和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但它更是一种开放的学习方式,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只要我们应对得力,方法得当,既可以尽可能的减小疫情对学生学习带来的影响,又可以在此过程在,促使学生养成自律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变不利为契机。</p><p><br></p><p><br></p> <p>疫情当前,全国范围内春季开学延期,学校严禁复课,各类线下培训机构全部停课。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各地都开始抓紧落实。实施几日以来,经认真观察,我们要谨防进入以下误区:</p><p><br></p><p>误区一:不教不学</p><p><br></p><p>此种情况多存在于一些管理相对涣散的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对当前形势估计不足,缺乏敏锐判断。对自主学习容易有放任自流的倾向,或者只是口头提出加强在家自主学习的空泛要求,没有相关措施跟进。</p><p><br></p><p>误区二:乱教乱学</p><p><br></p><p>此种情况较前一种情况应该会更为普遍一些。各学校均响应国家号召,积极采取“停课不停学”的应对策略,利用微信群,课程资源平台等多种互联网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但因为缺乏经验和来不及思考与研究,仓促间上阵,在操作实施中容易出现以下具体问题:</p><p><br></p><p>1.以布置作业为“教”,以完成作业为“学”。教师担心学生荒废时间,便一味加大作业量,只求对学生时间逼迫式占领。学生抵触心理凸现,应付敷衍行为出现。学习效率低下,不能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出现形式主义的苗头。</p><p><br></p><p>2.网络资源狂轰乱炸,无针对性。只一味强调线下学习转为线上学习。对各种网络教学资源未及甄别,未考虑自己所在学校和班级的具体学情,跟风式开展教学活动,给学生介绍推荐大量网络教学资源,在班级微信群里各种链接网址满天飞,学生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或者熟视无睹,或者盲目跟进,随意学习。劳而无功,浪费宝贵时间。</p><p><br></p><p>3.无反馈监控的自主学习,无效率。教师虽然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做了认真的选择和设计,却因为没有找到科学恰当的自主学习的学业反馈路径,把布置当落实,把要求当执行,把过程当结果,群里一发,万事大吉,导致最终学习效果的不可考量。</p><p><br></p><p>4.无整体规划,碎片化式教学。教师对停课期间的学习指导缺少一个整体性的规划。觉得什么都需要学,什么都想学,学什么都没有错,学了总比不学强,所以交给学生大量碎片化的学习内容,最后教师自己无法进行体系化考量测评,学生更是简单堆积,无法梳理,最终事倍功半。</p><p><br></p><p>5.无学科全盘协调,各自为政,出现学科冲突,令家长学生不知所措。这一点目前表现的最为明显。出于提高自身所任教学科成绩的良好动机,教师开始抢占学生时间,觉得要尽可能多让学生学习自己所任学科,以免被其他学科抢了阵地。加之师生均未返校,难以当面沟通,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科冲突产生,最终影响学习效果。</p><p><br></p><p>基于以上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p><p><br></p><p>(一)明确实施”线上学习“的科学流程:</p><p><br></p><p>——构建班级学学网络空间(利用现有网络平台或相应软件,如智学网、钉钉学习软件等)</p><p><br></p><p>一一学习目标和内容的确定(主要考虑教学计划和学情)</p><p><br></p><p>一一学习过程构想设计(包括学科内时间规划及学科间时间协调)</p><p><br></p><p>一一学习工具与资源的提供与支持(经过严格筛选的网络学习资源及纸质资源的网络化)</p><p><br></p><p>一一学习效果测评反馈(此为至关重要一环)</p><p><br></p><p>(二)具体操作方面的建议:</p><p><br></p><p>1.作业分类方面:规定限时作业与自主针对性作业相结合。</p><p><br></p><p>2.作业内容方面:学科学习作业和课外素养提升作业相结合。</p><p><br></p><p>3.作业批改方面:教师批改与学生自批互批相结合。</p><p><br></p><p>4.作业答疑方面:集中讲授式答疑和个性化答疑相结合。(排各科教师答疑时间表,综合协调,一方面保证教师不要全天候处于应答状态。一方面便于学生科学安排自身学习。)</p><p><br></p><p>5.新课传授方面:网络直播形式和微课录制形式相结合。</p><p><br></p><p>6.学习网络空间建设方面:主体空间与辅助空间建设相结合。(师、生、家长三方使用培训)</p><p><br></p><p>7.作业反馈测评方面:注意展示型反馈与测验批改型反馈相结合。充分利用班级论坛,尊重学生隐私,适当减少家长在反馈环节的参与,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p><p><br></p><p>“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既是战疫情应急之举,也是”互联网+教育“新模式的实践尝试。目前所思所想,亦不十分成熟,诚与各位实践者交流,共克时艰!</p>